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幼兒園我們都是好朋友教案

幼兒園中班戶外遊戲:我們都是好朋友

幼兒園我們都是好朋友教案

設計意圖:

孩子們很喜歡在寬闊的場地上,與好朋友自由的活動遊戲與玩耍,在寒冷的冬天做做遊戲,活動身體,使身體變暖,讓孩子體驗到活動的好處,鍛鍊奔跑的技能。

活動目標:

1.學習奔跑中躲閃及平衡的技能。

2.體驗運動後身體變暖的感覺。

活動準備:

與幼兒人數相等的舊輪胎。

活動過程:

一、播放《好朋友》音樂,幼兒邊聽邊活動。

附兒歌:你幫我來梳梳頭,謝謝;我幫你來扣鈕釦,團結友愛手拉手,我們都是好朋友。嗨!嗨!(反覆歌唱,活動3——5分鐘)

二、激發興趣,組織遊戲。

1.在活動場地上,組織幼兒在四散的輪胎周圍站好。

2.遊戲開始。

教師:“今天天氣真正好,小動物們都來曬太陽吧。”(幼兒四散的自由走動。)

教師隨意指一幼兒說,“哎呀,不好了,狼來了。”

被指幼兒扮狼去追小朋友們,大家躲閃到輪胎上站立,表示已回到家,狼就不能再追了。被捉的幼兒停止遊戲。

3.遊戲重新開始,第二遍遊戲可去掉部分輪胎,允許輪胎上站兩個人,遊戲可反覆進行。

三、放鬆運動

扭扭屁股、扭扭腰、晃晃手腳腕、敲敲背捶捶腰……

活動反思

孩子們在活動中與好朋友增進了友誼,知道了變暖的最好方法就是多鍛鍊,多運動。

幼兒園中班室內體育遊戲:我們都是好朋友

設計意圖:

“搶椅子”遊戲頗受大人和孩子歡迎。在“我們都是好朋友”這個活動中,我將這個遊戲作了一些調整,適度地處理好了以下三方面的關係:

一、創新和繼承的關係

調整後的遊戲既保留了“搶”這一競爭的形式,又避免了遊戲者被“淘汰”的遺憾,使全體幼兒自始至終都能饒有興味地參與活動,遊戲的目的更明確,方法和手段靈活多變。

二、豐富性和單一性的關係

調整後的遊戲,其教育功能得到了拓展。過去的聽信號搶椅子,重點在於發展幼兒動作的靈敏性,而現在的着眼點是促進幼兒體、智、德、美各方面的發展,不僅鍛鍊幼兒反應的靈敏性,還培養幼兒的感知能力和團隊精神。

三、整體和個體的關係

調整後的遊戲在人多椅子少的情況下,教師引導幼兒想方設法採用擠一擠的方法,使大家都有位子坐,最後在十分擁擠、幼兒不可能全部坐下的情況下,鼓勵幼兒進一步開動腦筋,解決問題。孩子們在教師的引導下終於想出了妙計,人人前胸貼後背,坐成密集的一路縱隊。在這過程中,孩子們又想辦法克服了坐不穩的困難。因此,調整後的遊戲不僅使幼兒發展了動作靈敏性,體驗到了成功,也品嚐到了與同伴共同遊戲的樂趣。

另外,調整後的遊戲突出一物多用,促使師幼共同開動腦筋,設想出令人驚歎的疊坐方法。減少了搬運和佈置器材的時間,提高了活動的密度。

目標:

1.透過多種形式的聽信號搶位子游戲,提高身體動作的靈敏性以及速度和力量。

2.想辦法克服人多位子少的困難,發展團結、合作的意識和能力。

準備:

與幼兒人數相等的椅子,在場地上畫一條線。

過程:

一、遊戲:搶位子

1.幼兒面對椅子在線上站成一列橫隊,當聽到哨聲和看到教師做交換位子的手勢時,幼兒快速奔跑至相距4米遠的椅子上坐下,比一比誰的反應快。當再次聽到語言提示和看到交換位子的手勢時,幼兒快速從椅子上站起來,跑回相距4米遠的線上,還原成一列橫隊。

