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熱門】小學美術教案彙總七篇

作爲一名教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教案要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小學美術教案7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熱門】小學美術教案彙總七篇

小學美術教案 篇1

一、教材分析

(一)綜合分析

本課與第三課構成一個單元:水墨遊戲。水墨遊戲貫穿於小學美術低中高三個階段,屬於“造型表現”學習領域。本課內容是在前兩次學習基礎上的安排,由於學生已經有了初步的筆墨體驗,所以本課水墨遊戲相對提高筆墨要求。但是這並不等於要上成純粹的技法課,要在水墨遊戲中嘗試、體驗,得出一點筆墨技法。

不同於以前,本課題《水墨遊戲》後還綴以“山水”二字。但它不同於山水畫教學,更不同於專業的山水創作。大可信手塗來,或峯、或嶺、或雲、或谷、或石、或木,隨意表現一顆幼稚的心對山水的新奇感知。

本課教材選取了兩位著名山水畫家石濤、傅抱石的作品各一幅,要引導學生欣賞它們都各自表現了作者心中的山水,水墨表現大異其趣,可貴之處在於敢於創新,是另一種境界的水墨遊戲。教材中還選取了若干幅兒童水墨山水,畫面顯得舒展、自由。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在水墨遊戲中對山水的筆墨表現感興趣並摸索出屬於自己的水墨表現方法。難點是在水墨遊戲中摸索出屬於自己的水墨表現方法;能完成一幅比較滿意的水墨山水習作。

(二)教學目標

①觀察或回憶看過的山山水水,以樹木、山石、水流、人家等爲素材,畫一幅山水畫。

②注意點、線和墨塊、色塊的合理運用,培養對水墨畫的興趣。

③透過體驗,發表對水墨山水作品的見解。

二、教學過程設計

●課前準備:

1、筆、墨、紙、調色盒、顏料、盛水盒。

2、山水圖片。

●教學策略:

從真正的水墨遊戲開始(自由畫心中的一座山或一片雲或一棵樹),引入對水墨名作的欣賞,理解水墨遊戲的最高境界。瞭解筆墨變化規律,着重摸索水墨表現技法,不怕失敗,鼓勵創新。

●注意事項:

水墨遊戲不等於讓學生憑空塗抹,要先視圖資料,讓學生眼中有山,心中有山,才能啓發他們筆下摸索出不同筆墨的山。

●作業過程:

先嚐試筆墨變化,再進行水墨習作。

●課後拓展:

留意不同場合所見到的水墨畫,仔細揣摩筆墨技法:畫家是透過什麼筆墨來表現不同特點的山水的。

三、學習建議:

●能否在水墨遊戲中表現出對傳統繪畫材料和方法的興趣。

●能否完成一幅水墨山水作業。

●能否對別人的、自己的水墨作業發表見解。

小學美術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應知:透過觀察和體驗,瞭解卵生動物的孵化過程,知道哪些動物是卵生動物。

應會:能夠展開回憶和聯想,自由大膽地用繪畫方式透過個人或小組合作完成一件表現小動物破殼而出時的作品。

情感:能夠體驗生命誕生時的艱難和獨立自主的精神,感受生命力的頑強以及獲得新生的喜悅和自豪,從而更加熱愛生命、珍惜生命、關注生命。

教學重點:

啓發學生回憶與聯想動物出殼的生動情景,利用多種方法開啟學生的思路,鼓勵創新、表現出生動的畫面。

教學難點:

表現自由性和不同動物的特點,透過欣賞、鼓勵等多種方法解決問題。

學習材料:

1、孵化過程的圖片資料、美術教具等。

2、鉛筆、水彩筆、繪畫紙、卡紙等。

教學設計

一、歌曲匯入。

1:播放歌曲《小雞出殼》。師生跟着音樂感受小雞出殼時歡快的節奏。

師:這首歌講述了一個怎樣的故事情景呢?小雞從哪兒出來了?

(生回答:小動物要出殼了)

師: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出殼了》。師畫出小雞出殼的情景。

2:出示課題--出殼了

二、感知體驗。

1、師:只有小雞是從殼裏出來的嗎?

生說出自己知道的卵生動物。

師:老師這裏有一些從殼裏出來的小動物的圖片,看看哪些是你不知道的?(課件出示出科小動物的圖片2-9)

2、師:你們知道那些小動物從殼裏出來後的樣子嗎?

生說自己見到的小動物出殼後的樣子。

師:我們一起來看看小雞出殼的情景,看看和剛纔的小朋友說的一樣不一樣。

3、播放小雞出殼的視頻(課件10師配音)

瞧!生命的誕生是多麼神奇呀!

