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佛法經文 > 三字經

三字經故事——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

三字經8.11K

故事一般都和原始人類的生產生活有密切關係,他們迫切地希望認識自然,於是便以自身爲依據,想象天地萬物都像人一樣,有着生命和意志。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三字經故事——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三字經故事——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

三字經故事——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

【故事內容】

這是一個小故事。孟子小時候家裏很窮,家裏只有幾畝薄田,父親激公宜在孟子三歲時就外出謀生,以後就音訊皆無了,家裏全靠母親仉氏紡線織布生活。孟子家是今天山東省鄒縣鄉下的一個小村莊,村外不遠處是一片墳地,總有送葬出殯的人家在那裏吹吹打打。孟子好學,看了以後回來就學人出殯打幡、哭喪祭拜。孟母非常擔憂,小孩子從小就學這些事,將來怎麼得了呢?於是決定搬家,給孟子換了個環境。

孟家遷到了廟戶營,這裏是個大鎮店,母親的原意是讓孟子多長一些見識,開闊眼界。但這裏十天趕丙個集市,喧鬧異常。孟子倒是興高采烈,看了回來不是用棍子挑兩塊石頭學賣菜,就是用木頭作刀子比比劃劃地學殺豬。孟母覺得不對勸,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這樣下去怎麼能行呢?於是決定再次搬家。

這一次孟家搬到了因利渠畔,隔壁是個學堂,周圍都是讀書人。孟子每天都看到上學的人舉止文雅,落落大方,也學着讀書演禮,孟母這才放下心來。這就是孟母三遷的故事。

孟子十分聰明,上學以後什麼東西都一學就會,慢慢就覺得學堂的課實在沒有意思。有一次,孟子一墨守成規三天沒有上學,早上出門說去上學,下午還準時回家,孟母以爲他是放學了,三天不去學堂老師不放心,派人到孟子家裏探問,看孟子是不是病例了。這下子孟母才知道獨生子逃學了。下午孟子又回來了,母親問他到哪去了?孟子回答說上學去。孟母大怒,拿起剪子就把織布機上的經線齊着機杼給剪斷了。這一下孟子害怕了,因爲他們維持家計的唯一來源就是母親織的布。孟母讓他將斷了的線頭全部接上,幾百根經線全剪斷了,哪裏還接得上。孟母於是將道理廛出來,讀書與織布一樣不能截斷,截斷了就接續不上了。即使能接續上,但織出的佈滿是疙瘩,還有人要買嗎?你貪玩逃學,荒廢時光,怎麼能學到安邦定國的本領呢?千萬不要走你遠祖孟僖子的老路,給祖宗丟臉,抹黑。孟子的遠祖孟僖子曾任魯國的司空,有一次陪魯昭公出訪楚國。楚王在郊野舉生盛大的歡迎儀式,孟僖子不學無術,不知如何演禮,急得滿頭大汗,自己丟醜不算還給魯國也開啟了黑。以後孟子的高祖才拜孔子爲師,成爲七十二賢。孟子這才明白了自己的身世,他痛下決心刻苦學習,終於成爲道德高尚,學識淵博的亞聖。

附:三字經裏的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怎麼解釋?指的是什麼意思?有什麼故事典範?

解釋:

昔:以前,過去,從前

孟母:戰國時,我國有名的思想家孟子的母親

擇:挑選,選擇

鄰:相鄰,鄰居,挨着

處:住所,居住

子:孩子,指孟子小時候

不學:不讀書,不學習

斷:剪斷

機:織布機

杼:織布機上的梭子

大意:

以前孟子小的時候,孟子的母親爲了讓小孟子有個好的學習環境,曾經選擇了三個居住的地方,搬過三次家。最終選擇與一傢俬塾作爲鄰居。有一天,孟子的母親發現孟子逃學不好好讀書,一氣之下,孟母就把織布機上梭子的線剪斷來教育小孟子學習要持之以恆。

故事典範:

孟母教子

戰國時期,我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孟子小時候他的母親爲了把他培養成一個有知識的人,從小就對他非常嚴格。早些年的時候,小孟子的一家住在鄉下的一個墳墓的旁邊。小孟子就經常和他鄰居的小朋友們學哭的樣子,還玩起了辦喪事的遊戲。孟母看到以後心想:“如果是和小孟子在這裏繼續居住下去的話,那將來小孟子將會變成一個什麼樣子呢?”於是,孟子的母親就帶小孟子選擇在一家集市的旁邊居住了下來。

來到集市居住後,小孟子又和鄰居的小朋友們學起了商人經商的.模樣,經常模仿商人討價還價的樣子,有時還時不時的學商人鞠躬彎腰,歡送客人的動作,學得像極了。孟母知道以後皺起眉頭心想:不能在這個集市旁繼續居住了,於是,她帶着小孟子又搬了家。

這次,他們搬到了一個學堂附近居住,小孟子每天看到的是小朋友們高高興興上學放學的樣子,聽到的是學堂裏傳出來的的歌聲和朗朗的讀書聲。孟母便和小孟子在這裏安心的住下來。有一天,小孟子逃學在外邊玩了一天,孟母知道後非常的生氣。小孟子回到家後,孟母不聲不響地拿起剪刀“咔嚓咔嚓”把用織布機織好的布攔腰剪斷,教育小孟子學習要不間斷,不偷懶,將來才能成大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