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帶上她的眼睛》教學實錄(人教版七年級下冊)

教學目標

《帶上她的眼睛》教學實錄(人教版七年級下冊)

1.體會本文伏筆手法運用的精妙。

2.分析人物形象,感悟人性偉大。

教學重點

找出文中的伏筆和照應之處,並藉助電腦的便利,在 Word 文檔中做旁批。

教學難點

感受小姑娘崇高的品質,進而體會人性之偉大。

教學過程

一、介紹作者,匯入新課:

師:回眸 2015,中國科幻小說界最吸引眼球的作品就是這部《三體》。說到《三體》,就一定要提到作者--誰啊?

生齊答:劉慈欣。

師:請大家上網查閱資料,用最簡潔的語言介紹劉慈欣。

生:劉慈欣是著名的科幻作家,他創作的主要作品有《地球往事三部曲》、《球狀閃電》 還有《超新星紀元》。

師:嗯,不錯。來看一下劉慈欣簡介。(屏顯:2015年8月23日,《三體》獲得第73屆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獎--這是亞洲 人首次獲得有“科幻界諾貝爾文學獎 ”之稱的雨果獎。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嚴鋒評論稱,劉慈欣“憑一己之力將中國科幻文學提升至世界級水平”)

師: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劉慈欣的《帶上她的眼睛》,來感受科幻小說中科學與幻想 交相輝映的無窮魅力。

二、解讀標題,概括情節:

師:同學們已經認真預習過課文,現在請看標題--《帶上她的眼睛》 ,你能設計幾個 怎樣的問題來考考同學們?

生:帶上她的眼睛去幹嘛?

師:誰能回答?

生:帶上她的眼睛去看這個世界。

師:用文中的原話是?

生:帶上她的眼睛去度假。

師:很好,還有誰?

生:爲什麼要帶上她的眼睛?

師:哪位同學來說一下?

生:帶上小女孩的眼睛最後一次領略地球表面的風光。

師:爲什麼是最後一次呢?

生:因爲小女孩被困在地心裏面再也無法出來了。

師:爲什麼出不來了呢?

生:因爲她是“落日六號”的領航員,飛船在地心出了事故,所以她被困在了地心。

師:哦,很好,請坐。我們多問幾個爲什麼,就能夠詳細知道發生了什麼。誰能將剛纔同學們的回答連貫起來,寫成一段話,來概括全文的主要內容?

生:我覺得這篇課文主要講的是“落日六號”地航飛船失事了,領航員小姑娘被困在了 地心,再也無法看見地面世界,所以主任讓我帶上她的眼睛去度假。

師:這位同學概括得不錯。老師把同學們的回答整理了一下,就是這樣-- (屏顯:因爲“落日六號”地航飛船失事,小姑娘被困地心。爲了讓小姑娘最後看看這 美麗的世界,所以主任安排我帶上她的眼睛去度假。)

三、深入體會,伏筆運用:

師:同學們概括得很準確。概括完課文之後,我們進一步深入文字,仔細品味,相信你 會收穫更多的精彩。 本文曾獲得 1999 年度第 11 屆銀河獎一等獎, 其能夠獲獎的一個重要因 素就是構思的巧妙。

舉個例子,在第2段中有這樣一句話:“是一個好像剛畢業的小姑娘”。初讀時我也沒在 意,但讀到第 43 段時,有這樣一句話: “飛船上的生命循環系統還可以執行 50 年至 80 年, 她將在這不到 10 立方米的地心世界裏度過自己的餘生。”讀到這裏,我的心被深深地震撼了!剛剛畢業的小姑娘,花季纔剛剛開始啊,就被終身 囚禁,太慘了!心痛之餘,情不自禁地把剛纔的感受作爲旁批寫了下來。此時,我深刻體會 到了“一個好像剛畢業的小姑娘”這句話的深意。 在本文中,開頭的那句“是一個好像剛畢業的小姑娘”是爲後文所作的提示或暗示,這 樣的表現手法叫什麼?

