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交際禮儀文書 > 稿件

二年級《狼和小羊》評課稿

稿件2.64W

聽了陳老師的《狼和小羊》,受益匪淺。

《狼和小羊》講的是狼爲了吃小羊而故意找碴兒,小羊據理申辯,狼雖然理屈詞窮,但還是蠻不講理地撲上去吃小羊。這則寓言告訴我們,狼的本性是兇殘的,對狼這種壞傢伙只講道理是不行的。全文篇幅短小,結構凝練,寓意深刻。張老師在本堂實踐課中教學思路清晰,語言兒童化,教學效果比較明顯。

這節課緊緊扣住了“找碴兒”這個關鍵詞語來進行教學,分成了三個步驟。第一步,就“找碴兒”這個詞語正音,讀好兒化音。第二步,引導學生找一找,讀一讀狼找了哪些碴兒。第三步,再讀一讀小羊的話,理解爲什麼說狼是在找碴兒。思路非常的簡單清晰,利於學生的理解。

一、透過觀察圖、聯繫上下文理解重點詞

在感悟第一次對話時,教師利用多媒體的小溪圖,讓學生觀察狼和羊的位置,來理解“上游”和“下游”,並聯繫上下文引出狼找的.理由是故意的,沒有根據的,又引出“找碴兒”這個詞語。陳老師充分發揮讀的作用,引導學生思考狼共找了幾次碴。這使得教學過程很自然,很流暢,又讓學生加深了對狼的認識。

二、住“人物”特點展開教學

陳老師在教學中緊扣三次“找碴兒”。抓住“氣沖沖、喊”等引導學生邊讀邊感悟狼的兇惡;抓住“溫和”、“喊道”等詞引導學生感悟羊的溫順。兩個特定的“人物”,兩種鮮明對比的性格,透過教師生動的語言地引導,透過學生多種形式地感情朗讀,這兩個特定“人物”的形象深深地刻在孩子們心裏了。

一點不成熟的建議:課文結尾出給我們學生留下了想象的空間。教師要給孩子們想象的空間,而不能把一些可能性直接告訴學生。可以給孩子們設計這樣一道回家作業:續編小故事(……說着,狼就往小羊身上撲去……)這樣不僅能提高學生的想象能力,學生的寫作能力也進一步提高了。另外,課堂是老師和學生的有效互動,學生要配合老師,更多的是老師要和鼓舞學生,陪伴學生一同進入課堂,感悟課文,要會隨着學生的課堂表現調整自己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