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小學《鳥的天堂》教案

作爲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我們該怎麼去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小學《鳥的天堂》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鳥的天堂》教案

小學《鳥的天堂》教案1

教學目標:

1、學會3個生字,能正確理解“做巢、樹梢、應接不暇”。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文中描寫的“鳥的天堂”那人與自然友好相處的和諧之美,增加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

3、培養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充分發表自己見解的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體會“鳥的天堂”的美,鼓勵學生在閱讀中充分發表自己的見解,並能用各種喜歡的方式表達感受。

教學工具: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引題、創設情境。

1、(播放羣鳥齊鳴的聲音)聽一聽,你想到了什麼?

2、說一說。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師:多麼令人嚮往的鳥的樂園啊!如果大家讀了巴金先生的《鳥的天堂》(板書)一定會有更多的體會的!

2、自讀課文,要求:

①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把帶有生字、新詞的句子多讀幾遍。

②標出自然段序號。

③想一想,課文描寫了什麼景象?

3、檢查。

①標出帶有生字、新詞的句子,讀一讀。

②組成小組、輪讀課文,互相檢查讀音。

③課文寫了什麼景象?(相機板書:榕樹鳥)

三、再讀課文,細細體會,把最喜歡的段落多讀幾遍。

1、“榕樹”、“鳥”這兩部分,喜歡哪部分就認真讀讀直接描寫它的段落。

2、你特別喜歡的語句用“——”畫出,想一想你爲什麼喜歡它?

3、自讀相關段落、語句,圈圈畫畫。

四、按照學生意見,選擇學習內容,隨機學下任一方面:

重點學習第七、八自然段,體會榕樹靜態美。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找出作者描寫榕樹的句子勾畫體會,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記號。

2、交流自學情況,發表自己的見解。

①在學生談體會的過程中,利用簡筆畫板書讓學生了解“綠葉的多”、“枝上生根”等特點。

②學生提出不理解的地方,教師組織學生討論,啓發學生聯繫上下文,聯繫生活實際和平時的感受,發表自己的見解,重點體會:“每一片綠葉上都有一個新的生命在顫動”。鼓勵學生充分發表自己的見解和感受,教師對學生各自的見解均給予肯定。

③透過教師參與的反覆朗讀,表達自己對課文重點部分的理解、感受。

④透過自己對這段描寫的體會和感悟,由衷地讚歎“這美麗的南園的樹。”

重點學習第12、13自然段,體會“羣鳥紛飛”的動態美。

1、播放“羣鳥紛飛”的課件,讓學生形象感受這部分動態美的描寫。

2、教師引導:讓我們走進課文,欣賞熱鬧的場面,盡情地感受這部分語言文字描繪的美。

(學生可站、可坐、可請老師、可找小夥伴)

3、利用學生美術課上畫的小鳥,並把它們“放飛”到大榕樹上(配上歡快的音樂)

4、引導學生想象小鳥在榕樹上生活的情景,交流感受:你想到了什麼?

5、再讀課文,共同感悟:這“鳥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啊!

五、拓展思維,深化主題。

1、播放“小畫眉”。

2、提示:假如你是小畫眉,你想用怎樣的方式來表達心中的感受?(可寫一段文字,讀一讀;可寫一首小歌,唱一唱;可用五彩的筆,畫一畫……)讓學生自主選擇其中一種,用自己最喜歡的方式表達自己學習的感受。

3、交流感受,教師相機評價,指導。

第二課時

一、回顧匯入

作者兩次去鳥的天堂分別看到了什麼?板書:樹鳥

師:那麼,今天老師就帶你們一起到鳥的天堂去參觀參觀,看看生機勃勃的大榕樹,認識認識伶俐可愛的小鳥。好!現在讓我們划着小船,一起走進鳥的天堂。

二、學習第2大段

師:呀!前邊的河面漸漸地變窄了,我們看到什麼?

生:榕樹

1、瀏覽課文第二段,看看作者是按什麼順序觀察大榕樹?

