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知識文庫 > 實用文檔

《亡人逸事》教學設計三篇

《亡人逸事》教學設計三篇

《亡人逸事》教學設計三篇

篇一:《亡人逸事》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鑑賞細節之美,透過細節讀懂人物,透過細節品味作者的感情。

2、在寫作實踐中學會運用細節展示人物的性格。

【教學重、難點】

從“逸事”中感悟妻子的形象,從字裏行間體會細節美和人物的性格美。

【教學方法】

1、情境教學法

2、體驗式教學

【設計意圖】

本文作者悼念亡妻,從對真實的生活細節的回憶着筆,熔寫人記事抒情於一爐,樸實的筆調中飽含對亡妻的深情。根據本文的結構和內容分析,結合着高一年級學生的認知結構及其心理特徵,基於本專題的特點,利用圖片、視頻等手段進行演示,引導學生透過創設情境等活動形式獲取知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對知識的掌握。透過模擬情景讓學生在情景中感悟細節的魅力,由感動——感悟——感知,層層深入,自主體驗,從而實現教學目標。讓學生成爲真正的學習的主人。這節課中關於細節魅力的鑑賞以小組爲單位展開,進行討論和探究,培養學生合作能力、探究能力。在鑑賞活動中進行個性解讀、多元解讀。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語設計

剛纔大家聽的歌曲是臺語歌後江蕙唱的《家後》,家後,就是老婆、妻子的意思,每每聽這首歌,總被這份質樸的感情所感動。今天,我們學習的孫犁《亡人逸事》,是一篇悼念亡妻的散文。作者僅僅選取了一些“不太使人感傷的斷片”,但對妻子的哀念之情就深深地滲透於字裏行間,這都依仗於情感的真實和細節的真實。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亡人逸事》,欣賞細節之美,進而感悟孫犁夫妻“天作之合”的愛情之美。

二、解題:

亡人:孫犁的亡妻。逸事:生活中的小事情。本文就是敘述作者妻子生前的一些小事。

三、整體感知

課文按照時間順序自然分成了四個部分,每一部分都寫了妻子的“逸事”。作者都寫了些什麼?

(學生只要能基本說出一個大概即可,老師再根據學生的回答加以概括)

(1)天作之合 (緣定):從“天作之合”的婚姻說起,回憶了作者與妻子是怎麼結婚的。

(2)初次見面、看戲相親(初識):着重寫了自己和妻子初次見面時的情景。

(3)勤勞持家、爲人妻母(持家):寫妻子如何從一個嬌慣女兒變成一個吃苦耐勞的妻子與母親。

(4)臨終痛別 (臨別):寫了妻子臨終前的情景。

四、細節描寫

[明確]在作者把對亡妻的無盡思念之情,都蘊藏在一些“細枝末節”的小事中。那麼敘述小事是否等同於細節描寫呢?

[敘述小事≠細節描寫]

理解什麼是細節,細節的魅力。

(一)什麼是細節描寫?(學生看導學案)

細節描寫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細微而又具體的典型情節,加以生動細緻的描繪。寫人物時往往最直接體現在人物的一個動作、一個神態、一句話、一次心理活動、一個印象上。細節都是真實的、外顯的、具體可感的。

(二)讓我們一起來回味經典:朱自清《背影》。[多媒體顯示]

我看見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蹣跚走到鐵道邊,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難。可是他穿過鐵道,要爬上那邊月臺,就不容易了。他用兩手攀着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我的淚很快地流下來了。 [明確]透過父親爲我買橘子這個細節的描寫,我們看到父親對兒子深深的愛。這就是細節的魅力。我們一起來看看名家(課後活動體驗三)是如何談論細節的魅力的。

1.細節的魅力:

①細節很重要,沒有細節就沒有作品,沒有作品的價值。

②細節可以傳神的刻畫出人物的性格特徵。

③細節是爲了更完善地表現主題。

五、 活動體驗 :

1、貼標籤 請用一個詞語概括“亡人”給你的總體印象。

——賢妻良母

【過渡語】“一花一世界”,人的一生豐富的像個百花園,孫犁在40年的夫妻生活中,僅僅選擇了“天作之合”“初次見面”“爲人妻母”“愧對亡妻”四部分裏的“不太使人感傷的斷片”,抓住細節,來刻畫妻子的一生。一個個藝術細節,如同珍珠成串,光輝閃爍,照亮全篇。下面,我們“慢慢走,欣賞吧”, 請同學們找出最具表現力的細節,和前後桌同學一起討論分析後再全班交流。

2、尋找細節、凸現真形、體悟感情(幻燈片展示)

原文描寫 形象特點 作者情感 (活動體驗、合作探究)

明確:語言細節1:她點頭笑着說:“真不假,什麼事都是天定的。假如不是下雨,我就到不了你家裏來!”

