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燕子課文教案範文彙編10篇

作爲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我們應該怎麼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燕子課文教案10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燕子課文教案範文彙編10篇

燕子課文教案 篇1

一、教學目標

1、學會課文中的生字新詞;

2、正確理解課文中的長句子,初步掌握讀懂長句子的基本方法,體會祖國的語言美;

3、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四自然段;

4、透過對課文中優美詞句的理解,感受燕子的可愛,春光的美麗,體會春天給人們帶來的愉悅心情和蓬勃向上的力量。

5、初步培養學生的探究、競爭和團隊精神。

二、重點難點

初步掌握正確理解長句子的基本方法,透過學習課文的語言,感受燕子的可愛、春光的明麗和祖國語言的豐美。

三、課前準備(第二課時)

五線譜、《春天奏鳴曲》第五樂章、歌曲《小燕子》、課件製作

四、課前活動

名稱:(課件1呈現)心有靈犀一點通

要求:請學生在紙片上寫一個詞,老師任意抽點幾個學號的同學,如能組成一個句子,則說明是心有靈犀一點通,也就不愧是四年的同窗學友了。

目的:透過活動,使學生了解組成句子的基本形式是這樣三種:誰是什麼。誰幹什麼。誰怎麼樣。爲課堂教學的簡縮課文環節作些鋪墊。

注意:若學生未能拼出是字句,教師視情況可自己或請聽課老師參與活動。

原則:趣味性、語文性、針對性

五、教學過程

1、讀一讀

《燕子》這篇課文,同學們已經很熟悉呈現學習材料了,聽說同學們挺喜歡的。我們班誰最能讀以讀爲本書?誰最怕讀書?請兩人合作把課文讀給大整體感知家聽聽可以嗎?(注意正音如:杆、偶爾)激勵與合作

2、數一數

現在我們來做一道很簡單的題目,請問:《燕子》這篇課文有幾句話?請同學們快速落實單元數一數。(對,《燕子》這篇課文雖然將近訓練重點400字,但只有10句話,可見長句子是比較多的。課前活動時,我們已瞭解了句子組成的三種基本形式是誰是什麼。誰幹什麼。誰怎麼樣。因此,我們可以用縮句的方法來理解這些句子。)

3、縮一縮

先看第一句可縮成羽毛、翅膀、與課前活動呼應尾巴湊成了小燕子。

第二句,第三句呢?

4、評一評

我們一起來讀一讀銀幕上簡縮後的文章,學會鑑賞然後請大家評一評,兩篇文章各有什麼優點?

(原文生動具體,短文簡潔明瞭)

5、辯一辯

辯論分組。

我提議,咱們來一個辯論賽,怎麼樣?當創設競爭性的然,我們的辯論賽在自由的前提下,得有一定主體性的語文的組織和要求:學習環境

(1)確定正方--原文支援者

反方--簡縮的文章

(2)確定正反方第一辯手、第二辯手和第注意全體參與三辯手,其它同學爲自由辯手,在自由辯論時注重語文能力陳述。(聽說讀寫)

(3)評委:所有來聽課的老師。(歡迎)培養

(4)爲了使你在辯論賽中取勝,現在我想傳授一點祕訣給你,可得聽好了:

聽(善於傾聽別人的意見,是尊重他人的表現;而且,在辯論時,只有聽懂了對方的觀點,才能更好地駁斥對方)

說(口齒清楚、普通話準、聲音響亮是說話的基本要求,也只有如此,纔可以讓別以情感爲內人聽明白你的觀點)核,以語言

讀(充分陳述了你的理由後,選一兩個爲中心,以句子讀一讀,來打動評委)讀寫爲兩翼

寫(同一方同學可用傳紙條的方式給辯手,不過,字要寫得又快又好)

(5)至於主持人,我就毛遂自薦了。

(6)學生辯論,教師點評引導。

6、點一點

辯論賽暫告一個段落。本次辯論賽雙方人數雖然懸殊,但在辯論方面可謂勢均力敵、導師就是導旗鼓相當,難分勝負。不過有一點是可以下結論的:那就是同學們讀書讀得棒,說話說得妙,還敢於競爭,又很會與人合作,這,對我們的一生都是有用的。

7、唱一唱

我提議,在即將下課之際,我們用歌聲來結課如何體現讚一讚小燕子,並且把這首歌獻給每一位熱愛整體性?愉悅春天的朋友。性和含蓄性?

六、板書設計

燕子

活潑可愛 烏黑光滑 俊俏 輕快 剪刀似的

增添生趣 細雨、微風、柔柳、青草、綠葉、

鮮花(靜中有動)趕來

輕快飛行 斜掠、橫掠(動態)

悠然 停歇()像曲譜(靜態)

七、教學流程

八、課堂實錄

九、設計意圖

1、語文教學的本質任務是語言訓練,透過語言訓練,從而提高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

2、語文教學要有人本意識,教師應牢固樹立以學生爲主體的教學觀念,努力調動學生學習的內驅力,促進其主動發展。

3、語文教學要注重學生思維品質和創新精神的培養。特別是求異思維的能力。

4、語文教學要努力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方法和習慣。

燕子課文教案 篇2

一、教學目標

1.仔細觀察圖畫,教給學生按一定的順序和抓住事物的特點進行觀察的方法,培養學生細緻觀察和形象思維的能力;感受燕子的活潑可愛和光彩奪目的春天景色,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認真閱讀本篇課文,掌握生字新詞,理解本篇課文內容,瞭解本篇課文是怎樣一步步描寫燕子的。

3.有感情地朗讀本篇課文,背誦本篇課文。

二、教學重點

抓住重點詞句,使學生進一步瞭解春天的特徵,瞭解燕子的特點:

⑴按一定的順序觀察畫面:按照由遠及近的順序觀察羣山、湖面、稻田;按照由近及遠的順序觀察燕子的。透過看圖,知道畫的是春天的景色,明確燕子與春天的關係。

⑵着重觀察燕子的外形和飛行、停歇時的情形。

三、教學難點

透過美的語言,體會燕子的美、春光的美,體會春天給人們帶來愉快的心情和蓬勃向上的力量。

四、課前準備

1.掛圖、投影片。

2.生字詞卡片。

3.本篇課文錄音帶。

五、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

1.板書課題:燕子(看圖學文)

2.出示放大的燕子彩圖。提問:誰能介紹一下有關燕子的情況?(燕子是候鳥,春天從南方飛到我們這兒來。燕子的特點:翅膀很長,尾巴象張開的剪子,背部的羽毛是黑色的,肚皮上的羽毛是白色的。常在屋檐下銜泥做巢居住,捕捉昆蟲。)

二、指導看圖,瞭解圖意

1.仔細觀察這幅圖,看圖上都畫了些什麼?(山、湖、稻田、桃花、柳樹、燕子。)

2.請你按照由遠及近的順序說說圖上的景色。再按照由近及遠的順序說說燕子的外形和燕子飛行、停歇的情形。

引導學生看圖說出:

⑴圖畫上畫的是春天的景色。有遠山、小湖、稻田、粉紅色的桃花、黃色柳絲、各種色彩鮮豔的花。⑵圖上最引人注目的是燕子。近處的一隻燕子橫掠湖面,剪尾或翼尖沾了一下水面,平靜的湖面蕩起了一圈圈的波紋。另一對燕子正越過湖面飛向柳樹。有一隻燕子已飛到高柳之下。遠處有幾對燕子停在電線上,遠遠看上去有幾個小黑點。這些活潑可愛的小燕子爲春光增添了生機,使春天更加充滿蓬勃向上的活力。有了它們,春天顯得更加美麗可愛。

三、初讀本篇課文,瞭解本篇課文內容

1.自學本篇課文。

⑴輕聲朗讀本篇課文,要讀準字音,查字典或聯繫上下文理解詞義。(用生字卡片檢查)

⑵思考本篇課文是從哪幾方面介紹燕子的?

