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知識文庫 > 專業資料

《羅斯福新政》教學設計

一、什麼是教學設計

教學設計是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教學對象的特點,將教學諸要素有序安排,確定合適的教學方案的設想和計劃。一般包括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教學步驟與時間分配等環節。

二、《羅斯福新政》教學設計

作爲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教育技術的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於運用系統方法設計教學過程,使之成爲一種具有操作性的程序。一份好的教學設計是什麼樣子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羅斯福新政》教學設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羅斯福新政》教學設計1

【教材版本】

人民版。

【設計理念】

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是新課程的核心理念。讓學生成爲歷史的參與者,真正親近歷史。讓學生成爲歷史真正的主角,感受並感悟歷史。透過對羅斯福新政教學的設計,鼓勵學生自主探究、合作學習,達到學習目標。

【教材分析】

本節課是人教版必修二第六單元《世界資本主義經濟政策的調整》的第二節內容,在本專題中起到了承前啓後的作用。“空前嚴重的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是這一節課的時代背景,而“戰後資本主義的新變化”是本節課的延續和發展,是羅斯福新政在資本主義產生深遠影響的例證。本節課有三個子目,分別爲背景、內容、影響三個方面。羅斯福新政對於美國經濟遭遇危機的重創之後的恢復起到了重大的作用,對資本主義世界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新政的措施具有時代的現實意義,對於當代的建設也有一定的借鑑作用。

【學情分析】

新課程背景下的高中歷史教材,由於打破了原來的編年體的編排順序,時間和空間有較大的跳躍性。加上學生初中歷史基礎知識比較薄弱,無法正常銜接起來。

因此在學習新政內容時,應該教會學生站在整個美國曆史和世界歷史的高度看待羅斯福新政;指導學生基本掌握“論從史出”的史學研究方法,透過探究得出課本的隱性結論,而不是被動地接受現成答案。

【教學目標】

課程目標:列舉羅斯福新政的主要內容,認識羅斯福新政的特點,探討其在資本主義自我調整機制形成中的作用。

知識與能力目標:透過對羅斯福新政的學習,掌握羅斯福新政的背景、內容及兩個階段,理解其特點及影響。

過程與方法目標:透過學習羅斯福新政對美國曆史發展的影響的學習,培養問題探究的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透過對羅斯福新政的學習,欽佩羅斯福不怕困難、推行改革的勇氣。

【教學重、難點】

重點:羅斯福新政的主要內容及作用。

難點:羅斯福新政的影響。

【教學環境】

多媒體教室,多媒體課件。

【參考資料】

《美國總統羅斯福》、《藍鷹運動》、《大國的崛起》。

【教學方法】

根據課標要求,可知本節課的學習有個突出的特點,都是以新政的內容作爲出發點探究其特點、作用,特別突出體現學生認知水平的漸進性特點,因此,本節教學擬採用問題式教學法。透過設疑—探疑—釋疑—解疑的思維方式達到教學的預期目的,較好地完成課標要求。

【教學思路】

1.立意創新:把應對危機看成是全體民衆都要參與的鬥爭,把新政的實施和成功看成是總統領導下的美國全體民衆的勝利。

2.創設情境:先以現實情境匯入,再創設“經濟危機下的美國”歷史情境。

3.整合教學:突破“新政的背景—新政的內容—新政的特點、實質、影響”的程式化教學結構,利用史料教學。

【教學過程】

匯入新課:(教師

情景創設:(多媒體打出羅斯福照片)

回顧大危機給美國帶來的破壞,以及對胡佛政策的結果匯入,曾經繁榮一時的美國現在變成了人間地獄,悲觀、失望、飢餓籠罩在每一個美國人頭上,此時的美國人民盼着一個強有力的人能將他們拯救出困境,而此時,一個人物應運而生。

照片上這位意氣風發的歷史人物是誰?這位歷史人物是美國曆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美國曆史上唯一蟬聯四屆)領導美國人民度過三十年代經濟大危機及進行反法西斯戰爭的總統弗蘭克林·羅斯福。他開創了放棄傳統的自由放任政策之先河,開始了國家全面干涉經濟的制度。羅斯福是怎樣一個歷史人物呢?羅斯福又是如何實施新政的呢?這就是我們這節課所學的主要內容。由此匯入新課。

學生閱讀課前提示,對新政有一個大體的瞭解。

【講授新課】

1.羅斯福新政的背景

教師:當經濟危機來臨時,胡佛政府雖也採取了一些反危機的措施,但這些措施並沒有使美國擺脫經濟危機,反而使經濟危機更加嚴重,社會更加動盪不安。那麼胡佛反危機爲什麼會失敗?

學生經討論得出:主要原因是胡佛總統仍然堅持“自由放任”的傳統經濟政策,等待經濟形勢的好轉。

教師創設情境:開啟多媒體播放幻燈片《幸福的日子又來臨》。

師生共同探討總結新政實施的背景:

(1)胡佛反危機失敗;

(2)全國要求改革的呼聲高漲。

2.實施新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