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蘇教版小學數學第四冊教案

本課內容教學之前,學生已經比較熟練地掌握了表內乘法,並學會了乘法豎式的寫法,這些都爲學習本課內容作了知識上的鋪墊。兩位數乘一位數的乘法是以後學習乘、除法的基礎,也是本單元中重要的學習內容。

蘇教版小學數學第四冊教案

這部分內容先教學一位數乘幾十的口算,爲學習一位數乘兩位數作好算理和方法上的準備,再教學兩位數乘一位數的不進位筆算。一位數乘幾十是一位數乘兩位數中最容易的,也是最基礎的。教材用圖畫形式呈現的實際問題能很清楚地顯示出求3個20是多少?引起學生對乘法的回憶。列出算式203後,形象直觀的問題情境又能讓每名學生都有自己的算法,然後組織學生交流算法,使採用連加或形象計算的學生學會比較抽象地思考,從而讓學生經歷數學化的過程。在試一試中,繼續口算8頭大象能運多少根,把一位數乘幾十的積擴展到幾百幾十,再次引導學生利用表內乘法聯想一位數乘幾十的積。一位數乘兩位數(不進位)的教學也充分依*情境圖啓發學生思考。教材先安排學生自己想口算方法,在此基礎上再介紹筆算方法,這樣安排,便於學生由口算方法聯想到要把乘數分別與被乘數每位上的數相乘,然後相加,這就有利於學生理解筆算的方法。接着,教材簡化了豎式筆算的中間過程,得出筆算的豎式的一般寫法,使學生明確一位數乘兩位數乘的順序和每一步積的定位。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經歷探索一位數乘兩位數算法的過程,理解一位數乘兩位數的算理,並掌握計算方法。

2、初步學會一位數乘幾十的口算和一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

3、使學生經歷與他人交流算法的過程,培養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良好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學會一位數乘幾十的口算和一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

教學難點:理解一位數乘兩位數的算理

教學準備:電腦、課件

設計思路:

1、 讓學生在現實的情境中感悟算法。

標準指出: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知識經驗基礎上,爲學生提供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學習材料,透過教學內容引起學生主動地觀察、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等數學活動。本節課中,透過創設森林王國的情境,先引出一系列實際問題,然後依*森林王國的情境圖來啓發學生思考多種算法,並透過討論交流,結合情境圖懂得算理,從而使學生在現實的情境中感悟算法。

2、 重視筆算與口算相結合,在掌握口算的基礎上理解筆算。

筆算乘法的算理與口算乘法是相通的。本節課在教學一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時,先引導學生掌握口算乘法,讓學生講清思考的過程,在此基礎上,結合口算步驟幫助學生理解筆算乘法爲什麼要從個位起用一位數依次乘一個數各位上的數,這樣就揭示了筆算與口算的聯繫,促進了知識的遷移,使學生理解了筆算乘法的過程與方法。

教學過程:

一、創景匯入,提出問題

今天讓我們到森林王國去遊玩,高興嗎?好,我們出發吧!(出示課件1:笛)森林王國到了,森林裏真美,有茂密的大樹,野花遍地開放,小動物們在森林裏高興地玩耍。

瞧,大象在幹什麼呢?(有3頭大象在運木頭)每頭大象運了多少根木頭?大象把運來的木頭是怎麼放的?(每頭大象運了20根木頭,每10根堆一堆)

小猴在幹什麼?(有2只小猴在採桃子)每隻猴子採了多少個桃子?(每隻猴子採了14個桃子)14個桃子怎麼放的?(先10個一筐,放了2筐,再4個一筐,也放了2筐)

小朋友們,我們怎麼玩呢?老師提議,我們一起來做看物編乘法算式的遊戲,

好嗎?

1、學生看圖自編乘法算式,小組交流,再派代表彙報。

2、學生交流:

(1)你們編的哪些算式自己會口算的?

(2)203=這道算式怎樣算呢?142呢?

(3)我們已學過哪些乘法呢?會算的同學將自己的計算方法說給大家聽聽?不會算的同學再想想,看能不能運用已學過的知識和方法把這些題算出來。

【評析】由有趣的'編題引入,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增強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更主要的是富有童趣的畫面,有利於學生探索不同方法,幫助學生在下面的學習中感悟算法。

二、分組討論,尋找方法

(一)先獨立思考,再小組交流,最後組內推薦一人向大家彙報。教師巡迴瞭解學習情況並參與學習比較困難的小組討論、指導。

(二)學生彙報交流:

1、彙報口算203這道題的口算思路。(可能會出現)

方法一:20+20+20=60

方法二:3個2堆是6堆,6堆木頭就是60根。

方法三:2個十乘3得6個十,6個十就是60。

方法四:因爲23=6,所以203=60。

2、引導發現

(1)你喜歡哪種方法?我們現在來想一想,照這樣算,8頭大象一共運了多少根木頭呢

(2)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計算,再小組交流,最後選出比較簡單的方法彙報,彙報時,要求相同做法不重複說。

(3)那麼口算整十數乘一位數時,用哪一種方法比較簡單呢?