2.指名分段朗讀本篇課文,要求讀得正確、流利,並思考每一段主要寫了什麼內容?(第一段主要寫燕子的外形特點;第二段主要寫春天,燕子從南方趕來了;第三段主要寫飛行的燕子;第四段主要寫停歇的燕子。板書:外形、趕來、飛行、停歇。)

四、看圖對照本篇課文,說說作者是按怎樣的順序觀察燕子的

(先觀察燕子的外形,然後觀察到燕子出現時的春光美景,再觀察燕子飛行時的動態,最後觀察燕子停歇時的靜態。)

五、指導朗讀全文。

六、隨堂練習。

1.抄寫生字詞。

2.熟讀本篇課文。

第二課時

一、複習檢查

1.指名朗讀本篇課文。

2.簡述各段主要內容。

二、看圖學文

1.看圖學習第一段。

⑴看圖,口述燕子的外形特點。

⑵指名讀第一段後回答:本篇課文從哪幾方面描述了燕子的形象?是按什麼順序來描述的?(本篇課文着重透過羽毛、翅膀、尾巴勾畫出活潑可愛的小燕子形象。是按照從部分到整體的順序來描述的。板書:羽毛、翅膀、尾巴。)

⑶這一段表達了作者對小燕子什麼樣的感情?(喜愛之情)美妙音響的樂音,踊躍地加入春天的大合唱。這幾個詞準確地寫出了燕子飛倦時的形象。討論中隨時板書:落、痕、像……。)

⑶指導朗讀這一段。

三、總結全文,指導背誦。

(聽配樂朗讀錄音帶,進一步感受燕子的可愛和春光的美;學習有感情地讀。)

1.這篇看圖學文以燕子爲中心,從燕子的外形寫到春天的景色,再寫燕子飛行的情形,最後寫到燕子停歇時的形象,從而讚美了春天美麗的景色,表達了作者歡快的心情。

2.用充滿歡樂、愉快的心情齊讀全文。

燕子課文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能正確理解課文中的長句子,並初步掌握讀懂長句子的基本方法。能用“增添、”“偶爾”造句。

2、學會本課11個生字;理解“俊俏、吹拂、舒展、光彩奪目、百花爭豔、波光粼粼”等詞語。

3、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會背誦課文第4自然段。

4、透過課文中優美詞句的理解,感受燕子的美,春光的美,體會春天給人們帶來的愉快的心情和蓬勃向上的力量。

教學重點、難點: 能運用單元提示語中讀懂長句子的方法,能正確地理解長句子的意思。指導感情朗讀課文。理解結構比較複雜的句子。

課前預習: 1、熟練地朗讀課文。 2、詞語:俊俏、吹拂、舒展、伶俐 第一課時課時目標: 1、初讀課文,瞭解課文大意。 2、學習本課生字新詞,能熟練地朗讀課文。能用“增添、”“偶爾”造句。 3、學習單元提示,初步掌握讀懂長句子的方法,並運用該方法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

教學過程:

一、匯入、揭題。

1、教師念兒歌《春天多美好》:小燕子,真靈巧,拖着一把小剪刀。剪綵雲,彩雲飛,剪柳條,柳條搖。一幅圖畫剪好了,春天風光多美好。

2、同學們,春天,活潑可愛的小燕子從南方飛來了,喜歡燕子嗎?今天,我們一起學習《燕子》這篇課文。這篇是著名作家鄭振鐸寫的,請開啟書,誰來讀讀。

二、初讀課文體會

1、明確自學要求。 (1)讀準注拼音的生字,劃出生字組成的新詞,把你認爲難寫的字用手指在桌子上認真寫幾遍。 (2)自由讀課文,注意讀錯的句子要重讀,直到讀通爲止。

2、學生自學,教師巡迴指導。

3、檢查自學效果。 (1)出示新詞語,指名認讀,全班齊讀。 (2)理解詞語的意思。

4、朗讀課文,檢查是否讀得正確、流利。

三、學習第一自然段 這篇寫的確實很美。下面仔細讀第一自然段,說說你腦子裏浮現出來的燕子是什麼樣的。

1、學生自由讀。

2、指名學生用自己的話來說。

3、師:這自然段是一句長句子,我們怎樣讀懂一句長句子呢?大家先來看“單元學習提示”

4、讀懂長句子的步驟怎樣?先……再……,用線劃出。

5、下面我們就用“單元學習提示”中的方法來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再讀這一段。

6、問:這句話寫了燕子哪些部分?它的羽毛、翅膀、尾巴是怎樣的?

7、句子中用“烏黑光滑、俊俏、剪刀似的”有什麼作用?

8、歸納學習這句長句子的方法。

9、指導感情朗讀這一段,歸納段意。

四、進行“畫圖、說話”訓練,深入體會。

1、我們能不能把鄭振鐸寫的燕子畫下來?我請一個同學讀第一段,咱們一起畫,怎麼樣?不過讀的時候,要慢一點。

2、同桌的同學互相介紹一下自己畫的燕子。

3、誰願意到前邊來把自己畫的燕子向介紹一下?

4、大家注意沒有,作者怎麼沒寫眼睛、嘴,是疏忽了嗎?

5、這告訴我們,描寫景物,一定要抓住有特色的地方寫。

6、朗讀第一自然段。

五、指導用用“增添、”“偶爾”造句。 1、理解詞義——說說“增添、”“偶爾”的近義詞。 2、指名造句。評議。 3、書面練習造句。

六、佈置作業。 作業本1、2、3、4、6題。

第二課時教學過程:

一、學習第二自然段

1、學生默讀第二自然段,思考:第二自然段有幾句話,寫的是什麼?(燕子從南方飛回來,爲春天增添了許多生趣)

2、我們先來學習第二句,齊讀。 (1)這句句子是句長句子,用學習提示中的方法,怎麼學? (2)說得很對,那麼“黃綠眉眼”指的是什麼?(再讀句子“黃綠眉眼”指的就是柳芽) (3)作者爲什麼把柳芽比作“黃綠眉眼”,爲什麼不就說嫩芽? (柳樹睡了一冬天,發的芽就像睜開的眼睛)

3、學習第三句句子。 (1)我們再來看看第三句寫什麼?指名同學讀句子。 (2)要求學生用理解長句子的方法來理解。 (3)指名同學說說你是怎樣理解這一句長句子的。 師:什麼形成了光彩奪目的春天?是怎樣形成的?其它詞語有什麼作用? (4)什麼叫“趕集”? 師:去買的,還有賣的,都叫趕集——請說說趕集的情況,再想想趕集和春天的草、葉、花生長和開放有什麼相似之處。 師:古人說:“紅杏枝頭春意鬧”,春天,萬花盛開,確實給人以熱鬧的感覺。 (5)齊讀第三句。

4、學習第四句。 這麼熱鬧、美麗的春天,少了燕子可不行,請大家朗讀第四句。 (1)誰能簡單地說說這句話的意思。 (2)“增添”是什麼意思,“生趣”是什麼意思? (3)師:同學們,畫家畫春天少不了燕子,詩人寫春天少不了燕子,歌唱家歌唱春天也少不了燕子,可以這樣說,少了燕子,春天會失去一半的美,下面讓我們以讚美的語氣來朗讀這一段。

二、學習課文第三自然段

1、大家再讀第三自然段,從這一段話中你知道了什麼? (燕子飛行的情景,燕子飛得很快,很輕)

2、你從哪些語句中看出來的?再讀第三自然段第一句。 (板書:斜、掠過、唧)

3、師:一個“斜”字把燕子飛行的特點寫出來了,給人以又輕又快的感覺,而且寫出了小燕子飛行的優美姿態,“掠過”這個詞字典裏怎麼解釋的?

4、你從中看出了什麼?讀讀這個詞所在的句子,體會體會。

5、我們從“唧”這個字也可以看出什麼?

6、還有哪些地方看出燕子飛得“輕快”?

7、大家把第三自然段朗讀一遍,看誰讀得讓人感覺到燕子飛得輕快,姿態優美。(學生練讀)

8、師:“那小圓暈就一圈圈地盪漾開去”要讀得慢一點,要有個想象的餘地,誰再把這句讀一讀? 師:“小圓暈”是什麼?想過嗎? 師:作者爲什麼不說“小圓圈”而說“小圓暈”“暈”是什麼意思?想過嗎? 師:“暈”就是日光或者月光透過雲層折射出來的七彩圈,你們見過日暈或者月暈嗎?那七彩的光圈可真美!在作者的眼裏,燕子點水蕩起的一圈一圈的波浪就像日暈、月暈。不但作者筆下的燕子美,就連這小圓圈也是美的!咱們再讀讀這一句,領略一下其中的美。

三、學習第四自然段

1、讀了第三自然段,我們知道燕子飛得很輕快,姿態很優美。我們接着讀第四自然段,看看寫的是什麼,誰讀懂了誰說。

2、指名說。(燕子落在電線上休息的樣子)

3、讀懂了,哪些語句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大家讀讀、劃劃。

4、“這多麼像一首正待演奏的曲譜啊!”“這”指的是什麼?看看書上的插圖。

5、老師這裏有一段五線譜,也就是曲譜,請想象一下,並對照一下插圖,遠遠地看去,落在電線的燕子連同電線,像不像五線譜? 師:這是一個多麼貼切而又生動的比喻!我們不能不佩服作者驚人的想象力!同學們想一想,這會是一首什麼樣的正等着我們去演奏的曲譜?(這一定是讚美春天,讚美小燕子的曲譜)

