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佛法經文 > 地藏經

地藏經與失眠的治療

地藏經1.07W

地藏經》,從香贊開始念,唸到迴向偈,結束。簡單點的方法就是念菩薩聖號,南無地藏王菩薩。

地藏經與失眠的治療

我父親有很嚴重的抑鬱傾,因此,我先天也容易精神緊張,內心敏感豐富,很年輕就有神經衰弱。到了青春期以以至二十多歲時,睡眠總是不好,睡夢中多有驚怖,又失常發生夢魘,還覺得自己內心沒有安全感。這些都是精神病的傾向。

後來,到了32歲時,有幸見識了地藏經,誦經三個月以後,以上的諸多煩惱得到緩解。因此,更加精進地誦經,慢慢地,覺得頭腦越來越清明,內心有了安全感,精神變得健康了,睡夢之中不會有驚怖,再沒有夢魘了。心情很愉快。我越來越喜歡喜歡讀地藏經。

願所有有類似煩惱的朋友能夠一起來度地藏經。南無阿彌陀佛!

《地藏經》略釋經題

無論是講經或注經,先釋經題,次釋經義,俾使聽者或讀者能夠一綱舉萬目張,執大象天下往。因爲每一部經的經題,都是全攝經義而立名,故在釋義之前當先釋題,俾使讀者窺一斑而知全豹也。

此經凡有三名,一名「地藏本願」,一名「地藏本行」,一名「地藏本誓力」。本經採用第一名,因爲力出於行,行本乎願,願切行專,力在其中,故舉第一,已賅二、三,故名地藏菩薩本願經也。

地藏者:地爲大地,藏讀ㄗㄤ,梵音「乞叉底檗沙」,義譯「地藏」。

菩薩者:梵語「菩提薩埵」,此方從略,簡稱「菩薩」。菩提者,義譯覺悟;薩埵者,義譯衆生,唐譯有情,合起來說,叫做覺悟的衆生,亦可稱覺悟衆生者,是故自覺覺他,自度度人者,梵語叫做「菩提薩埵」。

地藏菩薩者:以德立名,言此菩薩依般若智圓滿六度,安忍不動如大地,靜慮深密如祕藏,故曰地藏。又如大地,含宏光大。什麼叫做「含宏」呢?藏蓄於中者,叫做含;到了含藏的無所不備叫做宏。什麼叫做「光大」呢?發露於外者,叫做光,到了它的光華無所不被叫做大。地藏者,猶如地德含宏;菩薩者,依於含宏而發揚光大也。言是菩薩猶如地德之含宏光大,所以他在無始劫來,廣度衆生,數如無量恆河沙等;一切衆生若有善根,一毛一發,一沙一塵,而是菩薩都把他們度脫三惡道苦;這真是所謂「含宏光大,品物咸亨」了。含宏光大者,菩薩自度也;品物咸亨者,廣度衆生也。

又,是菩薩在密教其密號爲悲願金剛,亦稱與願金剛。在金剛界示現南方寶生如來之幢菩薩。在胎藏界則爲地藏院中九尊之中尊地藏薩埵也。

而是菩薩於過去久遠,說都說不清那麼多的劫以前,他是一位年高德劭的長者子,那時候,世上有一尊佛,叫做師子奮迅具足萬行如來,這位長者子看到彼佛相好光明,千福莊嚴,就向彼佛請問道:「世尊呀!像您老人家這樣的福德莊嚴,應當修何行?立何願?才能得到這樣的相好呢?」師子奮迅具足萬行如來告訴他說:「你要想獲得這種福慧具足清淨莊嚴的身相,應當發願久遠久遠度脫一切受苦衆生。」那時候,這位長者子,聽到了佛陀的話,就發願說:「我今盡未來際,不可用數字計算的劫,爲這些罪苦衆生,廣設方便,盡令解脫三惡道苦,而我自身方纔成佛。」

地藏菩薩從此久遠劫前發是大願,久經劫數,業已度生無量,忉利天宮來集會者,以文殊師利的無礙智,千劫測度,不能得知;以佛眼觀,尚且數不清楚,如是久遠數都數不清的劫,度生無量,其願彌堅;以願堅故,其行益切;以行切故,有大誓力;而曰「本願」「本行」「本誓力」等,言其因地發心,非偶然耳。

一切經名,有通有別,通者,凡佛菩薩說法,皆名爲經;別者,言此經非他經也。本經前六字爲別名,末一字爲通名。別名已經釋完,次釋通名。經者,梵語「修多羅」,直譯爲線,以其貫穿文義,如線穿珠,與漢文的「經緯」相似;又兼此方聖人遺教皆名曰經,故義譯「契經」。「契」是契合的意思,言經中含義,上契佛理,下合羣機。何以故?佛陀說法,有兩原則,一者,順性而說,二者,隨機而說。順性說者,譬如中央政府,一切政令所自出也。一切現象界,依於法性因緣起故,是故如來順性說法,則能統攝一切法,三世諸佛而莫越,恆沙星際不能易,故曰上契佛理;隨機說者,譬如有人,欲詣京都(政府所在地),求善知識指示正路;是善知識,在城南者,指其向北;在城北者,指其向南,說法雖異,目的則一;如來說法,亦復如是,一切衆生機感不同,如來說法因人而異;故曰下合羣機。是故吾人研究佛典,應當首先明瞭這兩原則,不可得到一知半解,就說佛陀認爲如何如何?佛教主張怎樣怎樣?當知作是說者,是爲毀佛謗法也。何以故?法自法爾,無論世間法或出世間法,都是如此,任何人也主張不得。您看!狗吃屎,人不吃屎,是誰主張的?假若有人認爲糞有營養,主張人類吃屎,我們只好說:「先生!請便吧!恕不奉陪。」可見我們「認爲」的事,都是錯覺,憑著自己的主觀有所主張,怎能適應羣機?這「主觀」佛教叫做「我見」,亦名「俱生我執」;衆生之異於諸佛者幾希,惟有此「我法二執」從中作梗;二執若破,衆生即佛,是故我說若言佛陀有所主張,是爲謗佛。當知佛所說者,一者如理,二者如事:如理說者,如實而說也:如實說者,如輻射熱,圓融行布者也。如事說者,從權而說;從權說者,城南指北,城北指南,方便善巧者也。合起來說,就是如來說法,如其理,亦恰如其事,沒有半點認爲,也沒有絲毫主張,故能恆古今遍恆沙而不易也。以是之故,凡佛說法,皆曰契經。