(4)歸納小結:口算時,只要想幾乘幾等於幾,那麼,幾個十乘幾就等於幾個十。

【評析】這裏注意鼓勵學生應用已有經驗探索新的計算問題,在學生獨立思考解決的基礎上,再讓學生髮表自己的觀念,傾聽同伴的解法,這樣的教學,有利於學生間的數學交流,有利於幫助學生養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習慣。

3、鞏固:完成想想做做第1題。師出示卡片,學生口算。

4、彙報142的計算方法:(可能會出現以下口算方法)

方法一:14+14=28

方法二:210=20,24=8,20+8=28

幫助學生看圖理解:這就是把14分成幾和幾?先算幾個10?(2個10)再算幾個4?(2個4)合起來是多少?(28)

【評析】筆算乘法的算理與口算乘法是相通的。這裏着重幫助學生理解一位數乘兩位數的意義及其結果所表示的數,以便透過知識的遷移,使學生理解筆算乘法的計算過程及方法。

這一計算過程我們也可以用豎式來表示。怎樣列豎式計算呢?請同學們開啟書看第82頁的中間,看看白菜老師是怎樣用豎式來計算的。

5、學生看書自學。

師生交流:

(1)要先寫出橫式,再列豎式算得數。(板書:142=)

(2)列豎式先寫什麼?再寫什麼和什麼?誰和誰對齊?然後用尺畫上橫線,邊說明邊列出豎式。

(3)想一想剛纔口算142是分幾步算的?

引導學生明白爲了計算方便,筆算要用2先乘4,再乘10,然後相加。

先算2乘個位上4得多少?

再算2乘多少?爲什麼這裏的1是10?得多少?20的2寫在哪一位上?0呢?

最後要怎樣算?

板書:

1 4

2

8 42=8

2 0 102=20

2 8 8+20=28

誰能說一說筆算142先算什麼,再算什麼,最後算什麼?

【評析】口算是筆算的基礎,這裏緊扣口算,使學生明確先把乘數和被乘數個位、十位上的數分開乘,再把兩個積相加。這樣教學,就可以把口算方法遷移到筆算中來,既能使學生理解筆算算理,掌握筆算方法,又有利於學生認識口算與筆算之間的聯繫。

(4)說明:爲了計算方便,筆算豎式還可以這樣寫:一般這樣寫:

1 4

2

2 8

(邊板書邊列豎式,說明書寫位置)

誰能看着豎式說說在這個豎式裏,先算什麼?再算什麼?結果是多少?

(5)小結:筆算14乘2,先算4乘2得8,8寫在個位上,再算10乘2得20,2寫在十位上,這樣就算得28。最後要在橫式等號後面寫上得數。

6、試一試:321=

說明可以用 2 1 來列豎式,這樣算起來比較簡便。

3

學生獨立完成,指名板演,共同交流。

師:一般計算完後,可以用再乘一遍的方法進行驗算,檢查自己算得對不對。

學生驗算。

7、小結:計算兩位數乘一位數時,也可以用豎式來計算。筆算時,要從

個位起,用一位數依次乘個位、十位上的數,乘到哪一位積就寫在哪一位上。同

時要注意養成驗算的習慣。

三、分層練習,鞏固新知

1、完成想想做做第2題:

要求:看摺疊卡計算。如:

2 4 2 4 2 4

2 2 2

8 4 8

2、 完成想想做做第3題:

(1)用豎式計算422和422(第3組題),指名板演,其餘做在本子上。

(2)檢查訂正,重點講述筆算過程,並說說爲什麼和十位上相乘的積爲什麼要對齊十位寫?

(3)比較兩題有什麼不同?並說說計算時應注意什麼。

3、 解決實際問題:完成想想做做第4題。

電腦出示圖,讓我們到森林商店去看一看。

森林商店有4箱礦泉水,每箱有12瓶,想一想,一共有多少瓶?

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4、完成想想做做第6題。

電腦繼續出示圖,森林商店的貨櫃裏有哪些商品?價錢分別是多少?

(1)買3個機器人要多少錢?

(2)買2只玩具狗要多少錢?

(3)老師帶了80元錢,夠買4輛玩具汽車嗎?

(4)你還能提出什麼問題?

電腦逐題出現,學生相應解答。

四、活動小結

1、這節課我們主要討論了什麼問題?(揭示課題)你學會了什麼?

2、是的,我們在解決一個新問題時,儘量想辦法用已學過的知識和方

法去解決,想到一種方法後,不要滿足,再想想有沒有其它的方法,然後在多種方法中尋找最合理的方法。

3、作業:完成想想做做第3題中剩下的三組題和第5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