6、學生齊讀第四自然段。

7、從課文中,我們進一步領略了燕子的美。這一自然段還有兩個詞用得特別傳神,不知有人注意沒有,請讀讀第二句。

8、這裏的“痕”字用得好,爲什麼不用“條”?(因爲電線遠,而且高,看不清楚,在藍天裏只留下一絲痕跡)

9、大家細細讀讀這一自然段,再自己細細體會。

10、看圖試背。

四、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五、作業。 作業本第5、7、8題。

燕子課文教案 篇4

學習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讀課文,瞭解課文主要內容。

2.感受貫穿全文的愛心,增加環保意識、愛鳥的意識。

學習重點:透過對課文的整體把握和重點詞句的理解,體會貫穿全文的愛心,增加保護環境、愛護鳥類的意識。

學習難點:領會描寫惡劣氣候與環境的內容對人們奉獻愛心和關係。感受這樣寫的表達效果。

教學過程:

一、由疑入境,統領全文

1、透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燕子遇到了這樣的事情:

課件出示第二段場景,師引讀:這年春天,成千上萬的燕子從南方飛回北方時,在瑞士境內遇到了麻煩,當地氣溫驟降,風雪不止,幾乎所有昆蟲都被凍死。燕子經過長途跋涉,已經非常疲勞,再加上找不到食物,飢寒交迫,瀕臨死亡。

你們自己去讀讀,說說你體會到了什麼?3

(生說到燕子,師出示燕子圖)

2、燕子飢寒交迫,瀕臨死亡,面臨危險,非常幸運的是它們逃脫了這場災難,這是因爲,(生接)昨天我們已經學了課文,誰知道這些可憐的燕子都得到了哪些人的幫助?

指名說,師板書:政府居民貝蒂

二、攀疑入境,緣詞解情

1、請同學們自由認真讀課文,邊讀邊思考,人們爲了燕子做了什麼?從中你體會到了什麼?

(師視機提示:思考了後,你可以把這些地方用劃出)

2、交流及教學對策:

A貝蒂:在覆蓋着皚皚白雪的山間巖縫裏,尋找凍僵的燕子。一天下來,她一個人就救護了十幾只燕子。她的臉凍得通紅,手凍得僵硬,但她一點也不在乎。

(1)默讀這些句子,你體會到了什麼?從哪些詞句中體會到?

(2)你能試着把這種感覺讀出來嗎?(2名)

要讀出小姑娘貝蒂和父母一起,怎樣不怕危險,不怕寒冷尋找燕子的經過,突出險(覆蓋皚皚白雪的山間巖縫),救助燕子多(一個人就救護十幾只),絲毫不想自己(她的臉凍得通紅,手凍得僵硬,但她一點也不在乎。)

(3)貝蒂她不在乎什麼?

師反覆引讀,貝蒂不在乎冰天雪地的寒冷,只在乎;

貝蒂不在乎漫天遍野尋找的疲勞,只在乎;

貝蒂不在乎飢餓、寒冷、疲勞的三重困難,只在乎。

誰又能帶着這種感情去讀讀呢?指名讀(3名)

(4)(引入圖,讓生觀察)師引:小貝蒂在哪兒發現燕子,她怎麼做的,會說些什麼?

小結:人類崇高的愛心在展現無疑,你感受貝蒂什麼?(紅字板書:關愛)

(5)帶着體會到的感覺,誰願意來讀讀這些句子。(讀出冷,讀出貝蒂的勇敢、愛心)(一定要評出孩子們在朗讀過程中的優點)

我們的貝蒂是這樣地關愛燕子,多麼感人的一幕啊!在尋找燕子的過程中,這樣感人的故事又何止一個!還有誰呢?

B、居民們:聽到消息後,居民們紛紛走出家門,冒着料峭的春寒,頂着漫天飛舞的大雪,踏着凍得堅硬的山路,四處尋找凍僵的燕子。

(1)誰願意來讀讀?你體會到了什麼?從哪些詞語體會到?

(2)紛紛:很多居民走出來,這居民當中都有誰呢?可能有可能有師總結後,讓生把具體人物帶入說。

教師煽情:春寒料峭,大雪紛飛,我彷彿看見一位拄着柺杖老奶奶走出家門,冒着料峭的春寒,頂着漫天飛舞的大雪,踏着凍得堅硬的山路,四處尋找凍僵的燕子。

你彷彿看見走出,冒着頂着踏着四處尋找。

(老奶奶政府官員一位婦女)

(3)四處:都是哪些地方?在在(野外山谷)

聽到消息後,居民們紛紛走出家門,冒着料峭的春寒,頂着漫天飛舞的大雪,踏着凍得堅硬的山路,在尋找動僵的燕子。(可以多引幾次)

在深山、或是野外、或是在叢林裏、或是在雪堆下,紛紛尋找燕子。這麼多地方,容易找嗎?年邁的老奶奶,體弱的大叔,幼小的孩子,在找時,會寒冷,會飢餓,也會疲勞,我們來讀這個句子。

C瑞士政府:

政府都做了哪些事?

(視機問後,出示政府段落,讓生讀)

做決定:什麼決定?

呼籲:政府會怎麼呼籲呢?你來噹噹播音員,學着呼籲一下。師啓發:各位聽衆,

專列:怎麼樣的專列?指名說後,再出示:

有一年春天,在歐洲瑞士的一個車站,一列漂亮舒適的空調列車正準備啓程,站臺上站滿了送行的人。他們送的是一批特殊的客人燕子。

列車開動了。載着燕子的列車,帶着人類的友情駛向遠方。燕子在車廂裏唧唧喳喳,彷彿在向人類致謝。

指名讀,師說:從你的朗讀,我感受到了這是列溫馨舒適的列車。還有誰要讀?

一個國家的政府要做那麼多的事情,可是他們還會去關心那些微乎其微的燕子,能做這樣的決定真了不起!

三、迴歸整體,提升認識

從政府的呼籲到居民們的紛紛行動,再到用專列護送燕子,都表達了人們對燕子的愛。誰願意再來感受燕子的幸福,齊讀。出示:

有一年春天,在歐洲瑞士的一個車站,一列漂亮舒適的空調列車正準備啓程,站臺上站滿了送行的人。他們送的是一批特殊的客人燕子。

列車開動了。載着燕子的列車,帶着人類的友情駛向遠方。燕子在車廂裏唧唧喳喳,彷彿在向人類致謝。

這列火車運送的是特殊的客人,站臺了站滿了送行的人,你們從這裏又感受到了什麼?是啊,我們人類是要真真切切地去愛我們的燕子,那你能代表燕子向幫助過它們的人,說說感激的話嗎?

燕子唧唧喳喳地叫着,彷彿在向致謝,

感謝她(他們)。

四、拓展文字,昇華主旨

(1)可愛的燕子快樂地乘着幸福的列車駛向遠方,這樣的故事真的很讓人感動。但是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很多人這樣的故事。

出示《一個真實的故事》,講的就是人們保護動物。

(2)學了課文,聽了故事,看了圖片,此時此刻你一定有很多話要說,請你把它寫下來。

寫段練習

(1)我想對貝蒂說:。

(2)我想對救護燕子的瑞士居民說:。

(3)我想對爲救丹頂鶴而犧牲生命的小女孩

說:。

(4)我想對說:。

(3)指名4~5個學生展示,

透過同學們這麼深情的話語,老師相信《燕子專列》中小貝蒂,《丹頂鶴的故事》中小女孩都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老師多麼希望今天在座的每一位同學,都能像我們今天所看到的故事中的主人公那樣愛護動物,愛護環境,用愛,用情編織更美好的故事。

五、實踐活動

蒐集人們保護動物、愛護環境的資料。

燕子課文教案 篇5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學習2、3、4自然段,運用“單元提示”中的方法讀懂長句;背誦第4自然段。

2、指導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教學過程:

一、學習第二自然段

1、學生默讀第二自然段,思考:第二自然段有幾句話,寫的是什麼?(燕子從南方飛回來,爲春天增添了許多生趣)

2、我們先來學習第二句,齊讀。

(1)這句句子是句長句子,用學習提示中的方法,怎麼學?

(2)說得很對,那麼“黃綠眉眼”指的是什麼?(再讀句子“黃綠眉眼”指的就是柳芽)

(3)作者爲什麼把柳芽比作“黃綠眉眼”,爲什麼不就說嫩芽?

(柳樹睡了一冬天,發的芽就像睜開的眼睛)

3、學習第三句句子。

(1)我們再來看看第三句寫什麼?指名同學讀句子。

(2)要求學生用理解長句子的方法來理解。

(3)指名同學說說你是怎樣理解這一句長句子的。

師:什麼形成了光彩奪目的春天?是怎樣形成的?其它詞語有什麼作用?

