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佛法經文 > 金剛經

《金剛經》略述

金剛經1.73W

《金剛經》的精髓是無我相,無人相,無衆生相,無壽者相。下面是《金剛經》略述,隨小編來看看吧。

《金剛般若波羅密經》是一本學佛必讀、婦孺皆知的大經。大般若經在四處,講了十六會,共有六百卷,這經是第九會所說,譯成中文共有5837個字。唸誦的很多,但知義的較少。世親菩薩著《金剛經論》用二十七疑來破除疑惑,闡明經旨。現在按照昭明太子的三十二分大略講解其要義。在三十二分中,第一分是序分,第二至三十一分半是正宗分,半分是流通分。學習般若法門,先須瞭解三種般若,即由文字般若下手,引起觀照般若,而達到實相般若。“般若”是梵語,是五種不翻之一(1、祕密不翻;2、含多義不翻,如薄伽梵;3、我國所無,如閻浮樹;4、順古不翻,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5、生善不翻。)“般若”是生善不翻,因不學佛法,不能領悟“般若境界”。古人說:“依文解義,三世佛冤,離經一字,即同魔說。”所以要即文字離文字,“言語道斷,心行處滅”,方與般若相應。金剛是堅固、透明、銳利,用來比喻般若的體、相、用,所以此經是以“法”、“喻”爲名。(佛經取名有七種:即單的三種,單“人”,如《佛說阿彌陀經》;單“法”,如《涅槃經》;單“喻”,如《梵網經》。復的三種,“人、法”,如《文殊問般若經》;“法、喻”,如《妙法蓮華經》;“人、喻”,如《如來獅子吼品》。還有一種人、法、喻都具足的,如《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菩薩萬行首楞嚴經》。)波羅密譯漢語爲“彼岸到”,意即“到彼岸”。實際上,此岸、彼岸都是比喻。具足煩惱即名此岸;解脫自在,即名彼岸。“金剛般若波羅密”是別名,“經”是通名,也叫“契經”,上契諸佛之理,下契衆生之機。經名的含義是:以金剛般的智慧,轉化煩惱妄想,到達解脫的彼岸。另外,此經以實相爲體,以無住爲宗,以破我滅罪爲用,以至極圓頓爲教相。這是此經“五重玄義”的提要。

現在簡略地講一下譯經的法師。鳩摩羅什大師,譯爲“童壽”,是一位有名的譯經大師,《妙法蓮華經》、《維摩詰所說經》、《佛說阿彌陀經》等,都是他翻譯的。七歲便隨母出家,精通大小乘經論。在姚秦也即後秦時代,由姚興在長安集中八百多人,譯出經論98部。臨終火化,舌根不壞,證實所譯經典沒有錯誤。

法會因由分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祗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衆,千二百五十人俱。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鉢,入舍衛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鉢,洗足已,敷座而坐。

