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科學家的問題教案

作爲一位傑出的老師,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藉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快來參考教案是怎麼寫的吧!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科學家的問題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科學家的問題教案

科學家的問題教案1

教學目標

1藉助拼音認識本課生字,會寫課後的字。

2能讀懂課文,體會重點句子的意思。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明白凡事要多動手、多實踐,別盲目相信權威。

教學重點

學習生字詞,理解句子意思,明白道理。

教學準備

教師:生字、詞語卡片,杯子,金魚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一、故事匯入,質疑激趣

1同學們,想聽故事嗎老師給你們講一個故事吧:有一天,一位科學家來到一所學校,許多小朋友都驚喜地圍住了他,向他問了許許多多的問題,這位科學家都做了回答,小朋友們聽了可崇敬他啦。這時,科學家也向小朋友提了一個奇怪的問題。許多小朋友認爲這個問題很簡單,於是都搶着回答,但都不正確。這時,有個聰明的小朋友透過自身動手,終於得出了正確的答案。

2設問:同學們,聽了這個故事,你們想知道些什麼呢

二、認讀字詞,整體感知

1同學們,你們想知道的問題呀,都在課文裏呢。帶着你們的問號去讀讀課文吧,一邊讀一邊勾畫出不認識的生字,藉助拼音讀準字音。

(同學讀後,老師用課件出示勾畫的生字讓同學對照。)

2請把你已經會認的字大聲地讀給同桌的小朋友聽,或誇誇他,或幫幫他。

3我們一塊兒來和生字娃娃打打招呼吧,注意讀準每個字的音。

(先帶拼音讀,再去掉拼音讀,容易讀錯的多讀幾遍。)

4小組合作學習。

由小組長帶領組詞,找形近字,用自身最喜歡的方法記住這些生字。

5教師:同學們都和生字娃娃交上了朋友了嗎瞧,他們又回到了課文裏。沒關係,有它們幫助,我們讀課文就更容易了。誰願意來試一試

(抽讀。)

6小朋友們自由地輕聲地讀課文,看看自身能讀懂些什麼。

7同學小組交流,全班彙報。

三、重點探究,品讀體會

1再讀課文,考慮科學家提出的是什麼問題。

抽讀——評議——範讀——齊讀

2細讀課文,課文中的小朋友們有些什麼答案圍繞“議論紛紛”指導朗讀,他們的答案是怎麼得來的讓同學聯繫第1自然段和課文題目考慮。

3瑪麗亞做了什麼她爲什麼生氣(同學找出文中相關內容,反覆閱讀後,老師再作提問。)“完全不是那麼回事”的意思是什麼(同學和老師可以親自做一做。)

4科學家爲什麼提這個問題

反覆讀科學家說的話,討論科學家在回答瑪麗亞的問題時爲什麼哈哈大笑。

5瑪麗亞明白了什麼

6學了課文,你想到了什麼

四、總結、拓展

1在生活中你看到、聽到或經歷過這樣的事嗎講一講。

2讀課文,謄寫自身喜歡的詞語或句子。

板書設計

科學家的問題

提出問題 〖 解決問題 〖 得出結論

(爲什麼) 〖 (動手試) 〖 (只有……才幹)

科學家的問題教案2

教材分析:

這是西師版教材二年級下第四冊中的一篇課文。講的是一位科學家,一個奇怪的問題;一羣小朋友,一些離奇的答案。最後是瑪利亞自己動手,親自實踐,用事實證明科學家提出的問題是錯誤的。課文文字淺顯,但啓迪深刻。它啓迪我們在以後的生活中,不迷信權威,努力實踐就會解決一個個疑惑,得到許多正確答案。共設計兩課時,第一課時教學生字、詞並讀通課文;第二課時理解課文。本篇教案是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能讀懂課文,體會重點句子的意思。

2.學習默讀,做到不出聲,不指讀。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明白凡是要多動手、多實踐,別盲目相信權威。

4.學習按正確的方法抄寫句子。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明白道理。

教學難點:

理解科學家說的話。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複習引入新課。

1.出示生字卡片檢查學生的認字情況。利用抽讀、開火車讀等多種方式檢查。

2.聽寫詞語。

問題 錯誤 答案

(教師提醒學生的寫字的正確姿勢。)

教師巡視,抽生把聽寫的詞語拿到展示臺,師生一起訂正,可以強調書寫規則。教師問:誰能用“問題”一詞說句話呢?

