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託班社會教案老師本領大

作爲一位傑出的教職工,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我們應該怎麼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託班社會教案老師本領大,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託班社會教案老師本領大

託班社會教案老師本領大1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的觀察及動手能力,知道植物乾枯了要澆水。

2、激發幼兒愛護花草樹木的好品德。

3、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4、初步培養幼兒用已有的生活經驗解決問題的能力。

5、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徵。

活動準備:

瓶子、水

活動過程:

一、談話

透過上一節課。我們知道哪些東西是離不開水的?

(人、動物、花草樹木、小魚等等)

二、今天老師就要請小朋友來爲我們校園裏的花草樹木澆澆水了。

老師帶領幼兒觀察哪些植物需要澆水了(枯黃、焉掉的、泥土裂開的需要澆水)

三、教師示範

找一棵需要澆水的植物。澆的時候要注意適量,不要一次讓它喝的太飽,要不然要撐壞的。澆太多,會淹死的。

四、幼兒進行澆水活動。

活動反思

在日常活動中教師要讓幼兒善於觀察,善於抓住時機進行教育。從孩子感興趣的事物着手,設計符合幼兒年齡特點的活動,同時要考慮到幼兒創造思維的發展,這樣孩子就能得到創新精神,得到實踐能力。我班幼兒對水非常感興趣,以前他們對水不是很瞭解,只知道水很好玩,透過老師教育他們知道了水是寶貴的,我們要節約用水。不能浪費水資源。透過澆水護花行動,小朋友更加懂得珍惜,愛護花草樹木了。

託班社會教案老師本領大2

活動目標:

1、知道老師們都很關心、愛護小朋友,並教小朋友學習很多本領。

2、教育幼兒遇到困難時,可以找老師,要求幼兒安靜傾聽同伴談話。

3、初步激發幼兒對老師的喜愛和尊敬之情。

活動準備:玩具電話一臺。

活動過程:

一、啓發幼兒談談自己班上的老師。

1、使幼兒知道老師很關心、愛護他們。

剛上幼兒園的時候,有的小朋友還哭呢,是哪位老師抱着他(她),給他擦眼淚的?中午肚子餓了,是哪位老師給小朋友盛飯、盛菜,讓小朋友吃飽的?

睡午覺了,是誰幫你脫衣服的?

起牀了,又是誰幫你穿衣服的呢?

2 、使幼兒知道,老師會教小朋友學習很多本領。

3、教師小結。

讓幼兒知道每個班上有兩位老師,她們都很喜歡、關心小朋友;誰有什麼困難,老師都會幫助他,就像小朋友的媽媽一樣;老師還會教小朋友許多本領,也教小朋友玩好玩的遊戲。

二、玩遊戲“打電話”。

師:喂,小朋友好,我是X老師。

幼:X老師好。

師:你喜歡上幼兒園嗎?喜歡老師嗎?

兩位老師分別給幼兒提出希望和要求,並請幼兒在電話裏給每位打電話的老師念一首兒歌或唱一首歌。

託班社會教案老師本領大3

活動目標:

1、知道愛護小手,不玩尖利的東西。

2、知道手劃破後簡單的處理和保護方法。

活動準備:手受傷的小熊玩具

重點難點:知道哪些東西尖利不能玩

活動地點:娃娃家

活動形式:小組活動

活動過程:

1、出示小熊玩具,透過故事匯入:“今天小熊在玩的時候可不小心了,弄傷了自己的手,它自己很疼,都快哭了!”

討論:

(1)這個小熊的手怎麼啦?(出血了)

(2)好好的小手怎麼會出血呢?(被東西劃破了)

(3)什麼東西會把手劃破?爲什麼?(玻璃片、針、鐵釘、鐵絲、剪刀等。因爲這些東西很尖,很鋒利。)

(4)啓發幼兒回憶:自己的手有沒有被劃破過,手劃破了有哪些不方便。

2、討論怎樣才能使我們的小手不受傷。(平時不玩剪刀、小刀、針、玻璃片、鐵片等尖利的東西。)

小結:我們周圍有很多東西,有的是很尖的,有的是很鋒利的,如果我們去玩這些東西,就會把手劃破,給自己帶來危險和許多不方便。所以小朋友們不要去玩這些東西,以免我們的手受傷,影響我們的活動和生活。