從“如是我聞”到“千二百五十人俱”,其中有六種根據,也即六種成就。“如是我聞”意思說:這些內容是我親自聞到的,這是一般的解釋。真“如”之理,決定“是”而不錯,這是較深的解釋。這裏包括“信”和“聞”兩個成就。“一時”即在說法的一個時間裏,因各國曆數有所差別,所以不用具體年、月、日,以“一時”說明之。這是“時”成就。“佛在舍衛國”,舍衛國是波斯匿王的京都,譯爲豐德——物產“豐”富,道“德”高尚,名聞全國。“祗樹給孤獨園”是太子祗陀的樹,給孤獨長者的園,這園是給孤獨長者向祗陀太子用“黃金鋪地“買下的。這就是說法“主”成就和“處”成就。“與大比丘衆,千二百五十人俱”,這是六種成就中最後一種“衆”成就。他們是常常隨佛聽法的。“比丘”是梵語,譯爲“怖魔”、“乞士”和“破惡”三義;“大比丘”即是回小向大的比丘。“衆”即僧衆,也即“和合衆”,在事相上要有六種和合,——身和同住、口和無諍、意和同悅、戒和同修、見和同解、利和同均。總之,身、口、意、戒、見、利六種都要和合。“千二百五十人俱”,佛常隨弟子有1255人,舉大數,叫1250人。其中佛成道後,在鹿野苑先度五比丘;次度了三迦葉,即優樓頻螺、迦耶、那提三位迦葉。三人學外道,名氣很大,弟子也很多。佛就用火光三昧和慈心三昧,制服了口吐毒氣的毒龍,這就折服了優樓頻螺的驕傲,師徒共500人,皈依了佛陀;其他二人師徒亦有500人也同時皈依。舍利弗和目犍連本來也是外道,佛的威德感召,也棄邪歸正。另有耶舍長者及同學50人,受度歸佛。這樣,實際上是1255人常在一起。以上是通序,也叫證信序。以下再講別序,各經有所不同,故叫“別”。當中午、即日不過中,吃飯的時候,世尊依照規定,穿了僧伽黎大衣,即25條的袈裟,手持應量器——鉢,入舍衛城中去次第乞食。“次第乞”也是一條戒規。過去迦葉尊者乞貧不乞富,爲了讓貧窮的人多培些福報;而須菩提卻是專化富人,恐怕他們福報享完,要他們繼續行佈施。佛知道後就定下“次第乞”的規矩,平等利人。現在東南亞的泰國,還實行託鉢乞食。“還至本處”以後,佛在吃好飯,收好衣鉢,洗了足之後,展開座具,結跏趺而坐。上面這些動作,正是般若放光,全理成事,全事即理,體現了世尊不開口的說法。

善現啓請分第二

時長老須菩提,在大衆中,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佛言:善哉!善哉!須菩提,如汝所說,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汝今諦聽,當爲汝說。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唯然,世尊,願樂欲聞。

這以下是正宗分,正式開始講這部《金剛經》。

“善現”是須菩提的譯語。在佛的弟子中,他是解空第一。原是青龍陀如來再來。他從座而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這都是印度的禮節,表示恭敬,也就是“三業虔誠”。

然後須菩提讚歎世尊。“希有世尊”是說佛陀大慈大悲,一舉一動無不加護懷念諸菩薩,無不付與、叮囑諸菩薩。一切從有利於菩薩出發。須菩提隨即請問如來:善男子、善女人發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的人,應怎樣使心安住,應怎樣降伏其心。這裏必須注意,所謂善男子、善女人,不是指一般的善良之人,而是指已發了“上求佛道下化衆生”之心的大乘根性的菩薩。佛當時允許了須菩提的請求,“汝今諦聽,當爲汝說”。須菩提也欣然應諾,“願樂欲聞”。

這裏所謂“如來”,是佛的名號之一。十號即: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所謂“如來”即是乘如實道,來成正覺,這是指應身如來。經上說:“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這是指法身如來。

大乘正宗分第三

佛告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衆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溼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衆生,實無衆生得滅度者。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衆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

以下開始談降伏妄心、安住真心的修行方法。古德把經分爲信、解、行、證四方面,第二至第八分,是開示無住以生信;第九至第十六分是推廣無住以開解;第十七至二十四分,深觀無住以進修;第二十五分至三十一分半是圓滿無住以成證。脈絡分明,層次井然,經中都有語句可作證。所謂“菩薩摩訶薩”,翻爲大菩薩,也即是上求佛道、下化衆生髮大乘心的覺有情的人。佛教導說,一切大菩薩應當這樣降伏其心,所有一切衆生,包括卵、胎、溼、化。其中依水溼而生的叫溼生,有些小蟲,也是依溼而生。諸天與地獄是無而忽有是化生。蚊子由小蟲脫皮而生,也屬化生。此外,也包括“若有色”,指欲界和色界的衆生。“若無色”,指無色界的衆生,也指滅色歸空的空無邊處天衆生。“若有想”,指以識想爲命的識無邊處天衆生。“若無想”,指伏住六、七兩識的無所有處天衆生。“若非有想非無想”,指八識似轉未轉的非想、非非想處天衆生。佛告須菩提,所有這十大類衆生,我都叫他們入於無明已斷,迷惑已盡,二種生死(分段和變易生死)已了的“無餘涅槃”。但雖然滅度了無量無數無邊衆生,實際上我沒有滅度他們,因爲離相度生,並不執著於能度所度;而且衆生本具佛性,實際上是自性自度。這是爲什麼呢?因爲菩薩如果有能度的“我相”,有所度的“人相”,有很多差別的“衆生相”,有執著不捨的“壽者相”,就不成爲菩薩了。