生齊答:伏筆。

師:那什麼叫伏筆?我們一起來讀一讀伏筆的定義-- (屏顯:伏筆, 指文章或文藝作品中, 在前段裏爲後段所作的提示或暗示。 它常常與 “照 應”配合使用,即所謂前有伏筆,後有照應。伏筆通常比較隱蔽,巧妙的伏筆,在看到“照應”之前,貌似“閒筆”。 )

(生齊讀)

師:所以說巧妙地運用伏筆與照應,可以收到雖在意料之外,卻在情理之中的效果。文中像這樣的伏筆還有不少, 它們究竟有什麼作用呢?下面我們運用旁批法來體會。 旁批法我們學過,今天我們繼續使用旁批法來自讀課文。課文中原有一些旁批,但現在我們主要是藉助電腦的便利,在老師所發的word文檔旁批的示範下,找出文中其它地方的伏筆和照應之處, 透過旁批的方式, 說說這裏的伏筆和照應帶給你怎樣的感受?每個同學選擇自己最感興趣的一處旁批,寫出自己獨特的體會或疑惑。寫完之後交換看,精選最棒的一則旁批發送到 教師機,發送最快的三則將在全班展示。

(生旁批,師巡視)

師:批註完之後,鄰座的同學互相觀摩,看看別人是怎麼寫的,組長負責組織。

(生觀摩,師指導)

師:好,請大家看過來,我們來展示幾則同學的批註。首先來看看馬濟中小組的旁批, 請馬濟中同學展示。

生:我批註的地方是“熱,熱得像--地獄。”小女孩說的這句話非常奇怪,爲什麼會 熱呢,因爲太空中是很寒冷的,這不合常理。而且還說熱得像地獄,這就更加難以理解了。這幾處就是埋下的伏筆。

師:哦,爲什麼小姑娘會說熱得像地獄呢?我們來看看下文是如何照應的。誰找到了?

生:因爲“飛船被裹在 6000 多公里厚的物質中” , “周圍是溫度高達 5000 攝氏度,壓力可以把碳在一秒中內變成金剛石的液態鐵鎳!”當然會熱得像地獄。

師:分析得很好!請坐。這裏王老師想問大家一個問題,小女孩爲什麼不想讓大家知道她現在的處境呢?不想讓文中的我知道她是一個被囚禁在地心裏再也出不來的人呢?

生:我認爲小姑娘是想一個人承擔這些生命中巨大的苦難,不想朋友們爲她擔心。這是一個懂事的小姑娘。

師:說得很好,把所有的苦難都一個人扛,這是一個女漢子。當然從反面來說,這也說明這個小姑娘處境實在是太慘了。 慘得連她自己都不願意向別人提起這個事情。 也沒有必要提起,能把我救出來嗎?不能!那還是不說了吧。免得同事朋友爲我擔心。看來同學們在批 注當中,正不斷走進文字,漸入佳境。下面有請羅千子小組發言。

生: “呀,真美,能聞聞它嗎?不,別拔下它。 ”這是一處伏筆,照應後文的“生命算什麼,僅僅能用脆弱來描述它嗎?

師:請你具體分析一下。

生: 因爲小姑娘深知自己根本就沒有希望回到地面了, 所以她對這些小花產生了一種同 病相憐的感覺。她已經把自己當成了小花--那麼脆弱,卻又那麼頑強。

師:嗯,分析得好,掌聲送給她!

四、分析人物,感悟精神:

師:剛纔的分析中,羅千子用了“同病相憐”一詞,其實應該是同命相憐。同樣的脆弱, 同樣的悲慘。小花的生命是脆弱的,小姑娘的生命同樣是脆弱的。所以說,文中這麼多的伏 筆和照應,歸根結底,都是爲了表現出小姑娘的處境。小姑娘的處境怎麼樣?

生:身陷絕境。

師:小姑娘身陷如此絕境,她的心態如何?你從哪裏看出來的?

生齊答:平靜。

師:從哪一段裏找到的?

生:第44段。

師:身陷絕境卻如此平靜,請問小姑娘強大的精神力量從何而來?

(生思考)

師:帶着這個問題,讓我們齊聲朗讀第 45、45 兩個自然段,看看小姑娘具有怎樣的性 格特點和精神品質?