剛纔的小雞在出殼的時候它的爸爸媽媽幫它了嗎?(生:沒有)小動物必須依靠自己的力量從殼裏鑽出來。這樣它們才能獨立的生活下去。(播放課件11)

同學們猜一猜小雞從殼裏出來後會說些什麼,幹些什麼?(課件12)

生回答教師出示課件(13-16)

4、師:你想不想體驗一下小動物從殼裏鑽出來的感覺?讓我們一起來做一個小動物出殼的遊戲。(師配音,生做動作)

5、師:你是什麼寶寶呀?你是用什麼方法從殼裏鑽出來的?(生回答)

6、師:好不容易從殼裏鑽了出來,多麼奇妙呀,如果能把這美妙的一刻畫下來,那該多好啊!瞧!真有幾位寶寶把它畫了下來,看看他們畫的是些什麼小動物,又是怎樣畫的?

(指導從蛋殼的形狀和蛋殼裂開的樣子觀察)

7、小組交流:你想表現小動物破殼而出的情景,還是它們見到媽媽時的畫面?

(指導學生注意構圖和背景的添加)課件17 8、請你們試着畫一畫小動物破殼而出,來到這個世界時高興的樣子,表現它們見到媽媽時的情景。(課件18)

三:指導學生創作

以個人或小組合作的方式創作一幅小動物破殼而出的作品。

作業要求:

1.構圖完整,能夠突出主要內容。

2.注意主題和背景的顏色,背景的顏色襯托突出主體。

3.畫面中要注意媽媽和寶寶的關係。

小畫家們,動筆吧!(教師巡迴輔導)

四:作業評價。

請同學把作品張貼到前面的黑板前,說說自己喜歡的作品,並說明原因和感受。

1、學生自評,互評。

2、教師點評。

3、說說這節課的收穫。

五:教師總結。

今天我們大家一起見證了生命的奇蹟,其實每個小動物的出生都需要爸爸和媽媽無微不至的關懷和呵護,所以我們都要珍惜生命,要關愛那些和我們一樣有生命的小動物,只有這樣我們的生命纔會多姿多彩。

六:課後拓展。

出示圖片,提問:人有可能從蛋殼裏出來嗎?下去以後收集人是從哪兒出來的資料。

小學美術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知識技能目標:

a) 能夠說說曲、直線及物品帶給自己的感受。

b)能夠用繪畫、剪貼、綜合等方法表現曲線、直線的畫面。

2、學習策略:引導學生自主探究。

3、透過收集不同的直、曲材料進行創作,培養學生留心生活細節與自主創新意識。

教學重難點:

1、引導透過反覆欣賞、觀察使認識直、曲線在畫面中的作用

2、利用身邊的材料的曲、直特性巧妙創作一幅圖。

教學課時:1課時

課前準備:“曲”或“直”的物品和膠水、剪刀等。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檢查學生用具準備情況

二、講授新課:

1、教師出示掛圖:直線形的蜘蛛網,曲線形的蜘蛛網。學生觀察說出兩張蜘蛛網的區別,及兩者的不同所帶給人的不同感覺。

師:“這節課我們談論‘曲’與‘直’。”(教師板書“曲曲直直”。)

2、師:“在課前老師先帶你們一起去看看線條家族中的曲曲直直”。

(1)、播放課件《線的認識與表現》,瞭解直線與曲線的類型及它們給人們的感覺。

(2)、繪畫中的線具有豐富的表現力,線有許多的變化,這些變化使線的美感具有無窮的魅力。線的種類大體有直線和曲線兩類。直線有:垂直線、平行線、斜線、折線和交叉線等。曲線有:弧線、波浪線、螺旋線等。不同的線給人的感覺不一樣。

(3)、欣賞範圖:這是幅山澗流泉的照片,流水形成的優美曲線會給我們柔和、流動、輕快的感覺;而另一幅岩石圖,挺拔的直線會給我們明快、簡潔、力量的感覺。垂直線給人莊嚴、挺拔、高潔、希望和正直的感覺;霍克納作品《更大的水花》使用許多水平線,水平線有平和、安定、靜止的感覺。螺旋線則有變化、運動、緊張和不安的感覺。規則的曲線、使人感到明朗、整齊圓滑有序;自由曲線則顯得活潑、優美、生動、柔和。

3、師:你們也帶來不少曲與直的物品,互相觀察、細心觸摸、再跟同組的同學介紹,一起感受一下,特別要討論一下這樣的直或曲的物品帶給你什麼感覺。 學生小組討論,師注意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交流討論習慣。

學生分組介紹,討論。

4、直與曲物品展示。

5、圖片欣賞,分析:作品中的曲線、直線或材料用得好嗎?

三、學生作業,教師輔導:

師:用你們手中的材料,想一想可以組成什麼樣的作品?

