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精品】端午節的作文1200字錦集五篇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裏,許多人都寫過作文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作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端午節的作文1200字5篇,歡迎大家分享。

【精品】端午節的作文1200字錦集五篇

端午節的作文1200字 篇1

每年的端午節,在寶塔下面的撈刀河面,要舉行龍舟賽。比賽雙方是:靠山邊的袁姓村民與河對面的、我姑婆家所在村一帶的李姓村民。聽說久遠以前,這裏春季常發大水,“河伯”乘機將兩岸的禾苗都吃光,附近村常鬧饑荒,但自從有了龍舟賽,村民藉機拜祭河伯後,變爲年年豐收。很多年以來,端午節的龍舟賽都沒斷過,既防發大水,又紀念了詩祖屈原。

我們沙山袁也是這裏袁姓的分支,共一個祠堂祖宗的,所以有時也會有身強力壯的大漢被選中做劃漿水手,其他人也會出錢或做啦啦隊擁躍參加。端午時節,是我們當地的雨季,撈刀河洪水高漲,堤邊只剩小部分青草和樹林,沙灘和泥沼地被大水封蓋住了,河面上被風吹起長又寬廣、泛黃的波瀾。節日上午十點左右,寶塔下面河邊的青草也不見了,一眼望去,都是密集的青壯年爲主的人羣,將兩公里左右長的兩岸河堤的斜坡和堤岸人行路擠得水瀉不通,數量有上萬人,一片歡歌笑語,充滿了濃濃的節日氣氛。

人羣中有農民,學生和各單位的職工,他們上半身大部分是純白色的確涼襯衫或是白底花襯衫,下半身各有各的“精彩”,時髦一些的姑娘也有穿花裙子的,腳下有的穿涼鞋,有的打赤腳,手上有的拿把紙傘,顏色有紅色、綠色、黃色,打“洋傘”的也有,也有帶草帽或斗笠的。既有眉飛色舞的小男青年,也有斯文害羞的山裏姑娘,還有很多小商販,有販賣桃李的、冰棍的,有現炸現賣油坨油條的,有賣熱肉包的,還有算命的,擺陣玩小遊戲的,擺殘棋局的。

天空中的遠處飄來堆堆雲彩,一時緊集在寶塔尖的四周,朵朵緩緩轉動,和岸邊的人山人海一起,倒影在早有寶塔身影的河水裏,像是“龍宮裏”盛大的慶典,蝦兵蟹將齊聚一堂載歌載舞。有很多小男孩在擁擠的堤岸上被限制了活躍的拳腳,乾脆跳到寬鬆些的河裏去游泳、抓魚,更爲痛快。我和二哥受到他們的“感染”,也來癮了,在相信自己不錯的“水性”前提下,也只脫了上衣,跳入有些生疏的急流中,奮力往河中心遊一段後,被急速流動的大水衝回到岸邊來。躲在河邊水草裏的小魚蝦,見岸邊如此多人,受到了驚嚇,再加上被小孩們在水中追趕後,更加不知所措,亂衝亂跳到水草上和岸上來的都有,水草也有些“慌神”,是推動身邊的流水快速透過?還是挽留、截停在自己身邊?拿不定主意,畏畏縮縮,一時伸直了“手腳”,一時又彎着“身子”。

突然河的上游處傳來三聲驚天動地的炮響,接着是鞭炮齊鳴和有節奏的鑼鼓聲,順着響聲望去,已見到遠處河中心有兩條龍舟出現了,慢慢鑼鼓聲漸漸增強,龍舟越來越近了,快到我們眼前纔看清:每隻船上有二十個划槳的大漢分坐船的兩邊,船前頭一個在敲鑼,中間坐着一個打鼓的,後面站着一個掌舵的。水手們跟着鑼鼓的節奏,在奮力划槳刮水。袁李兩大宗族的船隻相隔很近,咬得很緊,經過我站着的正前方時,掀起巨大的波浪,拍打着河岸,游水的小孩們在岸邊追趕着龍舟,河岸上的男男女女們,被來自水上奮進中的一對龍舟上震憾心房的鑼鼓聲包圍了,都瞪大眼睛,盯着細長而華麗的龍舟,最大限度地看清和“映記”從前面飛速劃過時的每一個細節,緊跟着目送遠離。

龍舟經過寶塔下的深潭時,住在水底下的河伯也和他的“客人”一起,爲人間的熱鬧場面喝彩,爲水手們加油。龍舟繼續向前,一直衝到橋底,繞橋墩一圈後,又轉頭逆水往上游了,水手們表現出堅強的毅力和持久的韌性。完成了多次的來回表演,贏得兩岸河邊上萬百姓的掌聲,也贏得了河伯的稱讚。

