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知識文庫 > 實用文檔

千克和克的認識教案

千克和克的認識教案

千克和克的認識教案

教學目標:

1、學生在具體生活情境中,感受並認識質量單位千克和克,初步建立千克和克的質量觀念。

2、學生透過實踐活動,瞭解用秤稱物體質量的方法,能夠根據物體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質量單位進行表達和交流。

3、使學生在實踐活動中,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增強學習數學的興趣;學會與他人合作交流,獲得積極的數學學習情感。

教學重點、難點:

使學生建立1千克和1克的概念,估計出一些物品大約有多重。

教學構想:

教學時,教師可從學生的已有經驗出發,讓學生說一說在日常生活中有什麼地方用到克和千克,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認識質量單位,不僅要讓學生知道質量單位的名稱和單位之間的進率,更重要的是瞭解每一個單位的實際有多重,能夠在實際中應用。爲了做到這一點,教學時應注意讓學生透過掂一掂、比一比、量一量等實踐活動,瞭解1克、1千克大約有多重,從而初步建立起l克和1千克的觀念。

教具準備:

教學時,教師要準備一個2分硬幣,一些大豆、圖釘、乒乓球等實物,或其他能表現1克有多重的實物。同時還應要求每個學生都準備一個2分硬幣及一些到商場裏購買的物品或食品。生活中常見的秤。

教與學的過程:

一、創設情境,感知輕重

l、情境匯入,看一看。

程序:同學們你們都到過商場買東西吧?那你們都喜歡到商場買些什麼呢?老師這有幾件物品,你能看出哪件商品重一些,那些輕一些嗎?

2、聯繫實際,掂一掂。

說話:請你拿出你到商店購買的商品。如:一袋紅棗、膨化食品等等。然後分小組用手掂一掂,互相比較一下自己所買的商品和小組同學的商品那些重那些輕。讓學生選出其中最重的和最輕的物品。

[簡析:商場裏常見食品的輕重學生一般比較熟悉,特別是他們自己喜歡的食品,這樣設計容易激活學生的學習經驗。讓學生充分體會數學活動課是集知識性、趣味性和娛樂性於一體的課程,教師引導學生參與,重在學生實踐。

二、新課教學,認識質量

1、認識秤。

提問:怎樣才能更準確的對這些商品的重量進行比較呢?你們能想出用什麼方法嗎?引匯出用秤稱一稱的方法)

提問:你們知道生活中都有哪些秤嗎?

讓學生把提前準備好的各種秤的資料讀一讀,介紹一下它們的在不同方面的用途?

教師總結:展示課件中的秤。

[簡析:學生要想獲得關於秤方面的知識,必須查閱很多學習資料。這也是引導學生課外學習的很好方法。]

2、認識千克

(1)猜一猜。

提問出示三包物品(1千克桔子、一千克棉花、l千克圖釘)猜一猜你認爲哪一包重?(學生間產生爭論)

(2)稱一稱。

說話:同學們都產生了不同的看法,到底你的看法對不對呢?我們一起來稱稱看吧。

學生動手稱,並互相交流稱後的結果。

(3)感受1千克。

說話:這幾袋物品都是1千克,看來只憑物品堆大堆小,不能判斷出它們的重量,應該用秤稱一稱。

學生在透過拎一拎、掂一掂、看一看驗證結論。

(4)感受幾千克。

學生分小組秤一下所帶商品的準確重量。並指名請演示秤重量的過程。一開始秤的物品的重量一定要接近1千克,讓學生直觀感受這些物品l千克有多少。然後再類推出看秤面上2千克、3千克物品的重量。讓學生透過在玩中學掌握基本知識。

[簡析:以動手活動爲主線,層層遞進。隨着課改的發展,教育的重心就是探討樂學,提高教學效率。在本課中教師及時爲學生提供小組合作、探究的學習氛圍,小組內同學自己動手,透過反覆稱一稱、掂一掂、拎一拎的實踐活動,在親身經歷和體驗真正感受到了一千克的實際重量。從根本上解決學生的樂學問題。」

(5) 動手操作

稱出1千克大米,裝在袋子裏,用手拎一拎。感受一下有多重。

稱出1千克雞蛋,裝在袋子裏,用手拎一拎,在數數有多少個。

說一說書上37頁上一些物品的重量。第二題說出電梯或卡車的載重量,一方面讓學生感受生活中既有幾千克重量的物品,也有數千千克重量的物品,同時爲今後學習噸打下基礎。

4、認識重量單位克。

(1)稱一稱。

a、用檯秤稱一枚2分硬幣。

b、用檯秤稱1塊橡皮。

c、質疑:你發現了什麼?

(2)認一認。

秤比較輕的物品,常用克做單位。我們常用天平秤比較輕的物品。用天平秤物品時,需要用砝碼。你知道下面這些砝碼各重多少克嗎?教師用實物投影向學生出示砝碼。教師向學生簡單介紹天平的使用方法,學生動手稱出10克黃豆有多重。1個乒乓球有多重。

一枚2分硬幣大約重1克,這是感受1克重的好材料,可以讓學生掂一掂一枚2分硬幣,感受克。小組同學透過掂鵝毛和塑料尺進行比較,進一步體會1克有多重,初步建立起1克的觀念。

練習:稱一稱鉛筆盒裏的學習用具的重量。

[簡析:透過生動有趣的數學活動,使學生加深對千克和克的認識,充分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使學生在理解和掌握知識的同時,感受到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

【總評】:

在這篇教學設計中我們看到新課程理念的存在,並感受到它的衝擊力。新課程不再過分注重知識的傳授,學生獲得知識與技能的過程同時成爲學會學習和形成正確價值觀的過程。不再過分強調學科本位,不再偏重書本知識,加強了課程內容與學生生活以及現代社會發展的聯繫,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經驗,注重學生終身學習必備的基礎知識和技能,同時更爲關注學生在情感、態度、價值觀和一般能力等全面發展。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培養學生蒐集和處理資訊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