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中班兒歌《找尾巴》

活動目標:

中班兒歌《找尾巴》

⒈在聽聽、說說中嘗試用方言念兒歌,並嘗試根據兒歌的情節續編兒歌。

⒉在看看、猜猜中感受方言兒歌的魅力,體驗用方言念兒歌的快樂。

㈡活動重、難點:

重點:在聽聽說說的過程中感受方言兒歌的魅力,並樂意學說方言兒歌。

難點:嘗試根據兒歌的部分情節續編兒歌。

㈢活動準備:白板課件

㈣活動過程:

⒈大膽透過局部猜測動物,並用各地方言進行講述,感受方言的不同語言魅力。

⑴談話匯入,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孩子們,你們認識猴子、兔子、松鼠、鴨子、孔雀嗎?

——如果我將這些動物圖片放出來,你們確定能認出這些動物嗎?

⑵播放白板課件透過局部大膽猜測動物。

——這是什麼動物,你怎麼認出來的呢?(教師將孩子的發現提煉成兒歌裏的話)

小結:你們觀察的真仔細,透過小動物尾巴的不同特徵,猴子的尾巴長、兔子的尾巴短、松鼠尾巴像把傘、鴨子尾巴扁,公雞的尾巴彎、孔雀的尾巴像把扇子。把動物朋友們都找出來了,真不錯。

⑶用各地方言講述動物名稱,初步感受方言獨特的語言魅力。

a教師說方言,讓孩子猜測動物的名稱。

——剛纔看圖找動物難不倒你們,這次要考考你們的耳朵靈不靈,能不能聽出我說的是什麼動物!

——請在圖片中找出“猢猻”?

——剛纔我用太倉方言問的“猢猻”就是猴子。

——方言是本地區的語言,太倉方言屬於吳方言,古時候有句話叫吳儂軟語說的就是用吳地方言講出來的話非常的美!我們今天就一起來說說方言吧!

——我能繼續進行太倉方言大挑戰,請聽題太倉話中的“兔子”是什麼動物呢?

b難度提升,用動物尾巴的特徵進行提問,吸引幼兒參與的積極性。

——你們太聰明瞭,太倉話說小動物已經難不倒你們了,看來我要使出殺手鐗來進行提問了。請聽題!

——啥人尾巴像把傘?(松鼠尾巴像把傘,教師必要時解釋啥人的意識,幫助幼兒理解問句並鼓勵幼兒用太倉話進行完整的回答)

——啥人尾巴扁?(鴨狸狸尾巴扁)

——啥人尾巴像扇子(孔雀尾巴像扇子)

b方言大薈萃,感受方言獨特的語言魅力

——有的小朋友不服氣了,爲什麼老是老師在提問呢?我現在把這個提問的權利交給你們。但是有個要求第一要用方言進行動物的提問,第二最好提問一些我們圖片上沒有出現過的動物名稱。這樣我纔起來才帶勁嗎?(幼兒提問,教師大膽猜測)

⒉在遊戲中學習方言兒歌,感受朗朗上口的方言兒歌魅力並嘗試進行創編。⑴方言兒歌《找尾巴》大擂臺,完整欣賞方言兒歌《找尾巴》——現在方言我們說的溜起來了,那麼我們就來玩一個擂臺賽的遊戲!

——擂主進行提問,攻擂的一方進行回答。但這一問和一答必須用到方言哦!

教師做擂主進行提問,幼兒守擂回答。(白板滿屏黑色幼兒正確回答之後教師將圖案點開)

小結:剛纔我們的一問一答真好將一首太倉方言兒歌說了出來,兒歌的名字就叫《找尾巴》。我們一起用太倉方言來“講一講”吧!

⑵大擂臺遊戲繼續,在遊戲中感受方言兒歌的魅力。

——剛纔我是擂主,現在我把擂主提問的權利交給……女生,那男生就變成守擂的一方。看看男生、女生誰的太倉話說的更溜一點。

——男生擂主女生守擂,全體幼兒擂主,客人老師守擂。(輪流多次進行)

⑶根據生活經驗,嘗試創編方言兒歌《找尾巴》

——生活中還有哪些動物的尾巴比較特色,我們也把它們編進兒歌裏好嗎?

——將大家創編的兒歌念一念,感受方言兒歌的魅力。

小結:方言兒歌有意思嗎?其實你們的爺爺奶奶肚子裏藏着更多有意思的方言兒歌。回去可以請爺爺奶奶教教我們,等到了幼兒園可以讓朋友來猜一猜,和朋友一起念一念。肯定也會非常有意思的對嗎?

附:兒歌《找尾巴》

啥人尾巴長?猢猻尾巴長

啥人尾巴短?兔子尾巴短

啥人尾巴像把傘?松鼠尾巴像把傘?

啥人尾巴扁?鴨子尾巴扁

啥人尾巴像扇子?孔雀尾巴像扇子?

㈤活動反思

方言對於現在的'孩子來說很少接觸,但在活動中我們發現孩子們對於講方言還是很感興趣的。但可能由於班級孩子中有許多是新太倉人,因此他們很多會聽太倉方言但不會講,爲我們的課堂帶來了許多的歡樂,相信透過這節課,他們能體會到太倉方言,吳儂軟語的魅力。

但本活動還存在問題,現就本活動存在的問題進行一些反思:

活動教的痕跡還是明顯,雖然在活動中我採用了由簡單到難;透過擂臺遊戲吸引幼兒的興趣讓孩子們參與到念方言兒歌的過程中。但還是透過多次朗誦讓孩子們學會年方言兒歌。

在活動中沒有關注到新太倉人的感覺,有點忽略他們的茫然和羞澀。應該更關注他們,讓他們真正感受太倉方言的魅力。多鼓勵他們讓他們用語去說。

在創編環節不夠大膽,放手不夠。因爲在試上的時候孩子們對於動物尾巴,並沒有很多的想法和感受,因此創編起來比較困難,於是我就選取了一些比較有特色的動物讓孩子有參照物的進行創編。但課上孩子們的反應我覺得應該給他們一個自由想象,發揮創意的機會。讓他們先自己進行創編,如果創編出現問題在出示老師提前準備好的照片可能情況會更好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