端午節的作文1200字 篇2

一個人孤身在外飄泊了好多年,始終不能忘記家鄉的味道,雖然不知道家鄉現在是什麼樣子,但那裏的山山水水時常在夢裏跳躍着出來,讓一個又一個孤寂的夜晚伴着家鄉的溫馨再次睡去。夢裏一片藍天,還有家鄉清清的河,河邊那些茂密的蘆葦,那些和蘆葦葉有關的故事。這個故事來自於端午,來自於對母親的思念,來自於對家鄉難以忘懷的情結,異鄉人在失意的時候總是懷念他的故鄉,其實還是有太多人在得意的時候依然深深的愛着他的故鄉,一切的一切,也許源自內心處深深的某種眷戀。

我的故鄉在一片貧瘠的土地上,一年四季飛舞着漫天的風沙,最美麗的時節莫過於端午前後,一羣一羣的燕子呢喃着從遙遠的天際像夢一樣飛來,落在那些或高或低的.樹林子裏,歡快的尋找往日的舊巢,燕子是很戀舊的,每一年的這個時候總是會翩翩的赴了來年的舊約,嫋嫋而來,尋找那些往日的相思和纏綿。就像某些事物總是在某一個時刻悄悄地來臨,襲擊你柔軟而又溫軟的心,讓你幸福的疼痛,這是異鄉人的話,啊,異鄉人……我也只是一個飄泊異鄉的人,總是在某一些時刻懷念我的故鄉。

時間就在我打盹的一瞬間悄悄地過去了好多年,闊別了家鄉好多年,始終不敢憶起,害怕觸及了心扉最深處的疼。但是,有些疼痛你怎能躲避,它也許就在那一霎席捲你脆弱的城池,令你潸然淚下。

這個季節是一個多雨的季節,雨絲纏綿着像一個又一個相思的結,把我牢牢地系在裏面,幸福而又甜蜜略帶憂傷,我總是在想着家鄉的楊梅,還有家鄉的葦葉,還有母親包的糉子。

母親包的糉子在我的記憶裏總是那麼的難看,就算在那些物質及其匱乏的年代我都不願意去咬它一口,甚至,連多看一眼我都不大願意。母親只是哄着我,多吃一口,再多吃一口,於是,我便像小鳥一樣張開大大的嘴巴,等待着母親餵食的樣子,吃完後,母親總是輕輕地拍着我的頭,一臉幸福的樣子,我就在那種貧困而又幸福的日子裏長大。

總是不知道白駒過隙是什麼概念,歲月匆匆的流走,母親便是七十多了,不是那種不經意間霜染了青絲,而是滿頭的銀髮,母親,您垂老矣,只是,爲什麼,我竟然覺得我還沒有長大。

每一個人都有着故鄉的情結,一種思鄉的病,只是現在的我不知道是思念家鄉的山水,還是家鄉的人,抑或是兒時的玩伴,這一切都已離我遠去。只是在夢裏,母親的顏容有着永遠不曾老去的青春,亦如那采薇的女子在夕陽下蘆葦蕩裏溫軟的迴音。

轉眼便是好多年沒有吃過家鄉的糉子了,也沒聞到過糉葉的那種幽香,家鄉的糉葉是有着淡淡的如竹子一樣的香味兒,很淡,很淡,只有在你凝神靜氣的時候才能感覺到它的那種回味餘長,甚至是山水之間的氤氳,還有那種愛的祥和飄渺着蕩氣迴腸。

這個季節,母親的糉子便是會如約而來,像極了樑間的燕,如期而至,那個時候,我便不知道是過節,只是知道在某一個時分有那麼些溫軟的令人膩味的糉子擺上我們的桌子。

不經意間,我已悄悄長大,也許早就忘掉糉子的模樣。思念總是在某個深處氾濫成災,當我在異鄉漂流的時候,拖着疲憊的身軀正欲躺下,快遞公司送來一個大大的包裹,我小心的撕開包裹,一大包的糉子裹着紅頭繩安靜的躺在那裏,正如幼年時的襁褓中穿着紅肚兜的我,包裹裏有一封信件,一看筆跡就知道是母親的親筆信,拆開信件,打頭兩句便是“我兒,糉子收到了嗎……”

頃刻間淚如雨下,朦朧的淚眼裏我似乎看到母親在一盞昏暗的煤油燈下,安靜的一個一個的包着糉子,一個,又一個……

端午節的作文1200字 篇3

昨天晚上我寫了一篇題爲《又聞棕香飄》的短文,放在了散文吧裏,在不到一天的時間裏,有近500人次的點擊,這是我所沒有想到的。可能是快到端午節了,朋友們都已開始聞到了棕子的香味了吧。

