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小班教案集錦六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着至關重要的作用。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麼寫的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班教案6篇,歡迎大家分享。

小班教案集錦六篇

小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學習用側身動的方法帶着紙箱滾動。

2、能夠克服困難,堅持把紙箱運到終點。

3、在參與集體活動中獲得愉快的情緒體驗。

活動準備:

1、每名幼兒一個紙箱(去掉兩頭折蓋),在戶外佈置出草地場景(地墊)

2、背景音樂磁帶,小刺蝟頭飾若干。

安全要求:

在搬運紙箱時注意安全,避免幼兒擁擠或相互碰撞。

活動過程:

一、匯入

教師共同扮演角色,活動身體。

1、教師出示小刺蝟頭飾激發幼兒活動興趣。

2、師幼一起伸伸臂、彎彎腰、蹦蹦跳等、活動身體。

二、展開

1、組織幼兒分組練習側身滾動動作。

(1)教師提醒幼兒分三組在兩處"草地"上練習側身滾動動作,注意兩人之間保持距離,不要碰到小朋友。

(2)幼兒自由玩滾動遊戲,教師觀察、指導幼兒注意側身滾動時下巴要下壓,兩隻手交叉放在胸前,雙腳要繃直,全身繃緊向自己的側邊做翻滾。

2、組織幼兒遊戲:小刺蝟運紙箱1、出示紙箱,請幼兒幫忙運紙箱,不能用手、腳,引導幼兒說出用身體滾動的方法帶着紙箱動。

2、幼兒分組練習用側身滾動的方法帶紙箱動。

三、運紙箱比賽

幼兒分三組,請每名幼兒拿一個紙箱,用側身滾動的方法將紙箱運到終點,最先完成任務的組獲勝。

小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初步理解故事內容,知道有東西要學會與同伴分享。

2、學說小動物之間的對話。

3、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樂於參與表演活動。

 活動準備:

1、鈴鐺若干、小動物圖片。

2、故事動畫、PPT《小鈴鐺》。

活動過程:

 一、故事視頻匯入。

1、師:噓~小朋友們,聽?這是什麼發出的聲音?

(它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小鈴鐺,一起說。)

2、師:這個小鈴鐺的小主人是誰呢?(出示小花貓)

3、師:今天小花貓帶着小鈴鐺去散步,它會遇到誰呢?想知道嗎?我們一起來看看。

二、展示PPT,學說故事對話。

1、師:小花貓遇見了誰?(小花狗、小白兔、小山羊)

2、師:我們先來看看小花狗是怎麼說的?

小花狗看見了,說:“喲,小鈴鐺圓溜溜,多好玩!給我戴一下好嗎?”

3、師:小花狗是怎麼說的?我請一個小朋友來說說。我們一起來說說。

4、師:小花貓說什麼?(做搖手手勢)

小花貓說:“不行,不行,你會弄髒的。”

5、師:小花貓是怎麼說的?(請幼兒單獨講)

6、出示小白兔

師:小白兔是怎麼對小花貓說的?誰來說說看?

小白兔看見了,說“瞧,小鈴鐺亮晶晶,多好看!給我戴一下好嗎?”

7、師:小花貓又會怎麼說?(分男孩、女孩)

小花貓說:“不行,不行,你會弄壞的。”(學習動作和神態)

8、師:看看,誰又看見啦?(小山羊)

9、師:這次小山羊會怎麼說?請一個小朋友來說說。

小山羊看見了,說:“小鈴鐺叮噹響,多好聽!給我戴一下好嗎?”

10、師:這次小花貓肯不肯給小山羊戴了呢?小花貓會什麼說。

11、師:(做搖手的動作)小花貓說:“不行,不行,你會弄丟的。”

12、師:小花貓有沒有借給小動物玩呀?(沒有)

13、師:小花貓蹦蹦跳跳,走到河邊,往水裏照照自己的影子。嗨,多漂亮的小鈴鐺,圓溜溜,亮晶晶,還會叮噹響呢!她伸長脖子,想照照清楚,沒想到腳一滑。(做出很緊張的神情)哎呀,小花貓怎麼樣啊?(掉到水裏去)

14、師:小動物們是怎麼做的?

15、師:小花狗看見小花貓掉進河裏去了,連忙去拉她。(學學看,怎麼做的)“嗨喲—”哎呀!小花狗拉不動小花貓。看,誰也來幫忙了呢?小白兔和小山羊看見了,連忙跑過來幫忙。(一起拉)“嗨喲!嗨喲!嗨—”大家一起拉,才把小花貓拉上岸來。

16、師:小花貓覺得很難爲情了,低下頭,拿下脖子上的小鈴鐺,它會怎麼做?

小花貓說:“你們也戴戴小鈴鐺吧!”

三、表演故事

1、師:故事好聽嗎?小朋友們想不想要扮演一下小動物呀!

2、幼兒組表演故事。

3、師:開始小花貓願不願意借給小動物玩啊?它不捨得把玩具借給好朋友玩,怕它們弄髒了,弄壞了,弄丟了。後來願不願意啦?

