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夜雨寄北》《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教案 (北師大八年級上冊)

學習目標

1.知識與能力:瞭解古詩有關知識及作者的文體常識,理解詩句的含義。

2.過程與方法:自主、合作與探究,理解詩意並賞析詩歌

3.情感與價值觀:感受寓情於景情景交融的傳統文化魅力及詩的意境美。

重點:運用聯想和想象賞析詩歌的思想內容,感知詩中塑造的藝術形象。

難點:體會詩人的感情,感受詩的意境美。

教法選擇 誦讀、比較與討論

課前準備 查找資料、準備課件

一、匯入新課

匯入:中國被稱爲詩的國度,在這裏面留下的詩篇浩如煙海,其中就有被稱爲“小李杜”的李商隱和杜牧,“三蘇”之一的蘇軾。 我們就來學習李商隱的詩《夜雨寄北》和蘇軾的詩:《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看他們是怎樣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

二、出示目標(同上)

三、學法指導

1.動手自主查閱資料瞭解有關作者的文學常識及寫作背景或心境 。 

2.聽多媒體範讀後,反覆讀詩。(注意節奏和感情)

3.精讀全詩, 理解詩的內容、體會詩的意境。

4.領會詩所表達的深刻思想情感。

5.熟讀成誦,品味詩歌語言。

四、學生先學,教師巡視

1.理解作者及寫作背景:李商隱(813-858):字義山,號玉溪生。是晚唐時期很有影響的一位著名詩人,可惜運與願違,“一生襟抱未嘗開”,多寫時代離亂、個人失意的感慨。公元851年--855年,李商隱在東川(今四川三臺)節度使柳仲郢的幕府中擔任書記(相當於現在的祕書)之職。秋雨綿綿中的一天,他收到遠在長安的友人(妻子)的來信,問他何時能回長安。激起了詩人無限的感慨,詩人依窗觀雨景,吟成了此詩。    蘇軾(1037-1101):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北宋文學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三蘇”中成就最大的。

六月二十七日是寫這首詩的時間,是一年中最熱的時候,經常會有陣雨或雷雨出現。地點在望湖樓,在似醉非醉的情況下寫的詩。

2.詞語解釋。何當:何時能夠。卻話:重提,再說。卻,還,再。後兩句的意思是,什麼時候能夠相聚在西窗下

1.指名學生背或讀自己蒐集的大小李杜或蘇軾的詩歌。

2.出示學習目標,並強調重難點。

3.引導學生回顧學習詩歌的方法。

4.出示學習任務及要求。

5.巡視學生的自學情況。並進行個別指導或點撥,着重關注後進生的學習情況。適時參與個別小組的討論,鼓勵學生大膽說出自己的見解,努力做到有理有據。

1.叫到名字的學生背或讀自己蒐集的名言,其餘的補充。

2.齊讀學習目標,明確重難點。

3.回顧並總結出學法要點。

4.明確學習任務及要求,並進行先學。

5.學生先查資料按名時地著稱的要求整理出作者的情況。

剪燭長談,再來回憶訴說今天巴山夜雨的情景呢?翻墨:形容黑雲像倒翻的墨汁。跳珠:形容雨點打到船上像跳動的珠子。

3.學習課文內容。

(1)聽範讀兩遍,跟讀;(2)看幻燈片理解詩意;(3)讀完詩歌《夜雨寄北》,你的眼前出現了幾個形象?(明確:兩個。從“君問歸期未有期”可看出有兩個人物在進行問答。這首詩的詩題或作“夜雨寄內”,“內”即李商隱的夫人。現傳各本多作“夜雨寄北”,“北”,即在北方的人,或爲妻子,或爲友人。有人認爲該詩是寫給長安友人的。所以是親人或友人在問詢李商隱何時才能歸去,但自己歸期無定。詩人心境之鬱悶、孤寂不難想見。)

(4)譯文:您問我的歸期,但我的歸期沒有定下來,現在我是獨居在巴山的旅館裏,面對不停夜雨,只見秋天的池水往上漲。什麼時候才能夠與您在家中西窗下面一起剪燭長談,又說起我獨居巴山的旅館中面對夜雨的情景。

(5)古詩《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寫天氣變化之快,我們可以從什麼地方看來的?這首詩哪些地方用了比喻?  

                

五、檢查學生的先學效果  

詩句賞析:“黑雲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前兩句寫雲、雨:墨汁一般的濃雲黑壓壓洶涌翻騰而來,還沒來得及遮住湖邊的山巒,就在湖上落下了白花花的大雨,雨腳敲打着湖面,水花飛濺,宛如無數顆晶瑩的珍珠,亂紛紛跳進遊人的船艙.“黑雲翻墨”和“白雨跳珠”,兩個形象的比喻,既寫出了天氣驟然變化時的緊張氣氛,也烘托了詩人舟中賞雨的喜悅感。  

                      

六、學生討論、更正,教師點撥

1.《夜雨寄北》“君問歸期未有期”一句中出現了兩個“期”,有沒有重複之嫌呢?(明確:從字面來看是重複,本來回避這種重複很容易,把第二個“期”改爲“時”:“君問歸期未有時”,也是可以的,但這樣可能有些潛在意味的損失。因爲第二個“期”,強調一種失望的感覺。你的“期”,是日期,更重要的是期待,二者通通沒有,不但是近日期沒有行期不能馬上回來,就是未來何期,也沒有確定。日期和期待,雙重意味,表面上是日期,深層的是期待,是思念。兩個“期”字表明詩人不想用委婉語,而用直率語正面衝擊對方的心理。)  

 2.說說這兩首詩表達的思想感情。 

七、當堂訓練

6.指名學生逐一檢查學生自學情況,尤其要照顧和了解中後進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

7.學生回答完畢後,出示課件讓學生進行對照,引導學生找出差距與不同。

8.指導學生在課文相應的地方做標記或記筆記。

9.點撥,糾正,補充,總結並延伸。

10.巡視,檢查背誦與默寫

11.梳理歸納要點,進行比較。

6.對照課下注釋和工具書,在熟讀課文的基礎上,小組合作完成翻譯任務。

7.叫到名的學生回答相應的問題,做到語言簡練,表達準確。其餘學生糾正或補充。

8.看大屏幕,進行對照,及時記好筆記。

9.各抒己見,抓住重點,力求落實到具體的字詞上,能自圓其說即可。

10.練習鞏固。

11.結合板書談一談收穫或啓發。

作業設定 1.背誦默寫本首詩。    2.預習其餘三首詩。

 

劉佔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