端午吃棕子,是我國的重要民俗,在端午節包棕子、吃棕子應該說是非常重要事了。其實,我國幾乎所有的傳統節日,都或多或少和“食”有關,中國有句古話,叫“民以食爲天”,歡度節日是老百姓的情感的集中表達,尤其中國的節日,濃濃的文化中與“食文化”緊密地聯繫在一起,每一種傳統節日都有它特定的“食物”,可以說,吃什麼“食物”就能知道在過什麼個節日;如中秋吃月餅,元宵節包餃子,過年做年糕等等。

當然,在我們江南,端午節除了吃棕子,還要吃綠豆糕,不過,最普遍的最濃烈的最有人情味的,應該是包棕子、吃棕子了吧,因爲棕子家家都要包的,所以每當端午節來臨的前兩天,去河邊掰蘆葦葉的婦女,可謂是浩浩蕩蕩。蘆葦葉掰回來之後,水浸清洗,然後就淘糯米、泡紅豆等,接着就利用晚上的休閒的時間來包棕子了;一般包棕子都是婦女的活,因爲女性心靈手巧,包出來的棕子也是精巧好看,當然小孩子就不分男女了,由於好奇,也來湊熱鬧,不過,也因礙事,常常被大人們笑着趕走了。女性們常常把對生活的愛、對家人的愛全都包進棕子裏,所以吃棕子,其實在享受濃濃的親情和愛。而綠豆糕之類節日性的食品,基本上是從市場買回來吃,沒有多少情感情愫在裏面。現在人們的生活節奏加快了,不僅在城市,就是在農村,家家包棕子的現象似乎不見了,有好一些人家都是從商場裏賣一些現成的棕子回家,來應付一下過節的孩子,來解一下嘗吧;這是和我們小時候是不能比的了。記得那時,棕子也不象現在要從市場上去買,村前屋後的水邊河岸,到處是蘆葦,想掰多少蘆葦葉就想掰多少,而且,葉寬色深,味清香幽,沒有任何的污染。母親每年要包很多棕子,燒好的棕子懸掛在一個橫竹竿上,長長的一條龍,蔚爲壯觀。

現在可能有很多的年輕人不會包棕子了,這多少讓人感到有點遺憾事。我和妻子都是農村出生長大的,尤其是妻子,是包棕子的行家裏手,經她手包的棕子,緊實精神,味道也是特別正宗。棕葉之間插不好,棕繩扎得又不緊,燒熟的棕子不僅外觀不美觀漂亮,而且棕肉還會水沽拉渣的,沒什麼香味,口感就不怎麼樣了。我每次包的棕子就是這個樣子,結果連我自己都不願吃自己包的棕子。當然啦,口感是一回事,悠悠地享受生活的情趣又是另外一回事。因此,每年當妻子包棕子時,只要我在家,肯定也會包幾個,也算是趕一個節味吧。

如今,吃棕子,也不大趕節時上吃了,一年到頭,商店或超市都有現成的賣,而且有各種緩式樣的包裝、棕肉的味道也多種多樣。但我還是比較喜歡吃糯米棕子,尤其是在糯米里加些許的紅豆或棗子什麼的,雖然做法很簡單,但吃起來非常爽口純淨,沒有油膩感;也有糯米里什麼也不放,這種純糯米包的棕子,吃起來有原始古樸的感覺,特別有勁道。

上個星期天,妻子說端午節快到了,讓我去菜市場買些棕葉回來,準備包些棕子,嚐個鮮。我這時才感到又一個端午到了。提前吃棕子,讓節味慢慢地醞釀,待到節日來臨的那一天,節味就會濃的如陳年老酒了;倘若吃着棕子,再能看到龍舟競賽,聽着家鄉的龍舟調,再能讀一讀屈原的《離騷》這一傑作,我想這個節日就更加完美了,因爲吃棕子、划龍舟的這些端午習俗的由來還是源於紀念屈原這位中國歷史上的偉大的愛國詩人的。

端午,我們一邊在品嚐着清香的棕子,同時又在品嚐着中華民族的悠久燦爛的文化,這種享受讓人特別的愜意啊。

端午節的作文1200字 篇4

天下糉子,種類上大致可分爲“京、浙、川、閩、粵”五大流派。嘉興糉與湖州糉齊名,被公認爲糉中之王。

嘉興糉子裏的老大,首推“五芳齋”。用的是上等白糯、豬後腿瘦肉、徽州伏箬。所謂伏箬,指盛夏時節所採之箬,此時的糉葉,因吸足了土壤的營養、水分和陽光,最香。徽州糉葉一年只長一季,開春發芽,至梅雨季節長大爲“梅箬”,不過太嫩。而秋冬的糉葉又嫌太老了。

