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科學24小時 教案教學設計

 科學24小時

設計理念:

讓學生在學習課文的基礎上,掌握一定的語文基礎知識,提高自己的語文能力和個人素養。一、本文是一篇科普小品文,內含豐富的地理科學知識,學生在原有的地理知識基礎上,很容易理解文章內容。二、本文語言生動、簡潔、準確,易於學生的閱讀和理解。因此讓學生在瞭解相關科普知識之基礎上,品味語言,提煉人生的哲理,感悟“24小時”。喚起學生珍惜時間的情感,學會科學地藝術地安排時間,使自己之每一天都過得充實而有意義。

安排一課時。

學習目標:

1、  掌握本文的生字、詞,理解生字、詞在文中的意義。 

2、 瞭解文中介紹的有關“24小時”的科學知識。

3、品味文章準確、簡潔、生動的語言特點。

4、感悟本文蘊涵的人生哲理。 

學習重點、難點:

1、品味文章的語言。

2、感悟人生哲理。

學習方法:運用合作交流與 探究的方法指導學生學習。

學習準備:網上搜集有關時間的名言、警句

學習過程:

一、匯入:

同學們,我們在第一單元學過《〈論語〉十則》,在《論語》中孔子有句話叫“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說的是時間的無情流逝,用以勸告人們要珍惜光陰,抓緊工作。其實,時間老人是最公平的,他給每個人每一天的時間都是(學生回答24小時)?24小時是怎麼來的呢?知道的同學請回答。作家田志偉寫了一篇介紹“24小時”的科普小品文《科學24小時》,請同學們讀課文,說說作者介紹了有關“24小時”的哪些知識。

二、 整體感知課文:

(一)互動學習:

1、找出文中有關介紹“24小時”的科學知識。

2、同學之間相互交流整理。

3、學生簡要介紹有關24小時的科學知識。在學生介紹的過程中,師生適當補充。

(二)探究學習:

請同學們再讀一讀課文,研究一下課文中介紹地理知識方式與我們學過的地理課本介紹地理知識的方式有何異同(學生自己思考,再小組交流討論)?老師從寫作目的、表達方式等方面加以點撥。

三、 揣摩本文語言特點:

1、 結合課後練習二,品味本文語言的準確、簡潔、生動。

2、 找出各自喜歡的詞句、段落,說出喜歡之理由(各抒己見)。

3、 閱讀第2段,理解“她是那麼勤勞、愉快、默默地載負着人類……”一句中的“愉快”一詞的含義?(可從修辭的角度理解;也可從地球的“愉快”、“不愉快”、或“既愉快又不愉快”等方面考慮,學生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4、 生共同品味第6自然段。(1)、“晨曦嫵媚的早春黎明”,“晚霞迷人的深秋黃昏”爲什麼不能說成是“早春黎明的嫵媚晨曦”,“深秋黃昏的迷人晚霞”?(2)仿照句式“既有……又有……有……也有……”寫一句話。(3)在熟讀該段的基礎上背誦。

四、延伸拓展:

1、 第7段,從“如何安排和使用各自的‘24小時’,卻各有各的打算,很不一樣”引申學生書本世界和生活世界的結合。(1)你是如何安排和使用你的24小時的?(2)如果給你24小時讓你自由支配,你如何去做?

2、 快速閱讀8到11段,小組交流探究、提煉本文蘊含的人生哲理。學生只要談出珍惜時間;熱愛生命,過好生命的每一分鐘等就行,不求統一。教師可在此處引用朱自清的《匆匆》、保爾對生命意義的感嘆等。

五、體驗反饋:

1、 學生談自己學習本文後的收穫。

2、 老師適當補充:着重從本課所蘊含的人生哲理方面總結以提升學生對時間的認識,養成珍惜時間的好習慣,使自己的每一分鐘都過得有價值。

六、作業設定:

1、 課下蒐集、整理有關珍惜時間的名言、警句、諺語,詩文。

2、 結合課文,寫一篇短文,感悟24小時。

七.板書設計:     

24小時的由來

自然科學    

24小時的特點及規律

                

二十四小時 

              人文角度:科學 24小時觀

教學反思

本文在科學知識方面學生不能很好地理解,但對於珍惜時間這一觀念能夠清楚。所以對本文的知識性最好能深入淺出的講解。

               

補充: 

珍惜時間的名句:

1、 日計之而不足,歲計之而有餘。(《莊子庚桑楚》)

2、 聖人不貴尺之璧而重寸之陰。(《淮南子原道訓》)

3、 大禹聖人,猶惜寸陰,至於凡俗,當惜分陰。(《世說新語政事》)

4、 長繩難系日,自古共悲辛。(李白《擬古十二首》)

5、 少年辛苦終身事,莫向光陰惰寸功。(杜荀鶴《題弟侄書堂》)

6、 莫倚兒童輕歲月,丈人曾共爾同年。(竇鞏《贈王氏小兒》)

7、 青春須早爲,豈能長少年。(孟郊《勸學》)

8、 讀書不覺已春深,一寸光陰一寸金。(王貞白《白鹿洞二首》)

9、 一生復能幾,倏如流電驚。(陶淵明《飲酒二十首》)

10、志士惜年,賢人惜日,聖人惜時。(魏源《默觚學篇三》)

 

標籤:教案 教學 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