2.教師反覆使用語言提示和交換位子的手勢這兩種信號,幼兒根據信號交換位子。

指導要點:逐步加快信號的交替速度,使幼兒對兩種信號的反應時間更短,奔跑速度更快(重複數次)。

3.用聽覺來分辨有效信號和無效信號。

指導要點:告知幼兒拍掌三次爲交換位子的有效信號。

(1)教師使用語言指令,用誇張的聲音來迷惑幼兒,例如“123”“預備跑”“開始”等無效口令。

(2)教師用不確定的擊掌次數來迷惑幼兒,如用拍一下手、拍多下手、拍兩下後突然停止等方式來提高幼兒的注意力和聽辨力,增強遊戲的趣味性。

4.用視覺來分辨有效信號和無效信號。

指導要點:提示幼兒以教師伸出三個手指爲交換位子的有效信號。

(1)教師用一隻手快速交替出現手指的方法來迷惑幼兒,提高幼兒的注意力。

(2)教師用兩隻手共同快速出現三個手指的方法作爲交換位子的有效信號。

5.用多種感官有效辨別各種信號。

指導要點:鼓勵幼兒用眼看、耳朵聽,並迅速反應。

(1)教師發出口令、擊掌一至兩次、伸出兩個手指等無效信號,有效信號仍是三,即當教師伸三個手指或擊掌三次、喊“3”的數字時,幼兒必須快速反應奔跑至另一處坐下或排隊。

(2)教師綜合運用其他各種交換位子信號。例如教師報出“5-2”“1+2”“1+1+1”“4—1”等算式,只要答案是3,幼兒必須馬上交換位子。如果是“2+2”或“4-3”等答案不爲3的算式,則幼兒不能交換位子。

二、遊戲:我們都是好朋友

1.每次換位後,適當減少椅子一至兩張,鼓勵幼兒相互照顧,啓發幼兒想辦法,以便全體幼兒都能坐下來。

師:現在我拿掉兩張椅子,這次搶位子有一個要求,大家不僅要自己搶到位子坐下來,還要想辦法幫助沒有搶到位子的小朋友坐下來,不能讓一個小朋友站着,否則算全體失敗。(幼兒嘗試。)

師:你們是怎麼幫助沒有位子的小朋友坐下來的?

師:原來大家可以擠擠坐。這個方法真好。下面我要繼續拿掉椅子,一直到你們擠不下去爲止。

(教師繼續減少椅子,直到孩子們並排靠攏無法坐下。)

師:現在還可擠下嗎?實在是坐不下了,怎麼辦呢?有沒有辦法把這幾張椅子排得長一點?這樣是不是就可以坐下更多的人了?(幼兒嘗試把椅子排得稀一些,使大家都能坐下來。)

師:這樣每個人佔有椅子的位置都少了,所以就坐得下了。

2.嘗試三個幼兒坐一張椅子。

師:如果三個小朋友只有一張椅子,用什麼辦法讓大家都坐下來?(三個人分三邊一起坐在椅子上。)

師:三個人分別坐椅子的一邊,這個方法不錯。還有其他辦法嗎?

師:三個好朋友的屁股不一定都要碰到椅子,但必須是坐下來的,有什麼辦法呢?

(教師提示幼兒一個接一個地疊坐,互相擁抱,在橫向空間不足的情況下,想辦法增加縱向空間,完成任務。)

3.嘗試6個人坐一張椅子。

4.嘗試數個十名幼兒坐一張椅子。

三、放鬆活動:繞場慢跑

幼兒園中班藝術活動:我們都是好朋友

活動目標:

1.熟悉歌曲旋律,嘗試爲綠草、藍天、河水、樹林匹配相應的動物形象並進行演唱;

2.體驗自主替換歌詞的愉悅情緒。

活動準備:

圖譜(綠草、藍天、河水、樹林)標題:我們都是好朋友,每組一張小圖譜,小動物圖片若干(後面貼上雙面膠)。

活動過程:

一、熟悉旋律,找出問題

1.教師清唱歌曲前四句,引導幼兒發現歌曲中的問題

師:“今天我給小朋友們帶來了一首歌,歌曲中有四個問題,仔細聽!”(留一片綠草給誰呀,留一片藍天給誰呀,留一片河水給誰呀,留一片樹林給誰呀。)