3、討論怎樣保護、處理小熊(或自己)受了傷的手。

(1)如果手不小心被劃破了,能不能用沒有洗過的手去捂傷口?爲什麼?(不能,因爲沒有洗過的手有細菌,會使傷口感染、化膿。)

(2)手受傷了怎麼辦?(如果擦傷了皮,要先清洗傷口,然後塗上紅藥水或紫藥水;嚴重的要找醫生處理。)

(3)手包紮後還要注意哪些事項?(不能把傷手浸在水裏,不能隨便揭掉包布,要按時找老師、醫生換藥等。)

小結:如果我們的小手已經受了傷,就更要好好保護,這樣才能使它快快恢復健康,爲我們服務。

託班社會教案老師本領大4

活動目標:

1、知道老師們都很關心、愛護小朋友,並教小朋友學習很多本領。

2、教育幼兒遇到困難時,可以找老師,要求幼兒安靜傾聽同伴談話。

3、初步激發幼兒對老師的喜愛和尊敬之情。

活動準備:玩具電話一臺。

活動過程:

一、啓發幼兒談談自己班上的老師。

1、使幼兒知道老師很關心、愛護他們。

剛上幼兒園的時候,有的小朋友還哭呢,是哪位老師抱着他(她),給他擦眼淚的?中午肚子餓了,是哪位老師給小朋友盛飯、盛菜,讓小朋友吃飽的?

睡午覺了,是誰幫你脫衣服的?

起牀了,又是誰幫你穿衣服的呢?

2 、使幼兒知道,老師會教小朋友學習很多本領。

3、教師小結。

讓幼兒知道每個班上有兩位老師,她們都很喜歡、關心小朋友;誰有什麼困難,老師都會幫助他,就像小朋友的媽媽一樣;老師還會教小朋友許多本領,也教小朋友玩好玩的遊戲。

二、玩遊戲“打電話”。

師:喂,小朋友好,我是X老師。

幼:X老師好。

師:你喜歡上幼兒園嗎?喜歡老師嗎?

兩位老師分別給幼兒提出希望和要求,並請幼兒在電話裏給每位打電話的老師念一首兒歌或唱一首歌。

託班社會教案老師本領大5

一、活動目標:

1、懂得尊重保健老師,對保健老師有禮貌

2、積極參與交流討論,願意表達自己對保健老師的認識

3、初步瞭解保健老師的工作內容,知道保健老師的本領大。

二、活動準備:

1.平時多請幼兒多觀察保健老師工作的情景。

2.與保健老師取得聯繫,確定活動時間。

三、活動過程:

1、認識保健老師並初步瞭解其工作。

(1)、教師指着保健老師,提問:誰來到了我們班?保健老師和別的老師有什麼不同?

(2)、小結:她們檢查小朋友的衛生情況,關心每個小朋友的健康。

2、初步瞭解保健老師的工作內容。

(1)、提問:保健老師主要做些什麼事情呢?

(2)、幼兒討論,教師傾聽幼兒的想法。

(3)、幼兒向保健老師諮詢、求證。

(4)、教師引導幼兒總結。

3、組織幼兒結合已有的經驗討論保健老師是怎樣關係、愛護自己的,初步激發幼兒熱愛保健老師的情感,使幼兒指導怎樣做纔是愛保健老師。

(1)、提問:在幼兒園你們生病了保健老師是怎樣給你們檢查身體的?

(2)、幼兒談談保健老師是怎樣關係、愛護自己的,初步萌發熱愛保健老師的情感。

(3)、提問:保健老師那麼關心、愛護我們,那你們喜歡保健老師嗎?爲什麼喜歡?怎樣來表示你對保健老師的喜歡呢?當你早上見到保健老師時應該怎樣做?保健老師給我們體檢時我們應該怎樣做?