遠——近。遠看(56)近看(79)分別在哪節?

2、遠看大榕樹是怎麼樣?朋友們都爭起來了,你聽!

注意:教師將先由學生錄好的磁帶播放一次!

學生甲:哇,好多的榕樹哦!

學生乙:什麼好多榕樹呀,這是一棵!

學生丙:不對不對,明明就是兩棵嘛!

3、到底是幾棵呢?我們來看看榕樹的真面目(出示圖片)

生:是一棵大樹

4、對呀,這棵榕樹真是非同一般呀,這個朋友說是一棵,而那個朋友說是兩棵,其實它的真面目:是_______一棵大樹_______(生齊答)板書:大

5、是,下面自由讀7、8自然段,作者近看大榕樹寫了那些方面?各有什麼特點?

生:丫枝葉

追問:枝有什麼特點?(找出句子,讀句子,有數不清的丫枝……)

老師用一個字來概括枝的特點板書:奇

6、近看大榕樹從枝寫到葉,看看樹葉有什麼特點?____出示第8自然段幻燈(讀句子)

這段課文哪些是作者的見聞,哪些是作者的聯想?請你用“------”將聯想的句子劃出來。

作者爲什麼會產生這樣的聯想呢?(有了這些聯想,把靜物寫活了,寫出了它的生機勃勃)

誰能像老師一樣用一個字概括這段話?(茂)

7、生讀:那你也可以用富有感情的語氣讀讀這兩句,你喜歡哪句就讀哪句。

師:如果你站在這樣的大樹下你想怎麼說?

生:這美麗的南國的樹!

師:這句話包含作者怎麼樣的感情?(讚歎驚喜)板書:讚美

8、有感情朗讀第8自然段。

9、船在樹下泊了片刻(…………)生接讀。

10、作者第一次經過鳥的天堂,主要寫了大通書靜靜的美,爲什麼沒看到一隻鳥?(棲息)

11、第二次經過鳥的天堂,看到怎麼樣的場面呢?這次是在早晨,陽光明媚,我們又到了鳥的天堂。

三、學習第三大段。

1、聽課文12自然段錄音,找出課文中的一對反義詞。(清靜——熱鬧)

2、爲什麼熱鬧呢?你從哪些句子看到熱鬧?幻燈出示:到處都是……

A齊讀——B分析:那些詞說明鳥多?——C女同學和男同學分讀)板書:叫飛撲

3、在13自然段中哪個詞也能寫出鳥多?指名朗讀(應接不暇)

4、“應接不暇”是什麼意思:形容來人或事情太多,接待不過來。課文指鳥太多,作者眼睛都來不及看。

請你找出課文的句子讀一讀(生讀)用自己的話說說這詞的意思(生說)

作者寫了衆鳥紛飛的熱鬧場面後,又特寫了一隻?(畫眉鳥)

5、這也是一種寫作方法:先總寫後分寫,從面到點,抓住事物的特點,就寫得更具體了,也更加表現作者對鳥的喜愛之情。(板書:喜愛)

6、齊讀這一句。

7、練習(聯想):結合圖片幻燈出示。

這兒的鳥真多,它們生活得很快活,有的的還有的。

四、課堂小結

今天,同學們跟老師一起去了鳥的天堂。第一次看到生機勃勃的大榕樹,展示了它的靜態美(板書:靜)。第兒次經過鳥的天堂的時候,展示了小鳥的動態美。(板書:動)所以作者說“鳥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齊答)

大自然中,像這樣的.奇觀還有很多,只要同學們認真觀察,我們就會發現很多新的知識,現在讓同學們自己去尋找大自然的奧祕,並仿照《鳥的天堂》用一段話把這處景物描述下來。