師:“請你說一說你聽到了哪些問題?”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依次出示相應的圖譜。

幼1:留一片綠草給誰呀,留一片藍天給誰呀。

幼2:留一片河水給誰呀,留一片樹林給誰呀。

評析:教師的清唱方式,能快速吸引幼兒的眼球,透過引導幼兒聆聽歌曲中的問題,激發了幼兒的興趣,圖譜的出示能幫助幼兒理解記憶歌詞。

2.熟悉歌曲旋律,嘗試用完整的語句回答歌曲中的問題

師:“你們真棒,把我唱的.四個問題都聽出來了,那我們一起試着唱一唱。”

師:“有一句小朋友們和我唱得不一樣,仔細聽。”(重點指出第三句中“河水”節奏快一點)

師:“那留一片綠草給誰呢?留一片藍天給誰呢?留一片河水給誰呀?留一片樹林給誰呢?”教師引導幼兒用歌曲中的話說一說。

幼l:留一片綠草給小貓,小貓在草地上打滾。

幼2:留一片藍天給小鳥。

幼3:留一片河水給小魚,小魚喜歡在小河裏游泳。

幼4:留一片樹林給大象。

師小結:原來我們可以留一片綠草、藍天、河水、樹林給這麼多的小動物。

評析:幼兒跟着旋律試唱歌曲時,由於第三句留一片河水給誰呀旋律有點快,幼兒唱起來顯得比較困難,所以教師重點引導這一句,也爲下面的環節做好相應的鋪墊。由於小動物是孩子們常見的、熟悉的.所以當問及“留一片xx給誰呀”時,幼兒能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完整地說一說。

二、匹配歌詞,嘗試演唱

1.說明操作要求,引導幼兒小組合作完成圖譜

師:“桌子上也有一些小動物,請你們六個小朋友一組,仔細想一想,商量一下,留一片綠草給哪一個小動物?留一片藍天給哪一個小動物,留一片河水給哪一個小動物?留一片樹林給哪一個小動物?記住每個地方只能貼一個小動物哦。”

2.幼兒討論操作,嘗試看着圖譜跟着旋律試着演唱歌曲

師:“貼好了以後,請你和好朋友一起看一看,跟着旋律試着把你們的圖譜唱出來。”教師在幼兒操作時彈奏歌曲旋律。

評析:在第一個環節中已經有了留一片xx給哪一個小動物的經驗,所以在操作過程中幼兒知道該怎麼做,透過讓幼兒與同伴共同選出四個小動物,提高了幼兒與同伴的合作能力。

三、理解歌詞,學唱歌曲

1.教師將幼兒的圖譜展示出來,並提問

師:“我們先來看哪一幅呢?誰來選一選。”教師請一名幼兒來挑選。

師:“誰來說一說爲什麼要留一片綠草給XX,留一片藍天給XX,留一片河水給XX,留一片樹林給XX?”教師引導幼兒用(因爲……所以要……)句式說一說。

幼1:因爲小兔喜歡在草地上跳來跳去的,所以要留一片綠草給小兔。

幼2:因爲蝴蝶喜歡子在天上飛,所以要留一片藍天給蝴蝶。

幼3:因爲河馬喜歡呆在小河裏,所以要留一片河水給河馬。

幼4:因爲松鼠喜歡在樹上摘果子,所以要留一片樹林給松鼠。

師:“真棒!那你們能不能把小動物們唱到歌曲中呢?”幼兒演唱,教師引導。

評析:由於提供的每個小動物都是幼兒常見的,所以對於留一片xx給xx幼兒都能說出理由,但由於中班幼兒語言表達能力有限,所以教師重點引導幼兒說“所以要留一片Xx給xx”,從而幫助幼兒鞏固歌詞。

