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知識文庫 > 實用文檔

ppt報告三篇

ppt報告三篇

ppt報告三篇

篇一:如何寫PPT和做報告

如何寫PPT和做報告(2008-11-24 09:29:22)

標籤:雜談

利用PPT做報告是幾乎每個學界和業界的人都會做的事情,從某種角度來說,PPT限制了報告的靈活性,但是也帶來的很多便利。在實踐中,發現很多同學在準備PPT和做報告時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因此將龔詠喜同學翻譯和整理的一些做報告“訣竅”發在下面。

總得來說,做報告就如同講故事。講故事要求能夠吸引人,同時又不能讓別人聽到開頭就知道結局;做學術報告也是,既要讓聽衆對你講的東西感興趣,跟上你的思維,但是又要把握住深度,不能讓別人一下子知道你下面要講的具體內容。

如果只有1分鐘的時間來說明做報告中的注意事項,那麼有以下幾條:

——放慢語速,放慢語速,還是放慢語速。強調放慢語速不是因爲語速越慢越好,而是因爲對於大多數沒有學術報告經驗的人(也包括我)來說,語速過快是最常見的毛病。過於快的語速即讓自己的思維高度緊張,也讓聽衆難以跟上報告的思維。

——不要超時。就像你不喜歡老師上課拖堂一樣,聽衆也不喜歡你“拖堂”,不管你的報告多麼精彩。

——不要大段地將文章複製到ppt上,也不要念ppt。大家不是來看報告,也不是來聽你念報告,而是來聽你做報告。

如果你還願意花幾分鐘的時間的話,那麼下面一些事項也很重要:

——瞭解你的聽衆。俗話說得好,“看菜吃飯”,孔老夫子也教育我們要因材施教。做報告也要因人而異。例如你做要做一個關於定性空間推理的報告,如果聽衆是一般人羣,對定性空間推理所知甚少,那麼就應該強調工作的重要性和你的結論,而對具體的公式、公理等做概括性的說明;而如果聽衆是地理資訊科學方面的專家,那麼則應該加強關於推理方法的論述;如果聽衆是定性空間推理方面的專家,那麼就應該詳細說明和論述你所採用的方法和理論。

——瞭解你的報告內容。把報告內容儘量以清晰的結構進行組織,知道哪些應該詳細地講,哪些提到就可以了,而哪些可以省略。

報告準備

——不要整段將文章中的內容複製到ppt上,而應該給出關鍵的思想。聽衆如果對相關工作感興趣,會去讀文章。

——不要堆砌文字,多采用圖、表來說明你的研究

——採用例子來說明你的研究內容,但是要在ppt上列出公式

——不要過於糾纏細節

——面要寬,但是要有重點

——精心安排報告的結構結構

——使用自頂向下的方法

——一張幻燈片上最多隻能放3-4項內容

——列出提綱,讓聽衆能夠跟上你的思維做報告

——不要緊張。對於那些做過幾百次報告的人,雙腿發顫的感覺總是揮之不去。記住一點:剛纔那個自信滿滿的人的感覺其實和你差不多。

——在做報告之前深呼吸一下對於緩解緊張情緒有好處

——在報告中間略作停頓,既可以緩解你的緊張情緒,也可以給聽衆喘息的時間

——不要念ppt,大家是來聽報告,不是來聽你念報告的

——語速要慢,語速要慢,語速要慢。對於大多數人來說(也包括我),做報告的語速太快了,這樣很難讓聽衆跟上你的思維。

——一定不要超時

——做報告的時候,如果你的目光能夠和聽衆接觸,那是再好不過了。這樣會讓聽衆感覺被重視和尊重

——不斷的重複:口頭報告可以歸納爲:告訴他們你將要說什麼,告訴他們,告訴他們你說了什麼。“Tell them what you re going to tell them. Tell them. Then tell them what you told them”

——幻燈片上不要重複你要說的話(反過來說也行,就是不要直接讀幻燈片上的內容),但是要強調重點內容。

篇二:如何做好一個精彩的PPT的報告

如何做好一個精彩的PPT的報告

美國 王謹 (整理稿)

大家都知道一個好的PPT能讓觀衆過目不忘,演講精彩讓觀衆記憶深刻。那麼如何才能做好一個精彩的PPT報告呢?爲此我就向大家介紹如何做好PPT和在演講上要注意的一些問題,把我在這方面的一些經驗分享給大家。

首先,有三個方面的內容:

1、在講演的時候要把它當做一個“show”,目光要和下面的全體觀衆交流,要儘量克服恐懼的心理,鍛鍊自己在大庭廣衆下演說的能力,往往好的演說能彌補你在報告內容上的缺憾。