生齊讀:

我聽到了她同地面最後通信的錄音,這時來自地心的中微子波束已很弱,她的 聲音時斷時續,但這聲音很平靜。 “……今後, 我會按照研究計劃努力工作的。 將來,也許會有地心飛船找到 ‘落日六號’ 並同它對接,但願那時我留下的資料會有用。請你們放心,我現在已適應這裏,不再覺得狹 窄和封閉了,整個世界都圍着我呀,我閉上眼睛就能看見上面的大草原,還可以清楚地看見 那裏的每一朵小花呢……”

師: 從這兩段裏面, 我們可以看出小姑娘什麼樣的性格特點和精神品質呢?請同學們針對小姑娘的這段話加以解讀。

生:請大家看到第 45 自然段,她說今後,我會按照研究計劃努力工作的。我們知道小姑娘當時身處地心,將在狹窄的控制艙裏度過她的餘生,但是她依然繼續她的工作,這裏體現出小姑娘強烈的敬業精神。

師:嗯,好,她說這是一種敬業精神。

生:然後在後面小姑娘說整個世界都圍着我呀,從這裏我讀出了小姑娘的樂觀。

師:當然這樂觀裏面還有一點什麼味道啊?

生:苦澀的味道。

生:我覺得我還讀出了她的善良和體貼。 師:善良和體貼,何以見得?

生: 那裏的環境艱難, 地心裏只有她一個人, 還在十立方米的控制艙內度過自己的餘生。 可她對她的朋友們,同事們說,你們不要擔心我,她是不想讓同事和朋友們爲她擔心。

師:這說明她對她的朋友們,同事們,親人們,有一種什麼樣的感情啊?

生:無窮無盡的熱愛。深深地愛着自己的朋友們,同事們,和親人們。

師:理解得很深很透。

生:從這裏,我還可以讀出小姑娘對未來生活的憧憬。 “將來,也許會有地心飛船找到 ‘落日六號’,並同它對接,但願那時,我留下的資料會有用。”可以在這裏抓幾個關鍵詞: 將來、也許、但願,透過這三個關鍵詞,我們可以看出,她對未來是有很多憧憬的。即使她 現在身陷絕境,但是,她同樣非常地樂觀,憧憬着美好的未來。 “整個世界都圍着我呀,我 閉上眼睛,就能看見上面的大草原,還可以清楚地看見那裏的每一朵小花呢??”從這兩句 話,我們也可以看出她對自然的熱愛,對美好世界的嚮往和憧憬。

師:同學們覺得她說得怎麼樣啊?非常棒!誰來繼續補充?

生:我讀出了一種英雄般的毅然決然。就像一個英雄,明知去死也義無反顧。

師:這叫什麼精神?

生:獻身精神!

師:說得好!悲壯的獻身精神。

生:給人英雄般的崇高感!

師:同學們分析得很充分。小姑娘雖然外表柔弱,內心卻有英雄般的崇高。我們小結如 下:

(屏顯:①強烈的敬業精神 ②爲科學獻身的精神 ③對生養了自己的這顆星球的無限的熱愛)

師:是這一切讓這個小姑娘心如止水,平靜地接受了這個殘酷的現實。心甘情願,無怨 無悔。作爲個體的人,她的確很渺小;但作爲精神的人,她擁有挺立於天地之間的偉岸。正 如法國哲學家帕斯卡爾所言:人是一根脆弱的蘆葦,但他是根會思想的蘆葦,思想形成人的 偉大,精神鑄就小姑娘的崇高。下面我請一位同學讀第 45 段,我讀 46、47 段,在朗讀中進 一步來感悟人性的崇高與偉大。

生讀:“……今後,我會按照研究計劃努力工作的。將來,也許會有地心飛船找到‘落 日六號’並同它對接,但願那時我留下的資料會有用。請你們放心,我現在已適應這裏,不 再覺得狹窄和封閉了,整個世界都圍着我呀,我閉上眼睛就能看見上面的大草原,還可以清 楚地看見那裏的每一朵小花呢……”

