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關於小學美術教案模板彙總五篇

作爲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助於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那麼教案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小學美術教案5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關於小學美術教案模板彙總五篇

小學美術教案 篇1

1、 教學目標

(1) 進一步使學生掌正確的觀察方法。(瞭解、練習)

(2) 用線描寫的方法表現人物的頭部特徵。(練習)

(3) 透過繪畫,(4) 增強同(5) 學之間的友情。(感受)

2、 課時安排

一課時

3、 課前準備、

寫生用具:畫板或講義夾。

4、 教學步驟

(1) 作啓發性談話,

(2) 揭示課題。

畫好寫生的關鍵是什麼?根據學生的講述作小結:對寫對象進行認真地觀察。這節課,將進一步學習寫生的方法,給我們的同學畫張像。

(3) 匯入 新課。

找幾位性別、髮式、五官特徵不同的學生到講臺前做模特,教師輔導學生對這些模特比較觀察:

這幾位同學的臉,有什麼明顯的特徵。

以一同學爲例,組織學生從不同的角度觀察,邊觀察邊分析:由於位置角度的不同,結構有什麼不同?

學生觀察、分析並回答;教師作適當的小結並作簡單的板畫。

1、 頭型特徵:正面頭像以鼻樑爲中心線,

2、 左右兩邊相同

3、半側面頭像,

4、 人的五官位置和大小就產生了透視變化。着重觀察頭型特徵,

5、 如大頭、長臉、圓臉、扁臉………..

6、 頭髮:髮型。男同

7、 學,

8、 看他們的髮際重點看耳前、腦後;女同

9、 學,

10、 髮型各不同,

11、 無論短髮,

12、 還是小辮,

13、 頭髮總比頭型輪廓線略大一層。

14、 五官特徵:着重觀察繪畫對象五官中最明顯的特徵。如大眼睛、方鼻子、大耳朵、小嘴巴………..教師簡略演示後小結:寫生時最重要的是細緻觀察,觀察時一定要抓住寫生對象最明顯的特徵。

(4) 組織座位。座位拉開一定距,被畫的同學要坐隱,坐端正。

(5) 學生寫生

(6) 教師巡視指

(7) 整個過程要嚴肅,認真。除了努力畫出同學的特徵外,要儘量美化。教師巡視時,不斷表揚、鼓勵仔細觀察、認真寫生的同學,避免學畫時嬉鬧和出現醜化同學的作業 。

(8) 展示一部分同學的作業

(9) 引導大家討論

(10) 具定優秀作業 , 給予鼓勵.

(11) 找出大部分同學共有的問題,教師作重點分析、演示。(課後錄:可以畫出喜、怒、哀、樂等不同的表情)

小學美術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培養表現力

2.學習形的漸變知識

重點:

培養欣賞美的能力

難點:

學習形的漸變知識

教具:

範例、圖片等

教學活動:

一、匯入:

鐵塔層層變小,

蘋果慢慢變尖,

在挨舍爾的畫裏,

魚兒漸漸變成大雁┄┄

這些都是漸變的形。

這種有規律的變化,

需要我們去發現。

二、板示課題

同學們看這張圖片,出現了什麼變化?

觀察它們都是怎樣變化的?

試一試,看說的最多。

還能畫出更多的變化嗎?

三、出示範例

尋找漸變的規律,發現了嗎?是怎樣變化的?

五、作業選擇:

1.觀察、尋找自然和生活中漸變的形,選擇一種最有趣的畫出來。

2.可以參考例圖來創作

小學美術教案 篇3

教學目的:

1、培養想象力

2、學習連環畫的創作知識

3、掌握連環畫的編繪方法

教學重點及難點:

1、畫面和內容相符

2、用各種方法繪製

電教、教具、學具準備:

範畫數幅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好看的圖畫書

二、講授新課

師:好看的`圖畫書是我們多年來最親密的朋友,給了我人美的薰陶、有趣的知識,還有無窮的想像力。

1、欣賞範畫

2、講解創作過程

(1)請學生舉例說一說自已所熟悉的一些短小精悍的小故事

分析這些小故事的內容,可將故事分成幾段或幾個情節,在大腦中將每一個故事情節構思好,構思一定要圍繞故事片的主要內容。

(2)當自已腦海裏對畫面已有了構思,最好趕快先用鉛筆把它勾勒下來。

可以先多畫一些小草圖,構草圖時要考慮構思,草圖作爲落稿時的。

(3)畫草稿

根據情節和小草圖,將不同的幾個畫面完成,注意每幅畫面要有一定聯繫,前後呼應。

(4)最後將草稿勾爲正稿,這一過程中還可以進行必要的修改,但最好改動不要過大。

(5)添上一定的文字說明。

注:形象儘可能符合故事情節需要,並獨具個性。

3、學生創作,教師巡迴指導

選用水粉、水彩等工具對例圖進行改畫,也可以按自已按自已的想法,選擇喜愛的方法作畫。

4、作業

小學美術教案 篇4

第一課明與暗

教學目標:

1.瞭解物體在光照射下所產生的明與暗。

2.培養學生對客觀世界存在的自然現象的研究興趣。

教學重點:

引導觀察、分析和比較物體在光照射下的明暗變化的原理和規律。

教具準備:

球體、立方體石膏模型數個、射燈、靜物桌、襯布、範畫兩幅

第1課

教學過程:

一、欣賞匯入

1.出示素描範畫,說說這些作品有什麼特點?

小結:這些作品都是用明暗造型方法表現的石膏體。板書課題。

二、探究新知

1.研究明暗怎樣產生的。

①把一張白紙放在燈光下觀察,它的表面上有沒有明暗變化?

②把紙卷一下,觀察在光的照射下發生了什麼變化?

總結:有了從明到暗的漸漸過渡。

③把紙折一下,放到燈光下,有什麼變化?

總結:明和暗有了一條明顯的分界線,對比非常強烈。

④把紙揉皺了,在燈光下又會發生怎樣的變化?

總結:紙上出現了豐富的明暗變化。

2.透過觀察,你能總結出明暗是怎樣產生的嗎?

總結:有體積的物體在光線的照射下,會呈現出一定的明暗變化。

三、觀察體會

1.把石膏球體擺在桌上,觀察光線照射時,我們有什麼發現?球體的亮部有沒有明暗變化?暗部呢?

(學生思考、討論後回答)

總結:光照後,球體表面出現了明、暗半球。球體的明暗變化比較複雜,而且是逐漸轉變的,可概括爲:亮面(即直接受光面),灰面(即側面受光面),暗面(即沒有受光的面),明暗交界線(區分明暗兩部的界限),反光(側面環境光影響),投影(物體擋住光源產生)。

2.出示石膏幾何體觀察,找找看

四、課堂小結

這節課你發現了什麼?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物體明暗變化的基本規律,希望同學們能將這些知識運用到繪畫中,畫出優秀的作品。

第2課

教學目標:

1.瞭解物體在光照射下所產生的明與暗。

2.學習用鉛筆表現石膏立方體或圓柱體的明暗關係。

教學重點:

初步運用物體的明暗畫法規律,表現出物體的立體感。

教具準備:

球體、立方體石膏模型、射燈、靜物桌、襯布。

教學過程:

一、演示繪畫

同學們,怎麼作素描畫呢?

師用鉛筆畫素描的形式表現圓柱明暗關係,並講解畫法。

1.整體觀察分析。確立光源方位,找出明暗交界線所在的位置。

2.起稿。直線畫出圓柱的結構輪廓;標出明暗交界線、投影。

3.鋪大色調。鋪出暗面、投影的基調。(注意:用直線排成塊面,順着球的弧面畫;投影近實遠虛。)

4.細緻刻畫。從明暗交接線入手,先畫出背光面基本調子;背光面近暗遠灰,但不能比受光面的灰調亮;再從明暗交界線向亮調子由深到淺過度;亮調子用較硬鉛筆畫。

二、學生實踐

1.選擇立方體或圓柱體畫明暗素描,師巡迴指導

2.注意把握以下問題:

A、灰調過少或高光位置不對;

B、明暗交界線不準;

C、投影不準;

D、排線問題;

E、反光太亮。

三、欣賞講評

1.展示作品,學生欣賞討論,說出自己的觀點。

四、課堂總結

透過同學們動手作畫,談談你的感受。

這節課我們運用物體明暗變化的基本規律表現了石膏幾何體的立體感,希望同學們能觀察生活中各種不同物體的明暗,並用畫筆把他們描繪出來。

小學美術教案 篇5

教材分析:

本課屬於“造型·表現”“綜合·探索”領域。

在孩子們的生活中,萬花筒這種玩具是他們比較熟悉和喜愛的。教學採用貼近孩子們生活的實物入手,有利於他們進行了解和創作。教材出示的圖片旨在引導學生在玩耍萬花筒的過程中,學會探究萬花筒成像的奧祕,發現其圖案特點,激發學習興趣。

萬花筒成現出的美麗圖案是靠玻璃鏡子反射圖像而成的。它是由三面玻璃鏡子組成一個三棱鏡,再在一頭放上一些彩色玻璃碎片,這些碎片的圖像經過三面玻璃鏡子的反射,就會出現對稱的圖案,看上去就像一朵朵盛開的花,這就是萬花筒物理成像原理。學生透過觀察、比較萬花筒的圖案,感受其形式美,學會運用繪畫、剪貼等形式進行創作表現,激發其創作靈感。

教學思路:

本課教學可採用以下環節:玩萬花筒玩具——探索萬花筒成像奧祕——觀察萬花筒圖案特點——欣賞中心對稱的圖案——創作豐富多彩的萬花筒圖案作品——作品展示評價。

教師引導學生一起玩萬花筒,探究體驗萬花筒成像的奧祕以及圖案的特點,學習掌握中心對稱圖案的形式美感,並採用繪畫、拼貼等方法進行創作,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的情感。

教學建議:

第一課時

(一)引導階段

1. 教師與孩子一起玩萬花筒,激發學生學習熱情。

2. 教師引導學生了解萬花筒的平面鏡成像原理。

3. 出示課題:萬花筒。

(二)發展階段

1. 探討萬花筒成像原因,總結萬花筒中美麗圖案的特點。

2. 學生透過觀察發現中心對稱這個成像特點,師生一起總結出中心對稱,並展示大量的萬花筒圖案,讓學生進一步感受其形式美感。

3. 教師示範萬花筒繪製方法:(1)畫基本形;(2)畫細節;(3)塗色完成。

(三)學生創作

1. 透過採用繪畫的方式,創作出各種萬花筒的圖案作品。

2. 教師巡視指導。

(四)展示與評價階段

1. 學生展示創作的圖案作品,介紹自己的創作意圖,體會創作的成就感。

2. 學生評價,教師點評。

(五)課後拓展

播放大量中心對稱的美術作品,提問並啓發孩子思維:還可以採用哪些表現手法創作出漂亮的萬花筒圖案呢?學生各自發表自己意見,提出更多方式進行創作,相互帶動思維的拓展。

第二課時

(一)引導階段

展示萬花筒成像圖片,提出疑問:小小的萬花筒,爲什麼能有千變萬化的圖案呢?

1. 師生把教具萬花筒拆開,跟學生一起觀察萬花筒的內部構造,瞭解萬花筒是利用三棱鏡成像原理,透過光的反射產生影像的原理,充分感受探索學習的樂趣。

2. 學生選擇自己在萬花筒中觀察到的某一圖案,簡單畫一畫。分小組把自己畫的圖案放在一起觀察交流,並總結出萬花筒圖案中心對稱的特點。

3. 欣賞大量的萬花筒圖案,讓學生進一步感受其形式美感。

(二)發展階段

1. 教師採用剪紙的方法,示範製作出簡單的中心對稱圖案。

2. 學生觀察總結表現方法:(1)對摺,找到中心點;(2)剪出圖案;(3)開啟後成型。

3.啓發學生在自己剪出的簡單圖形上,運用繪畫、剪貼等方式進行再加工,使萬花筒的圖案更加豐富。

(三)學生創作

1. 學生獨立地運用剪紙、拼貼和添畫的方法,創作出豐富多彩的萬花筒圖案。

2. 教師巡視指導,提示學生工具使用的安全。

(四)展示與評價階段

1. 學生展示創作的圖案作品,介紹自己的創作意圖,體會創作的成就感。

2. 學生評價,教師點評。

(五)課後拓展

展示中心對稱的形式在美術領域的運用,如標誌設計等,開闊學生的眼界,拓展思維。

(六)收拾與整理階段。

引導學生整理好製作工具,尤其是剪紙的同學,應注意環境衛生。

評價建議:

1.學生能否主動愉快地參與鏡面反射的體驗活動,發現萬花筒千變萬化的奧祕。

2.學生能否充分體會中心對稱的形式美感,並用自己喜歡的表現方式剪貼或添畫出類似萬花筒圖案的作品。

教研提示:

如何拓展中心對稱圖案的表現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