抽生說。

問:孩子們說的真好,那你們知道本文講的誰的問題嗎?生:是科學家的問題。

教師板書:科學家的問題。齊讀課題。

二.學習課文。

1.請孩子們開啟書,自由讀第一、二自然段,找一找,科學家提出了一個怎樣的問題?

抽生讀科學家提的問題。齊讀帶有問號的句子。

孩子們是怎麼回答的呢?理解“議論紛紛”的意思。孩子爲什麼有這麼多離奇的答案呢?

師引渡:所有的孩子們都相信了嗎?生:瑪麗亞不相信。

2.學習三、四自然段。

(1) 請同學們快速地讀第三、四自然段,從課文中找出能體會瑪麗亞不相信科學家提出的問題的句子。抽學生說。

當孩子說到瑪麗亞“滿腹疑惑”一詞,想象她會想些什麼呢?從而理解這一詞語。

(2)年幼的瑪麗亞雖然不相信科學家提出的問題,但自己也想不出什麼辦法來證明自己的觀點。她請教了誰?(媽媽)媽媽是怎麼對她說的呢?

(3)瑪麗亞聽了媽媽的話,她是怎麼做的呢?請同學們在課文中找出句子來。請一名學生讀。

(4)瑪麗亞得出了什麼結論?結合插圖和回家實踐的理解“漫”的意思。

(5)得出結論後,瑪麗亞很生

氣。思考:她爲什麼生氣呢?

抽學生說。齊讀第四自然段。如果是你,會生氣嗎?

師引渡:是呀,瑪麗亞的確很生氣,我很崇拜的科學家怎麼會騙小孩呢?得找那個科學家問問。

3、學習四、五、六自然段。

(1)請同學們默讀四、五自然段,邊讀邊畫出瑪利亞的問的句子。抽學生回答。

生:“你怎麼可以提出錯誤的問題來騙我們呢?”

師:這是一個反問句,語氣比較強烈。爲什麼她會這樣問呢?聯繫前文說。體會瑪利亞這是心情怎樣的?把這種生氣的語氣送進句子中讀。指名學生瑪麗亞的話。從你讀中我聽出來了你是很生氣的。

(2)科學家聽後,他有什麼表情呢?(生:哈哈大笑)

師:科學家回答這個問題時哈哈大笑?

生:科學家爲自己提的問題而發笑。

生:科學家看到瑪利亞的認真實踐而高興。

(3)科學家爲什麼要提這個問題?

生自由回答。勾畫出反覆讀。出示小黑板。齊讀。

(3)瑪利亞明白了什麼?

生:他明白了只有不迷信權威,多動手做才能解決自己心中的疑惑。

……

三、作業:

(1)抄寫科學家的話。這道題是第一次出現,教師要求學生:把一句默記完整後再抄,不能看一個字或詞就寫。(教師巡視,如果發現沒掌握方法及時糾正)

(2)抄寫詞語。

議論紛紛 滿腹疑惑

板書設計:

25科學家的問題

議論紛紛

滿腹疑惑

自己動手試一試 才能得出正確的結論

科學家的問題教案3

教學目標

1、藉助拼音認識本課生字,會寫課後的字。

2、能讀懂課文,體會重點句子的意思。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明白凡事要多動手、多實踐,別盲目相信權威。

教學重點

學習生字詞,理解句子意思,明白道理。

教學準備

教師:生字、詞語卡片,杯子,金魚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一、故事匯入,質疑激趣

1、同學們,想聽故事嗎?老師給你們講一個故事吧:有一天,一位科學家來到一所學校,許多孩子都驚喜地圍住了他,向他問了許許多多的問題,這位科學家都做了回答,孩子們聽了可崇拜他啦。這時,科學家也向小朋友提了一個奇怪的問題。許多小朋友認爲這個問題很簡單,於是都搶着回答,但都不正確。這時,有個聰明的小朋友透過自己動手,終於得出了正確的答案。

2、設問:同學們,聽了這個故事,你們想知道些什麼呢?

