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人教版初一生物上冊教案

第一單元 生物和生物圈

人教版初一生物上冊教案

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對生物課的興趣,爲以後的生物教學打下基礎。

2、學生初步瞭解生物課的教學流程,以適應以後的教學。

重點和難點:激發學生對生物課的興趣。

用具: 動物彩圖,病例資料,書本彩圖,課件

教學過程:

好,同學們,我們今天上什麼課啊?

(生物課)這是同學們上初中後新開的課程之一,相信你們都對這新的科目很好奇。你們喜歡生物嗎?生物無處不在,首先,告訴我,在你們的理解中,生物包括哪些方面呢?(動物,植物,菌類)我們先來看一些圖片。(出示生物發展史)我們生活的家園地球的歷史已經有46億年了,但我們人類的歷史只有一小段,那麼在我們人類出現之前的那段時期地球上有些什麼生物呢?而這些動物現在還存在嗎?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簡單介紹)這些動物現在我們還能看到嗎?爲什麼呢?大家想一下。那生物除了動物之外還有其他嗎?像我們漂亮的校園裏面都種滿了各種各樣的樹,爲什麼有的樹能長成幾十米高,有的卻長在地上當地毯來觀賞呢?除了動物,植物,還有一些我們看不見的生物在我們身邊。大家說一下?剛纔我們所說的動物,植物,微生物那都是一些生命的現象,我們書本上《致同學們》那一頁中說到,生物學除了研究這些不同生命的現象之外,還要研究生命活動規律。我們生命活動的規律有哪些呢?

像我們常說多喝牛奶會長高,這就是因爲牛奶中含有鈣,鈣是我們骨骼中重要的組成成分。我們生物學是農學,醫學,林學,環境科學等等學科的基礎,書本上也舉了好多生物學用在其他方面的例子,我們看看圖3中的幼兒預防接種,同學們都有接過種吧?我們爲什麼要接種呢?接進去我們體內的其實也是一種病毒,只是它的毒性很小,對我們人體無害,但是注入這種病毒之後我們人體就會產生相應的抵抗能力,以後遇到毒性大的病毒也不怕了。(還有書本上的其他例子逐步介紹。)

(學生提出問題再討論解決)

我們生物課是一門新課程,很多同學對生物課的課堂要求不是很明白,現在我提出幾點要求,希望同學們認真遵守:

課前十分鐘預習,課堂積極發言

課外作業按時單獨完成(佔總分10%)

課堂上的實驗課,討論課可互相討論問題,但要保持課堂紀律

實驗課,探究課佈置的準備工作要做好

第一章 認識生物

第一節 生物的特徵

教學目標:

1.學會科學觀察的一般方法,透過觀察、比較和分析,瞭解生物的基本特徵。

2.透過組織學生參加各種教學活動,逐漸培養學生觀察、口頭表達、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 教學活動中注意培養學生與他人合作的精神。使學生成爲既能準確地表達自己的見解,又能虛心傾聽別人的意見的人。

教學重點和難點:

1.引導學生觀察生命活動的現象,並得出生物的基本特徵是本節教學的重點。

2. 一些生物的特殊生理現象的分析和歸類是本節教學的難點。

課前準備:

1. 生物的錄像。

2. 有關生物與非生物的圖片。

3. 教學課件

教學設計

教學過程設計

引入:放錄像,讓學生仔細觀察錄像中出現的生物與非生物。

引導學生根據書上提供的圖片和文字資料和已有的生物學知識,說明生物的特徵。學生以小組爲單位抽題討論(如果學生人多可兩組一題)小組選出組長、記錄員、發言人。小組研究討論結束後,可研究討論其他組的題。待各組完成後,各組派代表向全班彙報,最後可以安排本小組同學補充發言,而後其他小組同學再發言補充(教師除了組織學生的活動,可以作爲學生中的一員參與他們的討論和研究)。

總結:除了書本上列出的生物的特徵外,還有其他別的生物特徵嗎?(根據生物的特徵說) 補充:

8. 生物體具有共同的物質基礎和結構基礎

9. 生物體能進行新陳代謝

10.生物體能遺傳變異

11.生物能適應環境和影響環境等

能力訓練:可用書上練習P6

(1)分析圖片彈鋼琴的機器人、慢慢生長着的鐘乳石爲什麼不是生物?

