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大班科學活動低碳貝貝

設計意圖:

大班科學活動低碳貝貝

因社區舉辦藝術節,我園排練了一個舞蹈《低碳貝貝》。孩子們問老師什麼是"低碳貝貝"。老師向參與舞蹈演出的小朋友解釋了低碳的含義。這些小朋友回到班裏就自豪的說自己是低碳貝貝。這又引起了所有小朋友的興趣。結合現在大家都在熱議的低碳、環保話題,我認爲應該讓所有的幼兒瞭解環境與人類生活的關係,從身邊的小事入手,培養初步的環保意識和行爲。因此,我們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出發,設計了與他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的科學活動《低碳貝貝》,目的是讓他們從小認識到保護環境的重要性,並讓幼兒從他們身邊的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讓環保意識紮根在孩子幼小的心裏。

一、活動目標:

1.初步瞭解環境污染的主要原因,萌發環保意識。

2.懂得"垃圾分類"的意義,以及如何低碳生活。

二、重點難點:

重點是瞭解環境污染的主要原因。

難點是懂得如何垃圾分類以及低碳生活。

三、活動準備:

1.請家長和孩子一起觀察路邊或小區裏的垃圾箱上"不可回收"和"可回收"的標誌的含義。

2.週末兩天瞭解家裏產生的垃圾,並用記錄表記錄哪些是必須丟棄的.,哪些是可以再利用的。

3.關於"地球生病"的視頻。

4.兩個大紙箱,分別貼有"可回收"和"不可回收"的標誌。

5.一些生活垃圾,如紙箱、酒瓶、水果皮等。

6.PPT:廢舊物品再利用。

四、活動過程:

1.視頻匯入,引起幼兒對環境污染的關注。

請幼兒觀看視頻:地球生病了。

提問:

(1)地球爺爺怎麼了?

(2)地球爺爺爲什麼會生病?

(3)我們平時有沒有污染環境?

2.交流經驗:週末在家中發現了哪些垃圾?

(1)請幼兒拿出記錄紙,向同伴介紹自己週末在家發現的垃圾。

(2)這些垃圾是怎樣處理的?

3.瞭解垃圾分類的意義。

(1)垃圾箱上有什麼標誌?這些標誌表示什麼意思?

(2)哪些垃圾是可回收的?哪些垃圾是不可回收的?

(3)回收的垃圾可以用來做什麼?

(4)欣賞PPT:廢舊物品再利用。瞭解如何讓廢舊物品再發揮作用。

(5)請幼兒將教室裏的垃圾分類放到"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兩個垃圾箱中。

4.討論:我們如何做到低碳生活?

提問:我們在生活中如何做到低碳生活?

教師小結:生活中要時時注意保護環境,購物時不要買不必要的東西;垃圾要分類;學會節約;出行時儘量選擇公交車或自行車,節能減排等。小朋友們都來做低碳貝貝,從生活中的小事做起,還要告訴家裏人,大家一起保護環境,讓地球爺爺儘快好起來。

教學反思

生活中要時時注意保護環境,購物時不要買不必要的東西;垃圾要分類;學會節約;出行時儘量選擇公交車或自行車,節能減排等。小朋友們都來做低碳貝貝,從生活中的小事做起,還要告訴家裏人,大家一起保護環境,讓地球爺爺儘快好起來,以幼兒爲主體,教師爲主導,重視了幼兒的實踐活動和認知發展。在教學活動中,透過小實驗,讓幼兒動手、動眼、動鼻、動口、動腦來體驗,從而感知什麼是污染環境的主要原因。整個活動從集體觀察、討論過渡到探索、體驗,再到集體討論,幼兒在獲得親身體驗的基礎上,觀察能力、比較能力等都得到了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