2、做單張PPT時,一張裏的單詞不超過100個,重點把所做的事情、觀點講清楚,太多的文字會引起觀衆的視覺疲勞。在正規場合20分鐘的報告,準備slide 20多張就可。演講的時候守時很重要,一旦超時了就有可能丟掉一部分重要內容,並且給評委的印象也差了。

3、PPT材料的組織,要注意邏輯性,關聯性。例如①爲什麼要做這項工作?找出一些類比,②介紹一些背景情況,③介紹工作內容。形式上做事情要一致性,在同一張片子上要注意標點,類似的專題不要重複,只要突出不一樣的地方。自己組織的材料要完全理解,以備提出的問題能很好回答,不明白或者不能解釋清楚的問題不要出現在PPT上。

其次,我就這次預審聽了幾位的報告,總結一下常見的錯誤:

圖形裏的文字的大小 從仿真來的或是其地方拷貝來的圖形,上面文字太小,圖形就起不了說明作用;

⑵一致性的問題 要注意標題、頁眉、公式、單位的前後一致性,標註要正確,注意單位和數字之間有空格;

⑶過多的內容 材料重複要精簡,以突出重點;

⑷在一張slide中的內容超出範圍 大多選重點或分成若干頁,或者用一個按鈕轉入另一slide中介紹;

⑸動畫的插入 一般對工程來說不太好,如若是非要突出的地方,用動畫也不易多,與內容無關的堅決不要用;

⑹標題 每張要有鮮明的標題,可明顯的表示出來;

⑺做報告時切忌前後翻弄slide片子,給人有不嚴謹的'感覺,必要的話,可以採用連接的方式;

⑻引用的圖文 要標註出處;

⑼報告中常用的縮寫 第一次出現時要給出完整解釋,讓不熟悉的人瞭解。如ITER,不從事這項工作的人不明白什麼意思;

⑽講演時報告者不能總是盯着屏幕,要與觀衆交流,屏幕上要有提醒的語句; ⑾文字圖形應用 用簡潔的文字或圖形表述,在圖形上加註;

⑿公式 如果公式是句子的一部分,後面要加句號,在句中加逗號。儘量少用公式,多解釋,除非是關鍵公式;

⒀大小寫的問題 以大寫表示特殊的地方;

⒁顏色顏色要統一,不要太豔,功能上的顏色也要一致。

篇三:PPT實驗報告

實驗報告

一、實驗目的

1. 熟悉Office軟件的編輯製作環境;熟練掌握 PowerPoint演示文稿圖形程序,掌握課件基本動態的設定和交互創建方法。

2.熟悉多媒體課件的開發流程,形成初步的多媒體課件的設計、開發能力; 提高學生的合作意識,培養學生創新能力。

二、實驗環境

多媒體計算機; Windows XP 操作系統

三、實驗內

實驗內容:利用PowerPoint程序設計與製作一個內容相對完整的自學演示型課件。結合自己的專業,選擇了比較合適的教學內容,有利於讓學生更好的接受該課程,更好的理解該課程教學的重難點,學習更多的知識。

四、操作步驟

1.首先準備好要做成模版的圖片,開啟PowerPoint並新建一個空白的PPT文檔。

2.視圖→母版→幻燈片母版,進入母版編輯狀態。點擊繪圖工具欄上的“插入圖

片”按鈕(或按“插入→圖片→來自檔案”),選中要做爲模版的圖片,確定。並調整圖片大小,使之與母版大小一致。

3.在圖片上點擊鼠標右鍵,疊放次序→置於底層,使圖片不能影響對母版排版的編輯。

4.幻燈片版式選擇只有標題,然後進行文字編輯,再插入一張圖片調整大小,然後疊放層次—>置於頂層

5.插入新幻燈片,插入圖片,在圖片上點擊鼠標右鍵,疊放次序→置於底層,選擇標題和文字版式,進行文字編輯

6.插入新幻燈片,插入圖片,在圖片上點擊鼠標右鍵,疊放次序→置於底層,選擇標題和兩欄文字版式,進行文字編輯

7.插入新幻燈片,插入圖片,在圖片上點擊鼠標右鍵,疊放次序→置於底層,選擇標題和文字版式,進行文字編輯

8.觀看放映

9.儲存

五、實驗體會與總結

透過這次的實驗操作,使我學會了利用Office軟件的PowerPoint演示文稿

圖形程序設計與製作一個內容相對完整的自學演示型課件,熟練掌握PowerPoint演示文稿圖形程序的幾種常用演示的製作方法;如何處理文字,圖片,聲音,動畫及視頻等,熟悉PPT演示課件的開發流程,形成初步的多媒體課件的設計、開發能力;提高同伴之間的合作意識,培養自我的創新能力。

標籤:ppt 報告 三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