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知識文庫 > 知識問答

高中英語學習之高效背單詞的三個因素七個節點

一、方法不對,努力白費

高中英語學習之高效背單詞的三個因素七個節點

:卷大利經濟學家帕累託曾提出著名的“帕累托法則”(Pareto Principle),也即“80/20”法則:枯燥的經濟學理論,晦澀難懂.給你舉例,就清楚了:世界上80%的財富,掌握在20%的富人手裏;企業中80%的利潤,來自20%的主導項目或高端優質客戶;世界上20%的人利用購買別人的時間來致富,而80%的人售賣自己的時間和勞動力來賺錢;說的再接地氣一點,當你追求對象的時候,並不是你所有的行爲都能打動對方的芳心,而是那少數的、浪漫的、正好切合對方需求點的20%的行爲.最終發揮了你追求成功的80%的作用。

背單詞,也是同樣的道理:大部分考生背單詞的時候,狀態低迷,內心抗拒,花了大量的時間, “狂讀單詞、狂抄單詞或者是邊狂讀邊狂抄”,結果是“背了忘,忘了背,背了又忘,忘了再背.最後只剩下忘記!”——80%低效的時間,帶來了20%的記憶量。因此.備受打擊,狀態悲慘,自信骨折,無果而棄!

究其原因,無非是背單詞的方法出了問題.所謂“方法不對,努力白費”。你或許應該採J=IIj新的、高效的、科學的方法了。

二、決定背單詞成敗的三個白金因素

1.目標量化分解

一部分考生,英語底子薄,又長期和英語“隔離”“分居”.等到考研的時候,突然又撿起來,一看詞彙書厚厚一本,如同板磚,內心恐懼,眼神迷離。在氣勢上、氣場上和自信心上首先敗下陣來。考生背A字母部分的單詞時,豪氣沖天,縱橫四海.信誓旦旦,唯我獨尊;背到B字母部分的時候.熱情下降,恍恍惚惚,若即若離,心生退意;等到c字母的時候,意興闌珊,彷徨遊離,痛苦加劇,最終甩書而去——不背了!確實,在你漫長的英語學習生涯中,一次也沒有將詞彙書背完。 “背詞彙書要耗去你一輩子的青春”我的一位前輩、領導曾在講座上這麼講。

將目標進行分解,也許事情可以看起來簡單一些。

給你講個故事:IJJ田本一是日本著名的馬拉松運動員。他曾在1984年和1987年的國際馬拉松比賽中,兩次奪得世界冠軍。記者問他憑什麼取得如此驚人的成績,山田本一總是回答:“憑智慧戰勝對手!”

大家都知道.馬拉松比賽主要是運動員體力和耐力的較量,爆發力、速度和技巧都還其次。因此.對於山田本一的回答,許多人覺得他是在故弄玄虛。

10年之後.這個謎底被揭開了。山田本一在自傳中這樣寫到:每次比賽之前,我都要乘車把比賽的路線仔細地看一遍,並把沿途比較醒目的標誌畫下來,比如第一標誌是銀行,第二標誌是一個古怪的大樹,第三標誌是一座高樓……這樣一直畫到賽程的結束。比賽開始後,我就以百米的速度奮力地向第一個目標衝去,到達第一個目標後,我又以同樣的速度向第二個目標衝去i 40多千米的賽程,被我分解成幾個小目標,跑起來就輕鬆多了。在我眼前,只不過是數量有限的幾個分段路程而已。開始我把我的目標定在終點線的旗幟上,結果當我跑到十幾千米的時候就疲憊不堪了,因爲我被前面那段遙遠的路嚇到了。

考生的備考過程、背單詞的過程.不就像一場馬拉松比賽!如果不能合理地分解目標,一下子就會被那厚厚的、浩如煙海的茫茫詞海嚇到了!

2.按記憶週期重複

有兩句話,非常適用於背單詞:第一句是“複習和重複.勝過掌握新東西。”第二句是“天才,是重複次數最多的人!”

單詞的記憶,其實分成記和憶兩個過程的。記的過程中,是資訊的輸入,而憶的過程是資訊的重現和輸出,如果要想達成良好的記的效果,那就要對資訊進行合理地加工、構造、聯想,有了這些過程之後.記就變得更加形象、立體和可理解,可以達成長期記憶的效果。回憶以往記住的東西,是資訊的輸出和應用,這取決於多次的重複,形成的'大腦皮層的快速投影和輸出。所以,如果只注重記的過程的資訊加工、印象加深,而忽略回憶過程的重複的話,那麼記憶的效果會大打折扣!輸入的資訊在經過人的記憶過程的學習後,便成爲了人的短時記憶.但是如果不經過及時複習,這些記住過的東西就會被遺忘,而經過了及時的複習,這些短時記憶就會成爲人的一種長時記憶,從而在大腦中儲存着很長的時間。

現在可以得出結論:我們既要把單詞熟練地記住,又要將單詞快速地憶出!而從記到憶,我們能做的就是重複,重複,再重複,直到變成本能反應!

3.抗遺忘複習的最佳時間

我們尋找到抗遺忘複習的最佳時間,並將其運用到單詞的背誦過程中——單詞背誦與複習的七個節點。

第一個記憶節點:背誦單詞20分鐘以後

記憶的內容只剩下58.2%,遺忘的速度非常快,那麼在這個時間節點上,我們就應該停止背誦新的內容,而應該返回去複習背過的東西。

第二個記憶節點:背誦單詞1小時之後

記憶的內容只剩下44.2%,遺忘的速度更加快,那麼在這個時間節點上,我們要再次停止背誦新的內容,繼而返回前面的部分.複習複習再複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