(4)什麼叫“趕集”?

師:去買的,還有賣的,都叫趕集--請說說趕集的情況,再想想趕集和春天的草、葉、花生長和開放有什麼相似之處。

師:古人說:“紅杏枝頭春意鬧”,春天,萬花盛開,確實給人以熱鬧的感覺。

(5)齊讀第三句。

4、學習第四句。

這麼熱鬧、美麗的春天,少了燕子可不行,請大家朗讀第四句。

(1)誰能簡單地說說這句話的意思。

(2)“增添”是什麼意思,“生趣”是什麼意思?

(3)師:同學們,畫家畫春天少不了燕子,詩人寫春天少不了燕子,歌唱家歌唱春天也少不了燕子,可以這樣說,少了燕子,春天會失去一半的美,下面讓我們以讚美的語氣來朗讀這一段。

 二、學習課文第三自然段

1、大家再讀第三自然段,從這一段話中你知道了什麼?

(燕子飛行的情景,燕子飛得很快,很輕)

2、你從哪些語句中看出來的?再讀第三自然段第一句。

(板書:斜、掠過、唧)

3、師:一個“斜”字把燕子飛行的特點寫出來了,給人以又輕又快的感覺,而且寫出了小燕子飛行的優美姿態,“掠過”這個詞字典裏怎麼解釋的?

4、你從中看出了什麼?讀讀這個詞所在的句子,體會體會。

5、我們從“唧”這個字也可以看出什麼?

6、還有哪些地方看出燕子飛得“輕快”?

7、大家把第三自然段朗讀一遍,看誰讀得讓人感覺到燕子飛得輕快,姿態優美。(學生練讀)

8、師:“那小圓暈就一圈圈地盪漾開去”要讀得慢一點,要有個想象的餘地,誰再把這句讀一讀?

師:“小圓暈”是什麼?想過嗎?

師:作者爲什麼不說“小圓圈”而說“小圓暈”“暈”是什麼意思?想過嗎?

師:“暈”就是日光或者月光透過雲層折射出來的七彩圈,你們見過日暈或者月暈嗎?那七彩的光圈可真美!在作者的眼裏,燕子點水蕩起的一圈一圈的波浪就像日暈、月暈。不但作者筆下的燕子美,就連這小圓圈也是美的!咱們再讀讀這一句,領略一下其中的美。

三、學習第四自然段

1、讀了第三自然段,我們知道燕子飛得很輕快,姿態很優美。我們接着讀第四自然段,看看寫的是什麼,誰讀懂了誰說。

2、指名說。(燕子落在電線上休息的樣子)

3、讀懂了,哪些語句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大家讀讀、劃劃。

4、“這多麼像一首正待演奏的曲譜啊!”“這”指的是什麼?看看書上的插圖。

5、老師這裏有一段五線譜,也就是曲譜,請想象一下,並對照一下插圖,遠遠地看去,落在電線的燕子連同電線,像不像五線譜?

師:這是一個多麼貼切而又生動的比喻!我們不能不佩服作者驚人的想象力!同學們想一想,這會是一首什麼樣的正等着我們去演奏的曲譜?(這一定是讚美春天,讚美小燕子的曲譜)

6、學生齊讀第四自然段。

7、從課文中,我們進一步領略了燕子的美。這一自然段還有兩個詞用得特別傳神,不知有人注意沒有,請讀讀第二句。

8、這裏的“痕”字用得好,爲什麼不用“條”?(因爲電線遠,而且高,看不清楚,在藍天裏只留下一絲痕跡)

9、大家細細讀讀這一自然段,再自己細細體會。

10、看圖試背。

四、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五、作業。

作業本第5、7、8題。

燕子課文教案 篇6

【教材分析】

《燕子》選自現代作家、文學史學家鄭振鐸寫的散文詩《海燕》。課文以燕子從南方飛來爲主要內容,捕捉到燕子的各種姿態和特點,描繪了它的外形、飛行和停歇時的特點,全文不到四百字,語言凝練,生動。

選編這篇課文的意圖,一是讓學生了解“趕集似的聚攏來”的生機勃勃的春天景象,體會燕子的外形特點和活潑可愛,激發學生對充滿活力的春天的嚮往和熱愛的感情;二是學習作者細緻觀察、豐富的想像及一些表達方法。

【課後習題】

第一題:引導學生讀文、背文。要在課堂教學中完成,背不下來的可以留作家庭作業。教學中可以讓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多讀,再背誦下來。指導背誦要指點背誦方法。背誦本課,可以按照燕子的外形──美好春光裏的小燕子──燕子的飛行和停歇的課文脈絡來背誦,記住每段話中描寫的先後順序,如,第一自然段由羽毛到翅膀到尾巴及活潑可愛的燕子的順序。第二自然段由春天的細雨、微風、柳絲、草、花到燕子的順序背誦。

第二題是討論題,課文寫了燕子的哪些特點?在課堂教學中,重點透過第一、第三自然段的學習展開討論。討論時可以讓學生結合自己在生活中看到的燕子,以及自己對燕子的瞭解來說,要說出自己的真實感受。最後大家總結出燕子小巧靈活,活潑可愛的特點就可以了。

第三題要在課堂學習中進行,讓學生根據例子的提示,明確什麼樣的詞語稱作好詞,自己再尋找一些用得好的詞語。想一想爲什麼用得好,然後和同學討論交流。葉聖陶:“一字未宜忽,語語悟其神。”的確是這樣。比如,第三自然段中,“……燕子斜着身子在天空中掠過……”一個“斜”字不但寫出了燕子飛行輕快,而且寫出了小燕子飛行的優美姿態,給人以又輕又快的感覺。大詩人杜甫曾經寫過這樣的詩句:“細雨魚兒出,微風燕子斜”。文中這樣的精彩描寫比比皆是,本課描寫生動形像,用詞準確,語言優美。教學時要讓學生透過理解重點詞句來體會。比如“湊成”,有身形靈巧、搭配和諧的意思;“像趕集似的聚攏來”,“聚攏”可以透過讓學生了解意思,再體會這裏用擬人的寫法,寫出了生動活潑的春景;“橫掠”可以透過畫面演示,瞭解這種姿勢,體會作者用詞的豐富、準確。“掠”輕輕擦過的意思,指燕子身輕,速度快,一瞬間而過。“多麼像五線譜啊”如果學生沒有接觸過五線譜,可以讓學生看看五線譜,知道五線譜和音符是什麼樣子,再體會課文爲什麼要用五線譜來打比方。

選做題是積累語言的練習,如果教學時間允許,可以要求學生在課堂上把自己喜歡的句子抄寫下來。鼓勵學生在課外再摘抄一些,還可以讓學生把課外閱讀中自己喜歡的詞語抄下來。

【學習目標】

1、知識與能力:

⑴ 會認9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22個詞語(見詞語表)。

⑵ 培養聯繫生活實際理解語言,想像語言情境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

⑴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⑵ 抓住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內容。

⑶ 學習作者細緻地觀察和一些表達方法,積累好詞佳句。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⑴ 感受燕子的活潑可愛和光彩奪目的春天景色。

⑵ 培養熱愛大自然春天的思想感情。

【課時安排】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

1、匯入新課:

⑴ 同學們,在自然界中有一種動物與春天有着密切的關係,它總是早早地向人們報告春天的訊息,知道它是誰嗎?

對,它就是燕子。出示燕子投影片或圖片。

(板書:“1、燕子”,並提示學生寫“燕”的一短橫不能丟)

⑵ 你們瞭解小燕子嗎?

(學生說說已有知識)

2、教師範讀課文。

(播放優美的曲子,教師聲情並茂地誦讀課文)

二、自學生字新詞

根據生字表、詞語表自學生字新詞。

學習建議:

1、畫出課文中不認識的字、不理解的詞語。

2、問一問:在自學中,遇到讀不準的字音,不理解的字詞等問題。

3、想一想:哪些生字和自己學過的字是同音字,形近字?應怎樣區分?

4、寫一寫:哪些生字,詞語不容易寫對,寫好,自由練習。

5、讀一讀:請同學們自己輕聲讀課文,注意生字的讀音。

三、檢查自學情況

1、讀生字組詞(出示卡片),注意讀準字音。

2、選擇正確的讀音。

3、組詞:

俊( ) 俏( ) 攏( ) 拂( ) 倦( )

峻( ) 悄( ) 籠( ) 佛( ) 卷( )

駿( ) 稍( ) 壟( ) 沸( ) 圈( )

符( ) 譜( ) 沾( ) 添( ) 奏( )

附( ) 普( ) 粘( ) 填( ) 湊( )

4、說出下列詞語的近義詞、反義詞:

近義詞:聚攏──(聚集) 掠過──(拂過)

反義詞:偶爾──(經常) 增添──(減少)

5、解決學生自學中的疑難。

四、初讀課文

1、自由讀課文,讀後說說每一自然段都寫了什麼。

2、默讀課文,想一想課文中的燕子給你留下怎樣的印象?

