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大班美術《我心中的小學》教案(精選5篇)

作爲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樑。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大班美術《我心中的小學》教案(精選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大班美術《我心中的小學》教案(精選5篇)

《我心中的小學》教案1

活動目標

1、展示心中對小學生活的想象,培養對小學的憧憬和熱愛。

2、學會用線條和顏色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圖片教具一組。

活動過程

1、環節的匯入

師:小朋友們早上好,我們現在在幼兒園裏是不是最大的哥哥姐姐啊?我們馬上就要去小學裏面學習新本領了,對嗎?

2、主題“小學”的講解

師:我們馬上要成爲一個小學生了,那你們有沒有誰去過或者見過小學呢?小學是怎樣的?

幼:...

師:那現在老師給你們展示一下老師看到的一些小學。(出示範畫)

3、幼兒講解自己的想法

師:現在老師說要你們自己建造一所小學,你希望它是怎麼樣的,那我們先一起閉上眼睛來想一想,我的那所小學要怎麼建。好,把眼睛張開,我們請幾個小朋友講一下你的小學是怎麼樣的。

4、作畫技巧講解

師:現在老師想讓你們把自己剛纔建造的那所小學畫出來,大家都還記得剛纔自己的那所小學吧,現在有什麼不知道要怎麼畫畫的話,講出來,我們和大家一起來想一想我們該怎麼畫?

5、作畫

師:好,現在想好的小朋友可以去畫了,沒有想好的也可以去座位上再想一下,現在我們回去自己的位置開始畫畫。請不要忘記寫自己的名字,你可以現在畫面的角落寫好自己的名字,好嗎?

6、

選取幾幅優秀的作品,請作者上來講一下。

《我心中的小學》教案2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引導學生思考誰是最受歡迎的人,並透過平時的觀察抓住人物的特徵。能力目標:引導學生用繪畫、拼貼或拓印等方法來表現心目中最尊敬的人。情感目標:透過繪畫,培養學生對社會建設者們的熱愛和尊敬之情。

教學重點

指導學生用繪畫、拼貼或拓印等方法來表現心目中最尊敬的老師的肖像。

教學難點

既能表現出人物的基本特徵,又能運用自己喜歡的表現方法。

教具、學具準備:

1、教學輔助課件、畫紙、記號筆、膠帶、手工製作的人物作品等。

2、繪畫用具。

教學過程:

(一)、匯入階段:師:今天老師看到一名學生特別漂亮,不由得想把她畫下來。(黑板前演示畫一名學生)同學們猜猜她是誰?生:是我班的×××。(班中一名女學生)師:你們怎麼知道是她?生:梳着兩個小辮子、頭上有一個髮卡、小眼睛單眼皮、身上穿着校服。師:因爲老師畫出了她的主要特徵。(透過觀察讓學生了解人物畫的基本概括方法。)

(二)、嘗試階段:

師:你們能不能像老師一樣抓住人物的特點,爲畫張像好嗎?看看老師長什麼樣?有什麼主要特徵?生:圓圓的臉、小眼睛、有兩個小酒窩,愛穿一套休閒服。

師:同學們觀察得真仔細,把老師的主要特徵都說對了。下面爲老師畫一張像吧!來一張一分鐘快像。

生:開始繪畫。

師:大家快來瞧瞧老師的照片怎麼樣?

生:哪一張像?說出最像的原因。

師:除了認識美術教師以外,你們還認識多少位教師?最喜歡誰?他們都長什麼樣?生:三名學生分別說出自己喜歡教師的主要特徵。

師:誰願意表演一下喜歡的老師。

生:要求:一邊表演一邊描述師:同學們,學的真像。師:誰能說說你喜歡的老師長什麼樣?

