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大班語言公開課教案《小馬過河》

大班語言公開課教案《小馬過河》1

活動目標:

大班語言公開課教案《小馬過河》

1、透過故事引導幼兒懂得遇事要多動腦筋、勇於嘗試、認真完成任務的道理。

2、引導幼兒理解故事內容,發展幼兒初步的比較分析能力與口頭表達能力。

3、引導幼兒在理解故事的基礎上豐富幼兒的詞彙:難爲情、趟。

4、理解故事內容,記清主要情節,初步學習人物的簡單對話。

5、參與閱讀與討論,體驗故事的奇特與幽默,初步瞭解故事中主人公的性格特徵,進一步激發閱讀圖書的興趣。

活動準備:

知識經驗準備: 豐富有關馬、磨坊的知識

經驗物質準備:老牛、小馬、小松鼠圖片、動畫課件

活動過程:

一、依次出示動物圖片激發幼兒活動興趣,引出主題。

導語:今天老師請來了三位動物朋友,我們一起看看都有誰?(依次出示老牛、小馬、小松鼠,每次出示小動物用不同的方式吸引幼兒,運用難點前置的方式,引導幼兒瞭解老牛、小松鼠對很水深淺的理解)分析: 他們之中誰最高?誰最矮?小馬呢?

過渡語:今天小馬要幫媽媽馱麥子,過程中會發生哪些事情呢?

請小朋友仔細的聽。

二、 教師完整清講故事,引導幼兒初步理解故事內容分析:

1、故事的名字是什麼?

2、故事講了一件什麼事?

三、教師引導幼兒看課件分段講故事,幫助幼兒分析故事內容分析:

1、老馬交給小馬一個什麼任務?

(把半袋麥子馱到磨房去)

2、在送麥子去磨坊的過程中遇到了什麼困難?

3、老牛是怎樣說的?小松鼠是怎樣說的?小馬是怎樣做的?

4、老牛爲什麼說河水很淺?

5、小松鼠爲什麼說河水很深還淹死過他的小夥伴?

6、老牛和小松鼠說得對嗎?(解決難點,理解大與小,深於淺的相對性,無論是老牛還是小松鼠都是以自己的身體站到小河中感受河水的深淺,所以他們兩個說的都對。)這說明了什麼?(不同的人對相同的事物有不同的感受)在"小馬難爲情地說"中斷,"難爲情"是什麼意思?(豐富詞彙:難爲情)媽媽是怎樣說的?小馬最後過河了嗎?"趟"是什麼意思豐富詞彙:趟

四、看動畫課件,完整欣賞故事,引導幼兒懂得遇事要多觀察、多動腦筋、勇於嘗試的道理。

五、透過這個故事,你懂得了什麼道理?

六、拓展:聽完《小馬過河》的故事分析:

1、你喜歡故事裏的誰?爲什麼?

2、當你在遇到困難的時候你會怎樣做?

活動反思

《小馬過河》文章篇幅長,涉及的事物多,哲理深刻。但課文情節美、事物美、構圖美,我希望利用課文自身的美去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創設情境,在生動活潑的教學中紮紮實實地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這個故事中主要“人物”是小馬,還有老馬,老牛伯伯、松鼠。這些“人物”的語氣、語言的感情色彩不同,老馬是“媽媽”,說話該用親切的語氣。老牛伯伯是老一輩,朗讀時聲音要粗,語氣穩重。小松鼠從樹上跳下時講的話,語氣要急切。小馬天真、有禮貌,讀時要用適當的語氣表現出來。在指導朗讀時,我先示範朗讀,引導學生進入情境。接着再讓學生以小組爲單位進行分角色朗讀。這樣訓練朗讀,可以讓學生在愉悅的氛圍中感受故事中蘊含的美。

當學生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之後,讓學生記住老馬、小馬、松鼠、老牛的話,並想象當時的情境,進一步領悟“人物”的身份不同,說話的表情、語氣也不同,然後鼓勵學生加上動作和表情,把課文的對話“表演”出來。這樣做,既能加深對課文的感受,又能激發閱讀的興趣。

老馬說的話是理解的難點。爲了突破這個難點,我設計了兩個問題:同樣一條河,老牛水水很淺,松鼠說水很深。他們誰說得對?爲什麼?2.如果是一頭大象和一隻小白兔要過這條河,問問你,你該怎樣回答它們?在整個教學中,我尊重學生的獨立思考,給學生提供一定的思考和交流的空間。先讓學生在小組內交流、討論,然後全班進行交流。從而使學生知道了老牛和松鼠都是以自己的親身經歷爲依據,忽視了小馬的實際情況而下結論,它們說法不一,是因爲它們自身的高度不同。第二個問題讓學生明確,處理問題應根據不同的情況去判斷,要避免犯老牛和松鼠的經驗主義的錯誤。