2.引出歌曲後兩句,幼兒完整演唱歌曲

師:“接下來我也要唱了,仔細聽,我唱的和你們唱的哪裏不一樣?”教師演唱最後兩句——我們都是好朋友,世界變得更美妙。

幼1:你唱得比我們唱得多兩句。

幼2:你唱了我們都是好朋友,世界變得更美妙。

師:“我們都是好朋友,那你們有沒有好朋友啊?和邊上的好朋友抱一抱,一起唱一唱(我們都是好朋友)。”教師引導幼兒學唱這兩句。

師:“我們一起把這首歌曲完整地唱一唱。”

師:“這首歌曲有個好聽的名字叫《我們都是好朋友》,那我們和小動物是不是好朋友啊?哦,我們和小動物也是好朋友,所以世界變得更美妙。”教師邊說邊出示標題“我們都是好朋友”。

評析:前面的環節都是圍繞四個問題展開,幼兒對於四句歌詞都是比較熟悉,教師的完整演唱立即引起幼兒的注意,由於後兩句歌詞是沒有圖譜提示,所以教師引導幼兒用肢體動作理解記憶歌詞,並點題小動物和我們人類也是好朋友,從而引出歌名。

3.其他形式演唱圖譜,嘗試自主演唱歌曲

1)請一名幼兒選一幅圖譜,全體幼兒進行自主演唱。

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這幅圖,你能看得懂嗎?請你們跟着旋律試着唱—唱。”

2)請個別幼兒再次選擇一幅圖譜,少數幼兒挑戰圖譜。

師:“這幅作品誰敢挑戰一下,我要請一些勇敢的小朋友,誰來試一試?如果他們唱得好,我們—起把掌聲送給他們”

師:“剩下的圖譜我們可以放在區域活動中再唱一唱,好嗎?”

評析:每組幼兒的圖譜都是不一樣的,最後的環節是將其他的圖譜試着演唱,也就是間接的演唱創編的歌曲,從而能體驗到自主替換歌詞的愉悅情緒。

教學反思

1.旋律的映襯

活動開始教師唱歌曲時,旋律就隱約地展現出來了,在幼兒匹配歌詞時,雖然幼兒是在討論、交流,但教師彈奏的旋律間接地引起了正在操作的幼兒的注意,致使他們完成圖譜後都願意跟着旋律試着唱一唱,最後幼兒學會完整演唱歌曲後,也能聽旋律自主演唱其他圖譜。

2.圖譜的妙用

以往的音樂教學活動是教師根據歌曲內容把圖譜展示出來,讓幼兒“照”着圖譜“唱”出來,本活動是把圖譜還給幼兒,把歌曲還給幼兒,讓他們自己去討論、交流,把自己感興趣的歌詞替換在圖譜上並唱出來,這樣幼兒對這首歌曲就充滿了興趣。

3.環節的遞增

透過熟悉旋律、找出問題—一匹配歌詞、嘗試演唱一理解歌詞、學唱歌曲,一個個設疑圍繞着“留一片xX給xx”自然而然地展開,從發現問題——回答(匹配)問題——唱出答案,最後把剩下的圖譜留在區域活動中,給孩子繼續探尋留下懸念。

整個活動以留一片xx給xx來展開,活動中的小動物圖片也是幼兒熟悉的,透過與同伴合作爲綠草、藍天、河水、樹林匹配相應的動物形象,理解歌詞,體驗自主替換歌詞的愉悅情緒,同時也提高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合作能力。

摘自:《今日教育幼教金刊》2015.01

幼兒園中班戶外遊戲活動:粗尾巴與細跳繩

●“粗尾巴”

“捉尾巴”遊戲多年來一直是孩子們喜歡的傳統遊戲之一,因此,各班的玩具筐裏總會見到遊戲中必不可少的“尾巴”。中班第一學期初,孩子們帶來了和家長共同製作的戶外玩具,其中就有幾條又粗又長的“尾巴”。一天在戶外遊戲的時候,琳琳學着大班哥哥姐姐的樣子把“尾巴”當跳繩跳了起來。(我們樓下就是大班孩子,戶外玩具是順序擺放在一起的,大班、中班經常會在一起遊戲。學期初,大班幼兒就開始練習跳繩了,我班孩子每次看到都會羨慕不已。)由於琳琳的身材比較矮小,雙手把“粗尾巴”跳繩向前一掄,正好能掠過頭頂,當跳繩掄到她的雙腳面前時,她就跳過去。成功了幾次之後,琳琳高興地告訴夥伴們:“我也會跳繩了!”還興奮地表演給夥伴們看。這下,那幾條“粗尾巴”跳繩被一搶而光,孩子們爭着練起了跳繩。

