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小小肥皂真有趣教案及反思

活動設計背景:

小小肥皂真有趣教案及反思

最近一段時間,我發現班上的幼兒特別喜歡玩泡泡水,下課吹,上課也在偷偷的吹。既然泡泡水讓他們這麼感興趣,何不因勢利導,給孩子們上一節生成課呢?於是就有了以下的教學活動:《小小肥皂真有趣》

活動目標:

使幼兒懂得肥皂的性質,用途和使用方法並知道如何把手帕洗乾淨;讓幼兒養成飯前便後要洗手的衛生習慣。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透過一系列的活動讓幼兒懂得肥皂的性質,用途和使用方法。

教學難點:讓幼兒嘗試洗手帕。

活動準備

活動準備:髒手帕,水,盆子,大小肥皂,泡泡水。

活動過程:

一、出示實物(一塊髒手帕)

1這快手帕乾淨嗎?髒了怎麼辦?

2是不是放在水裏洗洗就乾淨了呢?把手帕放在水中搓,提起來小朋友觀察(沒洗乾淨),怎麼辦呢?

二、教師操作,幼兒觀察手帕是怎麼變乾淨的。

1先用肥皂在幹手帕上檫,肥皂上不去,怎麼辦?

2把肥皂沾水後在手帕上抹,手帕變乾淨了嗎?(沒有)還要怎麼辦?(用手搓)搓出泡泡後再放到水裏清洗乾淨。

三、向幼兒介紹肥皂的性質,用途和使用方法。

1髒東西到哪兒去了?(水裏)

2怎樣到水裏去的?(用肥皂洗的)感受肥皂沾上水後是怎樣的?(又粘又滑)小結:肥皂碰到水後,變的又粘又滑,抹在手帕上搓就會產生泡沫,髒東西就粘在泡沫上被帶到水裏去,所以手帕就變乾淨而盆子裏的水變髒了。

3請小朋友按照洗手帕的方法來洗一洗自己的小手,先把手弄溼,抹上肥皂後搓出泡泡,再放到清水裏面邊清邊洗。透過洗手的練習,懂得肥皂的性質(遇到水後滑滑的,搓的時候還有泡沫)和用途(使髒東西變乾淨,消毒,清洗傷口等等),學會正確使用肥皂的方法,

四、帶領小朋友到室外玩肥皂泡泡水,在遊戲中結束本節課。

教學反思

我設計的這節生成課是一節認識課,根據我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點,我發現這階段的孩子們對周圍的事物有着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想法,既然他們那麼喜歡泡泡水,就因勢利導讓孩子們知道泡泡水是怎樣來的。

在課的整個活動過程中,始終貫穿以幼兒的興趣爲主,都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肥皂本身並不會引起幼兒太大的興趣,所以就要求教師在整個活動中都要隨時觀察幼兒對課堂的反應和與教師間的互動,教師應該隨時對幼兒的反應做出適當的應對措施。在整個教學中,我採用實物先激起幼兒的興趣,再動手動腦,最後以遊戲結束爲線條展開。讓遊戲活動貫穿於整個課堂,由於我們鄉區幼兒園的條件有限,真正把實踐活動帶到課堂的課實在是少之又少,所以幼兒在整個課堂上的表現都相當的積極,整節課始終是在一種愉悅輕鬆的氛圍中開展。對幼兒在活動中的種種行爲,我都會給予積極的引導和評價,在洗手帕這個環節,孩子的動手能力得到了鍛鍊,在老師最後出示泡泡水並吹泡泡水是整節課的高潮,孩子的興致很高。

總的來說,這節課上的還是比較的成功,讓孩子們在玩的活動中學到知識,掌握了肥皂的性質,用途,並學會了洗手帕,基本達到了預期的要求。由於我不是專業的幼兒教師,從事幼兒教育才半年時間,在我的語言上還不夠幼兒化,在今後的教學中,我要不斷加強自身的素養,哪方面不足,就多注意加強哪方面的學習。如果再上一次這節認識課,我會在教學環節中加入讓幼兒親自動手製作肥皂泡泡水這個環節,那樣對於肥皂的認識孩子們的興趣一定會更加的濃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