小學《鳥的天堂》教案2

一、教學目標

1、情感目標

⑴透過本課的學習,感受南方的優美風光,受到熱愛大自然、熱愛美、注重環境保護的教育。

⑵透過情境創設,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2、能力目標

養成主動讀書思考的良好習慣,提高獨立閱讀能力。

3、認知目標

(1)認識大榕樹的奇特和美麗,體會大榕樹上衆鳥紛飛的壯觀景象。

(2)學習課文描寫景物靜態和動態的方法。

二、教學重點

1、瞭解大榕樹的外形特點,體會鳥的天堂的含義。

2、領悟作者抓住景物特點進行靜態、動態描寫和寄情於景的表達方法。

三、教學難點

理解鳥的天堂爲什麼的確是鳥的天堂。體會兩個鳥的天堂的不同含義。

四、教學準備

1、課件。 (或投影片)

2、 學生蒐集關於鳥的天堂的資料。

五、教學步驟與教學活動設計(第一課時)

(一)檢查預習,質疑問難

1、匯入新課,板書課題

同學們,在我國南方生長着一種美麗的榕樹,樹上住着許多鳥兒。(課件出示:鳥的天堂的圖片)看,鳥兒們飛呀,叫呀,它們生活得多麼自由,多麼快樂啊!這裏就是鳥的天堂。(板書:鳥的天堂)

今天,我們就跟隨我國著名作家巴金爺爺一起去欣賞這鳥的天堂。

2、初讀課文,檢查預習

請同學們速讀課文,看一看,作者幾次經過鳥的天堂?每次是什麼時候去的?兩次分別看到了什麼?有不懂的詞、句子用直線畫出來。(學生讀文思考)

生讀後回答以上幾個問題。(師板書:榕樹茂盛 衆鳥紛飛)

3、質疑問難

在剛纔初讀課文時,你們遇到了不懂的問題嗎?把讀不懂的也提出來,我們一起討論討論。

(生提出不懂的問題,簡單的問題學生相互解答,難的鼓勵自己讀書解決。)

同學們讀懂的多,提的問題更好。我想,只要我們認真讀課文,一定能弄懂這些問題。

(二)問題探究,自讀自悟

請同學們再讀課文,找出描寫作者兩次經過鳥的天堂後感受最深、讚美鳥的天堂的一個句子。(生回答:昨天是我的眼睛騙了我,那鳥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啊!)

課件出示:

昨天是我的眼睛騙了我,那鳥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啊!

這是個什麼語氣的句子?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讓我們一起來讚歎鳥的天堂。

作者看到了什麼,才發出了這樣的讚歎?(榕樹、鳥兒)

課文是怎樣寫榕樹、鳥兒的?請同學們閱讀課文,思考下列問題:

課件出示:

1、作者爲什麼說昨天是我的眼睛騙了我,那鳥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啊!

2、想一想第一個鳥的天堂爲什麼加引號,第二個爲什麼不加引號?

3、爲什麼大榕樹能成爲鳥的天堂?用曲線畫出課文中描寫榕樹、鳥兒的句子。

(學生讀讀畫畫並進行小組討論)

(三)教師點撥,突破難點

1、作者是怎樣寫這株大榕樹的?(生讀有關段落)

2、傍晚,我們划着小船向河中心移去,這時我們看見了大榕樹。(課件出示:大榕樹)(生欣賞。)

現在你有什麼感想?(生:榕樹真美。榕樹真大。)

3、這到底是多少株大榕樹呢?(學生回答,允許有爭議)

原來這真是一株大榕樹啊!

課件出示:

我有機會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 )大樹,枝幹的數目不可計數,( )上又生( ),有許多( )直垂到地上,()進泥土裏。 一部分樹枝垂到水面,從遠處看,就像一株大樹臥在水面上。

填空。

從這段話裏你讀出了什麼?

(生讀後討論。)

師啓發學生回答以上問題(配合出示插圖)。

看到這大得罕見的榕樹,我們能不驚喜嗎?能不能把我們的驚喜之情透過朗讀表達出來呢?體會一下。

(生朗讀體會。)

4、這棵大榕樹正在茂盛的時期,它怎樣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給我們看?