二、認讀字詞,整體感知

1、同學們,你們想知道的問題呀,都在課文裏呢。帶着你們的問號去讀讀課文吧,一邊讀一邊勾畫出不認識的生字,藉助拼音讀準字音。

(學生讀後,老師用課件出示勾畫的生字讓學生對照。)

2、請把你已經會認的字大聲地讀給同桌的小朋友聽,或誇誇他,或幫幫他。

3、我們一塊兒來和生字娃娃打打招呼吧,注意讀準每個字的音。

(先帶拼音讀,再去掉拼音讀,容易讀錯的多讀幾遍。)

4、小組合作學習。

由小組長帶領組詞,找形近字,用自己最喜歡的辦法記住這些生字。

5、教師:同學們都和生字娃娃交上了朋友了嗎?瞧,他們又回到了課文裏。沒關係,有它們幫忙,我們讀課文就更容易了。誰願意來試一試?

(抽讀。)

6、小朋友們自由地輕聲地讀課文,看看自己能讀懂些什麼。

7、學生小組交流,全班彙報。

三、重點探究,品讀體會

1、再讀課文,思考科學家提出的.是什麼問題。

抽讀——評議——範讀——齊讀

2、細讀課文,課文中的小朋友們有些什麼答案?圍繞“議論紛紛”指導朗讀,他們的答案是怎麼得來的?讓學生聯繫第1自然段和課文題目思考。

3、瑪麗亞做了什麼?她爲什麼生氣?(學生找出文中相關內容,反覆閱讀後,老師再作提問。)“完全不是那麼回事”的意思是什麼?(學生和老師可以親自做一做。)

4、科學家爲什麼提這個問題?

反覆讀科學家說的話,討論科學家在回答瑪麗亞的問題時爲什麼哈哈大笑。

5、瑪麗亞明白了什麼?

6、學了課文,你想到了什麼?

四、總結、拓展

1、在生活中你看到、聽到或經歷過這樣的事嗎?講一講。

2、讀課文,抄寫自己喜歡的詞語或句子。

附:板書設計

科學家的問題

提出問題

解決問題

得出結論

(爲什麼)

(動手試)

(只有……才能)

科學家的問題教案4

教學內容:

在小朋友們的心目中,科學家的大腦中裝滿了許許多多的知識,一定什麼都知道。一位科學家提了一個非常奇怪的問題,引起小朋友們的紛紛議論,他們毫不懷疑科學家問題的正確性,透過自己的想象來證明科學家的話是正確的。瑪麗亞對科學家的問題心有質疑,在媽媽的啓發下,她親自動手,終於從實踐中獲得了正確的答案。

教學目標:

1、學會“位、朋、友、魚、這、亞、對、買”8個生字,會認“科、杯、別、議、論、理、些、得”8個生字。認識“寸”字旁。

2、瞭解課文的內容,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透過課文的學習,領悟科學家說的話不一定都是正確的,有些問題只有自己動手試一試,才能得到正確的答案。

教學重難點:

1、學會生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讓學生懂得有些問題只有自己動手試一試,才能得到正確的答案。

教學準備:佈置學生查找科學家居里夫人的事蹟,課文朗讀磁帶,教師製作相關內容的課件;準備一條金魚,一個玻璃水杯。

教學時間:2課時

設計理念:

1、在興趣中主動探究。

在教學中,我透過課件將科學家----這個深爲學生崇敬、距離現實生活非常

遙遠的權威人物請進課堂,藉助直觀、生動的教學手段,自然地將學生與文字之間的對話,轉化爲學生與科學家的直接交流,讓學生與小瑪麗亞一起,歷經疑惑、生氣、驚訝、高興的情感變化,懂得“不懂就問,勤於動手才能得到成功”的道理,並在親手實踐中享受成功帶來的樂趣。識字教學加強生生合作學習,識字記字方法多樣化。

2、重視多層次的朗讀感悟。

閱讀教學以讀爲主。在本課教學設計中,我注意分層次地指導朗讀:初讀整體感知----精讀有所感悟----讀時培養語感----讀中受到薰陶。在讀中活化語言,內化感情,強化瑪麗亞的人物形象,讓學生從中體會到瑪麗亞不懂就問和敢於實踐的精神,並從中受到啓迪。