跳繩是大班幼兒的冬鍛達標項目之一。由於跳繩需要全身各部位,尤其是上下肢的協調配合,每年都會使許多孩子在小小的跳繩面前望而生畏。透過觀察我發現,孩子們用來跳繩的“粗尾巴”由於比較粗,當孩子掄起來的時候,落下來的速度要比真正的細跳繩慢得多,於是孩子們在跳過去的時候就顯得從容得多。我想:如果把“粗尾巴”加到跳繩一樣長,利用其在空中停留時間長這一特點,也許能夠降低跳繩的難度,幫助幼兒比較容易地掌握跳繩的動作要領。看到孩子們對跳繩的興趣非常濃厚,我們透過討論決定在中班開始嘗試練習跳繩。

在家長的支援下,我們的玩具筐裏有了一根根又粗又長的跳繩。由於這些跳繩來自不同的家庭,因此,軟硬、粗細不盡相同。意想不到的是,就是這些不同的跳繩,帶給了孩子們更大的選擇空間和恰到好處的幫助。

開始的時候,孩子們大多喜歡使用自己從家裏帶來的那一根跳繩,不論粗細、軟硬。慢慢地大家開始嘗試和同伴換跳繩來跳。這段時間裏孩子們大多是在玩的過程中熟悉跳繩的性能,反覆體驗上下肢的協調。

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孩子們在水平上出現了差異:有的孩子已經能順利地跳過一兩個;有的孩子還在樂此不疲地把繩子掄過去,停頓一下後雙腳才跳過去,或者繩子掄得太靠前,而身體不得不蹲下來向前才能跳過去……透過觀察我發現,幼兒水平上的差異一方面源自每個幼兒動作協調能力的不同;另一方面孩子們使用的跳繩不同,也可能是影響練習水平的因素之一。因爲我發現使用硬跳繩的幾個孩子大多能比較順利地跳上一兩個,而使用軟跳繩的孩子就相對差一些。這是爲什麼呢?我和孩子們一起把不同軟硬的跳繩排成一排,分別感受它們的不同特性。孩子們也發現了不同跳繩的差異,選出了自己認爲好跳的那一種,大多數幼兒都選擇了比較硬的跳繩。經過反覆感受,我們發現,跳繩的硬度越強,穩度就越大;而跳繩越軟,靈活性就越強。經過反覆實踐,我漸漸發現不同硬度的跳繩在幼兒學習的過程中都發揮着自己的作用,給了孩子們幫助與支援。

針對跳繩不同的特點和孩子們不同的動作發展水平,我會建議幼兒嘗試用比較適合的跳繩來進行練習。後來,幼兒跳繩的水平出現了較大的差異,孩子們開始自己去選擇適合的跳繩,透過和同伴交換或者輪流的方式來進行練習。

●硬跳繩

硬跳繩一般有粗有細,最大的特點是裏面填充的絲棉很多,使跳繩很硬。由於比較硬,孩子們在掄繩的過程中,可以較好地控制住空中的跳繩,而且繩子也不會打彎,讓待跳的雙腳可以比較容易地跳過繩子,使幼兒在上下肢不能協調配合的時候,可以“讓跳繩聽他的”,能夠幫助幼兒控制跳繩的節奏,使跳繩的速度儘量放慢些,而使幼兒比較容易獲得成功感。因此,硬跳繩比較適合幼兒最初的練習。

●軟跳繩

軟跳繩一般也有粗有細,最大的特點是裏面填充的絲棉比較鬆軟,使跳繩也比較軟。這樣,對於已經能夠用硬跳繩跳上幾個的孩子在掄起來的時候會感覺靈活了許多。經過幾天的練習,大多幼兒都能跳上十個左右。因此,軟跳繩比較適合有了一點基礎的幼兒進行練習。