(4)、幼兒自由討論,自由項保健老師表達自己的喜愛。

4.教師小結:

幼兒園保健老師就像媽媽一樣關心愛護小朋友,給生病的小朋友爲要打針,給小朋友定食譜、檢查身體。我們都很喜歡保健老師,應該聽她的話、對對他有禮貌,吃藥時不哭不鬧,吃飯時不剩飯。這樣小朋友就長得很高、很壯,保健老師就會很高興。

活動建議與提示

1.如果幼兒園有攝像機,可以拍攝一些保健老師工作的場景,提供幼兒活動時使用。

2.活動後幫助保健老師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並用自制小紅花慰問她們

3.值日生想保健老師一樣,每天檢查同伴洗手。用餐情況。相互督促,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和生活習慣。

教學反思

幼兒非常喜歡聽故事,一聽老師說要講故事,都靜靜地坐在椅子上,眼神極渴慕地望着老師,都希望快一點聽老師講故事。在完整的欣賞了故事後,孩子們不由的發起了感慨,爲此,教師讓孩子們互相說說自己對故事的看法,給幼兒創設了自由表達的空間,幼兒都積極發言,用語言表達着自己內心的感受及自己的看法,隨後結合掛圖,分段欣賞故事,加深了幼兒對故事的理解。

託班社會教案老師本領大6

活動設計背景

最近,我班的小朋友在數學活動中認識了圓形和方形,並按教師的要求找出日常生活中圓形和方形的.物體,發現了很多圓的或方的東西各有各的用處。有的幼兒認爲圓的物體比方的物體作用大,有的則認爲方的物體比圓的物體作用大,於是經常爭論,我就設計了這個活動,讓幼兒在辯論中增長知識,激發幼兒想說敢說的願望。

活動目標

1、初步瞭解生活中各種事物的形體不是單一的,培養思維的流暢性和求異性。

2、能在同伴面前完整說一句話,並嘗試學習使用句式:有......有......還有......,既有......又有......,發展口語表達能力和分析辨別能力。

3、知道物體有方有圓,輕易分開就不能使用,知道人與人要和和氣氣纔會幸福美滿。

4、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5、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徵。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初步瞭解生活中各種事物的形體不是單一的,培養思維的流暢性和求異性。

難點:能在同伴面前完整說一句話,並嘗試學習使用句式:有......有......還有......,既有......又有......,發展口語表達能力和分析辨別能力。

活動準備

1、錄音機、磁帶。

2、情景佈置:辯論會會場,“圓”、“方”字卡各一。

3、木偶劇道具:方臉爺爺,圓臉奶奶,不同形狀的傢俱;畫有圓形和方形物體的圖片。

活動過程

一、伴隨《小小智慧樹》歌曲《形狀娃娃》的音樂,兩個胸前分別掛着“圓”、“方”字卡的幼兒,代表“圓圓”和“方方”出場爭論:誰的的本領大。

圓圓:我的本領大,輪子、瓶蓋、象棋......都是圓的。

方方:我的本領纔是最大的,磚頭、書本、櫃子......都是方的。

二、教師引出辯論話題:究竟誰的本領大。

讓分別支援“圓圓”、“方方”的幼兒分開兩組進行辯論。幼兒會用完整的語句說出自己的觀點,並出示圖片論證:

1.圓(方)形的有……,有……,還有……。

2.× ×既有圓(方)的,又有方(圓)的。

小結:圓圓和方方是好朋友,各有各的本領。世界上有很多東西,既有方的又有圓的,他們的本領都大。

三、組織幼兒觀看木偶劇《方臉和圓臉》並提問:

1.方臉爺爺和圓臉奶奶最後分家了嗎?爲什麼?

2.圓圓和方方究竟誰的本領大?

3.你還能說出圓中有方、方中有圓的東西嗎?

4.教師引導啓發幼兒思考:聽了這個故事,你懂得了什麼道理?

小結:是啊,生活中的物體每一部分都有各自的用處,他們都是相互聯繫相互依偎的,就像方臉公公和圓臉婆婆不能分家一樣,缺了一樣,就發揮不出它的作用。一個家也一樣,爸爸、媽媽和孩子,還有我們大家都要和和氣氣,生活纔會幸福美滿,你們說是嗎?

四、最後提問:你能利用圓形和方形的本領設計一件有用的物體嗎?

教學反思

該活動形式較新穎,教師爲幼兒提供了充分表現自我的機會,使幼兒在熱烈的辯論會情景中,大膽的表達自己的不同意見,促進了幼兒思維的流暢性和求異性,而且還培養了幼兒的合作精神。組織形式上集體討論和分組辯論相結合,使不同層次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都得到進一步提高。最後一個環節有一定的難度,需要家長和幼兒共同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