妙行無住分第四

複次,須菩提,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佈施。所謂不住色佈施,不住聲、香、味、觸、法佈施。須菩提,菩薩應如是佈施,不住於相。何以故?若菩薩不住相佈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須菩提,於意云何,東方虛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須菩提,南西北方,四維上下虛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須菩提,菩薩無住相佈施,福德亦復如是不可思量。須菩提,菩薩但應如所教住。

還有,須菩提,菩薩修行佈施時,對於六塵諸法,應無所住著;也就是說不住著於色、聲、香、味、觸、法上去行佈施。須菩提,菩薩應這樣不住相佈施。爲什麼呢?菩薩能不住於相而行佈施,其福德是不可思量的。須菩提,你以爲怎樣,東方虛空可思量嗎?須菩提說:不可思量的呀!佛又說,那麼南、西、北方及思維、上下虛空可思量嗎?須菩提亦說,不可思量的呀!佛說,菩薩佈施而不住於相,福德廣大亦象這樣不可思量!佛告誡須菩提,菩薩但應如此離相佈施,無住生心,如我所教,把真心安住下來。經中“南西北方四維上下虛空”不正是四維空間的描述嗎?現在科學家,叫虛空的長、寬、高,叫三維空間,在三維空間的座標上,加上時間,時空互相聯繫,就構成“四維空間連續區”,空間維數愈高,境界愈不可思議。《金剛經》到這裏,已把離相度生、無住行施的道理講清楚,故佛說:“如所教住”,就可以了。以下是詳細發揮離相、無住的妙旨。

如理實見分第五

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身相見如來不?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見如來。何以故?如來所說身相,即非身相。佛告須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

佛又對須菩提說,你的意思怎樣,是否可以把衆生身相就認爲是法身如來呢?須菩提說,那是不可以的,爲什麼呢?如來所說的是衆生身相,並非法身、實相。佛便告訴須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因爲一切事物都是因緣和合,條件具備就產生了“緣起”現象;既是“緣起”,還是生滅的。但在緣起事物上,知其“非相”、本空,就能見到法身如來。這樣迷時性相不同,悟時性相不二。如鏡顯人影時,鏡即是影,影即是鏡。所以《楞嚴經》說:色身、虛空、山河、大地“皆是妙明真心中物。”

正信希有分第六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頗有衆生,得聞如是言說章句,生實信不?佛告須菩提,莫作是說。如來滅後,後五百歲,有持戒修福者,於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爲實。當知是人,不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種善根,已於無量千萬佛所,種諸善根。聞是章句,乃至一念生淨信者。須菩提,如來悉知悉見,是諸衆生,得如是無量福德。何以故?是諸衆生,無復我相、人相、衆生相、壽者相。無法相,亦無非法相。何以故?是諸衆生,若心取相,即爲著我、人、衆生、壽者。若取法相,即著我、人、衆生、壽者。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衆生、壽者。是故不應取法,不應取非法。以是義故,如來常說,汝等比丘,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舍,何況非法!

須菩提對佛說,可曾有衆生,聽到這樣言說、章句,生起真實信心嗎?佛就告訴須菩提:不要這樣說。如來涅槃以後,“後五百歲”(即末法一萬年中的最初五百年),還有持戒修福的人,對於所說離相度生、無住行施、非相見佛的章句能生深信,以此爲實。我們知道,戒是定慧基礎,福是修行資糧,持戒修福都是大乘佛法的根本。“當知是人,不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種善根,已於無量千萬佛所,種諸善根。”如果聽到這些章句,乃至能生一念清淨心的,如來能以五眼六通,盡知盡見,能得如十方虛空不可思量的福德。爲什麼呢?因爲這些衆生,已沒有“我相、人相、衆生相、壽者相”,沒有“法相”,也沒有“非法相”。慧徹三空,功圓諸行。如果這些衆生,取執“我相”,就著“我執四相”;如果取執“法相”,就著“法執四相”;如果取著“非法相”,就著“空執四相”。所謂舉心即錯,動念即乖。因此不應取著“我、法二相”,到了我、法兩空以後,也不應取著“非法相”。正因爲遠離“四相”,自心才能清淨。所以我常說,比丘們知我說法,比如借筏渡河,到岸即舍,惑業若盡,“法”尚應舍,何況“非法”之空。這裏“法”即是有爲法,“非法”是無爲法,兩邊不著,正是朗然大覺呀!

