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教案

作爲一名教學工作者,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藉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教案應該怎麼寫纔好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教案

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教案1

教學目標:透過欣賞樂曲,培養學生正確聆聽音樂的習慣,感受不同樂段情緒的變化,並能在老師的指導下記憶哼唱樂曲的第一主題。透過欣賞感受手風琴豐富的表現力。

重點難點:透過欣賞《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讓學生了解歷史,弘揚民族精神。

教具準備:鋼琴、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匯入

教師:同學們,1937年日本帝國主義發動了對中過的侵略戰爭,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人民及抗日隊伍,在艱苦的環境下堅持抗戰,取得了抗日戰爭的最後勝利。今天,老師就給你們講一講鐵道游擊隊的故事

(教師講解電影《鐵道游擊隊》的故事梗概並播放電影片段)

二、欣賞手風琴獨奏《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

1、初聽全曲

(1)樂曲與電影插曲有何不同?情緒有無變化?

(2)透過欣賞認識手風琴及音色,感受其情緒變化。

2、分段欣賞

(1)欣賞第一樂段:旋律及速度有何特點?描述了什麼情景?爲什麼?

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展開想象,描述出第一樂段的旋律抒情優美,節奏較爲舒展,速度較慢,表現了黃昏時徽山優美的景色及抗日戰士的必勝信念。

演唱主題旋律,感受情緒。

(2)欣賞第二樂段:節奏,速度有何變化?表現了什麼?

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展開想象,描述出第二樂段的速度較快、節奏緊湊,表現了抗日戰士奮勇殺敵的英雄氣概。

(3)欣賞第三樂段,旋律與哪段相同?表現了什麼?

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展開想象,描述出戰士們沉浸在對勝利的憧憬中。

3、復聽全曲。

4、表現全曲。學生可第一、三樂段演唱或演奏,第二樂段打擊樂器伴奏,也可表演。

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教案2

一、教學內容:

(一)、音樂知識:介紹各地民歌。

(二)、學唱歌曲:《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

(三)、活動與練習

二、教學目標:

(一)能夠積極地參與音樂實踐活動,喜歡黃河地區的民歌及民間音樂,並樂於瞭解其音樂文化。

(二)能夠用不同的力度、速度及情感演唱《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並能給這首歌設計一種演唱形式。

(三)聆聽女聲合唱《看秧歌》,感受、體驗歌曲歡快、活潑、風趣幽默的音樂情緒以及山西民歌的'地方特點。

(四)聆聽河北吹歌《小放驢》、河南板胡獨奏《大起板》,能夠聽辨管子、嗩吶、板胡的音色,感受、體驗《小放驢》那風趣、潑辣的音樂情緒及河北民間音樂的地方特點,感受、體驗《大起板》那熱情、奔放的音樂情緒及河南民間音樂的地方特點。

三、教學重點:欣賞各類型的民歌。

四、教具、錄音機、教學欣賞帶。

五、課時:2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教學內容:

(一)、音樂知識:介紹民歌。

(二)、欣賞民歌《看秧歌》、《小放驢》

(三)、學唱歌曲《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

二、教學重點:感受民歌風格。

三、教學過程:

(一)、課前欣賞:VCD民歌片段欣賞並匯入“民歌”。

(二)、民歌:自學課本關於民歌的介紹。

(三)、民歌欣賞:

1、民歌介紹。(略)

2、欣賞:《看秧歌》。

(1)、結構:序奏、四個小段、尾聲。

(2)、啓發學生自創圖譜表示民歌結構。

(3)、欣賞要求:按課本要求進行。

3、欣賞《小放驢》。

(1)、欣賞全曲:

①結合放映有關介紹河北景色的VCD,視覺和聽覺結合,加強感受。

②圖譜結合,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2)、介紹地秧歌“跑驢”,幫助瞭解作品敞產生的背景,激發學生欣賞的興趣。

4、欣賞《大起板》:

①、簡介。(見課本內容)