(2)珊瑚和珊瑚蟲都是生物嗎?詳細說明。

教學後記:

第二節 調查我們身邊的生物

一、教學目標:

1、 說出調查的一般方法,初步學會做調查記錄。

2、 描述身邊的生物和它們的生活環境。

3、 關注周圍生物的生存狀況。

二、教學重點:

使學生初步學會設計調查方案、說出調查的一般方法和會做調查記錄,同時培養學生的分工合作能力。

教學難點:

描述部分所調查生物的特徵

三、課前準備:

幫助學生分組,確定調查範圍。瞭解要調查的生物狀況,並查找相關資料。

四、教學過程:

1、 把全班同學分成八個小組,選出小組長,說明本節調查課的目的,步驟,各小組自由選擇

調查範圍(不可在教學區)然後彙報到老師處,每小組長把組員的名單交到老師處。強調調查範圍的要求是生物種類較多,環境有較多變化的路線。

2、 注意事項:

如安全、不傷害動植物、不破壞生物的生活環境等。

應特別關注一些小生物。如樹皮上、草叢中的小生物和天空中飛行的生物。

3、據報告冊P2~3內容進行調查,並及時記錄,佈置作業是 星期四交齊。

4、紀律要求:

出入教室不可吵,不可影響其他班同學。

各小組提前十分鐘回到教室,各小組要跟老師對好時間,要求本小組長組織好紀律。

5、利用下課前十分鐘幫助學生歸納總結出調查的生物,(可按P9的分類方法)並對個別小組作

出表揚。總結本節課全班同學的表現。(問題: 1.你們組調查了多少種生物?2.你們是按什麼特徵對它們進行分類的?分多少類?各多少種?每類選1-2種生物,說說它們的生活環境?調查中,你又想到哪些新的問題?)

第二章 瞭解生物圈

第一節 生物與環境的關係

教學目標

①舉例說出影響生物生存的環境因素。

②舉例說出生物之間有密切的聯繫。

③體驗探究的一般過程,學習控制實驗變量和設計對照實驗。

④形成愛護實驗動物的情感,能夠認真觀察和記錄,並與小組其他同學合作和交流。 難點和重點

重點:①說出影響生物生存的環境因素。②體驗探究的一般過程,學習控制

實驗變量和設計對照實驗。

難點:形成愛護實驗動物的情感,能夠認真觀察和記錄,並與小組其他同學合作和交流。 課前準備

學生:各小組準備鼠婦10~16只,溼土,紙盒,紙板,玻璃板(或透明本夾),表,筆,一份實驗報告用表。

教師:鼠婦若干只或鼠婦圖示。

教學過程 :

1、影響生物生存的環境因素

引導學生根據經驗舉出影響生物生存的例子,並透過分析,幫助或引導學生歸納出影響生物生存的環境因素。

各小組透過教師的引導,以各自收集鼠婦爲背景,分析、討論、歸納出探究的一般過程。

2、制定實驗方案及設計實驗方案

各組討論並制定方案,根據方案中出現的問題引出變量和對照實驗。

充分放權,讓學生自學,但注意把握學生對變量和對照實驗的理解。

實驗探究

結果交流

教師可在巡迴指導中選出有代表性的小組進行後面的結果交流。

總結:教師選出有代表性的小組進行交流,並引導其他同學發現問題,吸取經驗。除了探究光這個條件外,還有無其他條件?

佈置課後作業:

有興趣的小組可在課下對其他影響鼠婦生活的因素進行探究。

教學反思

教學過程:

匯入:先比較仙人掌和普通植物的不同,分析爲什麼仙人掌的葉子退化成刺,得出結論是爲了適應

乾旱的環境。同時學生分析刺蝟、變色龍、竹節蟲,得出除了環境影響生物之外,生物本身也能適應環境。

除了環境影響生物之外,生物本身也能適應環境。

分析書本P19的資料,回答問題:生物的形態結構或生活方式的特點與它們的生活環境有什麼關係?觀察兔子和貓的雙眼在頭部的位置,你能發現什麼問題? 從而學生自己得出結論,生物爲了適應不同環境其形態結構都有所改變。

生物除了適應環境,同時也影響環境。

過渡問題:那是否生物只能被動地適應環境呢?生物本身對環境有沒有影響?學生舉出例子,人類對環境的影響,植物對環境的影響,動物對環境的影響(蚯蚓、鼠婦疏鬆土壤,柳、杉樹能吸收空氣中的有害成分,幫助淨化空氣,人類大量得排除廢氣、廢水使環境受到污染??)

講解實驗:植物對空氣溼度的影響。

1.提出問題:植物對空氣溼度的影響

2.作出假設:裸地,草地,茂密的灌叢的空氣溼度不一樣.

3.制定計劃:學校內測量裸地,草地和茂密的灌叢中的溼度.(裸地指什麼?灌叢指什麼?)

4.填寫P7空氣溼度記錄表.並畫出曲線圖.

