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第二單元《練習二》教案

作爲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教案有助於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麼寫的嗎?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第二單元《練習二》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第二單元《練習二》教案

第二單元《練習二》教案1

第2課時

(一)教學目標

1.按要求摘錄句子,完成第4題。

2.閱讀訓練,完成第5題。

(二)教學過程

1.指導學習第4題。

(1)讀題,明確要求。(根據要求摘抄句子,並說說這些描寫的作用。)

(2)按要求從第七單元幾寫人的課文中去劃找。

(3)全班交流、評議。

:寫人的神態、語言、行動和心理活動是描寫人物的四種方法,每種方法對錶達人物品質都能起到突出、反映的作用,能使人物形象更生動。

2.指導學習第5題。

(1)讀課後問題。

(2)帶着問題自學短文,思考怎樣回答。

(3)全班討論。

①選擇:使、偷偷、寶貴、收藏、耐人錄味。

②那一小段應補在第2、3自然段之間,起承上啓下的作用。

③文中能反映全文中心意思的成語是“精益求精”,寫了“作畫對自己的要求十分苛刻”、“喜歡聽取批評意見”兩方面的內容。

3.佈置作業。

摘錄句子,完成練習第4題。

第二單元《練習二》教案2

教學內容:

北師大版小學數學第十一冊P31-33

教學目標:

1、透過練習,加強百分數的應用,能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

2、進一步瞭解和掌握百分數的意義。

教學重點:

進一步提高學生運用百分數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體會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

教 學 過 程

十一、談話引入。

同學們,我們學習了百分數的應用,現在來看看遇到這些問題,你會不會用所學知識去解決。

十二、基礎練習

1、P31練習二和第1題

讓學生先填表,然後指名說得數,集體訂正。

2、第2題

解方程,挑選幾題有代表性的題目,與學生一起探討解題的方法。

3、練習二第3題

(1)10月份比9月份節約用水百分之幾是什麼意思?

(2)需要知道什麼量?

4、練習二第4題

學生自主完成,集體訂正

師:什麼叫孵化率?

孵化率是95%是什麼意思?

不能孵出的佔單位“1”的百分之幾?

1-95%=5%

2400×5%=120(只)

5、練習二第5題

(1)先說題意,再獨立完成。

(2)集體訂正

十三、提高練習。

1、(自主學習天地)

請學生完成“智慧樹”的題。

再分題集體訂正,並說出解題思路。

2、課本練習二第11題

(1)先讓學生看統計表

(2)分小組討論完成題目

(3)指名小組代表解答。

3、P33思考題

師:要想知道哪個超市買更合算,先得求出分別到甲、乙超市買5瓶油的價格,再進行比較。

甲:12×4=48(元)

買四送一,只需花4瓶的價格就可以買到5瓶油。

乙:12×5×0.85=51(元)

每瓶12元,八五折

師:八五折是什麼意思?

比較: 48<51

所以選擇去甲超市

先讓學生自主選擇比較,再選擇去哪個超市合算。

4、練習題(出示課件)

學生獨立完成。

四、課堂總結

透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

五、作業

第二單元《練習二》教案3

教學目標:

鞏固除法的含義,及除法的各部分名稱。爲後面學習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打基礎。

教學過程設計:

一、完成教科書第21頁練習四第7題。

先讓學生獨立寫出除法算式,然後再全班講評。

(1)6除以3等於2。 6÷3=2 (複習除法的讀法)

(2)被除數是15,除數是3,商是5。 15÷3=5 (複習除法的各部分名稱)

(3)把20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4。20÷5=4 (複習把一個數平均分成幾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計算)

(4)9個蘋果,每3個一份,分成了3份。 9÷3=3 (複習把二個數量按照每幾個分成一份,求能分成多少份也可以用除法來計算)

二、完成完成教科書第21頁練習四第8題。

看圖寫算式。呈現給學生實物圖,請學生寫出乘法算式和除法算式。練習時,先借助畫面情境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再讓學生根據實物圖寫出乘法算式和除法算式。之後,讓學生展示自己寫出的算式,說一說每個算式表示的意思,使乘法、除法的內在聯繫自然滲透。

三、找朋友:完成教科書第22頁練習四第9題。

一部分的同學拿口訣,一部分的同學拿乘法算式。先由拿乘法算式的同學讀算式,然後問“我的朋友在哪裏”,拿口訣的同學就說“你的朋友在這裏”。也可交換着玩。

四、完成教科書第22頁練習四第10題。

要學生自己獨立完成,然後全班講評。重點要問學生爲什麼這樣列式?

