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論語》選讀《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教案教學設計(人教版高二選修)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1、學習第1、7、8、9、11、12、13則選文,引導學生領會孔子與弟子和平相處的精神。2、學習和掌握加點的重點字彙:夫子矢之 

過程與方法: 

1、引導學生領會孔子與弟子和平相處的精神,領會孔子對弟子的關愛之情。2、理解句式“予所否者”;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領會平等、友愛的師生之情,感受聖人情懷。【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學習和掌握重點字彙:矢之 …… 

難點:鑑賞9、13則選文 【教學時數】二課時 課型:選修課專題 

【教學方法】1、吟詠法,反覆誦讀;導讀法 2、啓發探究式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使用一些內涵豐富、膾炙人口的成語,比如“欲速則不達、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小不忍則亂大謀”“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道不同,不相爲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等等。可是,你是否知道這些成語就出自孔子之口呢?你是否意識到僅僅是這些大家耳熟能詳的成語,就足以說明孔子的智慧之光依然在我們的生活中閃耀呢? 

二、 語段解讀: 

(1)第一則:結合文章的內容,我們應該如何來對等自己的“無知”呢? 

(2)第二則:根據文章的內容,說一說我們應該如何來看等自己的過錯呢? 

(3)第三則:孔子在這一句話中給了我們什麼樣的啓發? 

(4)第四則:(第六則、第七則) 

同學們在讀了“無慾速,無則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之後,聯繫自己的實際,能夠得到哪些啓示呢? 

(5)第五則: 第八則:(第11、12、13則) 

孔子善於從平常的事物和現象中,感悟出深刻的哲理,請同學們從文章中找出一到兩處,簡單談談自己的理解。 

三、體悟探究:聯繫課後兩則材料,孔子提倡“誠信”的重要性,其前提是什麼?談談孔子所說的“信”的原則。 

四、課堂小結:孔子的智慧最終落實爲一種行動着的生動的精神,貫穿在立身處世的各個方面。它常常由平凡甚或平淡發端,漸漸至於偉大或神奇。它意味着遠方,又是邁向遠方的開始;意味着巔峯,又是攀向巔峯的起點。 

【佈置作業】:完成學案中的〖知識鞏固〗部分 

【板書設計】 

補充材料: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下句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清華校訓,兩句意謂:天(即自然)的運動剛強勁健,相應地,君子處世,也應像天一樣,自我力求進步,剛毅堅卓,發憤圖強,永不停息;大地的氣勢厚實和順,君子應增厚美德,容載萬物。 

    可以這樣譯爲:君子應該像天宇一樣執行不息,即使顛沛流離,也不屈不撓;如果你是君子,接物度量要像大地一樣,沒有任何東西不能承載。 

2、孔子路過一個叫蒲的地方,正好遇上公叔氏據蒲反叛衛國,蒲人扣留了孔子。弟子中有個叫公良孺的,自己帶了五輛車子跟隨孔子周遊各地。他這個人身材高大,有才德,且有勇力,對孔子說:“我從前跟隨老師周遊在匡地遇到危難,如今又在這裏遇到危難,這是命裏註定的吧。我和老師一再遭難,可搏鬥而死。”公良孺跟蒲人打得很激烈,蒲人害怕了,對孔子說:“如果你不到衛國去,我就放你們走。”孔子與他們訂立了盟約,這才放孔子他們從東門出去。孔子是到了衛國。子貢說:“盟約可以違背嗎?”孔子說:“在要挾下訂立的盟約,神是不會認可的。” 

    衛靈公聽說孔子到來,很高興,親自趕到郊外迎接。靈公問孔子說:“蒲這個地方可以討伐嗎?”孔子回答說:“可以。”靈公說:“我的大夫卻認爲不可以討伐,因爲現在的蒲是防禦晉,楚的屏障,用我們衛國的軍隊去攻打,恐怕是不可以的吧?”孔子說:“蒲地的男子有誓死效忠衛國的決心,婦女有守衛西河這塊地方的願望。我所說要討伐的,只是四、五個領頭叛亂的人罷了。”衛靈公說:“很好。”但是沒有出兵去討伐的叛亂。 

3、【原文】子貢問曰:“何如斯可謂之士(1)矣?”子曰:“行已有恥,使於四方,不辱君命,可謂士矣。”曰:“敢問其次。”曰:“宗族稱孝焉,鄉黨稱弟焉。” 

曰“敢問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2),硜硜(3)然小人哉!抑亦可以爲次矣。”曰:“今之從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4),何足算也?” 

【註釋】 (1)士:士在周代貴族中位於最低層。此後,士成爲古代社會知識分子的通稱。 (2)果:果斷、堅決。 (3)硜硜:音kēng,象聲詞,敲擊石頭的聲音。這裏引申爲像石塊那樣堅硬。 (4)斗筲之人:筲,音shāo,竹器,容一斗二升。比喻器量狹小的人。 

【譯文】 子貢問道:“怎樣纔可以叫做士?”孔子說:“自己在做事時有知恥之心,出使外國各方,能夠完成君主交付的使命,可以叫做士。”子貢說:“請問次一等的呢?”孔子說:“宗族中的人稱讚他孝順父母,鄉黨們稱他尊敬兄長。”子貢又問:“請問再次一等的呢?”孔子說:“說到一定做到,做事一定堅持到底,不問是非地固執己見,那是小人啊。但也可以說是再次一等的士了。”子貢說:“現在的執政者,您看怎麼樣?”孔子說:“唉!這些器量狹小的人,哪裏能數得上呢?” 

【評析】孔子觀念中的“士”,首先是有知恥之心、不辱君命的人,能夠擔負一定的國家使命。其次是孝敬父母、順從兄長的人。再次纔是“言必信,行必果”的人。至於現在的當政者,他認爲是器量狹小的人,根本算不得士。他所培養的就是具有前兩種品德的“士” 。 

教學反思】 

1、 本專題要抓好背誦默寫。 

2、 第七則可以聯繫現實進行解讀:在現實生活中,那些對自己要求輕而對別人要求中,那些要求別人苛刻,而要求自己卻寬鬆,那些喜歡把責任推到別人頭上的人,必然會招致諸多的怨尤,要改變這種情況,需從自己身上下工夫。 

3、 第九則要理清比喻的關係。 

4、 本專題的誠信觀點,要聯繫課後“思考與練習”中的兩則材料,讓學生探討明確孔子的誠信是在堅持道義的前提下,是在明辨是非的準則下的。 

 

姚偉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