4、師:那我們小朋友有了新玩具要怎麼做啊?(我們的東西要和小朋友一起玩,這樣才能玩得更開心。)

小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瞭解毛毛蟲轉變爲蝴蝶的過程,豐富知識經驗。

2、激發幼兒對"毛毛蟲變蝴蝶"這一現象的探索興趣,並嘗試用肢體語言來表達轉變的過程。

3、發展合作探究與用符號記錄實驗結果的能力。

4、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

活動重點:

掌握毛毛蟲變蝴蝶的轉化過程。

活動難點:

瞭解毛毛蟲變蝴蝶的生長過程,會用自己的身體來表達。

活動準備:

蝴蝶成長的ppt課件、蝴蝶成長的視頻、蝴蝶成長的圖片、音樂《蝴蝶》和《毛毛蟲變蝴蝶》、蝴蝶頭飾。

活動過程:

一、猜謎的方式引入課題,激發幼兒學習興趣

1、教師說謎語,幼兒猜謎。謎語:頭上兩根鬚,身穿花彩衣,飛在花叢中,快樂又自在。

2、出示蝴蝶圖片師幼一起做律動《蝴蝶》。

3、引導幼兒觀察蝴蝶的外型特徵,教師小結。

二、引導幼兒瞭解蝴蝶成長的過程

1、以美美和醜醜的故事引入,請幼兒猜想醜醜的願望會實現嗎?

2、觀看蝴蝶成長的視頻,完整的欣賞蝴蝶的成長過程。

3、播放課件,請幼兒回憶蝴蝶成長的的過程(卵——毛毛蟲——蛹——蝴蝶)。

(1)卵:蝴蝶首先做了什麼?學一學卵的樣子。

(2)毛毛蟲:卵慢慢長大後變成了什麼?毛毛蟲會幹些什麼呢?學一學卵怎麼變成毛毛蟲的。(會吃樹葉)

(3)蛹:毛毛蟲長大後會做什麼事呢?怎樣才能變成蝴蝶呢?學一學蛹的樣子(吐絲,在裏面變成蝴蝶)

4、教師請幼兒操作蝴蝶成長過程的圖片,進一步加深幼兒記憶。

5、播放音樂,幼兒用肢體語言來表達轉變的過程。

三、活動延伸

1、對幼兒進行情感教育。

2、播放音樂,幼兒用身體動作表現毛毛蟲和蝴蝶出教室。

教學反思

幼兒園科學活動強調的是孩子藉助於教師的指導和自身所從事的活動,對身邊的事物進行操作和感知,不斷髮現問題並嘗試解決問題的過程。讓孩子在已知的基礎上自主探索未知,在不斷嘗試中取得成功,最終獲得知識。

小班教案 篇4

主要涉及領域:藝術

[活動目標]

1.欣賞歌曲,初步理解、感受歌曲的內容和所表達的情感。

2.嘗試用聲音、動作等方式表達自己對歌曲的理解。

[活動準備]

1.歌曲《爺爺爲我打月餅》的錄音磁帶、錄音機。

2.情景表演:《爺爺和我一起過中秋》。

[活動過程]

1.欣賞歌曲,感受歌曲所表達的情感。

★指導語:聽完這首歌曲,有什麼感覺?

2.再次欣賞歌曲,初步感受歌曲的內容。

★指導語:歌曲裏說了一件什麼事情,我們再仔細地聽一聽。

3.邊看錶演邊聽歌曲,進一步理解歌曲的內容。(引導幼兒感受表演中爺爺對寶寶的關愛情感。)

4.嘗試用聲音、動作等方式表達自己對歌曲的感受。

小班教案 篇5

小小手

活動目標:1、理解兒歌內容,體驗小手的.作用。2、能運用已有的經驗進行初步仿編。活動準備:幼兒用小手做事的相片。活動過程;一、談話引入。1、教師出示自己的手,向小朋友打招呼:“小朋友看,這是我的手,我有一雙手,我的這雙手能做許多事情,你們的小手會做事嗎?你們的小手會做什麼事情呢?”鼓勵幼兒大膽說說。

2、教師小結。

二、理解學習兒歌。

1、有一個小朋友,他也有一雙手,他的小手也很能幹,我們來看看他的小手都做了什麼事情。誰來說說?(引導幼兒逐一觀察圖畫,說說小手做的事情。)

2、老師有感情地朗誦一遍兒歌。

教師:有首好聽的兒歌說的就是能幹的小手,名字叫小小手,我們一起來聽聽。

3、提問:兒歌的名字叫什麼?兒歌裏說了什麼?

4、學習朗讀兒歌。

請小朋友跟着老師邊拍手邊念兒歌。

5、引導幼兒嘗試用動作表演兒歌。

6、創編兒歌。

(1)我們小朋友的小手還會幹什麼呢?

(2)我們把小朋友小手做的事情也編到兒歌裏去好嗎?

(3)請能力強的幼兒來仿編兒歌。

三、保護小手。

1、教師:小朋友們的小手這麼能幹,我們應該好好地保護它,那小朋友知道怎樣保護它嗎?

2、請個別幼兒說一說。

3、教師小結。

小班教案 篇6

【遊戲目標】

1、培養幼兒追逐能力。

2、培養幼兒的遊戲興趣。

3、能積極參加遊戲活動,並學會自我保護。

4、在活動中將幼兒可愛的一面展現出來。

【遊戲玩法】

參加者站成一個圓圈,兩手握拳伸向前方,一個幼兒自左往右挨着每一個幼兒一邊指點,一邊說:"蹲蹲孵小雞,捉不牢就要飛"。"飛"字落在哪個幼兒身上,哪個幼兒就做抓小雞的人,其餘幼兒做小雞,在規定場地內自由的飛、跑。這時抓雞的人就可以去抓。

【遊戲規則】

當小雞蹲下時,就不能抓了。抓到二、三隻後,計算一下被抓的人數(小雞數),遊戲可重新開始。

教學反思

遊戲是最適宜於促進幼兒主體性和個性化教育的形式,因此,教師應積極地將理念轉化爲行爲,注重在活動中觀察、捕捉幼兒的興趣,把握時機及時引導,促使孩子們更深入進行遊戲,讓孩子在健康遊戲中得到更多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