五芳齋的糉子,賣得滿坑滿谷,滿天下到處都是。但是,那些真空包裝絕對沒有新鮮的好吃,嘉興城裏五芳齋總店的新鮮糉子,好像又不如嘉興城外路邊的好吃…

這條路,就是滬杭高速公路,五芳齋糉子專賣店,就開在上海-杭州約50公里處路邊的嘉興服務區。我個人的習慣是,聞香下車,別管什麼豆沙糉、蛋黃糉、栗子糉、火腿糉等等勞什子(特別別吃鴨蛋黃的,不是一般的難吃),堅定地直奔那三塊五一個的─大肉糉。

把這燙手的寶貝熱騰騰地捧在手裏,怯生生地試探着咬一小口…肉香、米香、箬香,交融四溢了滿嘴,這種香味還以熱量的形式線性地奔騰直下,軟軟糯糯地一路鑽到心尖。七千年前發源於嘉興的稻穀文明,實在是強啊!感謝五芳齋,感謝滬杭高速公路,感謝屈原,感謝宋玉,感謝楚懷王,感謝夫差,感謝伍子胥,感謝曹娥,感謝介子綏,感謝河裏的魚,感謝江裏的水怪……

爲什麼是路邊的糉子最好吃?我有兩個理由:

一,現剪、現煮、現吃,當然新鮮(可能是因爲大肉糉特別好賣,我發現店員有時候會事先煮好一堆放在一邊,你要,就先從這堆裏拿一個剪給你。這個時候,嘴要甜,原則更要堅持,務必只吃鍋裏現煮的);

二,嘉興城裏五芳齋的新鮮糉子,也許更新鮮更好吃,但“路邊的糉子最好吃”,基本上屬於心理作用,它來源於一種“旅途”的儀式感。車開到休息區,往來客官多少都有些睏乏,這種時候吃到的食物,通常都會自動加分10%-20%不等。我個人的經驗是,從上海出發,最好選在上午,千萬別吃早飯,喝杯小咖啡就行,車行一個多小時,在右側的嘉興服務區下車,先跑趟廁所,最後再吃糉子─如果能把這件事情搞得像屈原沉江那樣具有儀式感,糉子的味道加分,有時能達到30%!

如果吃不了,千萬別兜着走,就算是新鮮而非真空包裝的糉子,回家煮出來就完全不是那回事了。

從前,浙江的湖州糉不但與嘉興糉齊名,某種程度上名氣比嘉興糉還響。僅管湖州與嘉興現在都歸一個地區行政公署—嘉興地區行政公署管轄,嘉湖一家,但湖州糉和嘉興糉起碼在外形上還是有明顯區別的,前者糉小巧優雅,稱“秀才糉”,後者大方實惠,稱“乞丐糉”。做爲一個浙江人,金庸在他的小說裏從來就不放過每一個以“置入”方式表彰推廣湖州糉子的機會:“韋小寶聞到一陣肉香和糖香。雙兒雙手端了木盤,用手臂掠開帳子。韋小寶見碟子中放着四隻剝開了糉子,心中大喜…提起筷子便吃,入口甘美,無與倫比。他兩口吃了半隻,說道:‘雙兒,這倒像是湖州糉子一般,味道真好。’浙江湖州所產糉子米軟餡美,天下無雙。揚州湖州糉子店,麗春院中到了嫖客,常差韋小寶去買。糉子整隻用糉箬裹住,韋小寶要偷吃原亦甚難,但他總在糉角之中擠些米粒出來,嘗上一嘗。自到北方後,這湖州糉子便吃不到了。”

金庸的意思其實是,湖州糉子,天下無雙,不僅嫖客愛吃,俠客也愛吃。見《神鵰俠侶》:“甜的是豬油豆沙,鹹的是火腿鮮肉,端的是美味無比,楊過一面吃,一面喝采不迭”,吃了黃藥師關門弟子程英親手製作了“天下馳名”的江南糉子之後,楊過還要用糉子與她調情,即把吃剩的糉子用線栓了,擲出去黏住她寫了什幺“既見君子,雲胡不喜”的碎紙,也算是把糉子給利用到家了。