3、勇於疑與實踐。

透過課文的學習,學生領悟到就連知識淵博的科學家說的話都不一定是正確的,要自己親手做做看。教學中,我注意引導學生抓住“奇怪”一詞,鼓勵學生勇於質疑,在自己的閱讀中探求問題的真諦;在學生動手實踐時,成功帶來的不僅是快樂,而是在本課問題的探究中獲得發現更多問題的興趣、自信與勇氣。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師生談話,揭示課題:

老師在黑板上寫下“科學家”三個字,問:同學們,在你的心目中,科學家

是什麼樣的人呢?

(讓學生自由回答,在學生的心中,科學家懂得許多知識,幾乎沒有不知道的問題。)

師:是啊,科學家有着非常淵博的知識。今天我們要學習一篇課文,(老師

在“科學家”後面加上“的問題”三字。)學生齊讀課題:16、科學家的問題

師:讀完課題,你想到了什麼?

學生質疑。對有價值的質疑進行肯定與鼓勵。

(過渡語:我們一定會在學習課文的過程中解決這些問題的。)

二、聽範讀後自主合作,讀準字音,把課文讀通順。

1、聽錄音機裏的範讀,用鉛筆圈出生字。

2、學生大聲、自由朗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就藉助拼音多讀幾遍。

3、同桌互讀,讀準字音。並幫助同桌糾正錯誤的發音。

4、小組合作學習,由小組長抽讀生詞卡片,包括要求學會的字和要求會認的字。

5、開火車認讀生字,識記生字,及時正音。

6、學生再讀課文,將課文讀通順,並把自己喜歡的部分多讀幾遍。

7、指名朗讀課文,反饋讀書情況,引導學生評價並正音。

三、在書寫指導中寫對、寫美。

1、複習本課要求學會的生字:位、朋、友、魚、這、亞、對、買。

2、小組討論識記方法。

3、交流識記方法,並口頭組詞。

4、重點指導書寫:這、亞。老師邊範寫,邊指導重點。

這:“文”字的捺變成了點,“之”注意一波三折。

亞:上面一橫短,下面一橫長,中間部分注意對稱。

對:認識“寸”字旁。

5、學生練寫生字。老師巡視,提示寫字姿勢。

第二課時

一、學習課文第1自然段,創設情境:我與科學家面對面。體會科學家問題的奇怪之處。

1、師:同學們,今天科學家爺爺也來到了我們一(1)班,(老師播放課件:一位和藹、慈祥的白鬍子老爺爺出現在屏幕上,非常嚴肅、認真地說:“一(1)班的小朋友,你們好!”)科學家爺爺還給我們帶來了一份禮物,你們猜猜是什麼?

學生在好奇心的驅使下暢所欲言,儘量說出自己所能想到的,老師對學生的想象和嚮往表示理解。

2、師:來,讓我們一起看看科學家爺爺給我們帶來什麼禮物吧?(播放課件,科學家爺爺說:“小朋友們,我給你們帶來了一個問題:一個杯子裝滿了水,再放進別的東西,水就會漫出來。如果放進一條金魚,就不是這樣。這是爲什麼?”隨着科學家的提問,屏幕上顯示出問題。)

3、師:你能像科學家爺爺一樣把問題說清楚嗎?

自由讀後指名讀,讀時體會科學家提問題時的認真語氣。

4、師:這個出人意料之外的禮物可真奇怪呀!奇怪在那裏呢?請同學們自由朗讀全文,聯繫全文用筆畫出你認爲問題奇怪之處?

5、學生自由朗讀,勾畫。

6、學生討論交流,根據自己的理解自由發表意見。根據學生回答,老師可以從以下方面相機引導:

A、學生聯繫課文後面的內容,知道科學家

提的是一個錯誤的問題,科學家那麼了不起的人怎麼會提出錯誤的問題呢?