生:略

師:你抓住了老師的主要特徵,是個善於觀察的學生。

(三)欣賞階段師:下面我們來看幾幅圖。師:別的同學的作業,我們一起找找有那些,好的地方,還有那些地方有問題生:顏色,構圖等等

(四)實踐階段:師:剛纔我們欣賞了這麼多的作品,你們想不想也來畫一張?生:想!師:下面我們就用自己喜歡的方法畫出“心中喜愛的老師”。(播放音樂,使學生在輕鬆愉快的環境中作畫。)師:巡迴輔導。給學生創造一個自主學習的空間,引導學生自己探索,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五)延伸階段:師:誰的作品完成了,拿到前面來展示一下,說一說自己的繪畫意圖,同學們一起來評一評,猜一猜,他畫的是誰,像不像。此環節給學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機會,培養學生的自信心,使學生學會評價

《我心中的小學》教案3

一、活動說明

大班下學期,幼兒已越來越接近小學的生活和學習,他們的問題、擔憂也越來越多,他們很嚮往小學。活動“收拾小書包”正是順應幼兒的心理需求,透過活動,幼兒開始模仿小學生的學習行爲,學習有序,有條理的做事,就從收拾、整理自己的書包做起,有助於幼兒養成良好的行爲習慣及提高自我服務等能力。

二、活動準備:

書包、書、本子、文具盒、鉛筆、橡皮、尺子等學習用品、大課程表一張。

三、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觀察活動區投放的材料及佈置。

2、介紹活動區的名稱及其玩法。

3、幼兒自根據每一天課程的安排收拾自己的小書包、文具。

4、同伴之間相互檢查、提出建議,比一比誰收拾的更有序、更好。

我們來下棋

一、活動說明:

進入大班後,我班幼兒對棋類遊戲特別感興趣,在家裏經常邀約成人玩棋,且水平也在不斷提高,從過去的飛行棋一直髮展到現在的象棋、五子棋、跳棋等。本次活動爲幼兒提供了一個相互建構經驗、相互合作、學習、幫助的機會,同時也是幼兒所喜好的、滿足了幼兒的需要,讓幼兒的棋藝不斷地提高。

二、活動準備:

五子棋、跳棋、象棋、鬥獸棋。

三、活動過程:

1、討論各類棋的玩法、規則。

2、引導幼兒自由組合、協商規則、合作遊戲。

3、交換遊戲。

4、收拾、整理棋。

我會認

一、活動說明:

幼兒到了大班已經接觸了大量的圖片、文字,大部分幼兒都認識了很簡單、形象的文字。在語言活動中,特別是看圖講述活動中幼兒已開始自己嘗試着看字來講述故事,本次活動在有利於幼兒不斷地豐富、提高認字能力,爲入小學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活動準備:

字圖配對材料、本班幼兒的名字

三、活動過程:

1、介紹活動區的名稱和玩法。

2、幼兒輪流遊戲,自由組合、相互檢查。

3、收拾、整理圖片,字卡。

一、活動說明:

我班幼兒好奇、好問、愛動腦筋,喜歡參與一些具有挑戰性的遊戲,本次活動爲幼兒提供了一個挑戰自我,運用已有知識解決問題的機會,有助於幼兒判斷、思維,運用能力的提高,體驗成功的樂趣。同時也爲幼兒入小學做準備。

二、活動準備:

時間屋、有趣的計算筒、翻蓋子、走迷宮。

三、活動過程:

1、幼兒觀察活動區的材料,討論遊戲的玩法。

2、幼兒自由組合遊戲,相互出題,相互檢查。

3、協商交換遊戲。

4、整理活動區材料。

《我心中的小學》教案4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運用觀察、比較和講述的方法,學習比較小學和幼兒園的`不同。

2、引導幼兒嘗試自己整理文具,建立對小學初步的感性認識。

3、激發幼兒想做一名小學生的願望。

4、讓幼兒能在集體面前大膽表演、表現自己。

5、願意與同伴、老師互動,喜歡錶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過程:

一、談話匯入,激發經驗。

1、出示哥哥姐姐在小學活動的照片。

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些照片,我們來看看這是哪兒?他們在幹什麼?”