3、指名讀課文,想一想你有什麼不懂的問題?

五、質疑、梳理問題

第二課時

一、觀察插圖,引入新課

從單元整體的角度考慮,不僅要了解燕子的特點,更要深入到本單元的主題: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觀察插圖:這是一幅鄉村的村景圖,你們仔細觀察,找找看,哪些地方讓我們感受到了春天?

提示:1、觀察插圖要按一定順序。

(從上到下、從下到上、從左到右、從右到左、由遠到近、由近到遠)

2、圖上最引人注目的是什麼?能用自己的話描述你看到的小燕子嗎?小燕子在圖中起什麼作用?

學生充分討論之後,再讓學生把這幾個問題連起來說一說。引導學生把自己從圖中感知到的內容和從自然界中觀察到的景色聯繫起來描述,使學生在腦海中對春天美景和活潑可愛的小燕子形成比較完整的印象。

二 研讀語言,理解內容

1、在認真觀察圖畫的基礎上,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

思考:課文是怎樣描寫這幅美麗的春景圖呢?

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2、學生髮言,可以直接讀課文的語句;可以用自己的話描述。

3、你覺得課文中的小燕子是怎樣的小燕子?

板書:

( )的小燕子

(學生髮言:美麗的 可愛 活潑機靈 充滿生機的 有趣的……)

4、默讀課文:

⑴ 思考:

從哪些語句的描寫中看出這是一隻(美麗的 可愛 活潑機靈 充滿生機的有趣的……)小燕子?用“____”畫出來。

⑵ 想一想:

怎樣朗讀才能使人感到小燕子是這樣的(美麗的 可愛 活潑機靈 充滿生機的 有趣的……)?

5、同桌交流。

6、練習朗讀:

⑴ 第一自然段:

學生讀後,老師可以這樣指導:

聽教師讀,你們發現老師讀的與原文有哪些不同?並讓學生在課文中標出不同之處:

一身(烏黑光亮的)羽毛,一對(俊俏輕快的)翅膀,加上一個(剪刀似的尾巴),湊成了(活潑機靈的)小燕子。

學生髮言:去掉了描寫的詞語。

初步體會語言表達的準確性。

教師點撥:添加上這些詞語,有什麼不一樣呢?請你對比着讀一讀。

學生讀書後發言:“光滑漂亮”、“俊俏”、“剪刀似的”這些詞用得好,因爲它們寫出了燕子外形的美麗。

教師引導1:這些詞語放在在句子中怎樣朗讀呢?請同學們自己嘗試練習。

(這些詞語的確很優美,朗讀的時候語調要柔和一些,聲音要輕一些)

教師引導2:解決同學質疑中的問題。爲什麼說“湊”成了活潑機靈小燕子?

(品味“湊”)

① 選講:

湊:A、聚合:~錢。~數。~合。拼~。緊~。

B、接近:~近。往前~。

C、碰,趕,趁:~巧(碰巧)。

課文中的“湊”是幾個方面合在一起的意思。

② 這句話中指什麼聚合在一起呢?

③ 爲什麼用“湊”?

學生髮言:羽毛是美的、翅膀是美的、尾巴也是美的,它們合起來就組成了小燕子完整的美好形象。

深入體會語言表達的準確性。

指導朗讀: 一個“湊”字,就使這句話對小燕子的描寫顯得非常形象生動,朗讀時應怎樣讀呢?

⑵ 第二自然段:

① 過渡:

活潑機靈的小燕子,在春天裏從南方飛來了,那是一種怎樣的情景呢?

請一位同學朗讀課文的第二自然段,想一想作者抓住了哪些最能體現春天特色的景物。其他同學一邊聽一邊把這些景物畫下來。

② 歸納:

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師板書。

(板書:雨 風 柳 草 葉 花)

③ 自由讀書,邊讀邊想像課文語言描述了一幅怎樣的圖畫呢?

④ 指名朗讀,其他同學邊看插圖便展開想像。

⑤ 師生問讀:

教師提問什麼樣的雨、什麼樣的風、什麼樣的柔柳、什麼樣的花和草等。學生很快就能明白課文寫出了這些景物的色彩、姿態、數量,非常生動形象。

⑥ 追問:

小草兒,綠葉兒,各種美麗的花兒,都一起趕到春天裏來了。課文中用了一個什麼比喻句呢?出示後齊讀比喻句。

(把它們比作像“趕集”一樣聚攏來。這樣寫突出了春天樹木茂盛,花草芬芳,充滿了生機)

教師:想想趕集與春天的草、芽、花生長和開放有什麼相似之處。

學生:趕集的人很多,很熱鬧,春天的花、草到處都是,很多,也顯得很熱鬧。

教師:古人說:“紅杏枝頭春意鬧”。春天,百花盛開,確實給人以熱鬧的感覺。趕集的人是一起到集市的嗎?

學生:趕集的人有先有後,春天的草也不是同時長出來的,花也不是一起開的。

教師:我們就要這樣讀書,要和生活聯繫起來,和自己的經驗、經歷聯繫起來。

教師:假如你們就是這些小燕子,看到這樣的美景,都“趕來做什麼”?

學生:趕來加入這百花爭豔的盛會。

教師:這百花爭豔的盛會,小燕子也趕來參加了,真是爲春天增添了生趣啊!

⑦ 引導:

課文中有一個小泡泡:我能想像出“趕集似的聚攏來”的景象。同學們,你們想到了嗎?

引導學生結合生活實際說說,初春,你會看到怎樣地景色?哪些景物是報春的使者?

再看看插圖,想一想怎樣朗讀才能使聽衆眼前浮現出光彩奪目的春天?

⑧ 練習朗讀第二自然段。

⑶ 第三自然段

① 默讀課文第三自然段,思考:

課文中具體寫了燕子飛行的幾種姿勢?

用“____”畫出描寫燕子飛行時的動作,說一說你從中體會到了什麼?

學生自由讀第三自然段。

② 引導:

你從哪些語句中看出來的?

學生:燕子斜者身子從天空中掠過,唧唧地叫着,有的由這邊的稻田上,一轉眼飛到了那邊的柳樹下邊……

(師板書:斜、掠過、唧)

教師講解:一個“斜”字把燕子飛行的特點寫出來了,給人以又輕又快的感覺。杜甫曾經寫過這樣的詩句:“細雨魚兒出,微風燕子斜。”

③ 引導:

大家再讀一讀第三段,看誰讀得讓人感覺到燕子飛得輕快、姿態優美。

(學生自由讀,指名讀)

⑷ 第四自然段

① 過渡:

可愛的燕子飛累了,落在電線上休息,那是一番怎樣的景象?課文中是怎樣描寫的?

出示語句:

藍藍的天空,電杆之間連着幾痕細線,多麼像五線譜啊!停着的燕子成了音符,譜成了一支正待演奏的春天的讚歌。

② 朗讀,追問:

“這多麼像一首正待演奏的曲譜啊!”“這”指的是什麼?看看書上的插圖。

老師這裏有一段五線譜,也就是曲譜,請想像一下,並對照一下插圖,遠遠地看去,落在電線的燕子連同電線,像不像五線譜?

引導:

這是一個多麼貼切而又生動的比喻!我們不能不佩服作者驚人的想像力!

走近看,這些小燕子什麼樣?

(回讀第一自然段)

離遠看,這些小燕子什麼樣?這燕子像小黑點,正像曲譜上那一個一個音符。

使學生頭腦中形成一幅畫。

同學們想一想,這會是一首什麼樣的正等着我們去演奏的曲譜?