唯識觀者,是餘解釋此經的規矩,吾人若能透過唯識,觀察三界,不但諦信不虛,且可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何以故?若能了知三界幻有,唯識所現,以因緣差異故,三界六道十二類生各各不同,又有誰能抹煞因緣果報的因果律呢?不過悟人了知如幻,不隨相轉,便能隨緣自在。迷人執幻爲實,如夢中人,隨境轉移,故有苦樂諸境惱亂身心。但是不管迷人也好,悟人也好,以因緣故,果報不爽。不過悟者自知,迷人不覺,可是此「因果律」,知,如是;不知,亦復如是。是故吾今以唯識觀反覆詳釋,俾使智者了知三界如幻,不著於有;因果不爽,不落於空,空、有不著,則圓融中道;中道不移,則成等正覺。更願各善知識,悟是理者,輾轉相傳,俾使智者,信樂佛法,愚者見苦知畏,則功莫大焉。

拓展閱讀:地藏經說的是什麼地

《地藏經》是具體講因果規律的經典。

因果是佛法的核心,不懂因果就不懂得佛法,不信因果就得不到佛法的真實受用。離開了因果就沒得佛法。“因果二字是一切聖凡、世間、出世間都逃不了的!”不僅是我們凡夫逃不了,有神通的人也逃不了。他用這個“逃”字,這個字份量很重啊!印光大師說:“諸佛成正覺,衆生墮三途,皆不出因果之外”。凡夫一天到黑種的是殺盜淫妄的因,當然得的果報就在六道輪迴裏面受苦果。這個決沒有錯嘛。種污染的因,當然得污染的果報。種清淨的因,才得清淨的`果報。印光大師告訴我們:“信因果者,其心常畏,畏則不敢作惡;不信因果者,其心常肆,肆則無所忌憚。經所謂:菩薩畏因,衆生畏果,正是如此。”又說:“人人信因果天下大治,人人不信因果天下大亂”。虛雲大師提出學道的先決條件,第一個就是深信因果,第二個就是嚴持戒律,因爲你不信因果就守不住戒律。所以這一點對我們每一個人來說關係都非常密切。《地藏經》對因果談得很具體,這個是絕對真實不虛,沒有信心的人把這部經看成神話,那就錯了,那就得不到真實受用。

《地藏經》是佛門的一部孝經,是佛說的遺囑,是做人處世的教科書 ,是學習因果的重要經典,所以我們從這四個方面就可以說明這部經典應是佛弟子必修的經典。

“地藏”這兩個字,地,就是大地。大地能夠生長一切,能夠運載萬物。藏,就是寶藏。也含有儲藏的意思,大地能夠儲藏一切寶藏。佛法是心地法門,心如大地。心地是一切智慧福德的寶藏,智慧福德都從這裏生長。正如慧能大師開悟時說的一句話:“何期自性,本自具足。”智慧福德,三身四智,五眼六通都是原來有的。“何期自性,能生萬法。”萬法都由心生,都是自性的顯現,這就是佛法的精髓。佛陀證悟了這個事相,他毫不保留的把這些東西拿來教化我們,希望我們破迷開悟,離苦得樂,讓我們都能夠悟入佛的知見,這就是認識宇宙人生的真相。也就是教育我們開發自己心地的寶藏,才能脫離塵世的苦惱,才能夠得自在樂,如來不開示,我們永遠都不會知道。正如經典上說的,“譬如暗室寶,無燈不可見”暗室裏有一顆金鋼鑽,沒得燈,你在哪裏去找?“佛法無人說,雖慧不能解。”

菩薩是自覺覺他,上求佛道,下化衆生的人。菩薩是不爲自己求安樂,但願衆生得離苦的人。但是很多人錯誤的認爲,泥塑木雕的就是菩薩,所以土地、財神都稱爲菩薩,這是錯誤的。

“本願”就是根本大願,也就是自性的流露,度一切衆生出生死苦海,到涅槃彼岸,這個就是菩薩的根本大願。

譯者是和田沙門實叉難陀,“沙門”的意思是勤息。勤修戒定慧,息滅貪嗔癡。戒定慧是我們自性本具,貪嗔癡是我們本來沒有的,也就是說除去本來沒得的,恢復本來有的,所以沙門這個意思含有返本還原,恢復本來面目。“實叉難陀”意思是喜學。他是西域和田人,他當時應武則天的邀請,攜帶了八十卷華嚴經來到洛陽,後來同菩提流支、義淨法師一起把八十卷華嚴經翻譯出來了,就是這位大德,他是《地藏經》的譯者。這就是《地藏經》的經題和譯者。

標籤:失眠 地藏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