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走一步,再走一步(轉)(人教版七年級必修) 教案教學設計

 走一步,再走一步

走一步,再走一步(轉)(人教版七年級必修) 教案教學設計

   莫頓亨特

   教學目標:

   1、在默讀和朗讀的基礎上掌握生字新詞,積累語言,並能準確複述課文內容。

   2、品味文中重難點句子,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談出自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與認識,正確把握本文的思想內涵。

   3、激發學生勇於克服困難,敢於戰勝困難的決心。

   重點難點:重點在於學習方法的指導與落實(複述、多角度閱讀);

   難點是對最後一節的理解及對文章主旨的正確把握。 

   教學方法:讀、說、議結合,引導學生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 匯入新課:

   1945年1月,在英格蘭的沃頓空軍基地。一個上尉飛行員接受了一項任務,駕駛沒有任何武器裝備和防護設施的蚊式雙引擎飛機深入到德軍本土執行偵察任務。他覺得幾乎無法完成任務,想象着飛機坐艙被炮彈擊中,自己鮮血飛濺,連跳傘的力氣都沒有。第二天,他駕機滑行在跑道上,他告誡自己,現在,只是起飛,飛起來就行。升到兩萬五千米高空時,他又告誡自己,現在所要作的,是在地面無線電的指導下,保持這個航向20分鐘,就可以到達荷蘭的素文島,這個,不難做到。就這樣,他不斷告誡自己,下面,只是飛越荷蘭,這並不難,然後,是飛臨德國,根本不須想更多的事。而且,還有後方的無線電支援。就這樣,一程又一程,這位上尉終於完成了任務,當他接受盟軍的獎勵時,他說,我之所以成爲孤膽英雄,完全是因爲我小時侯一段經歷的啓示。同學們,你們想知道這個人是誰,經歷的是怎樣一件事嗎?” 今天,老師向大家推薦美國作家莫頓亨特的文章《走一步,再走一步》,看看他是怎樣從一件小事中感悟到一個人生哲理,給我們以啓示的。

 二、整體感知:

   1、速讀課文,看誰能最先從課文中找到作者小時候的那段經歷給他的啓示。齊讀找到的句子。

   2、那麼,這到底是一件怎樣的小事呢?默讀課文,準備搶答與複述。

   先明確複述要求。學生先講,教師補充:

   (1)、複述要點:時間、地點、人物、環境、情節(注意詳略)。

   (2)、複述要求:要抓住原文中的關鍵詞語和句子;

   注意要用自己的語言來表述。

   3、學生用5分鐘時間默讀課文。 

   4、搶答:

   (1)、故事發生在美國的哪個城市?

   (2)、故事發生在什麼時間?

   (3)、爬懸崖的一共有幾個孩子?有名字的是哪兩個?

   (4)、那座懸崖有多高?岩石架有多高?

   5、複述課文(可分“冒險”與“脫險”兩部分),師生共同評議,注意如何突出文章重點。

   6、結合複述穿插字詞教學。 

   7、大聲朗讀課文,要求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注意發音、停頓、重音、語調、速度,並特別注意複述中疏漏的重點字、詞、句。

   三、交流探討:

   教師出示課文主旨研討題:

   (1)從課文內容看,標題“走一步,再走一步”是什麼意思?

   (2)爲什麼不要想着距離有多遠?

   (3)故事蘊含了什麼生活哲理?

   四、小結:在人生道路上,無論我們遇到怎樣的艱難險阻,都可以化整爲零,把大困難分解成小困難,一步一步戰勝小困難,最後就是戰勝了巨大的困難。“走一步,再走一步”這種人生經驗,給人以戰勝一切艱難險阻的信心。

   五、佈置作業:

   1、鞏固字詞,朗讀課文,熟讀或背誦富有哲理的句段。

   2、從不同的角度思考:課文還給了你哪些啓示?

   3、思考“研討與練習”二、三。

   第二課時

   

   一、複習鞏固,檢查字詞。

   二、多角度閱讀:

   同學們還記得蘇軾的《題西林壁》這首詩嗎?

   從不同的角度觀察山姿,視角不同,進入視野的山的形象也就有了差異。同樣,從不同的角度去解讀文章,也會有不同的感覺和發現,多角度閱讀,首先要確立角度,可以着眼於某個任務,也可以着眼於某一情節,提出問題,思考問題。請同學們積極思考,就文中的人物、情節提出自己有創意的解讀角度。

   先確定角度(如:如何面對似乎無法解決的困難的角度、如何和朋友相處的角度、父母應該如何教子的角度、做事應該量力而行的角度、鼓勵人的角度等等),然後探究問題,根據學生提出的問題教師加以整理、補充,如:

   (1) 評論四個孩子的行爲。喜歡文中哪個人物?不喜歡哪個人物?爲什麼?

   (2) 石架大約7米高,扛梯子把孩子抱下來要保險得多,也簡單得多,父親爲什麼不這樣做?

   (3) 假如“我”的父親沒有來,你作爲“我”的同學,將怎麼辦?

   (4) 假如你是“我”,孤身一人在懸崖上,將怎麼辦?

   …………

   學生合作探究,各抒己見。

   三、體驗反思

  1、生活中難免遇到困難,你遇到過什麼困難?當時你是怎麼對待的?結果如何?如果現在碰到這種情況,你會怎麼辦?

   2、讀下面一段文字,你有何感受?用簡潔的語言表述出來。

   心理學家做過一次實驗:將一隻飢餓的鱷魚和一些小魚放在水族箱的兩端,中間用透明的玻璃板隔開。剛開始,鱷魚毫不猶豫地向小魚發動進攻,它失敗了,但毫不氣餒;接着,它又向小魚發動了更猛烈的進攻,它又失敗了,並且受了重傷;它還要攻擊。第三次,第四次……多次進攻無望後,它不再進攻。這個時候,心理學家將擋板拿開,鱷魚仍然一動不動,它只是無望地看着小魚在它的眼皮底下悠閒地游來游去,放棄了繼續的努力,最終活活餓死了。

   3、學生稍做準備,然後全班交流。 

   4、教師小結:居里夫人說過,“生活對於任何人都非易事”。《在山的那邊》和《走一步,再走一

   步》這兩篇課文一定帶給了你很多思考。初中是人生路上的一個新的起點。要想在這新的起點上追求美好的理想,就要面對無數困難。怎樣面對無數困難,將是我們初中學習生活中,也是人生道路上的實際問題。希望在今後的人生道路上,把握住學習生活中的主旋律,走好每一步,一步一步堅持不懈地走下去。希望“山的那邊”永遠召喚着你,“走一步,再走一步”,伴你到達理想的彼岸。

   四、拓展延伸

   比較閱讀:

   學生朗讀《迷途笛音》,回答問題:

   文章當中的迪廷除了用笛音指引我回家以外,還有什麼方式?他爲什麼會選擇這種方式?你對他這個人又怎樣的看法?你的生活中有這種人嗎,請你舉例。

   五、佈置作業:

   結合課堂討論內容,聯繫自身生活實際,寫一篇讀書筆記,或仿照課文的寫法詳細記述自己戰勝困難的一件小事(注意心理描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