B、問題本身很奇怪,金魚放進水中,水不會漫出來,這是爲什麼?瑪麗婭的同學毫不懷疑科學家的話有什麼不對。

C、實際上透過第一課時對課文的初步感知,學生都知道金魚放進去後水是會漫出來的。科學家其實知道提出的問題是錯誤的,爲什麼還要提出來?

7、老師在適當時機引導學生懂得科學家提出這個奇怪的問題目的是要小朋友們遇到問題時不要憑空猜測,有些問題只有自己動手試一試,才能得出正確的答案。

二、學習2----6自然段,體會瑪麗亞動手實踐的可貴之處。

(一)師:從課文中,我們都知道科學家提出的這個奇怪的問題本身就是錯誤的,但是,當時的小朋友們可並不知道,他們是怎麼回答這個問題的呢?請齊讀課文第2自然段。

1、讀後指名回答。

2、指名讀小朋友的對話。

3、理解“議論紛紛”。

(二)師:看來,遇到問題時,大多數人都是憑着自己的想象猜測,並未深入思考,只有一個人例外,她就是瑪麗婭。指名讀第3自然段,思考後說說:瑪麗亞聽了大家的議論後是怎麼想的?

1、學生自由回答時,引導學生抓住“瑪麗亞覺得他們都沒有說對,但是自己又說不出是什麼道理。”想一想自己平時遇到問題時有過這種似是而非的感覺嗎?可以聯繫着簡單說說。

2、瑪麗亞遇到問題,尋求媽媽的幫助,媽媽是怎麼樣回答瑪麗亞的,指名讀媽媽的話。

(三)自由讀讀第4自然段,瑪麗亞聽了媽媽的話,又是怎麼做的?

1、引導學生在回答時體會瑪麗亞看到水漫出來的驚訝之情,指導學生在朗讀中感受驚訝的語氣。

2、咱們都是瑪麗亞,我們動手實踐,看一看。

指名一學生將一條金魚放進一個裝滿水的玻璃杯中。

3、(師)哎呀----(生)水真的漫出來了!!!

4、師:結合後文我們都知道實驗一定會出現這種結果,但是瑪麗亞並不知道呀,如果你是瑪麗亞,面對這種結果,你會怎麼想呢?

學生回答:傷心、生氣、難過、氣憤,感覺自己和同學都被科學家欺騙了。

5、師:讓我們和小瑪麗亞一塊兒,帶着氣憤、傷心、生氣與被騙的感覺,一起去問問科學家。

指導學生讀好“您怎麼可以提錯誤的問題來騙我們呢?”,採取多種形式讀,自由讀----對讀----指名讀----齊讀。體會小瑪麗亞的生氣的感情。

6、師:面對瑪麗亞的責問,科學家並沒有生氣,他是什麼反應呢?從第5自然段中你會找到。

學生回答:哈哈大笑。自己試一試,用動作來理解“哈哈大笑”。從哈哈大笑中體會科學家對瑪麗婭能動手實驗感到非常高興。

7、自由讀,讀懂科學家的話,你從中讀懂了什麼?

引導學生抓住“有些問題只有自己動手試一試,才能得出正確的答案。”

8、重點指導“有些問題”、“自己動手試一試”、“正確的答案”。(板書:自己動手試一試)

9、瑪麗亞終於明白了這個道理,她高興地笑了。齊讀,體會高興的感情。

10、你想對瑪麗婭說些什麼嗎?

學生自由說出真情實感。

三、學習第7自然段。

1、師:瑪麗亞與她的同學的不同之處面對一個問題時,其他孩子靠憑空想象,理所當然地認定了自己的答案,只有瑪麗亞能從答案中發現問題,正是因爲養成了勤于思考,勇於實踐的好習慣,這個小女孩長大後也成了科學家,(用課件出示居里夫人的畫像。)她就是著名的居里夫人。理解“著名”。

2、學生簡介自己收集的居里夫人的事蹟。

3、朗讀第7自然段。

四、師:同學們,我們的生活中經常會出現瑪麗亞遇到的這種情況,當你不太相信別人的說法時,你會怎麼做呢?

