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知識文庫 > 實用文檔

《藥》教案設計示例

《藥》教案設計示例

《藥》教案設計示例

《藥》教案設計示例

現行高中語文課本第三冊小說單元中有魯迅名著《藥》,像這樣的名篇,無論思想成就或是藝術成就,在高中階段所選的課文,乃至整個現代文學作品中,都是不可多得的上乘作品,藥 教案示例二。《藥》主題蘊義深邃,人物形象生動傳神,具有很高的典型性。講好經典作品,對提高學生的閱讀及鑑賞能力,在語文教學中具有重要意義。

對於《藥》的主題,學術界一直有爭議,對早期課文“預習提示”中主題表述方面,我早就有不同看法。(一九九二年曾寫文章與同行交流。)由於教學受考試規範制約,有時不得已只能“照本宣科”。現根據本人的理解,談談對《藥》主題的看法,以祈得到同行的指正。

關於《藥》的主題思想,歷來較爲流行的觀點是:

“小說透過華老栓、夏瑜形象的描寫,揭露了封建統治階級不僅從政治上壓榨人民,經濟上剝削人民,而且從精神上奴役勞動人民的罪行,批判了資產階級舊民主主義革命者脫離羣衆,革命不徹底的錯誤,喚醒人們覺悟起來,進行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鬥爭。”(南京師範學院中文系現代文學教研組《魯迅作品分析:〈藥〉分析》1973年2月號)

一九八七年前所版高中語文課本“預習提示”內容更強調“批判了資產階級的舊民主主義革命者脫離人民羣衆,革命不徹底的錯誤”。這方面認爲是“更爲重要”,對此,我有不同的意見,前者嫌雜,後者則偏。

“辛亥革命”這一近代時期資產階級舊民主主義革命爲什麼以失敗而告終?這是一個複雜的政治學與歷史學問題,當中有革命者的自身問題,也有敵我力量對比的問題。而較多的政治學家把失敗的主要原因歸咎於革命者的自身問題,認爲革命者自身性質決定了其“革命的不徹底性”及“脫離羣衆”。辛亥革命失敗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到底主要原因是什麼?這不是本文討論的範圍,我所不同意的是某些人把《藥》的主題說成是“更重要的是”暴露了資產階級舊民主主義革命者“革命的不徹底性”和“脫離羣衆”。其實這種說法帶有觀念性,而不是從具體作品的分析來得出結論的,因而顯得牽強和武斷,脫離作品實際,有“強加於文”之嫌。

本人認爲,魯迅先生的《藥》是從某一特定角度去剖析辛亥革命失敗的原因和教訓,以期引起人們思考和注意。《藥》所描繪的是辛亥革命之前清末封建社會的現實,封建勢力猖獗,人民羣衆在封建勢力重壓之下處於麻木落後,不覺悟的精神狀態,他們不懂得反抗自救,不理解革命者爲之奮鬥,流血犧牲的目標是什麼,更談不上以實際行動支援革命,高中二年級語文教案《藥 教案示例二》。一句話,《藥》暴露了人民羣衆在封建壓迫下麻木愚昧的精神狀態,呼籲人們尋找喚醒他們的“藥方”。

我們試從《藥》的人物形象分析入手來把握這個主題。《藥》共描寫了十一個人物,其中最重要的有兩個:“華老栓”與“夏瑜”。華老栓是市鎮市民,夫妻辛勤操持着一個小茶館,是普通的勞動人民。他的兒子華小栓患有嚴重的癆病,他不去求醫,卻相信別人說人血饅頭可以治病,於是千方百計去找人血,他拼命積攢銅錢,只想着儘快把人血饅頭取到手,好醫治兒子的癆病,至於流血的是誰?爲什麼被殺?他不用也根本沒有想這些問題,什麼“革命” “造反”就更沒有關心的必要了。華老栓迷信、麻木、毫無反抗意識,只圖家庭平安便心滿意足了。爲了醫治兒子的病,他糊里糊塗地與殺害革命者的劊子手交易。華老栓是舊中國千千萬萬人民的代表,是在長期封建重壓下變成這樣愚昧、麻木的,爲了突現這一時期人民羣衆的精神狀態,作品還描寫了一組羣像:在殺害夏瑜時,有“一堆”看得起勁的觀衆,“頸項都伸得很長,彷彿許多鴨,被無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着。”他們除了看熱鬧的好奇心外,毫無別的感覺,在議論夏瑜之死時,“花白鬍子”、“駝背五少爺”等人聽說夏瑜在獄中的表現後,把他當成“瘋子”。烈士的母親覺悟比起華老栓他們並不見得高,她覺得兒子被殺,是無臉見人的事,上墳時“慘白的臉上,現出些羞愧的顏色”。這些描寫把辛亥革命前夕在封建勢力重壓下人民羣衆的精神狀態淋漓盡致地表現了出來。

“夏瑜”是作品中另一個重要人物,他是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者,是一位勇敢的革命戰士,他有一定的覺悟及政治理想,他知道“這大清的天下是我們大家的”;他有革命熱情和大無畏精神,“關在牢裏,還勸牢頭造反。”作者對這個革命戰士予以肯定,沒有絲毫的批判。作者寫夏瑜主要是爲了表現羣衆怎樣對待革命和革命者,以此來揭示當時的社會現實。從“華老栓”到“花白鬍子”、“駝背五少爺”、“華大媽”、“夏四奶奶”,組成一組羣像:人民羣衆長期處在封建統治重壓下,變得愚昧麻木,對革命毫無知覺。當然,我們不能因此而過分責怪羣衆。但畢竟這是一定歷史時期的社會現實,作品向人民展現了這一歷史時期社會的一個側面,關於這一點,魯迅先生意識是很清楚的,且看先生的活:

“我們中國本不是發生新主義的地方,也沒有容納新主義的處所。”“新主義宣傳者是放火麼,也須別人有精神的燃料,纔會着火;是彈琴人麼,別人的身上必須有絃索,纔會出聲,是發聲器麼,別人必須是發聲器,纔會共鳴。中國人都有些很不像樣,所以不會相干。”(魯迅《隨感錄·五十九“聖武”》)

魯迅這段話最好解釋了《藥》的主題,而這篇講話,恰恰與《藥》刊印在同一期《新青年》上,魯迅先生的看法是實事求是、冷靜而清醒的。至於夏瑜爲代表的革命者“沒有發動羣衆”、“脫離羣衆”的說法,很難讓人信服:一個被囚在牢中尚且勸“牢頭”造反的革命者,難以想象他平時沒有做宣傳鼓動工作,因此,與其說“革命者沒有發動羣衆”,毋寧說“羣衆難以發動起來”,甚至是“發而不動”更爲確切些。

綜上所述,《藥》的主題可以這樣歸納:作品透過描寫華夏兩家的悲劇,揭露了封建統治階級壓迫、毒害勞動人民的罪惡,暴露了人民羣衆在統治階級長期重壓下陷入愚昧麻木的精神狀態,呼籲人們尋找喚醒民衆覺悟的“藥方”。

對作品理解了,教學設計思路就清晰了。《藥》的教學難點在於引導學生理解作者的主題。要達到這個要求,就必須實事求是,從作品實際出發,從人物形象分析入手,根據不同類型人物的精神面貌去理解整個社會面貌。所以我確定教學重點是“人物形象分析”,教學難點是理解主題思想,教學過程必須透過講授重點來突破難點,因而我講授此課時採用“人物形象分析法”,在通讀課文的基礎上,着重分析“華老栓”、“夏瑜”二個人物的性格特徵及其社會意義,以此達到理解作品主題這一教學目的。下面是“人物形象分析”的板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