2、教師請幼兒講述參觀小學後的發現,並指導幼兒相互交流講述自己的調查表。

①師:“我們也參觀了小學,現在請你來說說你參觀小學後新發現。”(幼兒輪流表述,其他幼兒注意傾聽別人的發言。)

②“小朋友說了很多有關小學的情況,那我們拿出調查表,把你記錄到的情況講給你的小夥伴聽聽吧!”(幼兒相互交流表述,教師加以引導)

3、遊戲:對對碰。

師:“大家說了很多幼兒園與小學的情況,現在我們來玩一個好玩的遊戲——對對碰。找一個朋友碰一碰,碰什麼呀?就是剛纔大家找到的幼兒園與小學的不同的地方。”教師與幼兒玩遊戲。

二、教師引導幼兒按有關時間、環境、教師、學生類的,分組交流、比較、記錄、彙報小學與幼兒園的不同之處。

1、分組記錄、彙報。

師:“大家找了這麼多不同,那我們分成小組,根據不同的內容記錄在一張大表上。每6人一組,每組自選一個記錄員,大家一定要看清楚桌上的標誌再記錄。”(幼兒自由分組記錄)

2、請每組的代表講述這一組的記錄情況,其他幼兒注意傾聽別人發言,有沒說到的地方可以加以補充。

3、教師總結幼兒園與小學的相同之處,指導幼兒與聽課教師互動,增加幼兒自己的資訊量。

師:“大家馬上就要上小學了,小學的老師和幼兒園的老師一樣,都希望我們健康快樂的成長。今天來了許多老師,那我們去問問她們對我們有什麼更好的建議呢?”

4、幼兒講述自己得到的建議。

三、整理小書包。

師:“下課鈴聲就要響了,讓我們像小學生一樣去整理好自己的小書包,背上小書包跟王老師一塊走出活動室。”在音樂聲中結束活動。

活動反思

幼小銜接是關係幼兒入學適應的大問題,需要幼兒園、小學和家長的三方合作。我們在開展這一主題活動時積極吸納多方資訊,如來自家長的資訊;來自小學教師的資訊;來自國外幼小銜接的經驗等,結合過去幼小銜接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積極整合身邊的多種資源來爲孩子的需要提供機會和條件。作爲教師我們需要做的就是努力爲他們提供材料、滿足他們的需求、鼓勵他們做想做的事情,自主選擇材料、選擇玩伴、按照自己的意願去玩,使幼兒保持愉悅的情緒,提高把握自己活動、與同伴交往、解決問題等方面的能力。可以說本次活動幼兒是主動地、積極的、快樂的,他們在真實地交流、操作和實踐中擴展了經驗、在快樂中得到了發展。我就簡單說這些,請各位老師提出真誠的建議,以便於我以後更好的工作。

《我心中的小學》教案5

課題:我心中的老師

領域:造型、表現

課時:1課時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回憶生活中的形象

2、指導學生創作一幅《我心中的老師》的繪畫

3、透過繪畫,聯繫師生之間的感情,培養師愛生,生敬師的良好師生關係

教學重難點

表現我的老師,生動表現“心中”的老師的形象

教學建議:

1、能否把我心中的老師表現清楚

2、能否突出主題,畫面生動有趣

3、能否把握畫面,並配合好相應的環境、背景

4、能否與同學交流自己創作的作品

教學實施建議:

1、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相關範圖、兒童畫等

學生準備油畫棒水彩筆等

2、課堂教學

引導階段:教師出示一幅學生的作品,啓發學生看看、說說畫上表現的人物是什麼職業,爲什麼?

發展階段:小組交流“我心中的老師”是什麼樣的?(學生談自己心中的老師,鼓勵學生大膽說己對老師的真實感受,以及對老師的期望)

畫面交流:教師運用準備好的畫面(2—3個不同性別,表情、動作的教師形象)以及3—4個畫面背景,讓學生來搭配以下“哪個老師的形象搭配哪種背景合適,爲什麼?”讓學生說一說,是否發現背景不同可以反映教師的科目的區別,不同的表情能否表現人物的情緒、狀態。

分析範畫:分析課本中的範畫,“老師,我喜歡這樣的您,最害怕。”讓學生談談那個同學爲什麼這樣畫,鼓勵孩子畫己心中的老師,寫出給老師的心裏話。

佈置作業:教師歸納學生的評述,提出創作要求,學生完成創作後與同學進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