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小麻雀教案十篇

作爲一位傑出的教職工,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點。教案應該怎麼寫纔好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小麻雀教案10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麻雀教案十篇

小麻雀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學習從高處往下跳的技能,要求動作輕鬆自然。培養幼兒動作的協調性和靈敏性。

重點和難點:

重點:輕鬆自然地往下跳。

難點:有興趣地重複跳。

活動準備:

畫有小樹的椅子(與幼兒人數相等),佈置成一片小樹林。

畫有大樹的高低不一的椅子若干(30釐米左右)。

麻雀頭飾(與幼兒人數相等)、小蟲(數目是幼兒人數的3倍)。

貓、狗的紙袋偶各一個、錄像機及磁帶。

活動流程:

扮演角色活動身體——幼兒探索練習教師巡視觀察——個別幼兒示範教師啓發引導—教師示範幼兒觀察討論——幼兒自由練習教師個別指導——幼兒選擇各自目標練習、教師隨機指導師生共同遊戲提高興趣密度——結束遊戲放鬆身體

1、扮演角色活動身體

(1)幼兒扮小麻雀,教師扮麻雀媽媽,聽音樂四散地在場中央飛。

(2)聽音樂活動身體。

“飛過高山,飛過小河”。上肢運動模仿鳥飛)

“飛累了,找東西吃”。(體轉運動找食)

“找到了,小麻雀吃蟲了。”(下蹲吃蟲狀)

“吃飽了,高興的跳起舞來了”。(撲撲翅膀轉圈子)

2、幼兒探索練習,教師巡視觀察。

每位幼兒自由地選擇一棵樹作爲自己的家,從小椅上跳下來,邊跳邊摸索怎樣又輕又穩地跳下來,教師則在一旁巡視觀察,那些幼兒已能又輕又穩地跳下來,那些幼兒跳的動作還不協調,那些幼兒還不大敢跳。

3、個別幼兒示範,教師啓發引導。

教師請2—3位幼兒站到前面示範給全體幼兒看:媽媽看見**跳得真好,現在我們看看他是怎樣往下跳的?

(1)教師示範,幼兒觀察討論。

“這幾隻小麻雀,他們跳得又輕又穩,媽媽也來學一學”。教師示範講解;並請幼兒一起參與討論要求:“兩隻腳併攏,一蹬,輕輕地跳下來。”

(2)幼兒自由練習,教師個別指導。

全體幼兒按照教師的要求,自由地選擇他人的樹練習,活動路線不限。提示語:“我們可以跳自己的樹,也可以跳其他小麻雀的樹。”教師重點輔導和鼓勵能力弱的幼兒。

(3)幼兒選擇各自的目標練習,教師隨機指導。

教師出示高低不一的椅子,引導孩子可選擇自己喜歡的高度往下跳,用以滿足那些能力較強的幼兒需求。提示語:“小麻雀,快來看,哪兒有一片高矮不一樣的樹林,你們可以從矮的樹上往下跳,也可以飛到高的樹上往下跳,看誰跳得又輕又穩。”

4、師生共同遊戲,提高幼兒的活動興趣和密度。

幼兒從樹上跳下來,四散在地上找食,教師輪番出示貓和狗的紙袋偶抓小麻雀。提示語:孩子門,你們已經學會了從樹上往下條的本領,現在可以自己到地上找東西吃了,要輕輕地從樹上跳下來,別讓小動物們聽見,看到小動物來了,要趕快飛回樹上躲起來。

活動結束

放鬆身體。教師撒小蟲,幼兒四散在地上捉蟲,捉完蟲,四散地跟着教師飛回教室。提示語:“一隻小麻雀也沒被動物捉去,本領真大。狗走了,我們又可以去找吃的東西了。看,那兒有什麼?……吃飽了嗎?該回家了。讓我們把蟲帶回家去吧!”

小麻雀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繼續學習看圖示摺紙的方法。

2、培養幼兒細心、耐心的習慣和對摺小麻雀的興趣。

3、發展幼兒手部小肌肉的靈活性。

4、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造的能力。

5、培養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並能根據所觀察到得現象大膽地在同伴之間交流。

活動準備:

貼有小麻雀的掛圖;正方形彩紙若干張;彩色筆每人一盒。

活動過程:

一、出示掛圖,引起幼兒對本次活動的興趣。

1、今天我們班來了許多好朋友,我們來看看他們是誰?(出示掛圖)

2、這些小麻雀都是用彩紙折成的,你們想知道它們是怎麼折的嗎?