(這一定是讚美春天,讚美小燕子的曲譜)

③ 朗讀第四自然段。

三 總結課文,想像畫面

1、這篇課文從燕子的外形寫到燕子在春天裏飛來,從燕子飛行的美,動態美;寫到燕子停歇的美,靜態美。春天因爲有了燕子才更美麗,也更有生趣,使人們感受到春天的勃勃生機,充滿活力。

2、同學們,畫家畫春天少不了燕子,詩人寫春天少不了燕子,歌唱家歌唱春天也少不了燕子,可以這樣說,少了燕子,春天會失去一半的美,下面讓我們以讚美的語氣再來讀一讀課文。

(選擇段落讀)

燕子課文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抓住描寫燕子和春天的語句,理解課文內容,感受燕子的活潑可愛和光彩奪目的春天景色。

2.領悟作者細緻觀察和具體生動描寫事物的表達方法。

3.感受燕子的可愛,體會作者熱愛春天、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難點:

1.感受燕子的活潑可愛及春天生機勃勃的景象。

2.領悟作者細緻觀察和具體生動描寫事物的表達方法。

 教學準備:

課件、關於春天的詩歌和文章。

教學過程:

一.回憶有關春天的古詩、名句。

1.學生彙報:昨天我們佈置了收集關於春天的古詩,誰來背誦一下。我搜集了朱自清的《春》中的一段,我們一起來有感情地朗讀一下吧。

二.朗讀、記誦描寫春天的語段。

1.師:有一句能帶給人無限希望的句子不知道大家聽過嗎?“冬天已經來臨,春天還會遠嗎?”是啊,我們嚮往着萬物復甦,陽光明媚的春天,老師這裏還有一段文字,也是描寫春天的,自己輕聲讀一讀。

出示:陽春三月,才下過幾陣濛濛的細雨,微風吹拂着千萬條才展開黃綠眉眼的柔柳。青的草綠的葉,各種色彩鮮豔的花,都像趕集似的聚攏來,形成了光彩奪目的春天。

2.透過教師範讀,你從這段文字中看到了什麼?

3.重點理解“黃綠眉眼”和“趕集”。

爲什麼不說成嫩芽?(柳樹睡了一冬天,發的芽就睜開的眼睛。)

你見過趕集嗎?花、葉、草都像趕集似的聚攏來是怎樣的情景呢?

古人說:“紅杏枝頭春意鬧”,你能把這種鬧盈盈的感覺讀出來嗎? 男女生分別讀這段話。

師:文章要多讀,多讀就能把美好的語言印在腦海裏。來,讓我們試着背一背。 (出示春天的圖畫)

三.梳理作家不同的寫作角度,引出作者和課題。

1.出示詩句,引出課題。

師:春天是具有生命力的,同學們你不覺得這幅美麗的春景圖缺少點什麼嗎?我國現代散文家鄭振鐸卻抓住了——燕子(板書:燕子)來描寫春天。他覺得(出示文字:“小燕子也從南方趕來了,爲春光增添了許多生趣。”學生讀。)(板書:燕子)

板書:添趣。

2.引背描寫春天的語段。

師:這是怎樣的生機勃勃呢?引背“陽春三月~春天。”

四.學習作者對燕子的描寫。

1.朗讀1、3、4小節,理清脈絡。

師:這就是我們今天學習的《燕子》一文中的第二小節,我們再來讀一讀,課文其餘三小節,品味一下燕子是怎樣爲春天增添生趣的?請三位同學分別朗讀這3節,請你邊聽邊想,作者鄭振鐸是從哪幾方面來描寫燕子的?

師歸納:從外形、飛行時和飛倦了三個方面來描寫。

板書:外形飛行飛倦

2.學習描寫外形的小節。

(1)學生自讀投影上的第一小節,你覺得作者描寫得怎麼樣,說說燕子給你留下什麼印象。

板書:活潑可愛

(2)你覺得。“湊”換成“組”好嗎?

(3)作者抓住了燕子 的幾方面來描寫的?課件呈現練習,學生填寫。

你能仿照作者的寫法,描寫一個小動物嗎。

(4)指導朗讀第一小節,朗讀時要有輕快的感覺。

3.學習描寫燕子飛行的小節。

(1)、大家再讀第三自然段,從這一段話中你知道了什麼?

(燕子飛行的情景,燕子飛得很快,很輕)

(2)、你從哪些語句中看出來的?再讀第三節第一句。

(板書:斜、掠過、唧)

(3)、師:一個“斜”字把燕子飛行的特點寫出來了,給人以又輕又快的感覺, “斜”字不但寫出了燕子飛行輕快,而且寫出了小燕子飛行的優美姿態,“掠過”這個詞字典裏怎麼解釋的?你從中看出了什麼?讀讀這個詞所在的句子,體會體會。我們從“唧”這個字也可以看出什麼?

(4)師:“那小圓暈就一圈圈地盪漾開去”要讀得慢一點,如果把小圓暈改成小圓圈,好嗎?

師:“暈”就是日光或者月光透過雲層折射出來的七彩圈,你們見過日暈或者月暈嗎?那七彩的光圈可真美!在作者的眼裏,燕子點水蕩起的一圈一圈的波浪就像日暈、月暈。不但作者筆下的燕子美,就連這小圓圈也是美的!咱們再讀讀這一句,領略一下其中的美。

4.學習描寫燕子飛倦了的小節。

師:小燕子飛得真快樂,真輕盈。同學們,瞧,那邊有幾對小燕子已經飛倦了,正落在電線上休息呢,誰來讀第四小節。

(1)此處,作者聯想到了什麼?採用了什麼寫作方法?(作者運用了兩處比喻,誰能說說分別把什麼比作什麼?)

(2)明明是“幾根”細線,怎麼能說是“幾痕”呢?看來大作家就是與衆不同啊!請同學讀讀第四段好好體會體會。

(3)師:這多麼像正待演奏的曲譜啊!想象一下,燕子會譜出一支怎樣的歌呢?請你把歌詞寫出來。

(4)讓我們一起唱出來吧。學生齊唱《小燕子》

(5難怪作者如此喜愛燕子,在他眼中,燕子像什麼?(學生自由回答)

板書:春天的使者

三.總結:

師:在作者的眼中,燕子是最可愛的,所以他透過外形、飛行時、飛倦了三方面來描寫燕子,讚頌春天。你對什麼最感興趣?也可以仔細觀察,學着這篇文章的樣子來寫一寫冬天。

燕子課文教案 篇8

新的《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語文課程還應重視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和審美情趣,使他們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促進德、智、體、美的和諧發展。”語文學科具有其他學科無可比擬的美育因素。課文是美的載體。憑藉教材,充分挖掘美育因素,在閱讀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是在語文學科中實施美育的有效途徑。

蘇教版語文第八冊第6課《燕子》是一篇文字優美的散文。課文描寫了燕子的優美外形和它在爛漫無比的春天從南方趕來,在天空、湖面上飛行、在電線杆上歇息的情景。在教學中,我運用多種方式引導學生主動去發現、感悟燕子優美的外形、優美的飛行姿態、歇息時美妙的意境,培養學生對美的感知力和鑑賞力,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畫、話結合,感知燕子的外形美

課文第一自然段作者用簡潔明快的語言準確生動地描寫了燕子活潑可愛的外形特點。爲了讓學生真切地感知燕子美麗的外形,我先讓學生細讀課文,再閉上眼睛想象課文中描寫的燕子,讓燕子在自己的腦海中浮現出來,然後讓學生用自己的話說說自己腦海裏浮現出來的燕子是什麼樣的。在學生初步感知了燕子的外形美的基礎上,我又讓學生一邊聽課文的錄音,一邊把燕子在紙上畫出來,(請一位同學畫在黑板上)。畫好以後,再讓學生把自己畫的燕子介紹給同學聽。最後讓學生把感受到的燕子優美的外形透過朗讀表達出來。透過由話到畫,再由畫到話的過程,培養了學生對美的感知力。

二、咬文嚼字,品味燕子的動態美

課文第三自然段作者透過“斜、掠、沾”等幾個動詞十分準確傳神地寫出了燕子優美的飛行姿態。在教學中,我引導學生抓住這幾個動詞反覆咀嚼體會,感悟燕子飛行時的優美姿態。

首先,我讓學生細讀課文,感知這一自然段的內容,然後讓學生回到課文中去,找出有關的句子慢慢品讀,看看能體會到什麼?在學生的交流中我把“斜、掠、沾”板書在黑板上引導學生品詞。“斜”字寫出了燕子飛行時的什麼?“掠過”在字典裏是怎麼解釋的?輕聲讀讀句子,再閉上眼睛想象一下,從“斜着”、“掠過”這兩個詞中你體會到什麼?(經過老師的點撥和細讀想象,學生領悟到了燕子斜着身子飛掠的優美姿態。)那麼“沾”在這裏應作什麼講?能換個詞嗎?(碰、撞)那作者爲什麼不用“碰”、“撞”而要用“沾”字呢?(透過比較、品味,學生感悟到了“沾”字十分準確地寫出了燕子飛行之輕,體會到了作者用詞之精確,同時學生在咬文嚼字的過程中也深深地體會到了燕子飛行時姿態的優美。)學生領悟之後再讓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增加領悟的效果。

咬文嚼字是品味課文內涵的有效方法之一。透過咬文嚼字,反覆誦讀,使學生充分感悟到了燕子飛行時的動態之美,培養了學生對美的感悟力。

三、運用想象,欣賞燕子的靜態美

運用想象可以使文中描述的事物在腦海中形成具體的表象,這是感悟課文內涵的重要方法之一。

課文第四自然段描寫了燕子歇息時與春天景色互相映襯的美麗畫面。文中把燕子落在電線杆上歇息的情景比喻成五線譜,學生較難理解。我在教學中先讓學生說說燕子飛倦了怎樣休息?啓發學生想象:對照一下插圖,再閉上眼想象,遠遠地看去,落在電線杆上的燕子變成了什麼?那幾根電線呢?書上哪個詞表示出了看不清楚?誰能把它畫出來?一位學生在黑板上先畫了幾根若有若無的細線,又在細線上畫了幾個小黑點。我隨手在畫上添了幾根線,把學生畫的小黑點連成了一組五線譜。問:“這像什麼?幾隻燕子變成什麼了?”仔細讀讀句子,品味一下,聯繫剛纔想到的,又能體會到什麼?再閉上眼睛,把爛漫無比的春天和燕子歇息時的情景聯繫起來,你的眼前出現了一幅什麼樣的畫面?