教學反思:

省略

第二單元《練習二》教案4

教學內容:

教材第22-23頁練習五1-9題。

教學目標:

使學生進一步掌握簡單應用題的基本結構,學會解答簡單的減法應用題。

教學重點:

能夠根據條件和問題,排出多餘條件,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完成教科書P22第2題。

[本題中的多餘條件我們已經走了15分鐘了寫在旁邊,便於學生髮現。學生能很快選擇出題目中需要的資訊,解決問題。]

二、解決實際問題

完成教科書P22第4題,本題中多餘條件和有用條件寫在一起,位置隱蔽,需要。

[讓學生觀察畫面,口頭編題,列式計算,全班訂正。]

三、完成教科書P22第1題

讓學生根據畫面意思,進行編題。(小紅和小麗每人要寫15個大字,小紅已經寫了7個,還要寫幾個?小麗還要寫6個字,她已經寫了幾個字?)

[引導學生找出題目的已知條件和問題,再列式解答,全班覈對。]

[引導學生學會多次運用有效資訊,體會條件與問題之間的聯繫,正確解決問題。]

讓學生將兩道題的條件和問題完整地說清楚,再列式解答。

[然後比較兩道題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強化問題結構,進一步理解減法的意義。]

四、完成教科書P21第3題

[全班同時開始,在指定的時間內檢查學生的計算質量,對做得又快又好的同學給予表揚。]

五、完成教科書P23第6題

[先讓學生獨立完成,再集體訂正,教師任意指一兩題,請學生說出思考過程。]

六、完成教科書P23第8題

七、課堂練習

完成教科書P23第5、7、9題。

教學反思:

本節課在練習中讓學生髮現加法與減法之間的關係,進一步理解加法和減法之間的互逆關係,並能靈活運用解決實際問題,突出了想加算減法的思維過程。學生對這一思維方式逐漸得到了認可。

第二單元《練習二》教案5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夠熟練運用所學的乘、除法知識解決問題。

2、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提高學生解決問題技能。

教學難點:

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準備:圖片、題卡或課件等。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1、我們已經學了利用乘法和除法兩步計算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你們都有哪些收穫?把你的收穫再組裏交流一下。

2、今天我們繼續來研究這個問題。

【設計意圖】:使學生明確學習目標。

二、探索學習

1、引導學生完成練習七第8題。

(1)學生先獨立思考完成,教師巡視。

(2)交流彙報,集體訂正。

2、引導學生完成第9題。

(1)出示情境圖,學生看圖思考,獨立完成練習。

(2)同桌相互交流,說說題意、解決問題的方法和結果。

3、引導學生完成第10題。

(1)出示情境圖,學生觀察畫面,確定要先解決什麼問題。

(2)讓學生在小組內交流自己的解題思路。教師巡視。

(3)全班交流彙報。

【設計意圖】:練習與生活實際聯繫在一起,擴大用除法計算解決問題的空間,讓學生感受生活中處處用數學的同時,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做完題後讓學生交流解題思路,讓學生在交流中分享成功。

三、拓展應用

1、補充拓展性練習。

(略)

2、先讓學生獨立思考,再討論、交流,教師指導。

四、課堂總結。

今天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

第二單元《練習二》教案6

教學內容:

課本P21、22頁練習四第7、8、9、10題。

教學目標:

1、進一步體驗除法算式與生活實際的密切練習。

2、透過開展多種形式的“分一分”活動,讓學生進一步體會除法的意義。

3、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初步的抽象能力,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

查漏補缺,反饋出現的問題,進一步理解掌握除法的意義,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難點:

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初步的抽象能力,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學準備:圖片、題卡或課件等。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1、 談話:數學源於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讓我們從身邊找一找數學,用我們學過的知識解決一些實際問題吧!想想生活中哪些地方有數學,能否舉出例子來?