師讀:在以後的歲月中,地球常常在我腦海中就變得透明瞭,在我下面 6000 多公里深 處,我看到了停泊在地心的?落日六號?地航飛船,感受到了從地球中心傳出的她的心跳, 聽到了她吟唱的《月光》。有一個想法安慰着我:不管走到天涯海角,我離她都不會再遠了。

師:讀到這段話的時候我特別感動, 同學們想想看,地球在“我”的腦海中變得透明瞭。地球怎麼能變得透明呢?是小姑娘精神的光芒穿透了6300公里厚的地層,將這顆蔚藍的星 球照耀得晶瑩剔透,璀璨奪目。 目前來看, 身陷絕境的小姑娘獲救的希望是渺茫的, 那青春的面容將被永遠封閉在地心,令人心痛卻又無能爲力。但科技的飛速發展給人們帶來希望。經過20年的研製,第一艘能 夠進入地心航行的地航飛船“落日 20 號”研製成功。你很榮幸,成爲了“落日 20 號”地航 飛船的地航員,進入地心,找到了“落日六號”並同它成功對接。接下來會發生什麼呢?請 展開你的想象,續寫一段文字。如果你的續寫能與課文中的伏筆形成照應就更好了。現在請大家快速構思,然後小組討論,最後我請同學口頭展示。

生:這裏我先把“落日20號”改爲“地心1號” ,因爲我覺得這個名字更合適。下面開始正文--作爲人類第一個進入地心的地航員, 小姑娘被追封爲 “地心探險英雄” 榮譽稱號。我是小姑娘最要好的朋友,我需要冬眠到研製出地心飛船的年代。進入冬眠後,時間流逝得 很快,轉眼就是 20 年後。這天我被喚醒了,同事們告訴我,地心 1 號已經研製成功了。然 後,我進入地心開始了長達一個月的搜尋。終於,在中微子雷達上,發現了一個類似飛船的 物體,我駕駛着地航飛船,慢慢地靠近它,果不其然,它就是“落日六號” 。我小心翼翼地同它對接,在艙門開啟的一瞬間,我看到了“落日六號”內整潔的陳設。我走了進去,那個小姑娘同二十年前相比,長高了,這是在失重環境中長期生活的人的通病。她對着我微微一 笑,說: “你來了。 ” 這二十年的光陰, 就在她的微微一笑中煙消雲散。我帶着她回到了地面, 她留下的資料果然起了大作用,人類對地心世界的認識更爲充分,一個嶄新的紀元開始了。

師:很有想象力。哪位同學來點評一下?

生:坦率地講,情節設計有點俗套。

師:看來你有更好的創意啊!說說你的設計。

生:我的設計是這樣的--見到小姑娘之後,她面帶微笑地遞給了我一支鉛筆,也就是 文中反覆提到的失重的鉛筆。正當我感到疑惑之時,她用非常輕的,像是耳語一樣的聲音對 我說:“我不打算走了,我想永遠留在這裏。資料你帶走吧,這支鉛筆,就當是我留給你的 紀念吧。”她說完就轉身走向了工作臺。我輕輕叫住了她,沉默了一小會,我攥緊了拳頭, 一字一頓地說道:“我,陪你,一起,留在,這裏。”

於是我和小姑娘成了好搭檔,一起投身 到對地心世界的研究中。

師:這個情節設計的確很有創意。其他同學還有什麼好創意? 生:老師要求續寫能與課文中的伏筆形成照應,但前面兩個同學的照應都不夠充分。我 是這樣設計的--20 年後,我有了自己的家庭。此時, “落日 20 號”已經研製成功,而我 榮幸地成爲了“落日 20 號”的地航員。

“我”心裏一直沒有忘記那個小女孩,日日夜夜都在 思念着它,想把她救出來。我進入了地心,看見了面前翻滾的熔漿,感覺她一直在對着我呼 喚。我終於找到了“落日六號” ,並與它成功對接。我看到了小姑娘那已不再年輕的面容,雖已不再年輕,但信念依舊。我進入到“落日六號”的控制艙,雖然只有十立方米,但她依 然把它打理得井井有條。她並沒有看見我,依然在電腦前面工作着。我叫了她一聲,她答應 了,她說:“你來了。你終於來了,我等你好久了。我知道你會來的。”她伸出手,與我握手,但是我能明顯感覺到她的手上骨節略微突出,手指顯得僵硬。我順利地把她救了出去,她成 爲了人類的英雄,我也成爲了拯救人類英雄的英雄。她的手指爲什麼會僵硬呢?20 年來, 她每天都在電腦前工作,手指不斷地敲擊着鍵盤,所以手指就僵硬了。

師:還有精彩的細節描寫哦,真棒啊!

