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設計

我們都是好朋友教學設計

作爲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連接基礎理論與實踐的橋樑,對於教學理論與實踐的緊密結合具有溝通作用。教學設計應該怎麼寫纔好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我們都是好朋友教學設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我們都是好朋友教學設計

我們都是好朋友教學設計1

我們都是好朋友

教材類型

所屬學科

音樂第一冊

授課教師

授課時間

備課教師

第一課時:好朋友

教學內容:

1、歌曲。

2、三角鐵、雙響筒、鈴鼓。

教學目標:

1、學會唱歌曲《好朋友》。

2、能說出三角鐵、雙響筒、鈴鼓的名稱並初步學會演奏方法。

3、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相互協作的精神和創造精神。

教學過程:

一、歌曲《好朋友》

1:小朋友,你們在小學裏是否找到新的好朋友了?

2:交流大家好朋友姓名,並介紹一下各自的優點。

3:好朋友在一起會做些什麼事呢?

4:討論交流。

s:我們在一個大集體,一起遊戲、一起上課、一起唱歌、一起勞動,一定要互相團結友愛,今天老師介紹一首新歌給小朋友——《好朋友》。

6:跟着老師分句學唱歌詞。

7:指導學生歌唱,在拍手處重點指導,與歌詞銜接好。

8:富有表情地歌唱。

9:請小朋友仔細觀察插圖,他們分別在幹什麼呢?

10:分組仔細觀察,進行創編新歌詞活動。分組進行彙報。

11:把好歌詞寫在黑板上。

12:集體學唱新歌詞,並將老歌詞與新歌詞連起來唱。

他們玩得非常開心,這是爲什麼呢?(引導學生明白,課間要文明遊戲,不能追逐奔跑,做正當的遊戲。)

逐一出示實物:三角鐵、雙響筒、鈴鼓,並示範演奏。

二:學習三角鐵、雙響筒、鈴鼓的演奏方法。

1、分組表演,爲歌曲伴奏。

2、富有表情地歌唱。

3、除了這些打擊樂器外,小朋友還能想到別的嗎?

作業:自找、自制打擊樂器。

教後記:

第二課時:各族小朋友在一起

教學內容:

1、歌曲《各族小朋友在一起》

2、用打擊樂器爲歌曲《好朋友》伴奏。

教學目標:

1、初步學會歌曲《各族小朋友在一起》

2、在爲歌曲《好朋友》的伴奏中加入碰鈴、響板及各種自找、自制的打擊樂器,使伴奏音響更加豐富。

教學過程:

一、複習歌曲《好朋友》(暫不用打擊樂器)

1、演唱歌曲

2、我們有很多好朋友,(引導學生拓寬好朋友的概念。)

全世界的小朋友都是好朋友。

二、學習新歌《各族好朋友在一起》

1:有感情地朗讀《各族小朋友在一起》的歌詞——範唱歌曲兩遍。

2:輕聲唱歌詞。

3:指導學生演唱,唱好o的節奏型,唱出歡快、跳躍感。

4:分句學唱歌詞,再完整地跟琴唱詞。

5:出示打擊樂器,讓學生認並選擇。

6:創編節奏,爲歌曲伴奏,四分休止符處的配法。

並寫出兩小節的節奏譜(碰鈴、響板)

7:引導學生髮現第3、6小節的小過門

8:指導學生進行歌表演。

9:有表情地進行表演(唱、奏、動)歌曲《各族小朋友在一起》。

教後記:

第三課時:《各族小朋友在一起》及伴奏

教學內容:

1、歌曲《各族小朋友在一起》及伴奏。

2、歌曲《快樂的小舞曲》。

教學目標:

1、透過爲歌曲《各族小朋友在一起》作即興表演和伴奏,繼續培養學生的創造精神,增進學生表現音樂的慾望與能力,並繼續從中培養熱愛集體和自己合作的精神。

2、學會《快樂的小舞曲》的歌詞及歌譜。

教學過程:

1、跟着老師的琴聲複習歌曲《各族小朋友在一起》。

2、複習用打擊樂器爲歌曲伴奏的節奏型。

雙響:│ │ x │

碰鈴:x x │ x x │ x x │

三角鐵:x — │ x — │ x — │

鈴鼓:x x │ x x │ x〃 — │

響板:│ │ │

注意事項:①必須先學會拍對各種節奏短句。

②先用手模仿打擊樂器的演奏方法。

③在一起演奏時一定要控制力度。

3、師生共同爲歌曲3、4兩句設計伴奏,老師進行歸納、總結,並寫出伴奏譜。

二、伴奏。

1、學生學習完整的伴奏譜,一起爲歌曲伴奏。

2、分組學習幾個少數民族的舞蹈動作,(教師指導)並討論如何表演:對形、角色難得分配等)

三、學習。

1、四張圖片匯入新歌《快樂的小舞曲》教學。

2、老師帶領學生按節奏朗誦歌詞,要求咬字準確、吐字清楚。

3、跟着琴學唱歌曲。

4、聽唱與跟唱相結合,學會歌譜,並要求背唱歌詞與歌譜。

四、作業:

1、爲歌曲《快樂的小舞曲》選擇幾種打擊樂器。

2、並分組寫出伴奏譜。

教後記:

第四課時:快樂的小舞曲》伴奏

教學內容:

1、爲歌曲《快樂的小舞曲》伴奏。

2、集體舞《快樂的小舞曲》。

教學目標:

1、在《快樂的小舞曲》的綜合性表演中激發學生的參與意識,提高參與率。

2、在唱、表演、伴奏一體的音樂環境中繼續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興趣、愛好,及相互合作的精神。

3、進一步加深對四分音符“x —”和八分音符“x”的認識。

教學過程:

1、隨音樂律動。

2、富有表情地歌唱《快樂的小舞曲》(歌詞及歌譜)

3、逐一出示節奏卡片:

① x — x x │ x x x —│

② x x — x │ x x x —│

③ x — x — │x x x —│

④ x x x x │x — x — │

要求:①用打擊樂器按節奏譜演奏。

②二分音符時三角鐵可用滾奏,鈴鼓可用搖奏。

③跟着老師做,老師先演奏,學生模仿。

4、將節奏譜進行分配,學生自己喜歡哪一條就演奏哪一條,一起爲歌曲伴奏。

5、分組合作:一組唱歌;一組伴奏。(再進行交換)

6、集體舞學習,動作師生共同設計。

7、有表情地邊歌邊舞。

教後記:

第五課時:音樂遊戲《音樂探寶》

教學內容:

音樂遊戲《音樂探寶》

教學目標:

1、透過遊戲形式全面複習前三單元的內容。

2、進一步調動學生參與音樂活動的積極性和對學習的興趣,在遊戲中保持既有競爭又友好、和諧的氣氛。

教學過程:

1、學生觀察九幅插圖,初步瞭解遊戲的全部內容。

2、學生選擇遊戲方式:集體還是小組競賽。

3、如何向前走,一次最多可以走幾步,用什麼方式決定,誰做評委?

4、學生討論——師總結:

⑴這個遊戲可以集體做,也可分組競賽。

⑵用抽籤的方式決定:“1”或“2”。

⑶集體做老師當評委;分組競賽時可由一組同學當評委。

5、先集體做,班長抽籤。

6、分組競賽。

我們都是好朋友教學設計2

活動目標:

1、學習兒歌,感受兒歌頂真的手法。

2、共同分享和好朋友一起玩的好玩的事,體驗友誼的溫馨.

活動重點:

學習兒歌,感受兒歌頂真的手法。

活動難點:

共同分享和好朋友一起玩的好玩的事,體驗友誼的溫馨.

活動準備:

1、頭飾:小花貓、小青蛙、梅花鹿、小白兔、小老鼠

2、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一、透過談話,引出活動內容。

小朋友你們有朋友嗎?你的朋友是誰?平時你和好朋友在一起的時候喜歡做什麼好玩的事情呢?

二、讓幼兒閱讀幼兒用書、初步熟悉兒歌角色。

1、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張圖片,現在請小朋友仔細看看,看一看圖中都有什麼?

2、圖中都有哪些小動物?它們開心嗎?你是從哪裏看出來的?它們和誰在一起是好朋友?