2、 學生舉例。

3、 自己能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嗎?

二、展開學習

1、 引導學生完成第22頁練習四第10題。

(1)、請學生仔細觀察圖,瞭解到哪些資訊?說給同桌聽一聽。

(2)、要求學生獨立完成。

(3)、指名回答,教師板書算式。說說算式表示的意思。

2、 引導學生完成練習四第8題。

(1)、教師巡視

(2)、學生交流彙報算式的意義。

三、拓展應用,加深理解

1、 引導學生完成練習四第9題。

(1)、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巡視。

(2)、指名彙報是怎樣計算的?

2、 引導學生完成練習四的思考題。

(1)、同桌互相說一說自己的想法,算式的意義。

(2)、全班交流彙報。

3、 引導學生完成練習四第7題。

要求學生仔細觀察,獨立思考完成。

四、課堂總結。

今天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

第二單元《練習二》教案7

教學內容:完成“練習與應用”的第6、7題,“拓展與實踐”,“反思”等。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系統地掌握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圓錐體的體積公式,理解這些體積公式之間的內在聯繫。

2、熟練地針對不同的情況運用不同的公式進行計算,使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有進一步的提高。

3、在合作交流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創新能力。

教學重點: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有關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和創新意識。

教學過程:

一、匯入

1、提問,引導學生討論:

(1)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圓錐體的體積公式各是什麼?它們的體積之間有什麼關係?

(2)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圓錐體的底面積相等、高也相等它們的.體積之間有什麼關係?

(3),板書關係.

2、基本練習:

將一個正方體木料加工成最大的圓柱體木料、圓柱體與正方體有那些相等的關係?如果將一個正方體木料加工成一個最大的圓錐體木料、正方體木料和圓錐體木料又有那些相等的關係?

透過上述兩題的比較,讓學生理解底面積相等、高相等與底面直徑相等高相等之間的區別。

3、公式推導的深化理解。

(1)提問:在圓柱體的推導過程中,圓柱體分成若干等份後拼成的長方體的表面積和圓柱體的表面積相比是如何變化的?如果圓柱體的高爲4分米、拼成長方體以後表面積增加了48平方分米,原來圓柱體的體積是多少立方分米?

(2)學生交流發言。

(3)教師引導:回憶推導過程,有什麼收穫?

二、實踐應用

1、實際生活中的問題與數學知識的合理搭配。

(1)一個圓柱體的罐頭盒外面貼商標紙,求商標紙的面積是求什麼?你還知道生活中有那些地方是求物體的側面積的?

(2)要做一個圓柱底面油桶現在已經有了一塊長25.12分米,寬5分米的鐵皮,現在要給它配上合適的底和蓋,需要邊長几分米的正方形幾塊?做成的圓柱體的容積是多少?

2、先實際測量,再運用所學的知識計算。

分小組測量並計算。

(1)每組先出示一個茶杯,量出有關的數據,算出茶杯的容積。

(2)給每組一個土豆,利用剛纔的茶杯讓學生想辦法測量出土豆的體積。

3、解決問題。

討論解決第6題。

根據學生的解答教師質疑:

除了題目中畫圖的擺的方法外有沒有其它方法?你能算一算其他方法擺時紙箱的長、寬、高各是多少嗎?

題目中所用的方法是不是用的硬紙板最少?