二、引導幼兒觀察圖示,分析小麻雀的折法。

1、讓孩子自己看圖示,相互說說用的什麼形狀的紙,有幾個步驟,哪一步比較難。

2、集體討論。

三、引導幼兒看圖示摺紙,並嘗試獨立完成。

1、孩子自己選擇喜歡的顏色的紙張看圖示嘗試不在別人的幫助下折小麻雀。(教師巡視,看看孩子獨立摺紙的能力。)

2、師:“哪些小朋友已經完成了?請你來說一說你是是怎麼折的,折給大家看一看。”(讓會折的孩子到前面來示範)

3、師:“老師看到還有幾個小朋友沒有完成,誰能告訴我,是哪一步難住你了呢?”(請個別不會折了的孩子說一說)

4、老師講解幼兒認爲難的步驟。

四、師生一起學折小麻雀,再次鞏固折法。

1、師:“請小朋友們再拿一張彩紙和老師一起看圖示折一折,比比誰折得又快又好。老師數“1、2、3”我們就一起開始,好嗎?”(師生比賽折小麻雀)

2、表揚折得快又好的孩子,鼓勵折得慢的孩子。

3、師:“小麻雀也想像小朋友一樣有一雙好看的大眼睛,請你們來幫幫忙,給小麻雀畫上好看的眼睛吧。”(幼兒用水彩筆給小麻雀添畫眼睛,鼓勵孩子畫出不一樣的眼睛。)

五、展示作品,引導幼兒互相欣賞,評價。

“現在小麻雀要回家了,我們一起送它們回家吧。”(請小朋友們把摺好的作品貼到老師畫好的樹上,大家一起欣賞。)

活動反思

本堂活動課幼兒積極性較高,課堂氣氛活躍。在孩子饒有興趣的參與圖示步驟的討論,爭先恐後的發言中,我看到了孩子們對於摺紙有着很濃的興趣,同時也看到了他們在摺紙這個活動中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除了幾個能力差的孩子以外,其他的孩子基本上能在老師少許的語言提示下完成,看到他們興高采烈地展示着自己的作品,心裏很是欣慰。這次的圖示比較簡單,給了能力弱的孩子一個體驗成功的機會,但是對於強的孩子來說缺乏挑戰性,在下次的活動中要稍加難度,循序漸進,爭取在看圖示摺紙的這個活動中有更好的表現。另外,在摺紙的區角中也可以提供難易程度不一的圖示,讓每個孩子都能“跳一跳,夠得着”。

小麻雀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要求會認的“蹈、瞪、舔、懊”4個生字。會寫“摔、糾、蹲、扯、蹈、瑩、瞪、舔、懊、禿”等10個字,掌握“糾正、手舞足蹈、綠瑩瑩、懊惱、光禿禿”等詞語。

2、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理解文章內容,從小麻雀的成長過程中,吸取成長經驗,全面正確地認識這對母子。

3、引導學生抓住句子中的重點詞語,體會句子中人物的心情。

4、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全面、正確地認識這對母子。

教學難點:

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全面、正確地認識這對母子。

教具準備:

生字詞卡片 掛圖

教學方法:

以讀代講法、引導點拔法、指導朗讀法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匯入

今天,我們學習著名的大作家高爾基的童話《小麻雀》,從這個故事中,我們會有怎樣的收穫呢?板書:小麻雀

二、新課

1、自學課文

一讀:小聲讀課文,初步瞭解課文的內容,思考課文寫了一件什麼事?

二讀:畫出帶有生字的詞語和不理解的詞語,並聯繫上下文、查字典理解詞語的意思。標出自然段

2、檢查自學效果

(1)認讀生字:摔、糾、蹲、扯、蹈、瑩、瞪、舔、懊、禿

(2)記、寫生字:蹈、瞪、舔、懊

重點指導:蹈(形聲字,左邊表形,右邊表聲。)右邊部分誰認識?舀(yǎo)

你還知道哪些帶“舀”字的字?(稻、滔、韜)你有什麼發現?(這些字的韻母都是ao)

這個字哪最容易寫錯?(右邊容易寫成“陷”的右邊)。

你還知道哪個字帶“陷”的右邊?有什麼特點?(餡。韻母是an)

開動腦筋想一想,你用什麼辦法區分、記好“稻、滔、蹈、韜、陷、餡“?

(3)詞語:區分惱腦

惱:生氣、使生氣。煩悶

腦:頭。腦筋……

你能根據意思,選正確的字填空嗎?

懊()、大()、()袋、煩()、()人

3、整體把握,捋出線索,感受小麻雀成長過程。

(1)拉出成長髮展階段

默讀課文思考:普季克在成長過程中,大致經歷了哪幾個階段?找出文中相應的概括性語句,劃出來,讀一讀。

出示課件:開始(),後來(),最後()

(第八自然段:不相信,樣樣按自己的意思解釋——第十四自然段:不相信,還不知道自作聰明是要吃虧的——第十九自然段:會飛了,感到高興,但看到爲自己受傷的媽媽,鼻子酸酸的)

(2)根據成長階段分段

文中哪些自然段分別講述了上述內容?

(1—13)小普季克不會飛,對外界很好奇,又不相信媽媽的話,不聽媽媽的勸告。

(14—18)小普季克不小心掉在一隻大花貓的旁邊,媽媽奮不顧身保護他,他又急又怕,竟然飛到窗臺上,媽媽的尾巴卻被大花貓咬掉了。

(19)小普季克會飛了,心情既高興又難過。

4、提出不懂的問題,教師梳理,提出學習的主問題。

小麻雀和麻雀媽媽是一對怎樣的母子?