課件出示:

那麼多的綠葉,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點縫隙。那翠綠的顏色明亮地照耀着我們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綠葉上都有一個新的生命在顫動,這美麗的南國的樹。

從這段話裏你讀出了什麼?

這段話描寫了一種怎樣的景象?

爲什麼會有這種景象?

(生自由讀後回答以上問題。)

這一株500年樹齡的大榕樹枝繁葉茂,充滿勃勃生機。看到這美麗、可愛的大榕樹,作者不由讚歎:這美麗的南國的樹!讓我們和作者一樣從心底發出讚歎吧。

(生讀:這美麗的南國的樹。)

大聲朗讀,好好體會體會。(生再讀體會。)

大榕樹枝繁葉茂,朋友說這裏是鳥的天堂,可我卻沒有看見一隻鳥。這裏是鳥的天堂嗎?

第二天早晨,作者又經過鳥的天堂,看見了什麼?(生:鳥兒。)

你能讀一下課本上寫鳥的句子嗎?(生讀有關句子)

鳥兒真多呀,我們的眼睛都看不過來了,課文中那個詞說明這一點?(應接不暇。)

你能聯繫上下文解釋一下嗎?

(到處都是鳥,看清楚了這隻,又錯過了那隻,眼睛都看不過來了。)讓我們也到鳥的天堂去看看鳥兒,聽聽鳥鳴聲,好嗎?。

課件出示圖片:鳥兒在榕樹上活動。(生欣賞)。

欣賞了圖片,你想說什麼?(生自由發言。)

這種熱鬧的氣氛,作者寫出來了嗎?

課件出示:

我們繼續拍掌有的( ),有的( ),有的( )。

填空。

想一想這樣寫有什麼好處。

師啓發學生回答以上問題,並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這一段,體會這樣寫的好處。

這裏的鳥確實多!這株榕樹上大約生活着10多萬隻鳥,光鶴類就有七、八萬只,這裏真的是鳥兒生活的樂園、美好的家園。

面對這奇妙的景色,作者不願離去,不禁從心底發出讚歎:

課件出示:

那鳥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啊!

讓我們和作者一起讚美一下這鳥的天堂吧!指導朗讀。

課件出示:

1、作者爲什麼說昨天是我的眼睛騙了我,那鳥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啊?

2、想一想第一個鳥的天堂爲什麼加引號,第二個爲什麼不加引號?

3、爲什麼大榕樹能成爲鳥的天堂?

(板書:鳥的天堂)現在你們明白了這些問題的答案了嗎?啓發學生回答。

(大榕樹周圍的景色美;大榕樹枝繁葉茂,便於鳥兒築巢休息;農民不讓捉鳥,使鳥受到保護)

這些活潑可愛的鳥兒在他們的樂園裏生活得多麼自由、多麼歡樂啊!那哪裏是我們的天堂呢?爲什麼?(生回答)

作者寫大榕樹的美麗抓住了它的形狀、數量、顏色,也就是事物的靜態來寫的,這種描寫方法展示出了鳥的天堂的靜態美。(板書:靜態)而寫鳥則抓了鳥的變化、聲音、動作,也就是事物的動態來寫的,(板書:動態)這一靜一動,互相映襯,寫得生動活潑,富有變化,讓我們彷彿身臨其境,也像作者一樣捨不得離開這鳥的天堂。

(四)感情朗讀

請同學們選一段你最喜歡的課文讀一讀。

請生讀給大家聽。大家可以一起朗讀體會。

大家讀得好,學得更好。鳥的天堂美,巴金寫得更美。大自然中到處有美景,大家想寫出自己看到的這些美景嗎?

下一節課,我們就一起學習作家寫景的這種高超技藝。

(五)課外作業

1、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2、鳥的天堂已成爲一處遊覽勝地。請你根據課文內容,並收集一些材料,爲導遊寫一篇解說詞。

標籤:教案 天堂 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