四、小結:作品展示,評出有創意的作品。

五、環境收拾整理

教學後記:

曲直是周圍世界常見的兩種狀態,學生們都能說出大量身邊曲直的例子,讓學生假設世界上僅存在曲或直一種狀態,成爲本節課的高潮,課堂氣氛也異常活躍,學生會自主發現曲直各有各的美。

小學美術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嘗試使用中國畫的工具,材料。

2、認識墨的焦、濃、重、淡、清。

3、培養學生熱愛民族傳統藝術。

教學重難點:

1、認識、掌握工具材料的使用。

2、焦、濃、重、淡、清的畫法。

3、工具的使用。

4、用筆、用墨的訓練。

教學課時:1課時

課前準備:毛筆、生宣紙、硯臺、畫氈、墨、裝水的瓶子等。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檢查學生用具準備情況

二、講授新課:

1、匯入:教師出示一幅中國畫,並結合課本插圖《小雞圖》引導學生進行欣賞。

2、讓學生直觀認識什麼是中國畫並出示課題——“水墨遊戲”。

3、新授:

教師邊實踐邊介紹中國畫的工具材料。

(1)毛筆:羊毫(軟)、狼毫(硬)、兼毫(中性)。

(2)墨汁:一得閣、中華;墨塊:收藏、欣賞。

(3)紙:生宣紙:吸水性強、畫寫意畫用;熟宣紙:吸水性差、畫工筆畫用。

(4)硯臺:收藏、欣賞作用更多,實用性較小,取而代之實用性更強的是用盤子。

4、在認識工具材料的基礎上,教師邊示範,邊講解焦、濃、重、淡、清的畫法。

三、學生作業,教師輔導:

1、練習,探索、體驗焦、濃、重、淡、清的畫法。

2、畫一幅有濃、淡變化的水墨畫。

教師巡迴指導,鼓勵學生大膽做畫,敢於用水、用墨、敢於下筆。

四、小結:表揚優秀作業

五、組織學生清理衛生,教育學生熱愛環境衛生。

教學反思

透過對水墨畫的教學活動,使學生髮現自己的能力,建立起大膽創造的信心,讓學生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把自己潛在的創造力充分表現出來。這種創造的過程將會使學生體會成功。每個學生的點滴創造不單能受到大家的尊重,同時也學會了尊重別人,喚起學生美好的情感,建立起健全的人格。

讓學生從低年級開始嘗試各種美術表現方法,對學生的美術能力的發掘具有重要的意義。水墨畫長期被兒童美術教育所忽略,認爲它陳舊、僵化,會束縛孩子。其實,水墨畫自有其隨機、變通、接近童趣的一面。讓學生們在水墨中玩起來,在遊戲中瞭解傳統、感悟自然、創造自己的表達方式,就開闢出了一塊兒童繪畫活動的新天地。

小學美術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認識目標:瞭解自然界中昆蟲的種類和特點,知道表現主題的方法。

情感目標:培養學生觀察自然、瞭解自然的好習慣。

能力目標:利用所學的知識大膽想象和表現有情節的“我和昆蟲”。

本課重難點: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觀察、瞭解有趣的昆蟲,大膽表現有情節的故事內容。

教學難點:表現向情節的故事內容,充分發揮想象力。

課前準備:彩筆、油畫棒、彩色紙。

教學程序:

一、表演,回憶。

1、收集有關昆蟲的資料,如圖片、書籍或者網上昆蟲的資料。

2、每人瞭解一種昆蟲。

3、引導學生觀看錄像。

二、觀察、賞析、感受。

1、引導學重觀察昆蟲的變化過程。

2、組織小組計論--說一說昆蟲變化的過程。

3、看書分析昆蟲的形態、顏色、花紋。

三、思考、探索、創作。

1、昆蟲的身體結構上有什麼共同的特點?

2、昆蟲的動態有什麼不同?

3、自然界的昆蟲與人類有關係嗎?

4、自然界昆蟲與人類有密切的關係,你能想象你和昆蟲之間發生什麼故事嗎?

5、欣賞優秀作品。

四、展示、評價、延伸。

1、佈置作品展示。

老師選擇優秀作品展示;

學生互評。

2、拓展:

瞭解昆蟲的特徵,用語言描述昆蟲的特徵。

瞭解動物的危機,從而產生喜歡小動物的感情。

小學美術教案 篇6

一、教材分析:

從《老房子》、《門、窗、牆》、《我造的小房子》到《漂亮的房間》,從大到小、由外及裏,形成了以房子、房間爲主題的系列單元課程。

房間是我們熟悉的生活空間,不管是因陋就簡的小茅屋,年久失修的老房子,還是普普通通的新房,裝修豪華的大別墅,生活在裏面的人們,都有着許多溫馨的回憶……,想想其中的傢俱擺設,再說說自己更理想的房間設計,可激起學生對美好生活的憧憬與嚮往。