5.注意:如果裸地或草地上有小水窪,測量溼度時,能把乾溼計放在水窪邊嗎?測量灌叢的溼度

時,能把乾溼計放在地上嗎?

舉例:曲線圖的畫法:

總結:前面一節課和今天這節課我們學習了環境對生物有影響,生物在適應環境的同時也影響着環境,所以,生物圈中的生物和環境是不可分割的統一的整體,我們可以利用這些知識來解答下面問題。

6、練習:

1)如果將生活在淡水中的鯽魚放入海水中,不久就會死亡,這一現象說明( )

A.每種生物都是有壽命的

B.每種生物都有自己賴以生存的`生活環境

C.動、植物改變生活環境就會死亡

D.生物的生存環境很容易破壞

2)生活在陰溼環境中的植物,葉片一般大而薄,主要作用是( )

A.充分利用光能 B.減少陽光照射

C.適應低溫 D.適應潮溼的環境

3)許多種鳥具有保護色,但也難免常被嗅覺發達的獸類所捕食,對此最好的解釋爲( )

A這些鳥不適應環境

B.被食的鳥是警惕性不高的

C.適應是絕對的

D.適應具有一定限度和相對性

7、講解書本課後練習。

第二節 生物與環境組成生態系統

教學目標:

1.瞭解生態系統的概念。

2.瞭解生態系統的組成以及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等概念。

3.瞭解生態平衡的概念,懂得保持生態平衡的重要意義。

教學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生態系統的概念和組成,生態平衡的概念和維持生態平衡的意義。

2.教學難點:生態平衡的概念。

教學過程:

一、匯入。

回憶之前兩節課學習了兩個實驗《光對鼠婦的影響》、《植物對空氣溼度的影響》,都是說明了什麼原理?(環境影響生物,生物適應環境的同時也影響環境。)這就說明了我們的生物與環境之間是互相聯繫,不可分割的,生物與環境是一個統一的整體,我們把這個統一的整體叫----生態系統。這就是我們今天所要學習的內容---第二章第四節生態系統。

二、生態系統、食物鏈、食物網的概念。

先在書本上找出生態系統的概念,P22,畫出概念。怎麼樣的環境纔算是一個生態系統呢?那麼我們的課室算不算一個生態系統?比較一個農田、一個森林與我們的課室的區別,從而更準確地理解生態系統的概念。那生態系統是由什麼組成的呢?生態系統裏面有無數條食物鏈,食物鏈交錯又成了食物網。我們小學的時候學習過食物鏈和食物網,看一下書本是怎麼樣對這兩個概念下定義的?P24。讓學生讀出食物鏈、食物網的概念並舉例。草兔(強調箭頭應指向捕食者)。那在森林中這幾種生物還有跟其他生物有聯繫嗎?(昆蟲吃草,老鼠吃草,老虎吃兔,狼吃鹿?)強調每條食物鏈的連接箭頭都是指向捕食者。並簡單介紹初級消費者,次級消費者?

三、介紹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簡單介紹各營養級。

課件圖示幾種生物,讓學生自行連接成食物鏈,看哪個小組連成的食物鏈最多 ,最準確。根據食物鏈的連接講解處於食物鏈的不同位置的生物介紹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強調食物鏈的起點必須是生產者。那爲什麼植物叫生產者,動物是消費者?讓學生記憶更深。從樹葉、蟬、黃雀、螳螂四種生物組成一句話,是什麼話?(激發學生積極性)。以這四種生物爲例介紹各營養結構和營養環節。鞏固前面介紹的知識。以今天或昨天的午餐爲例,說出一條以學生爲終點的食物鏈。討論書本P23練習。

四、生態系統中各種生物的數量和所佔的比例是相對穩定的。

列舉一食物鏈,讓學生討論這裏面的植物會不會逐漸減少,動物會不會無限量增加從而引出生態系統有自動調節能力,使生態系統處於平衡狀態。再舉一動畫實例。強調生態系統中各種生物的數量和所佔的比例是相對穩定的。

五、如果人類加入到生態系統中,使生態系統失去平衡。看圖片介紹例子,培養學生愛護環境,關注地球的意識。

1、我國有天然草原4億公頃,佔國土面積的41.7% 。天然草原面積每年減少 約65—70萬公頃,草原生產力下降。草原生態環境持續惡化,導致植被覆蓋度下降、草原鼠蟲害加重,沙塵暴頻繁發生。

2、人類大量飼養山羊,山羊吃草,斬草除根,對草場的破壞程度相當於綿羊的20倍。由於生態惡化無草可吃,導致駱駝嚴重營養不良,使得駝峯下垂,駱駝無法站立。

3、砍樹容易種樹難,生態危機一旦出現,短時間內根本無法得到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