學生交流

討論解決第7題。

評議、交流

4、完成探索與實踐

探討、交流

三、

你有何收穫?反思

學生交流

四、作業

完成《練習與測試》相關作業

板書設計

與練習

第二單元《練習二》教案8

課型

新授/練習/複習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確定物體上下前後左右的位置和順序,並能用自己的語言表達。

過程與方法

在具體的活動中,讓學生體驗上下前後左右的位置關係,初步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初步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和理解問題的策略意識,使學生在活動中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

教學重點

能確定物體上下前後左右的位置和順序,並能用自己的語言試着表述。

教學難點

讓學生體驗上下前後左右位置的相對性。

教學準備

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

1、第1題

教師組織學生遊戲,遊戲當中教師提出要求,如小東的前面是誰,小云在小華的哪裏。組織學生看教材第11頁,由學生自己要求說一說。

2、第2題

學生按一定的順序坐成一排,教師提出要求,如:從前往後,第4位同學請站起來,請XX同學後面的學生舉起右手。學生根據教師要求做。學生自己提出要求,其他學生根據要求做。

3、第3題

把附頁中的小兔和烏龜貼在圖中,再看圖講故事。

說一說,誰在誰的前面。誰在誰的後面,誰在誰的上面,誰在誰的下面。

4、第4題

(1)教師出示第四幅圖畫,提出要求:請幫小明佈置房間。說一說東西應該放在什麼位置合適。

(2)學生先在小組中說,指名在圖畫中貼。

(3)教師要培養學生整理房間的習慣。

5、師生共同完成5、6題

(1)學生先自己做,然後全班交流。

(2)培養學生勇於說話,語言組織能力。

6、小結

同學們這節課你們都學得很好,今天把你學會的知識,回家講給爸爸、媽媽聽。

第二單元《練習二》教案9

練習課(一)

教學目的:

透過練習,加強學生的計算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學生自行提問,自己解答的能力的培養

教學過程設計:

一、計算

1、口算

35+429+670+3040+6

39+245-873-569-2

2、計算

19+2846-3739-1648-22

二、用數學

10分20分30分40分50分

姐姐2531322934

妹妹1948283036

合計:

問:合計是什麼意思?

2、第15頁第9題

讓學生獨立完成

3、第15頁第10題

問:有什麼東西?你能回答第幾問?

注意提出問題答案的多樣性,鼓勵學生從不同角度去考慮

4、第22頁第10、12題學生獨立完成

5、第22頁第113題

問:你想問全班同學什麼問題?(全班同學在練習本上寫出算式,並計算)

6、第25頁第5、6、7題

讓學生獨立完成

教學反思:

練習課(二)

教學內容:練習四

教學目的:

1、加強對學生看圖能力的培養。

2、加強學生提出問題的能力培養。

3、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過程設計:

一、常規練習

9+8=16+9=23+7=65+6=

435=21-9=36-7=43-8=

二、練習

1、出示

問:誰能讀一讀題目?(生範讀,全班齊讀,默讀)

這裏有幾句話?

你覺得哪一句話最重要?

你能列式嗎?

2、年級同學看電影,買了80張票,後來退了8張,二年級有多少同學看電影?

學生讀題,並請學生板演。

808=(張)

3、一本書12。30元,小麗想買一本還差3元,請問現在她有幾元?

問:總數是誰?

部分數是誰?

4、下面是2000年悉尼奧運會五個國家獲獎牌的數量(板)

美國俄羅斯中國澳大利亞德國

9788595857

你能想到什麼問題?

5、算出每張卡片上兩個數的和,在算出他們的差

445062537145

273625391938

第二單元《練習二》教案10

教學內容

《練習二 》

教學目標:

1、進行根據上下文理解詞義的詞句練習。

2、寫好帶有“撇”、“豎”的鋼筆字。

3、讀讀背背一組描寫景物的成語。

4、口語交際---當有人敲門的時候。

5、學寫毛筆字----基本筆畫“豎”。

教學重難點:

1、字: 漾、蔫、挎、躡

2、成語: “高堂廣廈” 等八個成語。

3、口語交際:當有人敲門的時候

教學準備:

課件 圖片等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學會聯繫上下文理解字意的學習方法。

2、書寫“異、齊、養”三個字中的“撇”和“豎”兩個筆畫。

一、教學第一題:學用字詞句

第一部分

1、審題,指名讀題目。

2、出示小黑板:明鏡一樣的水面頓時漾起了一道道波紋。

3、學生自由讀原句。

4、小組學生把這兩種解釋都放入句中自由讀一讀。

出示:

漾: ① 水面輕微動盪。

② 液體太滿而向外流。

5、指名說應選哪一種解釋並說明原因。

第二部分

我的十分鐘

1、讓學生以學習小組爲單位,合作完成下列學習任務:

① 讀懂題目要求。

② 小組成員合作,並選擇確切的解釋。

③ 由組長記錄下答案。

2、組織學習小學彙報。

3、師引導其他學生評議。

蔫性子:性格內向,不好動。

挎籃子:胳膊上掛着。

躡着腳:踮着腳,動作很輕。

第三部分

1、小結:根據上下文確定字詞的意思,這是學習的一種重要方法。掌握了這種方法,可以幫助我們在今後的閱讀中快速、準確地瞭解一些難解的字詞的意思。

2、指定一篇後面的課文,請學生用此法預習生字詞。

3、彙報交流。

二、教學第二題:寫好鋼筆字

1、認識要寫的字。

2、小組學習。在仔細觀察的基礎上,討論:這幾個字中的撇和豎怎樣寫纔好看?

3、輪流彙報討論結果,指名總結:撇要緊縮,短而彎;豎要舒展,長而尖。

4、教師在田字格中範寫,提醒學生觀察,注意間架結構和佈局。

5、學生練習描紅、仿影,細細體會。

6、反饋:展示優秀作業,表揚優秀字例和書寫姿勢正確的學生。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理解成語,熟讀成誦。

2、鋼筆字要求正確、規範,掌握毛筆字的基本運筆方法。

一、教學第三題:讀讀背背

1、讀題,審題。

2、我的十分鐘

出示8個成語,讓學生以學習小組爲單位,完成下列學習任務:

① 讀準字音,把成語讀正確。

② 結合課前的預習,小組成員合作理解成語的意思。

③ 組長記錄下自己小組成員不理解的成語。

3、小組彙報合作學習成果。

4、教師適當予以點撥,並提出以下問題全班同學交流。

①每一行兩個成語之間有什麼關係?

②八個成語有什麼共同之處?

5、指導學生熟讀成誦。

二、教學第五題:口語交際

1、讀題,明確要求。

2、指導學生觀察插圖。

出示書上的掛圖,說說圖上的小朋友在幹什麼?

讓學生以學習小組爲單位,完成下列學習任務:

① 當有人敲門的時候,可能會出現哪幾種情況?

② 針對不同的情況,你會怎麼想,怎麼做?小組內討論。

③ 小組內成員根據討論的結果,選擇其中一種進行表演。

組織學習小組彙報。

3、師相機提出下列問題供學生集體討論:

在不同的情況下,我們應注意些什麼?

① 當自己一人在家時,如果高敲門者是親朋好友或非常熟悉的人,就要充滿熱情,禮貌接待。

② 當自己一人在家時,如果敲門者是陌生人,首先要詢問他的身份以及與家人的關係,接着要設法覈實。如果一時無法覈實,而又覺得有所疑問,甚至發現明顯的破綻,那千萬不能開門。

5、讓學生把討論的結果連起來說一說。

6、教師總結。

三、教學第六題:學寫毛筆字

1、豎有懸針豎和垂露豎之分。

2、教師書寫,指導運筆方法。

① 懸針豎:逆鋒右上入紙,向下行筆,漸行漸提,引申出鋒,力送鋒尖,懸空回縮收筆。

② 垂露豎:起筆同上,中鋒下行,收筆處稍頓再折向左上縮回,藏鋒收筆。

③ 要在豎中線上書寫,不要歪斜。

3、學生練習書寫。

第二單元《練習二》教案11

教學目標:

1、加深對圓錐體積計算公式的理解,能應用有關知識解決生活實際問題。

2、進一步理解等底等高的圓柱和圓錐之間的關係。

3、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綜合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綜合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複習回顧

1、等底等高的圓柱與圓錐體積之間有怎樣的關係?

