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語文知識 > 說課稿

小學二年級《狼和鹿》說課稿

說課稿3.04W

作爲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進行說課稿編寫工作,說課稿有助於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怎樣寫說課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小學二年級《狼和鹿》說課稿,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小學二年級《狼和鹿》說課稿

一、說教材

1、教材體系

《狼和鹿》是蘇教版第六冊第六單元的一篇課文,本單元從內容和體裁上看,它們都是記敘文,文體具有較強的故事性,可讀性強。值得注意的是這篇課文是關於“人與動物”的故事,但也不僅僅侷限於此,更要以此爲視角反觀“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自我”得關係。有着深厚的思想內涵。

2、教材內容

《狼和鹿》這篇課文引發出的是一個有關生態平衡的話題。作者按照“平衡--失衡--明理”的思路來結構全篇的。文章先寫了凱巴伯森林狼和鹿共存,狼時刻尋找機會對鹿下毒手;接着寫居民對狼的大量捕殺;最後事與願違,鹿大量病死,森林遭到嚴重破壞。文中狼與鹿、凱巴伯森林前後、鹿羣變化等一系列的對比讓我們獲得了分明的感受。整篇文章寓自然科學知識於生動的故事中,揭示出:事物之間存在密切的聯繫,破壞了生態平衡將會給環境帶來無法想象的災難。

同時在狼與鹿之間的關係背後,也折射出許多耐人尋味的地方,如:

(1)人與狼和鹿之間的關係:狼吃鹿是一種必然的自然規律,人們去殺狼從他們的世界觀、價值觀和道德觀來看消滅更殘忍的動物本因是正確的,但從現狀來看,他們原本正確的行爲卻恰恰是錯誤的,真正這種“不平衡”的製造者是誰呢?就是我們人類;

(2)在狼和鹿之間的關係背後,顯現出人類的傲慢和無知,當然這一點就三年級小學生的認識水平還遠遠達不到,因此爲了提升學情,構建學生與文字溝通平臺,我認爲在確定本課的教學目標時要把握以下幾點。

二、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會複述課文。

2、學會本課10個生字,認識2個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理解人與狼和鹿之間的.關係,從事實中體會自然界中各種事物之間存在着互相制約、互相聯繫的關係,增強維護生態平衡的意識。

三、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展開想像,進行比較,深入研究,使學生懂得事物間存在着互相聯繫,互相制約的關係,並增強維護生態平衡的意識。

四:課型設計:閱讀課中的講讀課。

五:教學方法:

學法:

向學生傳授“學法”,讓學生“會學”,是教學這節課的真正目的,根據教材和學生認知水平,主要讓學生能學會自讀自悟法、討論探究法,使學生學會讀書,透過學生的說、讀、思議等活動,調動學生積極思維。整個教學過程中,不僅讓學生學到知識,更重要的是啓迪學生智慧、昇華情感,初步形成正確的生態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