5、作業:書寫生字、生詞、熟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匯入

同學們,在自然界,動物與人的成長過程有着相同的經歷,媽媽們在教育自己子女上也有着共同的做法。高爾基就介紹了這樣一隻叫普季克的小麻雀和它的媽媽。今天,我們就隨着前蘇聯大作家高爾基的筆,去體驗小麻雀普季克的成長過程,或許你能吸取到一些成長經驗呢。

二、新課

1、整體把握課文主要內容。

瀏覽課文,想一想這篇文章寫了一件什麼事?

2、細讀課文,體會成長過程。

這是一對怎樣的母子呢,讓我們到普季克的成長過程中去感受。

(1)以讀代講,初步體會人物特點。

默讀課文1——13自然段,你對小普季克及他的媽媽分別有什麼瞭解?

①媽媽:媽媽對孩子十分關心,總是耐心地、不厭其煩地告訴孩子生活常識。生怕孩子有危險。

②普季克:小普季克對外界很好奇,求知慾很強。

小普季克是一個自以爲是、自作聰明的孩子。

分角色朗讀:同座位兩個同學一個讀媽媽,一個讀普季克,只讀兩人的對話。讀出媽媽對孩子的關愛,讀出小普季克的天真與幼稚。

指名讀。

(2)品讀重點段,感受偉大的母愛與小普季克的成長。

普季克不顧媽媽的勸告,不相信媽媽解釋的話,他還不知道,自作聰明,不聽勸告是要吃虧的。終於有一天,他蹲在窩邊,扯着嗓子,唱着自己編的歌。一不留神,掉到窩下去了,一隻大花貓正好蹲在那裏這時這對母子是怎樣表現的呢?默讀14——18自然段。對這對母子,你又有怎樣的認識?畫出重點語句體會。

抓住重點詞句感受母愛

媽媽: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保護自己的孩子,愛孩子超過愛自己。

從哪讀出來的?引導學生找到描寫媽媽的語句。

①15自然段

A對比讀

出示15自然段:透過對比讀,你有什麼體會?

撲下來、推到一邊、豎起來、張大了嘴、直瞪說明媽媽心裏只想着普季克,毫不猶豫地飛下來,擋在孩子的面前,絲毫沒有想到自己。

朗讀。

B展開想象。

a讀着這樣的語句,你的頭腦中出現了怎樣的畫面?你看到什麼?(同學描繪頭腦中出現的畫面)

b出示書中的圖。教師激情:同學們,在強大的敵人面前,又一隻老麻雀挺身而出,用渺小的身軀拯救自己的幼兒。此時此刻,你彷彿聽到什麼?

朗讀。

②16自然段:還從哪感受到這種偉大的母愛?

出示16自然段:重點體會“好像一點也不在乎、歡天喜地”。

談感受,朗讀

③讓我們再一次感受那母愛。指名朗讀14——16自然段。

(3)角色對話感受小麻雀的成長。

多麼動人的畫面,多麼感人的話語,同學們,此時此刻,你就是普季克。我想問問你普季克,當你掉下來,正在害怕時,看到媽媽飛下來,你有什麼想法?是什麼力量,使你竟然飛了起來?當你看到媽媽因保護你,失去了尾巴還因你學會飛高興而忘卻自己的疼痛,你又有什麼感受?你說沒什麼,總得一樣一樣學,你都學會什麼了,明白什麼道理?(引導學生一方面感受母愛;一方面認識到小孩子自作聰明,不聽勸告,是要吃虧的。另一方面要在實踐中經受鍛鍊,增長生活的本領。)

(4)學習19自然段

你能用既……又……的句式表達同樣的內容嗎?這句話還可以怎樣說?

(如:一方面……另一方面……)

3、拓展延伸,檢驗成長。

創設新的情景:看來小普季克們都從中總結了成長的經驗與教訓。學會飛的小麻雀普季克,開始在媽媽的帶領下,練習捕食了。這回,媽媽會吸取經驗,怎樣教普季克,普季克又是怎樣學習的?想象場景,動筆寫人物之間的對話。注意提示語三種不同位置的使用。

板書設計:

小麻雀

外形 動作 神態

自作聰明,是要吃虧的

教後反思:

透過童話的文字,緊緊抓住文字的語言,透過反覆朗讀、多種形式的朗讀,使學生逐漸體會到麻雀媽媽與小普季克的形象特點。童話裏邊有不少的母子對話,這些對話既體現了媽媽對於孩子的關愛,也流露出了小普季克天真可愛、自作聰明的個性,所以在教學時我始終讓學生透過分角色朗讀課文,儘量朗讀出不同人物形象的語氣和心情,當然也相機穿插了師生合作朗讀,讓學生加深對形象的認識和了解。

小麻雀教案 篇4

知識與能力

認識本課要求會認的蹈、瞪、舔、懊4個生字。會寫摔、糾、蹲、扯、蹈、瑩、瞪、舔、懊、禿等10個字,掌握糾正、手舞足蹈、綠瑩瑩、懊惱、光禿禿等詞語。

過程與方法

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理解文章內容,從小麻雀的成長過程中,吸取成長經驗,全面正確地認識這對母子。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引導學生抓住句子中的重點詞語,體會句子中人物的心情。

2、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

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全面、正確地認識這對母子。

第一課時

(一)匯入:

同學們,以前我們學了好多篇有意思的童話,你還記得哪些篇?這些童話,不僅向我們敘述了一個個動人的故事,還給我們小朋友以啓示,讓我們知道爲人處世的道理呢。今天,我們就學習著名的大作家高爾基的童話《小麻雀》,從這個故事中,我們又會有怎樣的收穫呢?板書:小麻雀

(二)新課:

1、自學課文:

一讀:小聲讀課文,初步瞭解課文的內容,思考課文寫了一件什麼事?