——初聽起來,有宿命思想,其實戀愛與婚姻都是一個緣分的問題,就是因爲下雨的“天作”,纔有了今生今世做夫妻的緣分。妻子這句話,表白了對婚姻的認可和對丈夫的滿意。事實上,孫犁幾十年來尊重和疼愛自己的結髮妻子,沒有嫌棄她是不識字的農婦。真正做到了“糟糠之妻不下堂”。孫犁幾十年清晰記得結婚時妻子說的這句話,表明對自己婚姻的滿意,對妻子的肯定,從而藉此書寫對亡妻的深深思念。 動作細節2:“盯”“跳”“走”“鑽”—— 至於眼睛鼻子、高矮胖瘦等等,一概略去不寫。

——作者用了一連串的動詞,刻畫了年青姑娘忽然見到未來夫君的情態。“盯”,是表示對自己未來夫君的注意,“用力”地“盯”,就是仔細端詳對方的儀表相貌。“跳”,動作麻利,充滿着青春活力。“走”,矜持,不輕佻。“鑽”,羞澀。迴避,在那個年代是真實的行爲表現。 在他妻子病故多年之後,作者還清晰地記得初次見面的“第一印象”,無疑,年少的孫犁是被她深深感動了,甚至讓他感到了一生。可以想象,作者藉此寄託了對亡妻太多哀思和懷想。 語言細節3:她嚴肅地說:“你明天叫車來接我吧,我不能這樣跟着你走。”

——禮教觀念很重,又非常質樸。

動作、神態細節4:細節5:

先寫“怕苦哭訴”:回到孃家,曾向她父親哭訴。

早起燒飯、下地幹農活,受不了就回孃家向父親哭訴,而父親叫她吃苦耐勞向婆母學習。

接着寫“場院背瓜”:她彎下腰,挎好筐系猛一立,因爲北瓜太重,把她弄了個後仰,沾了滿身土,北瓜也滾了滿地。她站起來哭了。母親倒笑了,自己把北瓜一個個撿起來,背到家裏去了。

——這兩處細節,是寫妻子在婆婆的言傳身教的過程中慢慢適應農家生活並學會擔當責任。表面上是寫妻子的嬌慣、嬌氣,但實則爲下文作鋪墊,體現出她善於學習、吃苦耐勞的特點,使其人物形象更加豐富、真實。

大拇指特寫細節6:紡織糶賣

我從外面回來,看到她兩個大拇指,都因爲推機杼,頂得變了形,又粗,又短,指甲也短了。“有時和大女兒輪換着背上二斗高粱,走三里路,到集上去糶賣。”

——“兩個大拇指”的特寫,只抓住因長期“推機杼”而使其“變了形”,變得“又粗”、“又短”、“指甲也短了”等外形特徵,就把妻子織布的備受苦累、任勞任怨寫出來了。

她堅持學會紡線與織布。還親自到集市上賣錢。這些敘述,突出了在丈夫在參加革命戰爭的情況下,妻子獨自操持家的堅強與勤苦,勞苦持家,無怨無悔,一個賢妻被寫的楚楚感人。 動作細節7:“養兒育女”每逢孩子發燒,她總是整夜抱着,來回在炕下走。

——關愛孩子、疼愛孩子,彷彿這樣可以減輕孩子的病痛。

幾個孩子由妻子一手拉扯長大,一人獨力擔當養育的責任。這一細節寫出了孩子生病時妻子膽戰心驚、徹夜不眠的情狀。

總結:第三部分,寫“爲人妻母”,從四個層面,寫妻子嫁到夫家後,由嬌慣柔弱的少婦,逐漸磨礪成一個賢妻良母的過程。因爲自己對家庭“沒負什麼責任”,作者總是懷着對妻子深深的歉疚與深深的感激。在歉疚和感激裏面,抒發的是丈夫對妻子的愛與失去她的痛惜。 神態細節8:她閉上眼睛,久病的臉上,展現了一絲幸福的笑容。