端午節的作文1200字 篇5

端午節也就是農曆的5月初5,我早早地就起牀了。仔細的梳洗,精心的打扮,只爲了昨天接到了宇的約信。與其說是一封信不如說是一張小紙條。紙條是從四樓教室的窗戶上飄下來的。我經過窗戶時,聽見上面有人喊我,我擡頭,看見了宇在四樓的窗臺上趴着,手伸在窗外,手裏拿着一張紙條。他一鬆手,紙條就像一隻蝴蝶飛了下來,飛到了我的面前。我用手接住了它,迫不及待地開啟看,上面就寫了5個字:明早竹林見。我受寵若驚,臉紅心跳。擡頭再看宇時,他已經不見了,只剩下溫柔的陽光下明亮的窗。

雪白色的體恤衫,草綠色的裙子,這已經是換的第五身衣服了。對着鏡子端詳了好久,左看、右看、上看、下看,360度都無可挑剔了,我滿意的露出了笑臉。

清晨的竹林還帶着濃濃的溼氣和露水,我這才意識到自己竟然來的這麼早!鬱鬱蔥蔥的竹林浸在淡淡的霧裏好像還沒睡醒。碧綠的竹葉上掛滿了露珠。我情不自禁的伸手去輕輕地搖它,使得露珠就“嘩啦啦”的落下,落的我滿身是。但我的手靜止在了竹竿上,這份輕柔、縹緲、靜謐,我怎忍心去打擾!唯有靜靜地站着,凝視着……

有人說“最能靜下心來的地方是在竹林,而此刻的我卻欣喜地欣賞着眼前的美景,不想錯過任何一處微妙。原來和心愛的人約會時的景緻是如此美極!

漸漸地,霧散了。呈現在眼前的是一片能翠到心底深處的綠色,這樣沁人心扉的綠色也只有竹子能做到了。今天是陰天,雖然沒有陽光,但竹林照樣熱鬧了起來,各種鳥兒抖動起惺忪的翅膀,歡快的飛着,叫着,彷彿是在給竹林梳妝。

不知什麼時候,遠處傳來了笛聲,不知名的曲子卻撥動着我的心。我站的有點累了,找了個地方坐了下來,盯着一根竹子發起了呆。

“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帶女蘿。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伴着笛聲隱隱約約傳來朗誦的屈原筆下的“山鬼”。奧,對了,今天是端午節呀!

“竹林深處啊暗無天日,道路險峻啊獨自來遲。孤身一人啊佇立山巔,雲海茫茫啊浮游卷舒。山色幽暗啊白晝如夜,東風狂舞啊神靈降雨。我癡情等你啊忘卻歸去……”下雨了,我用手接着雨滴,此情此景,我彷彿化身爲了山鬼。

“抱怨公子啊悵然忘卻歸去,你思念我啊卻沒空到來。山中人兒就像杜若般芳潔,口飲石泉啊頭頂松柏。你想我啊是真是假。雷聲滾滾啊細雨濛濛,猿鳴啾啾啊夜色沉沉。風聲颯颯啊落木蕭蕭,思慕公子啊獨自悲傷……”山鬼癡癡等待的情人沒有來到,而約我的他也沒有來到,風雨來了,我們都癡癡的地等待着,忘記了回家。

雨,穿過竹葉打溼了我的頭髮和衣服,我遙望着進竹林的小路,蜿蜒着伸向山下的城市,空無一人。心中是怨嗎?是責備嗎?還是帶着點淺淺的恨?好像都沒有,有的只是一點點傷心。

也許屈原筆下的山鬼就是寫的他自己吧,他癡情的熱愛着楚國,卻一次次的被流放,當楚國滅亡時他悲憤難捱,遂自沉汩羅江,以身殉了自己的政治理想。

一步一步,恍然中,已出來了竹林,雨更急的打在了我的身上。我回首,那一大片的翠色裏,我化身爲了屈原筆下的“山鬼”。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糉子,灑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又傳來了兒歌,伴着雨聲清晰又明朗。

20多年了,宇給我的小紙條依然儲存的像當年從四樓飄到我的手裏的一樣,字跡清晰頁面乾淨。我小心翼翼的把它放進書裏夾好。初戀是很刻骨銘心的!每個人的初戀都是心理無法抹去的永恆的回憶!初戀很純潔,就是純粹的沒有任何利益的愛情!那麼份美好,是永遠無法代替的!留在記憶中,寧靜的回憶。以後會遇到能和你廝守一生的愛人,那是另一種幸福!若干年後的端午節,回憶起美好的初戀!回憶起那年的端午節,我化身爲了屈原筆下的山鬼,存到現在已是精神是思想是美好的記憶,是漸行漸遠的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