二讀:畫出帶有生字的詞語和不理解的詞語,並聯繫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意思。標出自然段

2、檢查自學效果:

(1)認讀生字:摔、糾、蹲、扯、蹈、瑩、瞪、舔、懊、禿

(2)記、寫生字:蹈、瞪、舔、懊

重點指導:蹈。(形聲字,左邊表形,右邊表聲。)

右邊部分誰認識?舀(yǎo)

你還知道哪些帶舀字的字?(稻、滔、韜)

你有什麼發現?這些字的韻母都是ao

這個字哪最容易寫錯?(右邊容易寫成陷的右邊)。

你還知道哪個字帶陷的右邊?有什麼特點?(餡。韻母是an)

開動腦筋想一想,你用什麼辦法區分、記好稻、滔、蹈、韜、陷、餡?

(3)詞語:區分惱腦

惱:生氣、使生氣。煩悶

腦:頭。腦筋

你能根據意思,選正確的字填空嗎?

懊()、大()、()袋、煩()、()人

3、整體把握,捋出線索,感受小麻雀成長過程。

(1)拉出成長髮展階段:

默讀課文思考:普季克在成長過程中,大致經歷了哪幾個階段?找出文中相應的概括性語句,劃出來,讀一讀。

出示課件:開始(),後來(),最後()

(第八自然段:不相信,樣樣按自己的意思解釋第十四自然段:不相信,還不知道自作聰明是要吃虧的第十九自然段:會飛了,感到高興,但看到爲自己受傷的媽媽,鼻子酸酸的)

(2)根據成長階段分段:

文中哪些自然段分別講述了上述內容?

(113)小普季克不會飛,對外界很好奇,又不相信媽媽的話,不聽媽媽的勸告。

(1418)小普季克不小心掉在一隻大花貓的旁邊,媽媽奮不顧身保護他,他又急又怕,竟然飛到窗臺上,媽媽的尾巴卻被大花貓咬掉了。

(19)小普季克會飛了,心情既高興又難過。

4、提出不懂的問題,教師梳理,提出學習的主問題。

小麻雀和麻雀媽媽是一對怎樣的母子?

5、作業:書寫生字、生詞,熟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匯入:同學們,在自然界,動物與人的成長過程有着相同的經歷,媽媽們在教育自己子女上也有着共同的做法。高爾基就介紹了這樣一隻叫普季克的小麻雀和它的媽媽。今天,我們就隨着前蘇聯大作家高爾基的筆,去體驗小麻雀普季克的成長過程,或許你能吸取到一些成長經驗呢。

(二)新課:

1、整體把握課文主要內容。

瀏覽課文,想一想這篇文章寫了一件什麼事?

2、細讀課文,體會成長過程。

這是一對怎樣的母子呢,讓我們到普季克的成長過程中去感受。

(1)以讀代講,初步體會人物特點。

默讀課文113自然段,你對小普季克及他的媽媽分別有什麼瞭解?

①媽媽:媽媽對孩子十分關心,總是耐心地、不厭其煩地告訴孩子生活常識。生怕孩子有危險。

②普季克:

小普季克對外界很好奇,求知慾很強。

小普季克是一個自以爲是、自作聰明的孩子。

分角色朗讀:

同座位兩個同學一個讀媽媽,一個讀普季克,只讀兩人的對話。讀出媽媽對孩子的關愛,讀出小普季克的天真與幼稚。指名讀。

(2)品讀重點段,感受偉大的母愛與小普季克的成長。

普季克不顧媽媽的勸告,不相信媽媽解釋的話,他還不知道,自作聰明,不聽勸告是要吃虧的。終於有一天,他蹲在窩邊,扯着嗓子,唱着自己編的歌。一不留神,掉到窩下去了,一隻大花貓正好蹲在那裏這時這對母子是怎樣表現的呢?默讀1418自然段。對這對母子,你又有怎樣的認識?畫出重點語句體會。

抓住重點詞句感受母愛

媽媽: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保護自己的孩子,愛孩子超過愛自己。

從哪讀出來的?引導學生找到描寫媽媽的語句。

①15自然段

A對比讀:

出示15自然段:

媽媽從樹上撲下來。她把普季克推到一邊,渾身的毛豎起來,張大了嘴巴,雙眼直瞪着大花貓。一副兇猛的樣子花貓。麻雀媽媽那兇猛的樣子,使大花貓大吃一驚。

透過對比讀,你有什麼體會?