●軟布帶

這是一種裏面幾乎沒有填充物就像一條細長的布帶的跳繩。這種跳繩最大的特點是比較輕便,由於它具有較強的靈活性,跳得比較熟練的幼兒都喜歡選擇它,因爲本來只能跳十個左右的幼兒,用它可以神奇地跳出二十幾個。在幼兒較好地掌握了跳繩節奏,能夠默契地與跳繩配合的時候,又可以“讓他來聽跳繩的”。因此,軟布帶比較適合跳繩技術較好的幼兒進行練習。

●粗跳繩

真正的跳繩就是用較粗的繩子做成的跳繩。這種跳繩的特點是介於軟布帶和冬鍛達標用的塑料跳繩之間,爲使用細跳繩做準備。因此,粗跳繩比較適合跳繩技術較熟練的幼兒進行練習。

●細跳繩

就是最常見的而且大家都很熟悉的真正的塑料跳繩。由於跳繩本身較細,因此,掄起後不像前面的跳繩那麼好控制。細跳繩在技術上掌握起來雖然有一定的難度,但它卻是孩子們都很嚮往使用的。當幼兒能夠熟練而合拍地練習時,就可以使用真正的跳繩了,這時幼兒跳繩的數量就會有飛躍性的進步。大家親眼看到不但大班哥哥姐姐用它跳起來沒完沒了,就連我們班的晴晴也是用它跳出了六十多個的好成績。

冬天到來的時候,我們中班的小朋友已經可以和大班的哥哥姐姐們一起跳真正的跳繩了。回顧從“粗尾巴”到細跳繩的發展過程,我深深地感悟到:興趣就是幼兒最好的老師,有了興趣,才能激發幼兒主動學習的願望。事實也證明:對於以往只有大班幼兒纔開始學習的跳繩,中班幼兒同樣可以掌握。另外,適宜的材料對於幼兒的支援作用也是必不可少的。由於材料提供具有一定的層次性,幫助幼兒克服了練習中遇到的困難;較好地支援了幼兒的學習,因此幼兒在學跳繩的遊戲過程中體驗到的是在不同階段的成功感,而不是像以往那樣在枯燥的練習和堅持中等待最後的成功。

附跳繩的製作方法

1.根據“尾巴”的粗細,裁剪適合於幼兒高度的布條;

2.將絲棉裁成比以上布條短兩釐米,寬度相等或稍寬的長條;

3.將絲棉的一頭縱向捲起約十釐米,用布條邊包裹邊縫合;

4.將跳繩的兩端縫合,再縫上一釐米見方的尼龍粘口,可供幼兒將跳繩連接起來做遊戲時使用。

硬跳繩:一般可粗可細,裏面填充的絲棉很多,使跳繩很硬即可。

軟跳繩:一般可粗可細,裏面填充的絲棉比較鬆軟,使跳繩很軟即可。

軟布帶:布料是較厚的棉布,裏面幾乎沒有填充物,就像一條細長的布帶。

幼兒園中班戶外遊戲:飛行棋

設計意圖:

幼兒園中班幼兒的活動能力已經有了很大的提高,能夠自主的跑,跳,並掌握了一定的技巧。根據幼兒的你年齡特點,喜歡小遊戲。在遊戲中獲得知識,這是幼兒教學的一大優勢,這節課主要是藉助玩飛行棋,發展幼兒的彈跳力,更進一步增進幼兒之間的合作意識和合作技巧。讓幼兒在玩中學,在學中玩。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正確的彈跳技巧和小組間的密切配合。

2、增強了幼兒身體素質,強化了幼兒身體協調的能力。

活動準備:

1、飛機頭飾若干 報紙棍 骰子兩個 平整的場地

2、錄音機,磁帶《加油》

活動過程:

教師帶幼兒到戶外場地,帶領幼兒慢跑一圈,指導做簡單的熱身動作。

1、匯入遊戲

老師今天和大家一起來做個新遊戲,好不好?(幼兒回答,好)看我手中拿了什麼?(幼兒回答,飛機頭飾)今天我們就用它來做遊戲,我們今天就可以嘗試做一名飛行員的感覺,嘗試飛起來的感覺。幼兒感到很新奇,也很期待。老師模擬飛行過程,幼兒觀看。