無得無說分第七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如來有所說法耶?須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說義,無有定法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無有定法如來可說。何以故?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賢聖,皆以無爲法而有差別。

上面講到一切皆不應取,爲什麼如來還得要說法呢?爲了防止這個疑問,佛就設問,如來是否得無上菩提,是否有所說法?須菩提說:根據我的理解,所謂“無上正等正覺”,實際上,是個對待的假名,是無有定法的;而且是對機說法,應病與藥,也無有一定的法則可說.爲什麼呢?如來所說的法,本來不可取著,也不可言說,非有非空。爲什麼這樣說呢?因爲一切聖賢都依止“無爲法”修心,究竟無智亦無所得,但境界卻有高低的差別。如按別教說:有的入於十信、十行、十回向的三賢位,有的證入十地的十聖位;從圓教說,一修等於一切修,一證等於一切證,是初後不二,解行俱頓的。但從破惑來說,圓教是初信斷見惑,七信斷思惑,八、九、十信斷塵沙惑,經歷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覺,共破四十二品無明而成妙覺。

依法出生分第八

須菩提,於意云何,若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佈施,是人所得福德,寧爲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來說福德多。若復有人,於此經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爲他人說,其福勝彼。何以故?須菩提,一切諸佛,及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皆從此經出。須菩提,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

這是第一次較量持經的功德。所謂三千大千世界,是以須彌山爲中心;周圍有四大部洲,有一個太陽和月亮,合起來成爲一個“小世界”,大略相當於一個太陽系。一千個小世界,名爲小千世界;一千個小千世界名爲中千世界;一千個中千世界,名爲大千世界,小千、中千、大千,故稱“三千大千世界”。據現代天文學說明,我們所看到的銀河系,有各種類型的恆星1,000億顆以上,宇宙中還有許多超級銀河系。真是世界無盡,衆生無盡。佛對須菩提說,用充滿三千世界的七寶來佈施,福德可否算多呢?須菩提回答:那是很多啊!爲什麼呢?我是按照福德事相說的,不是依照福德的理性說的。但福德相有限,而福德性無量,按福德事相說,所以如來說福德多。佛說,如果有人乃至受持實踐經中“四句偈”,且能爲他人講說,其福德能勝過七寶佈施。爲什麼呢?須菩提,一切諸佛及諸佛無上正等正覺之法,皆從此經所出。所謂此經,不僅是指的文字般若,因爲可由文字起觀照,而達實相,更主要的是領悟“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的妙理!這裏所謂“四句偈”並不限定指哪四句,只要出自《金剛經》,能正確解釋它,都可算是“四句偈”。

佛說《金剛經》處處隨立隨掃,所以說:“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所謂佛法”是俗諦,“即非佛法”是指真諦,真俗不二,二諦融通,就是中道第一義諦。

一相無相分第九

須菩提,於意云何,須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須陀洹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須陀洹名爲入流,而無所入,不入色、聲、香、味、觸、法,是名須陀洹。須菩提,於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來,而實無往來,是名斯陀含。須菩提,於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爲不來,而實無不來,是故名阿那含。須菩提,於意云何,阿羅漢能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實無有法,名阿羅漢。世尊,若阿羅漢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即爲著我、人、衆生、壽者。世尊,佛說我得無諍三昧,人中最爲第一,是第一離欲阿羅漢。世尊,我不作是念,我是離欲阿羅漢。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世尊則不說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者。以須菩提實無所行,而名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

標籤:略述 金剛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