撲下來、推到一邊、豎起來、張大了嘴、直瞪說明媽媽心裏只想着普季克,毫不猶豫地飛下來,擋在孩子的面前,絲毫沒有想到自己。

朗讀。

B展開想象。

a讀着這樣的語句,你的頭腦中出現了怎樣的畫面?你看到什麼?(同學描繪頭腦中出現的畫面)

b出示書中的圖。教師激情:同學們,在強大的敵人面前,又一隻老麻雀挺身而出,用渺小的身軀拯救自己的幼兒。此時此刻,你彷彿聽到什麼?朗讀。

②16自然段:

還從哪感受到這種偉大的母愛?

出示16自然段:

緊跟着,媽媽也飛了起來,可尾巴卻讓撲上來的大花貓咬掉了。不過,她好像一點也不在乎,蹲在普季克身邊,啄啄他的後腦勺,歡天喜地地問:怎麼樣?怎麼樣?

重點體會好像一點也不在乎、歡天喜地。

談感受,朗讀

③讓我們再一次感受那母愛。指名朗讀1416自然段。

(3)角色對話感受小麻雀的成長。

多麼動人的畫面,多麼感人的話語,同學們,此時此刻,你就是普季克。我想問問你普季克,當你掉下來,正在害怕時,看到媽媽飛下來,你有什麼想法?是什麼力量,使你竟然飛了起來?當你看到媽媽因保護你,失去了尾巴還因你學會飛高興而忘卻自己的疼痛,你又有什麼感受?你說沒什麼,總得一樣一樣學,你都學會什麼了,明白什麼道理?(引導學生一方面感受母愛;一方面認識到小孩子自作聰明,不聽勸告,是要吃虧的。另一方面要在實踐中經受鍛鍊,增長生活的本領。)

(4)學習19自然段

普季克終於學會飛了,他感到十分高興;可看着媽媽那光禿禿的尾巴,他又覺得鼻子酸酸的。

你能用既又的句式表達同樣的內容嗎?這句話還可以怎樣說?

(如:一方面另一方面)

普季克你爲什麼鼻子酸酸的?此時此刻,你有想對媽媽說的話嗎?

引導學生從兩方面談:一方面感受媽媽的愛。一方面請媽媽不要嘮叨,應該多教小麻雀一些本領。

3、拓展延伸,檢驗成長。

創設新的情景:看來小普季克們都從中總結了成長的經驗與教訓。學會飛的小麻雀普季克,開始在媽媽的帶領下,練習捕食了。這回,媽媽會吸取經驗,怎樣教普季克,普季克又是怎樣學習的?想象場景,動筆寫人物之間的對話。注意提示語三種不同位置的使用。

小麻雀教案 篇5

設計意圖:

我班的孩子對周圍環境具有好奇心,尤其對園內的小鳥、小烏龜等動物充滿了關愛之情,而孩子在言語表達上卻存在怕生、不自然、甚至不肯說等現象。爲了鼓勵孩子們願說、敢說,我根據孩子的認知水平及生活經驗選擇、改編了一系列以動物爲主角的故事、兒歌,以他們喜歡的角色激發其說的願望。

《愛唱歌的小麻雀》是一篇充滿關愛之情的溫馨小故事,作品圍繞“愛唱歌的小麻雀卻不能唱歌”的主線,以小小的懸念吸引着孩子,透過簡單重複的對話,使孩子慢慢獲得一份情感的愉悅,從而延伸爲內化的行爲。在教學過程中,考慮到此作品角色較多又有變化,所以將角色的認知放在最前部分,爲理解故事打下伏筆;而故事結尾也以層層遞進的方式展開,從“小麻雀不唱了”到“想想什麼辦法”再到“等鹿寶寶醒來了再唱”,給孩子清楚明瞭的記憶、理解、想象的線索,同時又將教學氣氛推向高潮,有利於孩子言語表達的發展。

教學目標:

孩子能理解作品中的情節,感受故事中關愛朋友的情感。

培養孩子願意在衆人面前較自然地表述。

教學重點:幼兒能在衆人面前較自然地表述。

教學難點:理解故事內容,產生情感的共鳴。

(認知 情感的激發 行爲的轉化)

教學準備:自制有層次的圖書一本,有各種可粘貼操作的動物形象。

教學過程:

第一遍聽故事,突出認知--別人睡覺時,不要唱歌,不吵醒別人。

故事的名稱。

提問:猜猜故事中會講什麼呢?

透過看看、猜猜,逐一出示故事中的角色。

按其順序貼在圖書的“樹”上,除去小鹿的角色。

提問:誰住在最上面(最下面)?

啄木鳥的上面(下面)住着誰?

老師講述故事至最後一段,引導孩子觀察畫面。

提問:現在你們知道了嗎,小松鼠爲什麼叫小麻雀不要唱了?

教師繼續講完故事,與孩子一起誇誇小麻雀。

第二遍聽故事,激發情感--結合生活經驗,爲小麻雀想想其它辦

法。

展示圖書。按序讓小動物住進每一頁中。“讓我們一起翻着書,講講故事。”

合作講述。教師放慢速度講,對話處留給孩子講,以利於孩子們在聽故事中掌握語言。

提問:小麻雀還可以怎麼做?

輔助提問:小麻雀可喜歡唱歌了,怎麼辦呢?