——這是作爲丈夫對妻子難得的一次回報。30多年來妻子一直溫馨於心,臨終時還不忘此事,問及爲何寄到孃家?知道丈夫的良苦用心後,露出了一絲幸福的笑容。她覺得有丈夫這顆愛心,一生雖然含辛茹苦也是“幸福”的,可以笑着而死。

從孫犁角度來說,這類小事的回報太少了;亡妻愈是“記憶很深”直到臨終,作者愈是感到對她的虧歉與抱憾。

這個細節結尾,把孫犁對亡妻的哀思與傷痛、感激與愧疚、個人落寞與孤獨,千衷百感一起推向了抒情的高潮。

[小結]

循着文字一路走來,一路欣賞。孫犁刻畫了亡妻從少女到少婦再到賢妻良母的整整一生,正是透過散佈於全文的細節描寫表現出來的。一枝花可以展示一個豐富的世界,一個細節可以傳達一段感人的生活。

生活中能有多少驚天動地的事?只有步步留意,處處留心,把每一處的尋常的細節抓住就是不尋常。

六、 能力提升,靈活運用(習作展示)

1、寫作問題

只是一味地追求把某件事寫完整,而忽略了進行生動具體、細緻入微的描寫。整篇文章顯得乾癟乏味,缺少感染力。

2、寫作心得

寫人敘事的散文,不僅是敘述性的,應該是描述性的,尤其需要細節描寫,有聲有色地再現人物的性情,使人置身其中,再現生活的情景,會給文章增添一種有韻味的藝術魅力。

3、真實的細節從哪來?

觀察,細心的觀察。同時,還要經常不間斷地記錄,寫觀察日記。記得多了,材料庫裏材

料就豐富了。有了豐富的材料,寫作文時何愁沒有動人的細節?有了真實動人的細節,就不愁寫不出優秀的作文了。

那年也異常的靜,靜的有些可怕,而這些個夜是我和哥最難熬的時候。哥握着根長鐵棍,半斜着躺在牀上,小小的我蜷縮在哥的懷裏一動不動聽着房樑上老鼠活動時的唧唧聲,我的頭皮一陣發麻,我望着哥哆哆嗦嗦地說:“哥,你怕不怕?”哥抱緊了我,加強了手握鐵棍的力度說:“妹,哥不怕,有哥在妹也不用怕。”聽完哥的話,我鬆了口氣,心裏變的踏實多了。可我卻不願便宜自己的嘴上功夫說:“你妹我纔不怕呢,我只是怕哥害怕。”每到這時哥都只是微微一笑,有了哥的安慰與保護,我總能安心的睡下。可年幼的我卻不知道哥是如何度過那一個個漆黑的夜晚的。

——節選 張曼莉《所謂幸福》(高一(14)班 )

語言、動作、神態、心理描寫 從中讀出了?真、情 兄妹情深。好在?:細節真實,有真實的情感。

七、課堂練筆

總結語: 在生活的細節中捕捉精彩,在平凡的小事裏定格永恆。下課!

板書: 亡人逸事

孫犁

細節

賢妻良母 真

情感

篇二:《亡人逸事》教學設計

【教學設想】

傳統的語文教學,總是採取按書本排列順序,逐次講述的方法按部就班,可成效並不見得好。教師不厭其煩,學生還不買賬。就拿高一學生本應駕輕就熟的以人物爲中心的文章寫作來說,總是難以達到感人肺腑的效果,什麼“引人發笑”“潸然淚下”,似乎都成了“桃花源”似的設想。有些較“鑽”的學生就會問了:“老師,你能給我們舉一些成功塑造人物的文章、片段嗎?”“所謂的成功究竟指的是什麼呀?”“如何才能達到所謂的成功呢?”??“哦――”不知者不怪,原來並不是學生不想學好,而是找不到路啊!