2、圓錐的體積怎樣計算?

二、基本練習

1、填空

(1)等底等高的圓柱和圓錐的體積相差12立方分米,這個圓錐的體積是()立方分米,圓柱的體積是()立方分米。

(2)等底等高的一個圓柱和一個圓錐的體積和是96立方分米,圓錐的體積是()立方分米,圓柱的體積是()立方分米。

(3)把一個體積是18立方厘米的圓柱削成一個最大的圓錐,削成的圓錐體積是()立方厘米,削去()立方厘米。

(4)一個圓柱的體積、底面積與一個圓錐相等,圓錐的高是9釐米,圓柱的高是()釐米。

(5)圓錐的底面半徑是3釐米,體積是6.28立方厘米,這個圓錐的高是()釐米。

2、判斷。

(1)圓錐的底面半徑擴大3倍,體積也擴大3倍。()

(2)一個正方體和一個圓錐的底面積和高相等,這個正方體的體積是是圓錐體積的3倍。()

(3)圓錐的底面周長是12.56分米,高是4分米,它的體積是(12.56×4×1/3)立方分米。()

三、綜合應用

1、一塊圓錐形巧克力,體積是6立方厘米,底面積是4立方厘米,它的高是多少?

2、一個圓錐體積是640立方厘米,高是20釐米,它的底面積是多少平方釐米?

第八課時教學反思

教材中圓錐體積的相對練習較少,但在實際解決問題中卻常常需要學生能夠靈活應用,所以特別增加了一課時練習。

教學中的一組填空題,對於幫助學生深入理解等底等高圓柱與圓錐的聯繫很有價值。透過練習,學生們明確了圓柱與等底等高的圓錐體積和爲4個圓錐的體積(或4/3個圓柱的體積),而它們的體積相差2個圓錐的體積(或2/3個圓柱的體積)……。掌握這些知識對於解決實際問題很有幫助,如將圓柱削成最大的圓錐,求削去部分的體積是多少,就可直接用圓柱的體積乘2/3(1—1/3)從而使計算簡便。

教學中,我也遇到一些阻力——就是學生不願用方程去解答需要逆向思考的問題,可用算術方法列式又常常對“1/3”發憷。爲了更好與初中銜接,我在本節課綜合應用環節儼然是一位“推銷員”,不斷給學生強化方程解法的優勢,但在實際應用中全班不足五人願意採納這種方法。而用算術方法解答,則必須首先明確:若圓柱和圓錐體積和高(或者是底面積)相等,那麼圓錐的底面積(或高)是圓錐的3倍。

[再教建議]針對學生思維習慣,在教學填空第4小題時不僅要講清原因,而且應要舉一反三,促使學生在深入理解的基礎上切實掌握體積相等的圓柱與圓錐之間的聯繫。

第二單元《練習二》教案12

教學內容:

教材第19頁練習四7-9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熟練掌握十幾減幾的計算方法,正確地迅速地計算十幾減幾的退位減法。

2、訓練學生找出知識之間的聯繫,從而進行辯證唯物主義的事物普遍聯繫的觀點的啓蒙教育。

3、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善於發現數學問題的能力。

重點難點:

能靈活運用加減法的互逆關係解決計算問題。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口算卡片

教學過程:

一、複習口算

11-3=

12-6=

13-7=

12-8=

11-2=

14-5=

[學生任選一題說說想加算減法的思維過程。]

二、課堂練習

1、完成P19頁的第7題。

4+8+6=

11-3-3=

15-7+6=

5+4+7=

8+7-9=

19-5-8=

12-4+5=

17-2+4=

[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2、完成P19頁的第8題。下面每組算式卡片的得數相同,你能填出被遮住的數嗎?