總之,《小馬過河》是經典的童話,它包容的東西太多,孩子們從中悟得的也應該是多方面的多層面的。閱讀是極具個性化的東西,只有給個性化的閱讀交流的時間,我們才能聽到“花開的聲音”。但是,我總感覺本節課上學生個性化閱讀交流的時間比較少,每個學生個性化的看法表達不夠充分。以後教學中,還要在激發學生創新思維上多下功夫。

大班語言公開課教案《小馬過河》2

活動目標:

1、使幼兒在故事中懂得遇事要多觀察、多動腦筋、勇於嘗試的道理。

2、發展幼兒初步的比較分析能力與口頭表達能力。

3、透過活動豐富幼兒的詞彙:磨坊、爲難、難爲情。

4、大膽地參與討論,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觀點與想法,發展求異思維。

5、理解故事內容,豐富相關詞彙。

活動準備:

多媒體課件、圖片、錄音機、磁帶、字卡

活動分析:

這個故事語言淺顯易懂,情節生動有趣,小馬這個形象也很可愛、很天真,適合孩子的理解能力和接受水平。學習這個故事的重點是理解故事內容,明白蘊含的哲理。難點是理解大與小、深與淺的相對性。爲突破重難點,在匯入時先出示圖片,讓幼兒比較分析三種動物的高矮在水深一定的情況下會出現的不同結果。以欣賞課件爲切入點,引起幼兒興趣,講述故事。進行提問:老牛是怎麼說的?小松鼠是怎麼說的?媽媽又是怎麼說的?小馬又是怎麼做的?請幼兒互相討論:爲什麼老牛說水纔沒膝蓋呀?而小松鼠卻說她的小夥伴被淹死了。他們有什麼不同呀?引導幼兒認識高和矮、大和小、深和淺不是固定不變的。欣賞課件,講述故事,總結故事中講述的道理。進行生活認知:生活中的事物都是不同的,在同一種情況下會出現不同的結果,所以我們要動腦筋想問題,勇於嘗試。

活動過程:

一、匯入出示三張圖片,請幼兒比較三種小動物的高矮,涉及過河問題,將難點提前突破。

二、展開

1、展示課件,教師講述故事提問:(1)老牛說了些什麼?(2)小松鼠說了些什麼?(3)小馬是怎麼做的?

2、展示課件、聽錄音提問:(1)老牛說得對嗎?爲什麼?(2)小松鼠說得對嗎?爲什麼?(3)馬媽媽對小馬說的什麼?小馬最後是怎麼做的?(4)故事講了一個什麼道理?

3、教師總結:碰到事情要多動腦筋想一想,還要動手去試一試,這樣才能聰明能幹。

三、結束:進行生活滲透,請幼兒動腦筋試一試製作風標。

活動反思:

這一次的優質課活動進行完了,上過去之後才知道自己的課存在着這樣大的漏洞,因此做一總結,也算是對自己的深刻反思,僅以此爲誡,好的繼續發揚,不好的加以改正。活動中有95%的幼兒掌握了故事內容,有80%的`幼兒懂得了故事裏的道理,現將優點與缺點一併分析如下:

一、將難點提到前面進行突破故事語言淺顯易懂,情節生動有趣,故事又蘊含深刻的道理,存在着深與淺的相對性,這一點幼兒難於理解,因此我將這一難點提到前面進行突破,出示三種小動物的圖片,讓幼兒進行比較,在高矮上加以引導,使幼兒理解高和矮的相對性。

二、將故事中各人物的語言提出來,讓幼兒進行理解故事中老牛、小松鼠所說的話,其實都是很有道理的,但是應該站在不同的角度上來理解,所以在活動中我引導幼兒從這些動物的身體特徵出發,深入理解他們所說的話,並用故事中的原話來回答。

三、課件不能很好的服務於教學我是用Flash做的課件,在做時只考慮到把主要故事情節展示給孩子就可以了,也許是自己的縱容,抑或是自己水平有限,課件的演示與故事情節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在時間上不能一致,這屬於兒童觀的不正確,沒有考慮到兒童的接受能力。

四、在活動過程中沒有對幼兒進行常規上的培養活動過程中有些孩子的坐姿不正確,而有些孩子雖然理解了故事,也能講出故事所講的道理,但是回答問題時的站姿不對,回答時有些口吃(或者說是有些口頭語),但是我都沒有注意到,沒有加以糾正。這也暴露了我的調控能力欠缺,對活動的控制能力太差,不能很好的控制活動的進展,從而使這一活動遜色了很多。總之這一活動使我認識到了自己的不足,明確了以後應該努力的方向,也象同事們學到了很多優秀的做法,我想在以後我會更加努力,使活動的組織形成自己的風格。

小百科:過河,即渡過河流之意。小溪小河在生活中很常見,古往今來,因爲過河而產生過很多故事,有很多文藝作品就是以過河命名的,比較出名的是高爾斯華綏的同名小說、潘長江的同名音樂小品、周濤的同名散文等。同時,在數學中,也有一個大家都熟悉的過河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