教師首先說明遊戲的規則和過程,在場地上用報紙棍擺成飛行棋的棋盤,幼兒兩人一組,合作進行遊戲,其中一名幼兒負責擲骰子。開始有遊戲,各“飛機”需要站在起點,當另一名幼兒擲下骰子並讀出數字時,扮演飛機的幼兒則必須根據骰子上的數字,向前跳相配的格數,看看誰最先到達棋盤中終點央位置。最後扮演飛機的 幼兒可與擲骰子的幼兒交換角色,繼續遊戲。

2、遊戲分組

將全班幼兒分成兩個小組,站成兩排,每組的兩個幼兒配合進行遊戲,第一個幼兒開始遊戲

3、開始遊戲

幼兒準備好以後,哨聲一響,遊戲就開始。

4、活動結束

對錶現優異者表揚鼓勵,教師做及時總結

活動反思

在這個遊戲中,幼兒體驗了飛的感覺,也在心理上得到了滿足,同時幼兒們在配合中增長了知識,鍛鍊了身體,養成了守規則好習慣,數學思維也得到了好的鍛鍊和培養。

幼兒園中班戶外遊戲:鷹抓兔

設計意圖:

兔子是老鷹喜歡吃的小動物,小兔子蹦蹦跳跳也是小朋友喜歡模仿的,鷹抓兔遊戲主要是鍛鍊幼兒的雙腳跳的能力,同時在遊戲中幼兒一邊做遊戲,一邊唱歌,幼兒獲得了快樂和滿足,也增進幼兒體質和反應能力。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合作意識和配合能力,學會去保護自己,

2、增強了幼兒的自我保護能力和增強了幼兒的集體榮譽感。

活動準備:老鷹頭飾兩個,兔媽媽頭飾兩個,兔乖乖頭飾若干。

活動過程:

1、教師帶幼兒到戶外操場,指導做簡單的熱身動作。

幼兒一起唱兒歌,邊做動作便表演。

小白兔,白又白,兩隻耳朵豎起來,愛吃蘿蔔和青菜,蹦蹦跳跳真可愛

2、 遊戲匯入

上次我們做了老鷹捉小雞的遊戲,小朋友們做的很好,但我們知道,老鷹還喜歡吃小白兔,今天我們就一起做鷹抓圖的遊戲好不好?(幼兒回答,好) ,老師問,你們誰想當大老鷹啊?你們誰想去保護兔乖乖啊?(幼兒舉手回答)幼兒積極的踊躍的想參加到遊戲中去。

教師說明遊戲的規則,並和部分幼兒模擬鷹抓兔的遊戲過程,其他幼兒認真看。

讓一名幼兒帶上鷹的頭飾,站到指定地點,其餘幼兒分成兩組,站在自己的家裏,有兩個小朋友扮演兔媽媽,其他都是兔乖乖,遊戲開始,兔媽媽帶着兔乖乖在草地上玩耍,突然老鷹出現了,兔媽媽趕緊的招呼,“鷹來了,寶寶們趕緊回家!”兔乖乖們趕緊在媽媽的保護下,躲進家裏,此時如果被抓住了或找錯家的小兔都要表演節目。

3、遊戲分組

將全班幼兒分成兩個小組,選好了誰當老鷹,誰當兔媽媽,其他的小朋友都帶上了兔乖乖的頭飾。

4、開始遊戲

哨聲一響,遊戲就開始了。在音樂的配合下,鷹和兔乖乖們都忙活起來,鷹很兇猛的撲過來,兔媽媽們也勇敢的和鷹周旋,全體幼兒一起唱着兒歌:(小白兔,白又白,兩隻耳朵豎起來,愛吃蘿蔔和青菜,蹦蹦跳跳真可愛)

5、幼兒換角色進行遊戲。

活動反思

遊戲過程中,幼兒很快就進入了角色,透過遊戲的體驗幼兒學會了如何去躲避,去保護自己,同時也更進一步鍛鍊了幼兒的表演能力和機體運動的和諧,幼兒們都在遊戲中獲取了快樂和滿足。

標籤:教案 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