透過想象,學生不僅感悟到了燕子歇息時的靜態美,而且領悟到了活潑可愛的燕子與春天景色互相映襯的美麗意境,培養了學生對美的欣賞與鑑別的能力,而這也正是祖國語言文字的魅力。

祖國的語言文字魅力無窮,我們語文閱讀教學就是要引導學生透過品詞析句、朗讀感悟、說畫表演等來體會蘊含在語言文字中的意和情,讓學生在學習語文的同時,受到美的薰陶。

燕子課文教案 篇9

【教學思路】

課前佈置學生蒐集有關燕子的.資料,觀看有關描寫春天的文字和錄像等。教學中,首先創設情境,引入課文;之後,運用朗讀加探究的方法學習課文內容;最後,教師幫助學生總結全文,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美好感情。

【教學目標】

1、會認9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燕子、趕集、聚攏、增添、掠過、稻田、尾尖、偶爾、一圈、盪漾、音符、演奏、讚歌、生機勃勃”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抓住描寫燕子和春天的語句,感悟燕子的活潑可愛和春天生氣勃勃的景象,培養熱愛大自然春天的思想感情。

4、學習作者細緻地觀察和一些表達方法,積累好詞佳句。

【教學重點、難點】

能運用正確的方法讀懂長句子。感受課文描述的美好畫面。

【教學工具】多媒體、圖片等。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播放《小燕子》的課件。可以讓學生一起跟唱。

小同學們,春天到了,燕子又要從南方飛回來了。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燕子》這一課,看看春天裏的小燕子。

二、初讀課文

1、自由讀,提醒學生注意讀準字音,注意讀錯的句子要重讀,直到讀通爲止。2、同桌互讀,每人一段,讓對方提醒字音。

三、播放《燕子》的課件

讓學生結合課文和課件談談對小燕子的感受。

四、再讀課文

1、提醒學生注意體會生字生詞的含義。

2、充滿感情地朗讀,將課文讀通順,讀連貫。

五、解決生字生詞

要注意生字和讀音:

“俏”讀“qiào”,要和“悄”區別讀音和字形。

“拂”讀“fú”,不要錯讀成“fó”。

生字方面,你要注意以下的字:

“燕”的上半部分是“廿”,不要錯寫成“艹”;

“演”的裏面有一橫,寫時不要丟掉;

“漾”的下面是“永”,不要錯寫成“水”。

六、佈置作業

1、默寫生字。 2、熟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複習上節課的生字

二、學習第一自然段

1、齊讀課文第一自然段。

2、這是一個長句子,我們先來縮句,看看它都說了什麼意思。

一身羽毛,一對翅膀,加上尾巴,湊成了小燕子。

很好。那麼,小燕子是什麼樣子的呢?

重點引導學習:

烏黑光亮的羽毛。(烏黑說明顏色黑。“光亮”呢?僅僅只是黑嗎?)

俊俏輕快的翅膀。(什麼是“俊俏”?我們平時還可以說誰俊俏?作者說小燕子的翅膀俊俏,可見它非常──)

剪刀似的尾巴。(形狀)

3、句子中用“烏黑光滑、俊俏、剪刀似的”有什麼作用?(將下面兩句話作比較) 一身羽毛,一對翅膀,加上尾巴,湊成了小燕子。

一身烏黑光亮的羽毛,一對俊俏輕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湊成了活潑機靈的小燕子。

讓學生自由思考和回答,從中體會到語言的準確性和魅力。

三、學習課文第三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描寫了小燕子的外形,真的很美,除了外形美麗,小燕子其他方面怎麼樣呢?我們趕緊來看看吧。請細細品讀第三自然段,畫出你認爲表現燕子美的句子,再多讀幾遍,想想你能體會到什麼?然後可以與同桌交流。

1、學生自由朗讀同桌交流。

2、討論:

⑴ 在微風中,在陽光中,燕子斜着身子在天空中掠過,唧唧地叫着,有的由這邊的稻田上,一轉眼飛到了那邊的柳樹下邊;

這是一個長句子,你讀懂了嗎?可以按照第一自然段的方法,來看看這個句子主要在說什麼意思。

(主要寫燕子飛到柳樹下邊。)其它詞語呢?寫出了什麼?

“斜”字把燕子飛行的特點寫出來了,給人又快有輕的感覺。杜甫曾經寫過這樣的詩句:“細雨魚兒出,微風燕子斜。”“斜”字不但寫出燕子飛行輕快,而且寫出燕子飛行的優美姿態。

“掠過”你體會到什麼?

“唧唧地叫着,有的由這邊的稻田上,一轉眼飛到了那邊的柳樹下邊”。你又體會到什麼?

比較句子:

如果把這句子改成“燕子飛到柳樹下邊“,你們還有這種感覺嗎?你們的腦海中還有這飛姿優美的小燕子嗎?

因此,我們在寫文章是一定要把句子寫具體,寫生動,文章纔有味道,大家才愛看。

⑵ 有的掠過湖面,尾尖偶爾沾了一下水面,就看到波紋一圈一圈地盪漾開去。在作者眼裏,燕子點水蕩起的一圈一圈的波浪也是美的!讓我們再讀這句話,領略這其中的美。

四、學習第四段

剛纔我們欣賞了燕子飛行之美,那麼停歇時的燕子又是怎樣的呢?請你讀讀第四段,你最喜歡哪些句子?並與同桌交流一下,說說你喜歡的理由。

1、朗讀課文,同桌進行交流。

2、分析句子:

⑴ “幾對燕子飛倦了,落在電線上。”爲什麼不用“停”?

(落寫出了燕子飛行是疲倦是休息的樣子,比停恰當。)

⑵ “藍藍的天空,電杆之間連着幾痕細線,多麼像五線譜啊!”

師:爲什麼用痕,不用根?

(電線遠,而且多,看不清楚,在藍天中只留下一絲痕跡。)

⑶ “停着的燕子成了音符,譜成了一支正待演奏的春天的讚歌。”

大家想一想,這會是一首怎樣的讚歌?

五、學習第二自然段

這麼美麗的小燕子是怎樣來到我們身邊的呢?下面朗讀課文的第二自然段。

1、自由朗讀課文。

2、課文第二自然段寫了哪些景物?

雨、風、柳、草、葉、花。

3、爲什麼說春天是“光彩奪目”的呢?

想一想:雨、風、柳、草、葉、花都是什麼樣子的?雨是(濛濛細雨),風是(微風),柳絲是(帶黃色嫩葉),草是(青)的,葉是(綠)的,花是(“各色鮮豔”或五彩繽紛)的,春天裏有這麼多美麗的景物,美麗的景物又有美麗的色彩,用“光彩奪目”來形容春天是不是很恰當呢?

4、小燕子看到這樣的美景,心裏會怎麼想?它是怎麼來的?