本課用畫畫、做做的方法,讓學生從表現現實中的房間到創作更美觀、漂亮的理想房間,從而趣味性地學會傢俱、物品的合理擺設,色彩協調的裝飾設計方法。

二、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學會觀察自己生活的房間,並對房間的裝飾與佈置知識有所瞭解。

(2)操作目標:用繪畫和手工製作的方法表現自己曾生活過的房間或理想中的房間。

(3)情感目標:透過學習,引起學生對自己生活過的房間的關注,感受漂亮、美麗的房間給我們生活帶來的快樂和情趣。

三、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學會觀察,學會用繪畫或手工製作等美術形式表現漂亮的房間,更多關注我們生活的空間,並用所學知識裝飾美化它。

教學難點:作品的表達能突出"漂亮"二字,具有一定的創意。

四、教學準備:

教師:跟自己生活有關的房間的照片,中、外室內裝潢圖片,教師範例圖數張,表現“漂亮房間”的學生作品數張,各種繪畫工具及材料。

學生:自己喜歡的房間照片(有別人的,也有自己的,上下載的也可),各種繪畫工具及材料。

五、教學過程:

學生用自己帶來的有關房間的照片,向大家介紹自己生活過的房間及其中的佈置、顏色、傢俱擺設等的特點,並說己喜歡之處和想改進的地方。

教師也用自己帶來的有關房間的照片,以故事的形式向學生講述自己小學、中學、剛工作時直到現在生活過的房間,從佈置、色彩、傢俱的擺放等方面講解的同時,讓學生感受時代的.變遷,物質、生活的變化及審美觀念的改變。

出示範例,用不同的繪畫形式展示一組不同時代的房間佈置(其中有同學們的爺爺、奶奶、爸爸、媽媽曾生活過的房間,也有自己生活過的房間)。以此喚起學生對曾經生活、過的空間的回憶,激發他們表達溫馨回憶的願望。。

欣賞書本上的圖片及師生中、外室內外裝潢圖片,由現實轉向理想,放飛學生的想像,以小組交流等形式談談自己理想中的漂亮房間。

作業設計:

l根據實際觀察,用自己喜歡的一種繪畫形式表現房間。

2大膽想像,用自己最善於表現的一種繪畫形式畫出埋想的房間。

3與後面的手工製作《漂亮的房間》聯繫起來,爲其畫一草圖。

教師巡迴指導時,幫助一部分學生解決繪畫上的技巧問題,解決時可利用實物投影或學生能看到的地方進行引導示範,作業、示範可同步進行。

小學美術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簡單瞭解有關居室的功能和特點.以及不同地區、民族在設計上的不同文化和習俗。瞭解自己的小天地不僅有一般居室的特點,還要有表現個人的興趣和愛好。

2.使學生能按照自己的心願去表現和設計自己理想中的小天地。嘗試用繪畫的形式表現自己對幸福生活的喜愛之情,表達自己對美好生活的追求。

3.培養學生善於觀察自己身邊的事物,引導學生做生活中的人。啓發學生透過設計、表現自己的居室,體驗生活的樂趣;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

教學重點:

透過瞭解有關居室設計的文化、習俗。加深對自己身邊居住環境的瞭解,喚起學生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教學難點:

繪畫時房間裏傢俱與傢俱、傢俱之間與周圍環境之間、人與環境之間的前後、大小關係

教具準備:

美術用具

教學方法:

談話法、示範法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1.教師作自我介紹,學生依次作自我介紹。

二、匯入新課

1.引導學生觀察教材中的《阿爾的房間》

今天我們是第一節課美術課,我想大家都想輕鬆一點,我們今天就來欣賞一幅外國名作。

學生欣賞討論:

1.從畫中你看到了什麼?感覺怎樣?

2.從畫中、文字中你瞭解到了那些東西?

教師根據學生回答補充介紹《阿爾的房間》的相關知識:

3.引導學生觀察教材中的圖片和小朋友作品

提問:

(1)你看到的都是些什麼地方?你最喜歡哪個設計,它有什麼特點?

(2)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臥室,都有自己的一片小天地,誰能告訴大家你的那片小天地是怎樣的?

(3)你對你的小天地滿意嗎?

(4)你理想中的小天地是怎樣的?它的佈置應當具有什麼功能和特點?

(5)你準備怎樣去改進你的那片小天地呢? (學生討論)

想一想,在你動手的時候你會遇到些什麼困難?(內容、比例、層次等)

三、學生作業:

要求:可憑記憶也可以發揮自己的想象設計自己的居室。

教師指導

四、學生作品展示:

學生交流討論

1.其他小朋友的作品有什麼值得我們學的地方又有什麼需要改進的地方

五、拓展:

運用我們今天學習的內容試着設計我們的教室、校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