②、欣賞全曲,感受每段旋律的情緒特點。

③、視聽結合,着重感受絃樂器音色的柔美與細緻。

5、欣賞《沂蒙山小調》

①、介紹小調的特點。

②山東民歌。

③、欣賞,瞭解這種民歌的節奏特點及樂曲的情緒。

教後反思

透過這節課,我有更深的思考:一堂精彩的音樂課總是離不開構思精巧充滿新意的教學設計,而那些匠心獨具的鋪墊與誘人的連結環節則會不斷喚起學生對音樂審美的注重,使其產生新的渴望,就像本節課中一段和三段情緒的對比,速度、力度對比等,使學生以積極的心態投入到歌曲的學習當中,最主要還是培養學生的能力。任何一種課堂,都應從啓迪學生智慧,培養學生能力着手,而任何一種能力的形成,又都離不開實踐。因此,學生是否形成學習音樂的能力,關鍵在於是否真正發揮了課堂主體作用。要相信學生,把學生學習音樂的權利交給他們,讓他們自己發現問題、自己解決問題,在體驗中感悟中學習歌曲,使學生的思想在體驗中進一步得到昇華。

第二課時

一、教學內容:

(一)、學唱歌曲《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

(二)仔細欣賞一組民歌。

二、教學過程:

(一)發聲練習(略)

(二)聆聽《看秧歌》

1.要引導學生注意歌曲的敘事性特徵及地方特徵。必要時,可給學生提供歌詞或歌譜,並引導學生髮現其中的方言性內容,進而理解歌曲的內容及藝術特點。

2.在聆聽歌曲的過程中,要把感受、體驗、理解其音樂內容(節奏、旋律、情緒、結構、風格等)放在重要位置上。

3.在理解音樂風格的問題上,不要求面面俱到的分析。但必須抓住幾項突出的特點引導學生感知、理解、分析、評說。如:歌詞的語言特徵、歌曲中襯詞的使用、旋律的調式特點等。

4.在可能的條件下,可鼓勵學生邊聆聽邊做表演。

(三)聆聽《小放驢》及《大起板》

1.初聽兩首樂曲的時候,要完整地聆聽全曲。要引導學生感受、體驗樂曲的基本情緒並記住其中主要樂器的音色。

2.爲深入理解樂曲的內容,要引導學生唱一唱樂曲的主要旋律。如:《小放驢》的譜例一;《大起板》第一段落的旋律。

3.復聽樂曲時,要重點關注樂曲的地方風格表現在哪裏。例如:樂曲的音樂體裁(如:《小放驢》爲河北吹歌;《大起板》爲河南曲子改編成的板胡獨奏曲)。樂曲的主要表現手法(如:《小放驢》的“學舌”、“句句雙”;樂曲最基本的藝術特色(如:《小放驢》是熱情奔放、風趣幽默、歌唱性很強的;《大起板》是熱情奔放、粗獷豪爽的。二者都具有我國北方地區音樂文化的共性特徵,又都有自身獨特的個性色彩)。

4.爲了更好地認識、理解各地音樂的地方風格,最好將幾首作品作有比較地聆聽、分析及討論。

(三)積極調動同學的參與精神

爲調動學生的主體參與積極性,教師要創設師生共同發現、探索、研究音樂的學習氛圍。一切結論性的觀點和意見,都儘量交給學生去得出。即或是學生中有分歧意見,也應該允許他們保留自己的觀點或留待課後繼續探討,教師要避免把自己的觀點強加給學生。這樣做,有利於提高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和音樂審美能力。

(四)自制樂器的注意事項

用蘆葦管制做吹奏樂器應注意以下問題:選擇葦管時,要基本成熟但不幹透,以免製做中劈裂;將葦管的一端逐步擠壓成接近一字形的管口;將壓扁的一字管口用小刀適當刮薄,邊做邊試着吹奏,切勿颳得過分。

用樹葉製做吹奏樂器應注意:選類似於柳樹葉的葉片;將葉片捲成逐步加粗的圓筒狀,管口要保持雙簧狀;待圓筒做好後,先用細線將其捆住,爾後將雙簧管口的一端壓扁即成。

製做吹管樂器時,要提醒學生保護環境、愛護花草樹木。

教後反思:

本節課我是根據音樂課的主題“在體驗、感悟中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興趣”設計的,在第二環節中我主要是在引導學生理解歌曲的情感上下功夫,首先是聆聽歌曲,瞭解歌曲的拍子、情緒、速度,然後讓學生有感情地讀歌詞,體會歌詞的意境,想象游擊隊員彈琵琶、唱歌謠和戰鬥時的情景;再透過找出第二樂段中的動詞,體會應用怎樣聲音演唱,讓學生對比一段“太陽快要落山了”和三段“太陽就要落山“情緒的對比使學生從一開始模糊的理解,一步一步對歌曲的情感有一定的理解。使學生在體驗、感悟的過程中用情歌唱,達到聲情並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