到什麼時候小麻雀才能唱?

第三遍聽故事,轉化行爲--和小麻雀一起爲醒來的小鹿唱最好聽

的歌。

聽錄音故事。(配樂對話)

等待小鹿的醒來。

幼兒和小麻雀一起爲醒來的小鹿唱唱跳跳,抒發情感。

結束:

以小鹿的口吻,感謝懂事的小麻雀和小朋友們。

附故事:

愛唱歌的小麻雀

在高高的樹頂上,住着一

只愛唱歌的小麻雀,她的歌聲可好聽了,小動物們都喜歡聽。

有一天,小麻雀又站在高高的樹頂上,大聲地唱起了歌:“大清早的樹林裏,有隻麻雀愛唱歌。。。。。。”。突然,從下面傳來一個聲音:“上面的小麻雀,請你不要唱了。”小麻雀想:“是我唱得不好嗎?爲什麼不要我唱?我得下去問明白”。

小麻雀往下飛,看見貓頭鷹問:“是你不要我唱歌的嗎?”貓頭鷹說:“不是不是,是下面的`朋友不要你唱。”

小麻雀又往下飛,看見啄木鳥問:“啄木鳥,是你不要我唱歌的嗎?”啄木鳥說:“不是不是,是下面的朋友不要你唱。”

小麻雀繼續往下飛,看見小猴子問:“小猴子,是你不要我唱歌的嗎?”小猴子說:“不是不是,是下面的朋友不要你唱。”

小麻雀再往下飛,看見一隻小松鼠問:“小松鼠,是你不要我唱歌的嗎?”小松鼠說:“是的。是我叫你不要唱的。”

小麻雀奇怪地問:“爲什麼呢?”

小松鼠說:“你飛下去看看就知道了。”

小麻雀飛到了樹底下,呀!草叢中的鹿寶寶正在睡覺呢。

小麻雀不唱歌了,輕輕地飛回樹頂,安靜地等着等着。它想:“等鹿寶寶醒來了,我要爲她唱一支最好聽的歌。

小麻雀教案 篇6

一、活動名稱

《小麻雀》

二、活動目標:

1、讓幼兒感受大小調的不同音樂情緒。

2、學習三角鐵和搖鈴的使用方法。

3、體驗音樂活動帶來的快樂。

三、活動準備:

哭臉和笑臉的卡片

小鳥玩偶

三角鐵、手搖鈴

四、活動過程:

1、熱身律動

——《Hello歌》

2、音感練耳

——老鼠按鍾(3、5)

a、聆聽單音(加上柯爾蒙手勢)

5---3---

b、樂器加嗓音

c、辨別高低音:55555(雙手舉起來)

33333(雙手敲地板)

d、再見

3、傾聽音樂

——匯入:出示難過的表情和傷心的表情

今天,嬌嬌給小朋友帶了兩個有趣的表情,請小朋友觀察一下這兩個表情有什麼不同,並請小朋友模仿一下這兩個表情。

——出示小鳥玩偶,講述故事

教師拿出表情卡紙,幼兒做出相應反應,並聽音樂旋律,引導幼兒聽辨音樂情緒,並做出相應反應:

——微笑卡紙表示開心(音樂爲大調)

哭臉卡紙表示難過(音樂爲小調)

4、感受音樂

——幼兒跟隨老師一起做音樂律動

5、表現音樂

——主教老師拿難過的表情卡紙,助教老師拿開心的表情卡紙,站在不同的位置,當音樂中出現不同情緒時,小朋友走到手持相應卡紙的老師身邊,用肢體表達與之相對應的情緒。

6、綜合呈現

——教師介紹樂器名稱,並示範樂器使用方法

——(播放收發樂器音樂)將幼兒分成兩組(一名老師負責帶一組幼兒進行樂器演奏),分發兩種不同的樂器

三角鐵表示悲傷的情緒(長調)

手搖鈴表示開心的情緒(短調)

——樂器演奏結束,播放收發樂器音樂,助教老師收樂器,助教老師帶幼兒進行放鬆運動

7、再見儀式

——《再見歌》

五、活動結束

小麻雀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學說故事中角色的對話。

2、積極參與語言遊戲活動,感受故事中關愛朋友的美好情感。

3、透過語言表達和動作相結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引導幼兒在故事和遊戲中學習,感悟生活。

5、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活動準備:

1、麻雀手偶一個、高高的大樹和小草背景圖( 從上至下不同的位置隱藏貓頭鷹、小猴子、小松鼠、小鹿的圖片)

2、“愛唱歌的小麻雀”字條。錄音

3、動物頭飾,歌曲《我們都是好朋友》。PPT課件

活動過程:

一、匯入活動:

——播放歌曲《一隻小麻雀》

師:是誰在唱歌呀?(小麻雀)老師邀請這隻愛唱歌的小麻雀來做客,我們一起歡迎它的到來。今天我們就來講一個小麻雀的故事叫《愛唱歌的小麻雀》——出示字條

二、分段講述,引導幼兒學習故事值得對話。

教師有表情地講述故事,講到“忽然,樹下傳來了一個聲音”提問:那個聲音是從哪裏傳來的呀?說了什麼?叫誰不要唱歌了?