趕來的,這個“趕”字用的好不好?表達出了小燕子來參加春天這個集會的急切心情。

5、用讚美的感情朗讀這一段。

【鞏固拓展】

畫一畫:用你五彩的筆,畫一畫這光彩奪目的春天吧。

燕子課文教案 篇10

教學思路:

課前佈置學生蒐集有關燕子的資料,觀看有關描寫春天的文字和錄像等。教學中,首先創設情境,引入課文;之後,運用朗讀加探究的方法學習課文內容;最後,教師幫助學生總結全文,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美好感情。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正確理解課文中的長句子,並初步掌握讀懂長句子的基本方法。能用“增添、”“偶爾”造句。

2.能力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俊俏、吹拂、舒展、光彩奪目、百花爭豔、波光粼粼”等詞語。

(2)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會背誦課文。

3.情感目標

透過對課文中優美詞句的朗讀,感受燕子的美,春光的美,體會春天給人們帶來的愉快的心情和蓬勃向上的力量。

教學要求:

知識與技能:

學習並掌握本課的生字新詞,理解“俊俏、聚攏、生機、掠、偶爾、盪漾、光彩奪目”等詞語,積累優美的句子。

理解課文內容,感受春光的美好,瞭解燕子樣子、性情、飛行等方面的特點。

學習作者細緻、有序的觀察。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過程與方法:

圖文結合,以讀爲主,引導想象,讓學習在讀中想象畫面,感受春光的美好以及勃勃生機。在品讀中,讓學生感受語言文字的優美,培養學生語言的感知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激發學生對春天大自然的讚美和熱愛之情,培養學生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

重難點、關鍵:

理解課文的內容,想象課文所描繪的景象,感悟燕子的活潑可愛和春天生氣勃勃的景象。

初步體會比喻、擬人等表達方法在課文中的作用。

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積累優美詩句。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教師引導學生:透過《春的消息》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蝴蝶紛飛是春天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你們還知道哪些動物也是春天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嗎?(學生自由地說說)

播放《小燕子》的課件。可以讓學生一起跟唱。

小同學們,春天到了,燕子又要從南方飛回來了。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燕子》這一課,看看春天裏的小燕子。

(鞏固舊知,遷移新知,透過談話激發學生讀文的興趣。在指導讀題中,初步體會燕子的形體以及飛行的特點)

二、初讀課文,感知整體。

1.自由讀,提醒學生注意讀準字音,注意讀錯的句子要重讀,直到讀通爲止。

2.同桌互讀,每人一段,讓對方提醒字音。

3.集體一起朗讀課文。

(學生爲主體,自讀課文,在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的過程中,掌握本課的生字新詞。在集體認讀和交流中,鞏固生字,指導書寫)

三、播放《燕子》的課件。

讓學生結合課文和課件談談對小燕子的感受。

四、再讀課文。

1.提醒學生注意體會生字生詞的含義。

2.充滿感情地朗讀,將課文讀通順,讀連貫。

五、解決生字生詞。

要注意生字和讀音。

“俏”讀“qiào”,要和“悄”區別讀音和字形。

“拂”讀“fú”,不要錯讀成“fó”。

生字方面,你要注意以下的字:

“燕”的上半部分是“廿”,不要錯寫成“艹”;

“演”的裏面有一橫,寫時不要丟掉;

“漾”的下面是“永”,不要錯寫成“水”。

六、課堂小結

這節課,作者以優美的文筆,流暢的表達,把我們再次帶進了光彩奪目的春天,真是讓人留戀往返。還有作者,對燕子樣子的描寫,只用了16個字,就把燕子的特點描寫得栩栩如生,令人歎服。

七、佈置作業

1.默寫生字。

2.熟讀課文,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的第1、2自然段。

第一課時作業設計

一、讀寫生詞

俊俏 活潑音符 盪漾

二、讀一讀,背一背。

一身烏黑光亮的羽毛,一對俊俏輕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湊成了活潑機靈的小燕子。

青的草、綠的葉、各色鮮豔的話聚攏來,形成了光彩奪目的春天。

第二課時

一、複習上節課的生字。

二、學習第一自然段。

1.齊讀課文第一自然段。

2.這是一個長句子,我們先來縮句,看看它都說了什麼意思。

一身羽毛,一對翅膀,加上尾巴,湊成了小燕子。

很好。那麼,小燕子是什麼樣子的呢?

重點引導學習:

烏黑光滑的羽毛。(烏黑說明顏色黑。“光滑”呢?僅僅只是黑嗎?)

俊俏輕快的翅膀。(什麼是“俊俏”?我們平時還可以說誰俊俏?作者說小燕子的翅膀俊俏,可見它非常——)

剪刀似的尾巴。(形狀)

3.句子中用“烏黑光滑、俊俏、剪刀似的”有什麼作用?。(將下面兩句話作比較)

一身羽毛,一對翅膀,加上尾巴,湊成了小燕子。

一身烏黑光亮的羽毛,一對俊俏輕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湊成了活潑機靈的小燕子。

讓學生自由思考和回答,從中體會到語言的準確性和魅力。、學習第二自然段。

三、學習課文第二自然段

這麼美麗的小燕子是怎樣來到我們身邊的呢?下面朗讀課文的第二自然段。

1.自由朗讀課文。

2.課文第二自然段寫了哪些景物?

雨、風、柳、草、葉、花。

3.爲什麼說春天是“光彩奪目”的呢?

想一想:雨、風、柳、草、葉、花都是什麼樣子的?雨是(濛濛細雨),風是(微風),柳絲是(帶黃色嫩葉),草是(青)的,葉是(綠)的,花是(“各色鮮豔”或五彩繽紛)的,春天裏有這麼多美麗的景物,美麗的景物又有美麗的色彩,用“光彩奪目”來形容春天是不是很恰當呢?

4.小燕子看到這樣的美景,心裏會怎麼想?它是怎麼來的?

趕來的,這個“趕”字用的好不好?表達出了小燕子來參加春天這個集會的急切心情。

5.用讚美的感情朗讀這一段。

畫一畫:用你五彩的筆,畫一畫這光彩奪目的春天吧

四、學習課文第三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描寫了小燕子的外形,真的很美,除了外形美麗,小燕子其他方面怎麼樣呢?我們趕緊來看看吧。請細細品讀第三自然段,畫出你認爲表現燕子美的句子,再多讀幾遍,想想你能體會到什麼?然後可以與同桌交流。

1.學生自由朗讀同桌交流。

2.討論:

(1)在微風中,在陽光中,燕子帶着它剪刀似的尾巴,斜着身子在天空裏掠過,“唧”的一聲,已經由這邊的稻田上,飛到了那邊的高柳下。

這是一個長句子,你讀懂了嗎?可以按照第一自然段的方法,來看看這個句子主要在說什麼意思。

(主要寫燕子飛到高柳下。)其它詞語呢?寫出了什麼?

“斜”字把燕子飛行的特點寫出來了,給人又快有輕的感覺。杜甫曾經寫過這樣的詩句:“細雨魚兒出,微風燕子斜。”“斜”字不但寫出惡劣燕子飛行輕快,而且寫出燕子飛行的優美姿態。

“掠過”你體會到什麼?

“唧”的一聲,已經由這邊的稻田上,飛到了那邊的高柳下。你又體會到什麼?

比較句子:

如果把這句子改成“燕子飛到高柳下“,你們還有這種感覺嗎?你們的腦海中還有這飛姿優美的小燕子嗎?

因此,我們在寫文章是一定要把句子寫具體,寫生動,文章纔有味道,大家才愛看。

(2)還有幾隻橫掠過波光粼粼的湖面,剪尾或翼尖偶爾沾一下水面,那小圓暈就一圈一圈地盪漾開去。

小圓暈是什麼?爲什麼不用小圓圈?“暈”和“圈”有什麼不同?

“暈”就是日光或者月光透過雲層折射出來的七彩圈。

那七彩的光圈可真美!在作者眼裏,燕子點水蕩起的一圈一圈的波浪就像日暈、月暈。不但作者筆下的燕子美,就連這小圓圈也是美的!讓我們再讀這句話,領略這其中的美。

五、學習第四段

剛纔我們欣賞了燕子飛行之美,那麼停歇時的燕子又是怎樣的呢?請你讀讀第四段,你最喜歡哪些句子?並與同桌交流一下,說說你喜歡的理由。

1.朗讀課文,同桌進行交流。

2.分析句子。

(1)“有幾對燕子飛倦了,落在電線上。”爲什麼不用“停”?

(落寫出了燕子飛行是疲倦是休息的樣子,比停恰當。)

(2)“藍藍的天空,電杆之間連着幾痕細線,多麼像五線譜啊!”

師:爲什麼用痕,不用根?

(電線遠,而且多,看不清楚,在藍天中只留下一絲痕跡。)

(3)“停着的燕子成了音符,譜成了一支正待演奏的春天的讚歌。”

大家想一想,這會是一首怎樣的讚歌?

六、總結全文

1.學生有感情的自由朗讀課文,讀自己喜歡的段落。

2.指明反饋讀,集體評議。

3.教師總結:春天的景色很多,而作者視角獨特,選擇了充滿生機的燕子來表達春光的勃勃生機,足可見他觀察的細緻以及敏銳。老師希望同學們也能留心觀察自己身邊的事物。這樣,你才能寫出貼近生活且真切反應生活的東西來。

七、佈置作業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句子。

2.仿照課文第一自然段,爲大家介紹你喜歡的一種小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