()+9

7+()

12-()

6+()

()-5

()+4

5+8

11-2

15-7

[首先讓學生理解題意,舉例說明得數相同是什麼意思,然後觀察每組中的三個算式,確定算式的得數,再讓學生嘗試填出所缺的數。]

學生獨立完成,全班訂正,對個別減法題目要求學生說出思考過程。

3、完成P19頁的第9題。

[可讓學生看圖,自主觀察收集資訊,再讓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三、佈置作業,完成練習四第10題。

教學反思:

本節課在練習中讓學生髮現加法與減法之間的關係,進一步理解加法和減法之間的互逆關係,並能靈活運用解決實際問題,突出了想加算減法的思維過程。學生對這一思維方式逐漸得到了認可。

第二單元《練習二》教案13

教學內容:

教材15-16頁練習三3-10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熟練掌握十幾減8、7、6的計算方法,正確地迅速地計算十幾減幾的退位減法。

2、訓練學生找出知識之間的聯繫,從而進行辯證唯物主義的事物普遍聯繫的觀點的啓蒙教育。

3、能解決實際問題。培養學生的從圖中獲取有用資訊的能力。

重點難點:

鞏固十幾減8、7、6的計算,熟練掌握想加算加法。

教學過程:

一、複習

教科書Pl5第4題,看誰都能算對。

[及時瞭解學生出現錯誤的原因,以提高退位減法的計算速度。]

二、課堂練習

1、完成P16頁的第7題。

[首先幫助學生理解題意,讀懂表格中的數據資訊,在練習本上寫減法算式,教師在巡視過程要加以提示,發現問題及時指導,提醒學生不要漏寫。]

2、完成P16頁的第8題。

[學生獨立完成,全班訂正,對個別減法題目要求學生說出思考過程。

引導學生能根據給出的條件和問題,從圖中獲取自己需要的資訊,從而解決實際問題。]

3、完成P16頁的第9題加減混合運算。

[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三、數學遊戲

教科書P16頁的第6題。教師準備好兩套不同顏色的卡片,一套寫上14-8、12-5、12-4、16-9、15-8、11-3、14-9、14-8、13-6、13-8等算式卡片;一套寫上5、6、7、8等數字卡片。開始找朋友遊戲。

[遊戲開始時,教師先指定一名手拿數字卡片的學生到講臺上來,比如:5。這名學生手舉卡片問全班學生:5,5,你的朋友在哪裏?下面拿14 9、138卡片的學生接着說:5的朋友在這裏。邊說,邊跑上講臺,站在拿5卡片的學生的兩旁,再齊問臺下的學生:我們算得對嗎?全班學生齊答:對、對、對。緊接着熱烈鼓掌。]

其餘各題也按上法進行。

四、總結佈置作業

完成練習三第10題。

教學反思:

本節課關於十幾減8、7、6的練習課,透過多種形式的練習,鞏固了20以內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爲計算速度和準確率的提高奠定了很好的基礎。但個別同學在運用這一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時,計算還不夠準確,還需加強口算訓練。

第二單元《練習二》教案14

教學內容:

教材18-19頁練習四3-6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熟練掌握十幾減幾的計算方法,正確地迅速地計算十幾減幾的退位減法。

2、訓練學生找出知識之間的聯繫,從而進行辯證唯物主義的事物普遍聯繫的觀點的啓蒙教育。

3、培養學生計算退位減法的能力。

重點難點:

熟練掌握想加算減法計算方法,能直接說出得數。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口算卡片。

教學過程:

一、複習鋪墊

練習口算減法,出示教科書P18第3題。

二、課堂練習

1、完成P18頁的第4題。

[可組織學生開展遊戲,並記錄捉小雞的過程,逐一寫出相應的算式,再觀察算式中的變量與不變量,你發現了什麼?]

首先幫助學生理解題意,在練習本上寫減法算式。

2、完成P18頁的第5題。

[學生獨立完成,全班訂正,對個別減法題目要求學生說出思考過程。]

3、完成P19頁的第6題:[小動物喜歡吃什麼?]

[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三、小結並佈置作業。

教學反思:

練習課是爲了鞏固所學,熟練掌握20以內的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 ,爲此在練習題的設計上我注重了學生數學思考方面的訓練,引導學生理解了題意,快速地口算解答。

標籤:教案 單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