幼兒猜想:請小朋友猜一猜爲什麼不讓小麻雀唱歌了呢?(鼓勵幼兒大膽猜想)

教師繼續講故事……

提問:小麻雀是怎樣問貓頭鷹的?貓頭鷹是怎樣回答的?小朋友猜猜看,貓頭鷹下面的朋友是誰呢?(是嗎?我們看看到底是誰?——拉出小猴子圖片)那小麻雀會和小猴子說什麼呢?——觀察小猴子的動作,小猴子會說什麼呢?(配上動作)

教師繼續講故事…….

提問:是誰不讓小麻雀唱歌了?老師也覺得很奇怪,小麻雀唱歌很好聽,小松鼠爲什麼不讓它唱呢?請小朋友猜猜是什麼原因呢?

師:是不是這個原因呢?師繼續講述故事以又輕又慢又神祕的語氣講述,並輕輕的撥動草叢,讓幼兒看到小鹿。

提問:現在,誰知道小松鼠爲什麼不讓小麻雀唱歌了嗎?當小麻雀看到鹿寶寶在睡覺後,他有事怎樣做的呢?

討論:你們喜歡小麻雀嗎?爲什麼?你覺得什麼時候也要安靜,不吵鬧?——播放PPT課件圖片 教師小結:我們也要學會關愛朋友,當小朋友看書時,要安靜不要聲講話,午休時,不和別人講話,進餐時,不要打擾別人吃飯…….

三、分角色表演故事,續演故事。

1、師:小動物們聽到小朋友這樣關心自己的好朋友。它們悄悄地飛到了小朋友的椅子下。來,我們一起把它們請出來吧!

(小朋友們輕輕地拿出小動物頭飾)

2、師:向你的好朋友介紹一下,飛到你身邊的小動物是誰? (幼兒互相介紹自己的小動物,幫助他們瞭解自己將要扮演的角色。小朋友們各自戴上小動物頭飾,教師戴上小麻雀頭飾。)

3、師:貓頭鷹在哪裏?(在這裏)。

師:噓!輕一點,誰在睡覺啊?(小鹿寶寶)

師:是呀,小鹿寶寶正在睡覺呢,我們要——(輕輕地說)

師:貓頭鷹,是你不要我唱歌的嗎?(貓頭鷹):不是不是,是下面的朋友不要你唱。

師:啄木鳥,是你不要我唱歌的嗎?(啄木鳥):不是不是,是下面的朋友不要你唱。

師:小猴子,是你不要我唱歌的嗎?(小猴子):不是不是,是下面的朋友不要你唱。

師:小松鼠,是你不要我唱歌的嗎?(小松鼠):是的。是我叫你不要唱的。

師:爲什麼呢?小鹿寶寶在睡覺。

師:哦!快看,小鹿寶寶美美地睡了一覺。現在,它伸伸懶腰醒了。

(教師出示一隻睡醒的小鹿圖片)

以小鹿的口吻感謝懂得關心別人的小麻雀和小朋友。

師:讓我們一起和小麻雀唱歌,跳舞吧!

四、教師開啟錄音機,播放歌曲《我們都是好朋友》,教師和幼兒一起唱歌、跳舞。

活動反思:

選擇這節《愛唱歌的小麻雀》因爲它是一篇充滿關愛之情的溫馨小故事,作品圍繞“愛唱歌的小麻雀卻不能唱歌”的主線,以小小的懸念吸引着孩子,透過簡單重複的對話,使孩子慢慢獲得一份情感的愉悅,從而延伸爲內化的行爲。同時,小班孩子對周圍環境具有好奇心,尤其對小鳥、小猴子、貓頭鷹等動物充滿了關愛之情,而小班孩子在言語表達上有些不完整、有些單一、個別小朋友還出現不願意說等現象。爲了鼓勵孩子們願說、敢說,我根據孩子的認知水平及生活經驗選擇以動物爲主角的故事、讓他們在喜歡的角色中更加激發孩子其說的願望。依據《指南》語言領域中提出“鼓勵幼兒大膽清楚表達自己想法和感受”“幫助幼兒加深對作品理解和體驗”根據這一教學目標結合小班幼兒年齡特點和語言發展水平制定目標。

整個活動下來雖然很流暢,但也存在了一些問題:

1、在整堂課的時候應該給幼兒更多自我表現得機會學習故事中的對話。在故事的講解中可以請個別幼兒上來表演故事中小麻雀和其他小動物的對話。

2、認知上的錯誤,麻雀是不會唱歌的而且歌聲並不好聽,唱歌唱的很好聽的應該是黃鶯。

3、課堂中幼兒的猜想活躍,但我個人卻出現了:反應較慢,不夠靈活的現象。仍需提高個人的課堂應變能力。

小麻雀教案 篇8

設計意圖:

現在的孩子都是獨生子女,在家長的精心呵護下成長,特別缺乏這種關心別人、幫助別人的美德。我們班的孩子總是爲了一點點小事斤斤計較,互不相讓。《愛唱歌的小麻雀》是一篇充滿關愛之情的小故事,希望透過此活動讓孩子們體會關愛別人的美好情感,幫助別人的真正快樂。

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感受故事中小麻雀關愛同伴的美好情感,幫助別人的真正快樂。

2、大膽表演小動物們的對話,理解詞語“又”、“繼續”。

3、讓幼兒快樂地參與故事表演中。

準備:自制圖書、故事錄音、頭飾。

過程:1.引出活動,提高幼兒聽故事的興趣。

(1)出示圖書,展示用大樹做的封面,並介紹故事名稱。

(2)引導幼兒透過故事名稱猜測故事可能會講些什麼?