適逢正在進行蘇教版必修二第四專題“一花一世界”這一板塊的教學,我就想利用書上現成的《金嶽霖先生》和《亡人逸事》兩篇文章,採用“並列”“歸納”整合教學的方法,讓學生深切體悟細節描寫在寫人記事類文章中的“傳神”作用,並適時對以前所接觸到的文學作品中對人物的細節描寫進行品鑑,最後讓學生當堂練習、展示,將所學化爲能力。同樣的課文,換種方式來傳授,希望能帶來不一樣的效果。

【教學目標】

1.體悟寫人記事類散文中細節描寫的作用。

2.寫作中恰當運用細節描寫。

【教學重點】

體悟寫人記事類散文中細節描寫的作用。

【教學方法】

並列式、歸納式。

【教學實錄】

一、匯入

師:前面我們學習了具有情景交融意境美的寫景狀物類散文《荷塘月色》和《聽聽那冷雨》,今天,我們共同來學習寫人記事類的散文《金嶽霖先生》和《亡人逸事》。

二、教學過程

1.《金嶽霖先生》

師:昨天我們預習了課文,金嶽霖先生給你留下一個什麼樣的印象? 生:有趣、幽默、怪、好玩、重感情等。

探討題:“有趣”“怪”體現在哪些方面,請講出你的理由?

樣子有點怪(呢帽、眼睛、黃夾克)――好笑滑稽提問方式怪(今天穿紅毛衣的女同學回答問題)――提問方式獨特 回答問題怪(以希奇古怪的問題回答希奇古怪的提問)――答問幽默 玩的方式怪(枯燥的學問他覺得好玩)――執著治學態度怪(對話式教學像蘇格拉底一樣,興之所至)――自由隨意 生活習慣怪(講座時停下來捉跳蚤把玩)――不拘小節大有六朝名士捫蝨而談的遺風

(師:捫,按。一面捺着蝨子,一面談着。形容談吐從容,無所畏忌。出處《晉書?王猛傳》:“桓溫入關,猛被褐而詣之,一面談當世之事,捫蝨而言,旁若無人。”)

他和雲南鬥雞同桌用餐,和教授的孩子比試水果的大小――孩子氣十足,充滿了赤子之心、童心未泯。

師:“重感情”又體現在哪些方面?請講出你的理由。

生:給逝去的人林徽因過生日――重情。

師:其情也特別的深,特別的純粹,特別的真摯,特別的偉大。第十段中說金先生是個單身漢,這緣於他對林徽因真摯深沉的感情。

(師:林徽因是個建築學家、作家、詩人,風華絕代,聰明過人,她嫁給樑思成後,金先生爲她終身未娶,將愛情轉化爲友情,與樑、林夫婦結爲友誼深厚的朋友,和他們一家始終比鄰而居,給他們照顧孩子。在林徽因死後還給她過生日,可見金先生重於情深於情。)

師:《世說新語》上說:“聖人忘情,最下不及情,情之所鍾,正在我輩。”如果這個我輩能囊括一些人的話,金先生算一個吧,我們也就算最下不及情的那一類吧。意思就是說:聖人們能達到忘情的境界,而下等人則沒有理解“情”的能力與資格。“情”所鍾愛的,正是我們這些人啊。

生:林國達溺水而亡後,一向有趣的金嶽霖先生在嘆惋林國達死了很不幸之餘,竟然一節課都沒有笑容。

師:學術上聰明過人,在現實生活中,卻讓人發笑,率真可愛,不拘小節,自由隨意,孩子氣十足,有趣而率真。

師:外貌、語言、動作都屬於細節,汪曾祺就是透過一連串的細節描寫,展現了金嶽霖獨具特色的個性。

2.《亡人逸事》

探討題:《亡人逸事》中,作者精心選擇了四個片段,分別是?? (多媒體)緣定(天作之合)、初識(婚前回避)、持家(爲人妻母)、臨別(臨終話語)

每一部分中都有哪些表現其個性和品質的細節?

生1:緣定時她“點頭笑”,表明她對婚姻的滿意。

生2:初識時,一個“盯”字揭示姑娘急於想見“我”的心理,而“跳”“走”“鑽”生動傳神地刻畫了那個年代未婚夫妻初次會面靦腆、害羞的神態。從一個側面也展現出作者對婚姻的滿意。“嚴肅地說”突出了妻子作爲農村婦女濃重的禮教觀念,同時也表現了她的質樸。

