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高考專題複習之正確使用熟語 教案教學設計(粵教版高三)

《考試大綱》對本考點的要求是正確使用詞語。

正確運用詞語包括正確理解和正確使用詞語。詞語運用主要考察正確理解和使用實詞、虛詞、熟語三個方面。

所謂“熟語”,指的是常用的固定短語,包括成語、格言、言語、俗語,歇後語和慣用語等。

熟語(成語)運用中,命題者主要會在如下六個方面設定障礙:望文生義、褒貶誤用、用錯對象、搭配不當、重複累贅(前後矛盾、不合事理)、謙敬錯位。

 

內容:正確使用成語

目標:1、辨析成語運用中主要會出現的錯誤類型

      2、能理解成語的本義、引申義、比喻義,並能妥當運用

一,匯入: 

      正確使用成語總結近幾年高考,在辨析成語運用時會出現下列錯誤類型:望文生義、褒貶誤用、對象不合、謙敬錯位、重複矛盾、不合語境等

二、示例解析

 1、望文生義

    望文生義即只按照字面意思來理解成語的含義。 

例1:這部精彩的電視劇播出時,幾乎萬人空巷,人們在家裏守着熒屏,街上顯得靜悄悄的。

    

    例2:(2010.臨沂模擬) “書山有路勤爲徑”,在知識爆炸的今天,我們更要努力攀登書山,而不能高山仰止。

    

   總結:有些成語有古今兩個意思,但在語言的發展變化過程中,它的本意已經不復存在,而只存在它的引申義,如不注意這一點,就容易犯“捨本逐末”的錯誤。也有不少成語的詞義後來被引申了,但他的本義偶爾還會出現。命題者故意讓我們望文生義,錯用成語。

  2、褒貶誤用

     成語的感情色彩可謂褒貶分明,我們使用時要注意與句子的語境和諧一致,否則就會照成褒貶錯用

     例1、(2010.全國卷)司機張師傅冒着生命危險解救乘客的事蹟,一經媒體報道,就被傳得滿城風雨,感動了無數的市民。

       

     例2、(2010.南通調研)幾乎所有的造假者都這樣,隨便找幾間房子,拉上幾個人就開始生產,於是大量的垃圾食品廠就雨後春筍般的冒出來了。

      

     總結:成語的感情色彩分明,我們在運用時,要因目的、場合、對象的不同而異,用於讚揚、誇獎的使用褒義成語;用於貶斥、批評的使用貶義成語。否當了。命題者往往故意貶詞褒用,褒詞貶用,要注意辨析。

  3、用錯對象

     有些成語只適用於描述特定的人或事。如果不瞭解特定的適用對象,就容易出錯。 

例1:王懿榮與“龍骨”第一次相遇,就刮目相看,從中發現了甲骨文,併成爲把甲骨文考訂爲商代文字的第一人。

 

例2、(2010.臨沂模擬)《城門》絕對不是一部暢銷書,或者不可能有很好的市場,但它以其特立獨行的語言、生動感人的情節和刻畫入微的細節,毫無疑問的成爲一部有分量的軍事長篇小說。

     

     總結:有些成語只適用於特定的人或事。命題者常偷樑換柱,張冠李戴,把適用對象有意弄錯。我們一定要了解成語特定適用的對象,否則就容易出錯。

4、謙敬錯位

     有些成語是謙詞,只能對己;有些成語是敬詞,只能對人。如果辨別不準,就會導致錯位。

例1:小王同學站起來說道:“陳教授剛纔那番話拋磚引玉,我下面要講的只能算狗尾續貂。”

  

例1:大家放心,你們的困難就是我老張的困難,孩子就業的事我一定鼎力相助。

 

總結:那些已經烙上了時代的烙印的成語,有的用於自謙,有的則用於對對方的敬稱,一定要辨別清楚,否則就可能造成謙敬錯位。

5、重複矛盾

     有些成語,由於不明白其真正的含義,其含義在句子中又進行了部分闡述而造成了重複錯誤。還有一些由於我們沒有準確而全面的掌握它的意義,因而在使用過程中使它的意義與句子其他部分表達的語意相矛盾造成句子邏輯不當。

例1、 然而在之前《風聲》宣傳的片花中,張涵予則是頻頻露臉,出現受刑時渾身遍體鱗傷的鏡頭。

 

例2、 在我國藝術界享有盛譽的書法家李振亞先生100歲生日即將到來。近日,記者特地採訪了這位年富力強、耳聰目明的百歲老人。

 

總結:成語使用重複累贅主要表現在句子中已經含有該成語的部分意思,造成整個句子疊牀架屋的毛病;而自相矛盾得誤用主要表現在成語的意思與句子其他部分表達的寓意相矛盾,造成句子邏輯不當。

6、不合語境

      具體的語境往往有區別語意的功能,我們在學習的過程中不能忽視語境,否則就會用詞不當。

例:我國乒壇健兒在四十三屆世乒壇賽男團決賽中以三比二力克瑞典隊勇奪冠軍,體育館內振聾發聵的歡呼聲淹沒了場外的雷聲和雨聲。

 

三、解題方法指導:透過上面的學習我們瞭解了成語使用中常見的誤用類型(望文生義、誤用褒貶、用錯對象、謙敬錯位、重複矛盾、不合語境等),我們在做這類題的時候首先要看清題幹,辨明設問(正誤)取向;其次細讀選項,體會語境,藉助語感,初步判定成語在具體語境中運用是否合適;然後審視初步選定的答案,如果是錯誤項,查找其錯誤運用的原因,或檢視其它選項有無明顯的病因;最後對於比較難以確定的選項,用常見的錯誤類型(望文生義、誤用褒貶、用錯對象、謙敬錯位、重複矛盾、不合語 

境等)進行鑑別,作最後取捨。 

 

程樂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