學生自己發表意見,老師給予肯定與鼓勵。

五、總結:這就是科學家送給我們的最好禮物:生活與學習中,遇到問題要做到不懂就問,勤於動腦,用信心與恆心去實踐才能取得成功。

六、拓展延伸:推薦閱讀童話故事《小馬過河》,與小朋友交流自己的想法。

板書:16、科學家的問題

奇怪的問題自己動手試一試

科學家的問題教案5

教學目標:

1. 自主認識10個生字,會寫8個字。

2.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 瞭解課文內容,學會聯繫上下文,體會句子意思。

教學重難點:

1.認識10個生字,會寫8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重難點突破法:朗讀法討論法

能力訓練點:訓練同學的朗讀能力、扮演能力

美育滲透點:懂得遇到難題,要動手做做,探求答案。不迷信權威,不輕信盲從,敢於實踐。

拓展:回家動手做做實驗。

課時佈置:兩課時

教學準備:生字卡片、課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匯入:

以實驗的形式匯入(兩個一大一小的鐵球,兩個鐵球哪個先着地?)亞里士多德認爲大的先落地。真的像他說的那樣嗎?我們可以動手做做看。他雖然是個科學家也不一定對,面對問題,我們不要光動腦筋,還要動手做做,才幹得到正確的答案。今天我們來學一篇課文《科學家的問題》,板書課題,生齊讀。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1 自主選擇讀書方式讀課文,邊讀邊畫生字。

2 出示生字卡片,同學開火車讀。

3 注意讀准以下生字的字音。

4 出示帶有生字的句子讀一讀。

三、指導寫字

1 出示生字。

2 生字組詞。

3 指導字形,師範寫,講要點。

4 生書寫,師巡視。

5 示範寫,講要點。

6 生訂正,師巡視。

四作業:熟讀課文,謄寫生字。

第二課時

一複習。

1 出示生字詞語測讀。

2 複習課文內容。

二學習課文。

1 哪一段寫科學家提出的問題,找出來讀一讀。這個問題怪在哪?

2 面對科學家的怪問題,大家有什麼反應?用一個詞語來形容當時的情況。

3 面對議論紛紛的同學們,瑪利亞有什麼反應?大家讀第3段後找出一個詞語來形容她。

4 誰來扮演瑪利亞和媽媽。面對媽媽的回答,瑪利亞說了什麼?做了實驗她發現了什麼?她的心情如何?

5 瑪利亞生氣的原因是什麼?從文中找出句子來回答。指導朗讀。

6 科學家對瑪利亞說了什麼呢?瑪利亞明白了什麼?

三作業。

謄寫生字詞語。

科學家的問題教案6

教學目標

1苯柚拼音認識本課生字,會寫課後的字。

2蹦芏煉課文,體會重點句子的意思。

3閉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明白凡事要多動手、多實踐,別盲目相信權威。

教學重點

學習生字詞,理解句子意思,明白道理。

教學準備

教師:生字、詞語卡片,杯子,金魚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一、故事匯入,質疑激趣

1蓖學們,想聽故事嗎?老師給你們講一個故事吧:有一天,一位科學家來到一所學校,許多孩子都驚喜地圍住了他,向他問了許許多多的問題,這位科學家都做了回答,孩子們聽了可崇拜他啦。這時,科學家也向小朋友提了一個奇怪的問題。許多小朋友認爲這個問題很簡單,於是都搶着回答,但都不正確。這時,有個聰明的小朋友透過自己動手,終於得出了正確的答案。

2鄙櫛剩和學們,聽了這個故事,你們想知道些什麼呢?

二、認讀字詞,整體感知

1蓖學們,你們想知道的問題呀,都在課文裏呢。帶着你們的問號去讀讀課文吧,一邊讀一邊勾畫出不認識的生字,藉助拼音讀準字音。

(學生讀後,老師用課件出示勾畫的生字讓學生對照。)

2鼻氚涯鬩丫會認的字大聲地讀給同桌的小朋友聽,或誇誇他,或幫幫他。

3蔽頤且豢槎來和生字娃娃打打招呼吧,注意讀準每個字的音。

(先帶拼音讀,再去掉拼音讀,容易讀錯的多讀幾遍。)

4斃∽楹獻餮習。

由小組長帶領組詞,找形近字,用自己最喜歡的辦法記住這些生字。

5苯淌和學們都和生字娃娃交上了朋友了嗎?瞧,他們又回到了課文裏。沒關係,有它們幫忙,我們讀課文就更容易了。誰願意來試一試?

