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森林中的紳士》第一課時,講學稿(學生版) 導學案(人教版高二選修)

 課題:《中國現代詩歌散文欣賞》第四單元:如真似幻的夢境

《森林中的紳士》

年級: 高二(  )班    學生姓名:          學號:        組名:        

教學目標: 

1、正確把握課文重點,總結出主要描寫對象--豪豬的特點。 

2、提高歸納總結能力及探究能力。 

3、認識生物進化史上“適者生存”優勝劣汰的客觀存在,思考人的命運。

4、理解現代散文中“虛”與“實”的關係。 

5、瞭解現代散文中“言內意”與“言外意”的關係。 

教學方法:朗讀、探究、討論、聯想法。

教學課時:2課時

《森林中的紳士》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走進作者

         (1896-1981),原名沈德鴻,字         ,浙江桐鄉人。自童年、少年時代起大量接觸古典文學作品,並開始接受進步社會思潮影響。1913年入北京大學預科, 1926年到廣州參加大革命大革命失敗後折回上海,始用茅盾筆名從事文學創作。不久避居日本,1930年回上海蔘加“左聯”。抗戰爆發後輾轉於香港、長沙、武漢、廣州、桂林、新疆、重慶等地,堅持開展抗日文化工作。

 茅盾的文學創作,以小說成就爲最。著有長篇小說《蝕》《虹》《子夜》《腐蝕》等及短篇小說《林家鋪子》《春蠶》等,同時也寫了大量散文。20世紀40年代的散文作品,視野更加開闊,既有喻贊抗日軍民嶄新風貌與弘揚民族正氣的名作,如《白楊禮讚》《風景談》等,也有大量剖析大後方城鄉社會生活、譏刺時政積弊的隨筆雜記。

 

二、預習

1、預習提示:課前閱讀課本P106、107頁《現代散文的虛與實》。

本單元題爲“如真似幻的夢境”,所選的三篇文章均涉及“實”與“虛”的問題,在學習過程中,要聯繫具體的課文,仔細體會“虛”和“實”的含義:“一般來說,‘實’指                      

             ,(即“言內意”),‘虛’指這些形象                    或                   

                                             。”(即“言外意”)。需要指出的是,“虛”與“實”的比例、搭配和表現形式都是千變萬化、因文而異的,不可拘泥。

2、預習要求。朗讀全文,熟悉文章內容。

 

三、感知文章內容,理清結構層次。把握文中的“言內意”。

思考討論下列問題,要求從文章中尋找答案。

1、豪豬的“得天獨厚”體現在什麼地方?   體現在                                          

刺毛的作用在於:(1)                                ;(2)                            

                 ;(3)                                    ;(4)                     

 2、作者稱豪豬是“森林中的紳士”,那麼豪豬的“紳士風度”體現在什麼地方呢?

(在課文中找到對應之處後,再進行概括。)

答:(1)形態上:                                                                   ;

(2)            :老是踱着方步,不慌不忙;(3)待人接物:                           ; 

(4)日常生活:                                                                    ;

(5)遇敵反應:                                  ; (6)                 :無病呻吟。

 3、這種“得天獨厚”又頗具“紳士風度”的豪豬現在卻有了“絕種”之憂,作者對這種狀況給出了幾種可能原因?作者雖沒有下結論,但他傾向的結論是什麼?

答:兩種原因:一是                                                                ;

二是                                                                                 。

 

四、深入思考,探究作者的“言外意”。

(在這一環節中,要注意反覆品讀文章的相關段落,體會作者的用詞、語氣,想想作者是在採用什麼樣的筆調來敘述和描寫,具有什麼意味?) 

 1、作者在最後一段中說“可是我因此更覺得豪豬的‘生活方式’叫人看了寒心”,“寒心”二字可見出作者什麼態度?那麼,豪豬那不慌不忙、瀟灑悠閒、逍遙自得的生活方式究竟爲什麼讓人寒心呢?(此問題是對豪豬生活方式的實質進行思考,可以自由作答,只要能言之成理即可。)

答:“寒心”包含着         之意。

這種生活方式實質就是一種                                              的生活方式。

 

2、這篇散文寫於20世紀40年代,想一想,作者當時寫這樣一篇關於豪豬的文章可能有什麼用意?你還讀過茅盾的哪些具有深刻寓意的散文?

參考答案:

《森林中的紳士》是一篇             、含蘊深刻的散文。 作者稱豪豬是“森林中的紳士”,是因爲豪豬與現實中的        有很多相似之處。文章透過對森林紳士                  的描寫及其          的揭示,讓我們看到了隱藏在這種“典型的紳士式的”生活方式後面的巨大憂患:                                             

                                                                                   !

本文創作於20世紀40年代,明顯包含着對當時社會上形形色色“生活中的紳士”們行爲和生活態度的        ,以及對社會現實某種程度的        。作者的用意在於                    

                                                                                    。

其實,茅盾創作了很多這種寓意深刻的優秀散文,如《白楊禮讚》和《香市》等都是其中的代表作。

小結:

1、反覆品讀文章的相關段落,體會作者的用詞、語氣,明確作者是在採用        的筆調來敘述和描寫,有強烈的        意味。因此,這一環節是透過品味語言來探究作者深意的。

2、明確文中的虛實內容:

“實”:                                                                           

“虛”:                                                                            

 

劉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