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風箏》教案 (人教版七年級下冊)

教學目標:

1、品味語句,理解重點詞句的語境意義。

2、感受文中透過誤解和衝突所體現出的兄弟間深厚的親情。

3、學習魯迅嚴於自省、知錯就改的可貴精神。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體會小兄弟癡迷風箏的童心,瞭解“我”對小兄弟施以精神虐殺的殘暴以及“我”由此而產生的痛悔和無法把握的悲哀

教學難點:

 理解重點詞句的含義

教學過程

一、 匯入 新課

放歌曲《三月三》,“又是一年三月三,風箏飛滿天,牽着我的思念和夢幻,走回到童年……”,引發學生對放風箏的美好感受的回憶。你們喜歡放風箏嗎?能和大家談談放風箏時的感受嗎?由魯迅和他弟弟關於風箏的故事引入課文:強調魯迅的心曾因爲風箏的事而沉重過,設定疑問,引入課題

二、作者簡介、背景簡介

三、預習檢查

讀準下列字音

1.生字

丫杈chà    憔悴qiáocuì    模樣mú    嫌惡xián wù    可鄙bǐ 什物shí     

驚惶huáng    瑟縮sè    懲罰chéng    虐殺nüè    寬恕shù 苦心孤詣yì  

墮duò  蜈蚣wúgōng    伶仃língdīng    

2.形近字

嫌xián   嫌惡      怒nù   憤怒      墮duò墮落

賺zhuàn  賺錢      恕shù  寬恕      墜zhuì下墜

訣jué   訣別

決jué   決定   

抉jué   抉擇

四、閱讀課文,整體感知

(一)自主朗讀課文

1.朗讀要求:①讀準字音;②停頓恰當;③讀出感情;④讀出重音。

2.根據課文的內容,快速回答以下幾個問題。

①課文是介紹風箏這種工藝品的嗎?(不是)

②試着用一句話概括這篇文章的主要內容。(課文記敘了“我”毀掉了弟弟的風箏,後來我知道自己錯了,準備向弟弟道歉,而弟弟卻不記得了。)

③風箏在全文中起什麼作用?(線索)

(二)思考:尋找誤解和衝突

1、弟弟喜歡放風箏嗎?程度如何?從文中哪些詞語可以看出來?

從“驚呼、跳躍”即可看出小弟癡迷於風箏、熱切向往放風箏

2、“我”爲什麼不允許小兄弟放風箏?(是沒出息的孩子的玩藝)

3、“我”是如何毀壞風箏的?找出“我”毀壞風箏的動詞,體會這些動詞的作用

 “伸手摺斷”、擲地、 “踏扁”、“傲然走出”可以看出“我”是粗暴專橫的,活脫脫一副凶神惡煞的樣子。 

4、面對我的行爲,弟弟是怎樣的反應?

 “驚惶,失了色瑟縮着”可以看出小弟是軟弱的,膽小的

思考:自我反省  感受親情

1、是什麼原因讓“我”閃電般甦醒過來了?

我不幸偶而看了一本外國的講論兒童的書。

2、對早年的過錯,魯迅先生彌補的方法有哪些?他是怎樣做的?結果怎樣? 

辦法一:送他風箏,一同放風箏--“他和我一樣,早已有鬍子了” 

辦法二:“討他的寬恕”--“他什麼也不記得了” 

結果:失敗

3、“我”想討弟弟的寬恕,但弟弟卻什麼也不記得了,爲什麼“我”不覺得寬鬆反而覺得沉重?、

作者是一位能夠勇於反省、勇於自我譴責、勇於承擔責任、家庭與社會責任感都極強的作家,不可能因爲弟弟的忘卻、無怨就會自我說謊,自我欺騙地認爲自己無過了。

五、合作探究

1、看見風箏本是令人快樂的,但在第一自然段中,爲什麼說“遠處有一二風箏浮動就感到驚異和悲哀”? 

     (1) 生交流 

     (2)師總結 

2、文中所說的“精神虐殺的這一幕”具體指什麼?爲什麼說不許弟弟放風箏是“對於精神的虐殺”?

     (1)生分小組討論 

     (2)師總結:“精神虐殺”是指“我”扼殺了弟弟喜歡風箏的天性。 

“這一幕”是指我粗暴、蠻橫的拆毀了弟弟的風箏。“遊戲是兒童最正當的行爲,玩具是兒童的天使”,遊戲實在出於兒童天性,遊戲使兒童活潑、健康、聰明。因此不準遊戲,無異於虐殺兒童天性。

3、爲什麼說“帶着無可把握的悲哀”?爲什麼“我倒不如躲到肅殺的嚴冬中去吧”?“非常的寒威和冷氣”除形容天氣外,有沒有別的含義?

(“我”要討弟弟的寬恕,撫平他精神的創傷,而弟弟卻全然忘卻,毫無怨恨,精神被虐殺而不自知,“我”沉重的心情因無法補過而只能一直沉重下去,這是怎樣的悲哀啊。而這種悲哀是意想不到的,所以說“無可把握的悲哀”,想擺脫也不可能了。 “躲到肅殺的嚴冬中去”,就是不要望見春天,不要望見風箏,這才能忘卻,才能擺脫。我只感覺到“非常的寒威和冷氣”,不僅指當時的天氣,而且指心頭的悲涼。)

六、總結: 

1.本文飽含了作者的哪些感情?把全篇抒寫感情的句子找出來朗讀,體會作者感情。

悲哀、自責、後悔、同情。  

2.從作者對待、處理風箏事件中,可以看出魯迅哪些精神品質? 

嚴於解剖自己   知錯必改   勇於自責反省   爲人嚴肅    善於思考 

七、拓展延伸 

   “遊戲是兒童最正當的行爲,玩具是兒童的天使。”魯迅在當時的社會和時代背景下所犯的錯誤稱爲“精神虐殺”,可是現實生活中,爸爸媽媽和老師卻不讓我們上網玩遊戲,難道他們也是在對我們進行“精神虐殺”嗎?請大家針對這一事件談談對爸爸媽媽及老師這種做法的看法或對遊戲的看法。 

學生討論交流,教師給予激勵性評價。

附:板書設計             

風箏_魯迅 

北京的冬天          

          由 

         景 

            入 題                 少時虐殺弟弟的風箏夢(天性) 

故鄉的春天             風箏事件: 中年感到無限懊悔 

            襯 情                 補過而不得(永遠沉重的悲哀) 

         景  

          由 

北京的冬天(照應開頭) 

 

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