(抽讀。)

6斃∨笥衙親雜傻厙嶸地讀課文,看看自己能讀懂些什麼。

7毖生小組交流,全班彙報。

三、重點探究,品讀體會

1痹俁量撾模思考科學家提出的是什麼問題。

抽讀——評議——範讀——齊讀

2畢付量撾模課文中的小朋友們有些什麼答案?圍繞“議論紛紛”指導朗讀,他們的答案是怎麼得來的?讓學生聯繫第1自然段和課文題目思考。

3甭昀鮁親雋聳裁矗克爲什麼生氣?(學生找出文中相關內容,反覆閱讀後,老師再作提問。)“完全不是那麼回事”的意思是什麼?(學生和老師可以親自做一做。)

4笨蒲Ъ椅什麼提這個問題?

反覆讀科學家說的話,討論科學家在回答瑪麗亞的問題時爲什麼哈哈大笑。

5甭昀鮁敲靼琢聳裁矗

6毖Я絲撾模你想到了什麼?

四、總結、拓展

1痹諫活中你看到、聽到或經歷過這樣的事嗎?講一講。

2倍量撾模抄寫自己喜歡的詞語或句子。

附:板書設計

科學家的問題

提出問題

科學家的問題教案7

教學目標

1 、認讀本課詞語,體會重點詞語的意思。

2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明白凡是要多動手,多實踐,別盲目相信權威。

教學重難點

理解重點句,明白道理。

教學準備

教師:生字、詞語卡片,杯子,金魚。

學生:根據課文內容做小實驗。

教學過程

一、提問匯入:

1 、一次,一位科學家向幾個小朋友提出了一個非常奇怪的問題,一個叫瑪利亞的小朋友發現這個問題是錯誤的。那科學家爲什麼要向小朋友提出這個錯誤的問題?這節課我們一起來學習討論!學習之前,我們先來和課文中的漢字娃娃打打招呼。

2 、認讀生字。

3、讀詞語。

二、朗讀課文,感悟內容。

1 、齊讀課文,邊讀邊思考:科學家向小朋友提出了一個什麼問題?

2、讀後交流。

(1)科學家提出了什麼問題?

引導學生讀讀第一自然段。

(2)你覺得這個問題奇怪嗎?哪兒奇怪?

(3)指導讀,讀出奇怪的語氣來。

3 、小朋友是怎麼議論的呢?

(1)根據小朋友的發言,相機理解“搶着說”

(2)你還有不同的答案嗎?剛纔大家都爭着發表了自己的意見,這就是課文裏說的哪個詞語?議論紛紛。

(3)分角色朗讀第二自然段。

4 、引讀第三段。

(1)瑪利亞覺得他們都沒有說對,但又說不出什麼道理來。因此,她的心裏充滿了疑問,課文裏第三自然段有一個詞告訴了我們?趕快去找找吧!理解“滿腹疑惑”

(2)媽媽怎麼說?

5 、瑪利亞動手實驗,發現了什麼?讀第四自然段,勾畫有關的句子。

6 、是這樣的嗎?我們也來做做這個實驗。

(1)演示實驗。理解“水漫出來了”。

(2)這樣的結果是瑪利亞根本沒有想到的。因此,她感到又奇怪又生氣,你能透過你的朗讀表現出來嗎?讀句子:哎呀,水漫出來了,完全不是那麼回事!

(3)瑪利亞這麼生氣,是爲什麼呢?

7 、第二天,瑪利亞找到那位科學家,質問他怎麼可以提錯誤的問題來騙他們,科學家聽了,哈哈大笑。這是爲什麼?學生回答後相機出示第六自然段。指導學生讀科學家說的話。

8 、瑪利亞聽了,高興地說“哦,我明白了!”瑪利亞明白了什麼?指導讀第七自然段,讀出高興。

三、總結拓展:

生活中你看到、聽到或經歷過類似的事嗎?講一講。

四、作業:

學了這一課,你有什麼收穫?先說在請完成書上的最後一題。

板書設計:

不迷信、25、科學家的問題、動手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