生3:持家這一部分中回家訴苦、背瓜摔倒、紡織糶賣、整夜抱孩均展現出了妻子的勤勞。

生4:臨別時還記得我曾經送她的兩丈花布,表明夫妻恩愛。

師:在這裏,沒有“青梅竹馬,兩小無猜”式的浪漫,沒有“舉案齊眉,相敬如賓”式的恭敬,也沒有“貧賤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式的清高自守,這裏只有一種帶着些許酸楚、些許溫暖的回憶――不思量,自難忘。而這些回憶,正是由於作者的真情流露,使文章的細節充滿了真實感,才具有如此感動人心的力量。

三、(多媒體)郁達夫說:“一粒沙裏見世界,半瓣花上說人情” (多媒體)

金聖嘆說:“一花,一瓣,一毛,一鱗,一焰,其間皆有極微。”(師:古人爲了畫老虎,深入險地在樹上搭棚,日夜觀察;有人爲了畫牛,把自己打扮成牛,深入牛羣,以便做到“以牛觀牛”。只有具備了這種辨細察微的精神,我們的細節描寫纔不會失真。)

師:好文章之所以能感人肺腑,精彩的細節描寫功不可沒。賀知章“笑問客從何處來”綜合運用情態細節和語言細節,在一“笑”一“問”之間,把老歸故里人不識的淒涼,生動地再現在讀者面前。 (多媒體)《世說新語》中有這樣一段話:“王藍田性急。嘗食雞子,以箸刺之,不得,便大怒,舉以擲地。雞子於地圓轉未止,仍下地以屐齒碾之,又不得甚,復於地取內口中,齧破即吐之。”(生譯)

師:作者妙用動詞“刺、擲、?、齧、吐”,進行典型的動作描寫,用“怒、?”作神態刻畫,僅五十餘字便將人物急躁無比的性格活畫了出來。 (多媒體)初中課文《童趣》的作者清代文學家沈復曾說:“見藐小之物必細察其紋理,故時有物外之趣。”

四、師:回想一下,以前我們所接觸到的文學作品中對人物的細節描寫還有哪些

(多媒體)我看見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蹣跚地走到鐵道邊,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難。可是他穿過鐵道,要爬上那邊月臺,就不容易了。他用兩手攀着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

朱自清的《背影》(動作)

師:這一連串的動詞表明瞭什麼?

生:艱難的動作,表達了父親對兒子的深厚感情。

(多媒體)《祝福》中四次出現“我真傻,真的??”(語言)

師:只有五個字,雖簡單,卻能清晰地反映出祥林嫂內心的??

師、生:痛苦和自責。

(多媒體)桓公北征,經金城,見前爲琅邪時種柳,皆已十圍,慨然曰:

“木猶如此,人何以堪!”攀枝執條,泫然流淚。《世說新語》(語言、神態) 譯文:桓公北征(伐燕國),經過金城時,看到以前爲琅琊內史時種下的柳樹,都已經長成十圍之樹了(柳樹十圍,就快要乾枯了。將人比物,頓感時光飛逝,暮年晚景,撫今追昔,不免慨嘆。)感慨道:“樹都長這麼大了,人怎麼受得了呢!”他攀折柳樹的枝條,不禁淚水長流。

師:運用語言和神態描寫展示出了“木猶如此,人何以堪!”的感慨。 師:再如《儒林外史》中有嚴監生臨死前兩莖燈草的細節也極爲膾炙人口??(話說嚴監生臨死之時,伸着兩個指頭,總不肯斷氣??你是爲那盞燈裏點的是兩莖燈草,不放心,恐費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莖就是了。”說罷,忙走去挑掉一莖;衆人看嚴監生時,點一點頭,把手垂下,登時就沒了氣。)(動作、語言、神態)

師:爲什麼舉着兩個指頭?

生:燃了兩莖燈草。

師:斷氣竟然和是否滅一莖燈草有關聯,似乎在說“你不滅,我就不斷氣。”其愛財勝過生命的守財奴形象躍然紙上。

師:還有《范進中舉》中范進喜極而瘋的細節。誇張,但卻典型,因爲它??