四、拓展延伸,推薦作品:

師:學完本文,很多同學還意猶未盡。文中的伏筆與照應,構思巧妙,引人入勝,讓我 們充分感受到了科幻作品的無窮魅力。 希望本文的學習能夠爲大家開啟一扇閱讀科幻作品的 大門,領略科幻的神奇。在後面的書架上,擺放了同學們帶來的科幻小說,靠近書櫃的小組 可以展示這些科幻小說。 取書不便的小組可以上網查閱其它的科幻小說作品, 簡單介紹一下。 準備好了你就可以舉手。鄧文傑,你迫不及待地要介紹哪本書啊?

生:我給大家推薦劉慈欣的《2018》。《2018》是一部短篇小說集,包含了《2018》、《鯨歌》、《詩云》等很多優秀的作品。我最喜歡的就是《鯨歌》,講的是一個海盜訓練鯨魚來運 送毒品的故事, 可是鯨魚在最後返航的時候卻被捕鯨船捕殺了。 這部作品有很強的諷刺意味, 抨擊了人類對動物、對同類犯下的累累罪行。雖是科幻作品,鋒芒指向的卻是社會現實。

師:很有深度!雖是科幻作品,鋒芒指向的卻是社會現實,這是劉慈欣科幻小說的一個重要特點。還有哪位同學來展示一下?有請彭奕晗同學。

生:我給大家推薦的是一部非常早的科幻小說--1886 年,由英國作家史蒂文森寫 的《化身博士》。主要內容是:主人公傑基爾博士是一個表面看起來很和善的人,但他控制 不了自己心中邪惡的一面。他研製了一種藥水,能讓人心中的邪惡爆發出來。他服下了這種 藥水,於是,在白天,他是善良的傑基爾博士,晚上就是十惡不赦的海德;在白天,他是善 的化身,到了晚上,他就四處作惡。最終,他惡的一面--海德,忍受不了民衆的譴責與自 己內心的自責,服下了劇毒藥劑,自殺了。

師:《化身博士》精不精彩?沒看過的同學回去找來讀一讀。同學們的展示非常精彩, 老師也想給大家推薦幾部好的科幻經典。除了前面提到過的被稱爲科幻界“諾貝爾文學獎” 之稱的雨果獎之外,在科幻小說界還有一項非常重要的獎項,是什麼獎?

生:美國的“星雲獎” 。

師:“星雲獎”經常被用來與“雨果獎”相提並論,二者合稱爲“雙獎” 。如果一部小說同時拿到了“雙獎” ,就標誌着它已毋庸置疑地進入了科幻經典的殿堂。獲得過“雙獎”的 19 部作品是:請看屏幕!

(屏顯: 1.《沙丘》 2.《黑暗的左手》 3.《環形世界》 4.《衆神自己》 5.《與拉瑪相會》 6.《一無所有》 7.《千年戰爭》 8.《通向宇宙之門》 9.《夢蛇》 10.《天堂的噴泉》 11.《星潮洶涌》 12.《神經漫遊者》 13.《安德的遊戲》 14.《死者代言人》 15.《末日之書》16.《永遠的和平》 17.《美國衆神》 18.《靈魂騎士》 19.《猶太警察工會》 )

師:有機會找來讀一讀,這都是經典。今天透過對科幻小說伏筆的旁批與品味,我們不僅讀出了構思的精妙,也讀出了科學及獻身的精神。願同學們課外讀更多的佳作,在自己的作品中也能學上一招。祝你成功!這節課,就到這裏。好,下課!

生(齊) :老師再見!

師:同學們再見!掌聲,送給我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