三、教師朗讀兒歌,幼兒初步理解兒歌內容。

1、教師朗讀兒歌一遍,幼兒傾聽。

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首兒歌,兒歌的名字叫“我們都是好朋友”,現在請小朋友認真仔細地聽。

2、兒歌裏的小動物在做什麼?小花貓在做什麼呢?誰來說說?某某小朋友聽到了小花貓,去買花。還有誰聽到了什麼呢?

3、教師再次朗讀兒歌一遍,幼兒熟悉內容。

小動物們在路上遇到了誰?哪個小朋友能夠完整地說出這件事情。小花貓,去買花,路上遇到了誰?我們一起來完整地講述,小花貓,去買花,路上遇見小青蛙。小青蛙去做什麼,又遇到了誰?

4、根據兒歌內容,按出場得先後順序調整頭飾和圖片。

第一個出現的小動物是誰?接下來是誰?我們按順序來排一排。我們一起按照圖片和頭飾,把兒歌念一遍。

四、幼兒學習朗讀兒歌,感受兒歌頂真的手法。

1、現在老師請五個小朋友帶着頭飾,並且手裏拿着圖片來念兒歌。

剛纔我們都念了一遍兒歌,你們有沒有發現這首兒歌有一個有趣的地方,你們發現了嗎?

兒歌每一句最後的一個詞是下一句的開始,這種方式叫做“頂真”。你們知道什麼叫頂真手法了嗎?

2、小朋友想一想有什麼方法能夠很快地記住兒歌內容。

3、如果去掉一些圖片,你們還能念出兒歌嗎?

五、小結.

小動物們都是好朋友,它們一起手拉手,向前走,我們和同伴之間要團結友愛,互相幫助。

我們都是好朋友教學設計3

一:主題故事

朋友船

森林裏住着許多小動物,他們都是好朋友。他們非常想去看大海,於是就分工合作,一起造船。船終於造好了。大家給他起了一個好聽的名字,叫“朋友船”。小獅子和小熊首先上了船,小馬和小豬接着上了船,小狗和小兔也上了船。最後,小猴和小鳥上了船。“朋友船”起航了,順着小河駛進了大海。忽然,大風暴來了,海浪越來越大。不好了!“朋友船”被礁石撞破,開始進水了!一隻海豚向小狗喊:“小狗!趕快離開這條破船吧!”小狗說:“不!我不能離開我的朋友。”一條大章魚向小猴喊道:“小猴!趕快離開這條破船吧!”小猴說:“不,我不會離開我的朋友。”小動物們齊心協力,堵住了船上的缺口,把船駛向了岸邊。從此以後,森林裏就多了一條船,船上還畫着小動物航海的故事呢。

二:主題目標

1、有主動與人交往的意識,嘗試運用多種方法瞭解、關心朋友,與朋友合作,學習與人交往的正確方法。

2、體驗與朋友合作、交往、分享的快樂。

三:主題分析

1、佈置牆飾“好朋友”。注重幼兒的參與,內容可與幼兒共同討論,如:朋友間的互相幫助、朋友間的愉快合作等有關經歷,選擇運用繪畫、紙盤製作、撕紙等表現手法進行裝飾。

2、班內設立“小不點聊天室”。創造條件讓幼兒與好朋友講悄悄話,增進朋友間的情感交流。

3、鼓勵幼兒將自己喜歡的玩具、圖書帶入幼兒園,放置在活動室的一角,體驗與同伴分享的快樂。

四:主題教案:

活動一

認識你呀真高興(音樂)

活動目標:

1、感受歌曲的歡快,體驗與朋友一起跳舞、交往的愉快情緒。

2、能根據歌詞自編動作,並初步學會跳邀請舞。

活動準備:

1、《認識你呀真高興》歌曲錄音帶。

2、活動前播放一段歌曲錄音帶,讓幼兒熟悉此歌曲,並初步會唱。

3、活動室上畫一個大圓圈。

活動二

採訪朋友(綜合)

活動目標:

1、有主動與人交往的意識,樂意結識更多的朋友,並嘗試用採訪的形式瞭解朋友。

2、能有禮貌的提問,會用比較清楚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

3、體驗與朋友交往的愉快,喜歡交朋友。

活動準備:

1、活動前可啓發幼兒自己製作話筒,如:用紙盒製作、積塑拼插。

2、組織幼兒觀看哥哥姐姐做小記者的錄象,對採訪有一個初步的瞭解。

活動三

我的好朋友(美術)

活動目標:

1、在老師的指導下,能嘗試運用多種手段在紙盤上大膽地製作,表演自己的好朋友。

2、活動中遇到困難會主動請求老師或同伴幫助。

活動準備:

1、圓形、徒圓形若干,數量等於幼兒人數。

2、製作的工具和輔助材料:水彩筆、絨線、紙及一些廢舊材料。

3、活動室內展示老師製作的紙盤,共幼兒欣賞。

活動四

朋友船

活動目標:

能積極的參與文學閱讀活動。

知道朋友間要相互幫助,特別在朋友需要的時候。

活動準備:

1、《朋友船》的.故事

2、《朋友船》的錄音磁帶。

活動五

我和朋友比高矮

活動目標:

1、感知物體的高矮,學習用正確的方法比較高矮。

2、學習把2~5個物體從高到矮或從矮到高有序排列。

3、能積極主動的參與活動,感受活動帶來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圖片一幅

2、操作材料若干。

活動六

合作真快樂(體育)

教學目標:

1.在遊戲過程中探索與同伴合作的方法。

2.喜歡合作,有一定的集體意識。

教學準備:

報紙若干、絲帶若干、地形圖、圈、墊子、可樂瓶等

活動七

生日聚會(社會)

活動目標:

1、懂得關心朋友,學會用多種方式表達對朋友的祝願。

2、感受集體的溫暖,同伴的關心。

活動準備:

1、統計9、10、11月出生的幼兒。

2、教師爲幼兒準備有意義的禮物。

3、定做生日蛋糕。

活動八

歡樂天地

活動目標:

1、體驗與朋友分享、交流的快樂。

2、會主動詢問新玩具的玩法。

3、懂得要愛惜他人的玩具,玩後能放回原處。

活動準備:

1、每位幼兒帶一個玩具。

2、電視機、錄象機、攝象機。

活動九

朋友越多越快樂(音樂)

活動目標:

1、初步學會演唱歌曲,會用動作、歌聲表現歌曲輕鬆、愉快的情緒。

2、體驗與朋友在一起的快樂。

活動準備:

1、歌曲磁帶,錄音機,小鳥、小鴨、小羊的頭飾。

2、在日常生活中播放歌曲錄音帶,讓幼兒熟悉樂曲旋律。

3、繪製符合歌曲內容的圖片一幅。

活動十

送給朋友的禮物(美術)

活動目標:

1、能運用折、剪、貼、畫等多種方式製作禮物。

2、活動中樂意動腦筋,嘗試製作有心意的禮物。

3、遇到困難會主動請求教師和同伴的幫助。

活動準備:

1、提供給幼兒製作用的多種材料。

2、簡單的製作圖飾。

活動十一

好朋友(音樂)

1、在唱唱、說說、學學做做中,體驗與同伴一起活動的快樂。

2、樂意參與活動,在集體面前大膽地表現自己。

活動準備:

1、已學過遊戲《我們都是好朋友》

2、歌曲《找朋友》

3、已與同伴一起做過遊戲。

活動十二

打電話(綜合)

活動目標:

1、記住自己家中的電話號碼,並願意知道好朋友的電話號碼。

2、瞭解電話與人們生活的密切關係,知道常用的電話號碼。

3、有主動與人交往的意識,願意與更多的朋友交往。

活動準備:

請幼兒與家長共同製作電話卡,卡上有自己家的電話號碼及姓名。可讓幼兒畫上自己的畫像,可以多畫一些,利於幼兒與更多的同伴交往。

活動十三

快樂的木頭人(綜合)

活動目標:

1、能在遊戲中控制自己的身體,在規定時間內一動也不動。

2、能根據指令變換模仿動作,體驗體育活動的快樂。

活動準備:

1、自制“魔棍”一根。

2、地面上畫好1~10的數字方格。

標籤: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