師、生:入木三分地刻畫了范進爲科舉而讀書,爲科舉而活着,中舉後喜極而瘋的科舉祿蠹形象。

師:細節的魔力令人歎服,正所謂“雖是微末技藝,卻是頂上功夫”。

五、習作修改

師:到這,同學們對細節描寫應該有了一個更明確的認識,它可以單獨使用,也可以綜合運用。現在前後四人一小組,對前面我們所寫的班級學生的細節片段進行修改,推舉一人出來展示(一定要讓大家猜出哦)。

“一粒沙裏看世界,半瓣花上說人情。”汪曾祺用精彩的細節寫出了金嶽霖先生的真性情,展示了他獨特的風采。作家孫犁用樸素的細節,表現了對亡妻深切的懷念。細節是美的源泉,是生活的放大鏡,細節是文章的生命,一個眼神、一聲嘆息、一次回頭、一種姿態,都能真切地反映人物的思想感情或精神品質,如果缺乏具體生動的細節,文章就會平淡乏味,缺少表現力。 滾滾紅塵中的我們,也許被歲月的風沙磨礪得粗糙、世俗。但那些動人的瞬間很可能會成爲我們記憶中的永恆,希望大家用眼、用心去捕捉生命中那許多花開的細節。

【教學反思

課堂上多次出現已久違的笑聲。同樣的課文,換種方式來傳授,竟然帶來如此不一樣的效果。“不憤不啓,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論語?述而》)老祖宗沒有騙我們啊!爲什麼教書這麼多年才恍然大悟呢?悔矣。在這堂課上,“細節描寫”在寫人記事類散文中的作用是學生自己“悟”出來的,較之以前的告知,有了更深一層的理解。應該說,教學設想已達到,教學目標已完成,自我感覺整堂課是成功的。

篇三:《《亡人逸事》教學設計

一、 教學目標

知識和能力:

1、把握生活斷片的內容,品味細節描寫對刻畫人物性格的作用;

2、並初步學習在寫作中運用以點代面,以大見小的表達方法。

3、體會作者在家常話中蘊含的深深思念和哀悼之情

二 、重點難點

1、掌握對細節描寫手法的鑑賞和運用。

2、理解作者對亡妻的愧疚和自責,理解文中流露出的真摯的思念之情。

三、 課時安排

1課時

四、 學生活動設計

《亡人逸事》是孫犁悼念亡妻的一篇文章,他主要是藉着回憶了妻子生前的一些“逸事”來表達他對妻子深切的感激、愧疚、思念、深愛之情。所以,本堂課的重點就是使學生能夠說出本文中細節描寫的妙處和體會作者對妻子的深切情感。

五、教學過程

(一)、預習檢查、總結疑惑

檢查落實學生的預習情況並瞭解學生的疑惑,使教學有了針對性。

(二)、情景匯入、展示目標

1、匯入新課

同學們,這首詩是元稹寫給他的亡妻的,我們一起讀一遍,想想他是如何表達自己對妻子的悼亡之情的?(請同學回答)

遣悲懷其二 元稹

昔日戲言身後事,今朝都到眼前來。

衣裳已施行看盡,針線猶存未忍開。

尚想舊情憐婢僕,也曾因夢送錢財。

誠知此恨人人有,貧賤夫妻百事哀。

參考答案:

這首詩主要寫妻子死後的“百事哀”。詩人寫了在日常生活中引起哀思的幾件事。人已仙逝,而遺物猶在。爲了避免見物思人,便將妻子穿過的衣裳施捨出去;將妻子做過的針線活仍然原封不動地儲存起來,不忍開啟。每當看到妻子身邊的婢僕,也引起自己的哀思,因而對婢僕也平添一種哀憐的感情。白天事事觸景傷情,夜晚夢魂飛越冥界相尋。

元稹在這首詩中是透過記敘亡妻死後自己生活中的幾件事來表達自己對妻子的思念之情的,而我們今天要學的也是一篇悼亡文,那就是孫犁的《亡人逸事》,他也是透過記敘生活中的一些小事來表達自己對妻子的悼亡之情的,但是他所記敘的卻是關於妻子生前的不大感傷的一些小事。那讓我們一起走進今天的學習。

(三)、合 作探究 精講點撥

1、初讀課文,找出“逸事”

問題:請同學們快速閱讀課文,找出《亡人逸事》中都寫了“亡人”的哪些“逸事”,並用4 —8個字加以概括。

參考答案:

斷片一 天作之合

細節1:妻子學認字

斷片二 初次見面

細節2:戲臺初次見面 細節3:無車不歸家

斷片三 勤勞持家

細節4:早起做飯, 回家訴苦 細節5:下地背瓜 細節6:學會紡線織布(拇指變形) 細節7:糶米賣布賣線 細節8:抱孩子夜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