2.理解故事內容。

(1)老師有聲有色地講述故事。

(2)提問:“誰住在大樹的最上面?”“誰住在小麻雀的下面?”“誰住在大樹的最下面?

(3)提問:“誰不讓小麻雀唱歌?”“爲什麼呢?”

3.師生合作講述故事。

(1)老師一邊放慢速與幼兒合作講述故事,一邊欣賞圖書。

(2)幼兒有表情的模仿小動物的對話,並初步理解詞語“又”、“繼續”。

(3)分析討論:小麻雀可喜歡唱歌了,現在不能唱,誰能幫幫它想個好辦法!

4.聽錄音進行故事表演。

(1)自由選擇角色,進行故事表演。

(2)小麻雀告訴大家:朋友應該互相關心、互相幫助。別人得到快樂,自己更快樂!

5.延伸活動:小麻雀爲大家唱歌,大家爲它伴舞。

6.小麻雀依依不捨地向大家告別。

小麻雀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練習雙腳向上、向前跳。

2、感受與老師、小夥伴共同遊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歡快的背景音樂。

活動過程

1、模仿“小動物走路”進行熱身。

2、一起來學小麻雀。

(1)在教師帶領下學小麻雀飛,雙腳向上、向前跳。

(2)“小麻雀”找食兒吃。

教室帶領幼兒模仿小麻雀向上、向前跳的動作,以及找到食物吃的樣子。

聽老師口令,變換方向跳,如:“這邊有好多小米呀!一起來吃吧!”“那邊有好多小蟲子,我們去那邊看看吧!”

(3)“小麻雀”飛上天。

模仿小麻雀在場地上飛來飛去。教師可啓發幼兒模仿小麻雀歡快的叫聲。

注意:因爲連續的雙腳跳活動量非常大,因此第(2)與第(3)環節要交替進行。

3、放鬆活動。

“小麻雀”回家了。

教師帶領幼兒做放鬆活動。重點放鬆雙腿、雙腳。

小麻雀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根據圖片內容參與故事講述,重點學說故事中對話部分。

2、感受故事中關愛朋友的美好情感,培養移情意識。

3、願意在集體面前自然地表述。

活動準備:

1、大幅背景圖大樹,“愛唱歌的小麻雀”字條。

2、小麻雀、貓頭鷹、小猴子、小松鼠、小鹿等可操作的動物圖片。

3、故事錄音《愛唱歌的小麻雀》,錄音機。

活動過程:

1、引題。

師:森林裏的一棵大樹上住着許多小動物,讓我們去看看它們吧!(展示圖景)

2、初步瞭解故事。

(1)出示大樹,並按照故事中各動物的位置將動物卡片貼上。

(2)師:小朋友們看,就是在這棵大樹上發生了一個故事,故事的名字叫:愛唱歌的小麻雀。

(3)提問:剛纔老師說故事的名字叫什麼?請幼兒回答,同時出示題目的字條貼在圖景的最上面,請幼兒跟讀。

3、理解故事內容

(1)教師邊引導幼兒觀察圖片,邊完整講述故事。

(2)提問:誰住在最上面?它喜歡幹什麼?它的下面住着誰?

(依次將各個動物的上下關係理清)

請幼兒將此位置反覆進行描述。

4、討論。師:讓我們一起來聽一聽這個故事。

(1)欣賞故事錄音一遍。

(2)討論小結並學習動物的語言。

師:剛纔小麻雀問貓頭鷹的時候,它是怎麼說的?

剛纔小麻雀問小猴子的時候,它是怎麼說的?

剛纔小麻雀問小松鼠的時候,它是怎麼說的?

(3)師:小麻雀那麼喜歡唱歌又唱的那麼好聽,可現在不能唱了,怎麼辦呢?引導幼兒討論(輕輕地唱,到別的地方去唱,一起睡覺等等)

(4)師:什麼時候小麻雀可以在大樹上唱歌呢?

5、師:那我們一起和小麻雀等小鹿醒來吧。

教師用睡醒的小鹿圖片來替換睡覺中的小鹿。

師:咦,小鹿醒了,我們和小麻雀一起唱歌給小鹿聽吧。

6、教師引導幼兒進行歌表演。

7、談話。 師:今天我們聽了一個什麼故事?

聽了這個故事以後,小朋友明白了一個什麼道理呢?

小結:我們要關心、愛護身邊的小朋友,上課的時候要認真聽,不去影響別人,遲到的時候先在教師門口等老師上完課,不影響大家;中午睡覺如果睡不着的話不要去和別人講話,小便輕聲告訴老師等。

標籤:教案 麻雀 十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