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知識文庫 > 實用文檔

《阿西莫夫短文兩篇》教案設計

《阿西莫夫短文兩篇》教案設計

《阿西莫夫短文兩篇》教案設計

學習目標:

1、把握兩篇短文的內容,明確說明對象,理清寫作思路。

2、體會課文中的補充說明的作用和含義。

3、理解不同領域的科學發現可以互相啓發,從而可以發現新的論據或得出新的結論。

重點難點:

1、體會課文中的補充說明的作用和含義。

2、理解不同領域的科學發現可以互相啓發,從而可以發現新的論據或得出新的結論。

學習過程:

一、預習檢測

1、給加點的字注音或根據拼音寫漢字遺hái()骨gé()zhě()皺追sù()劫()難蟾蜍()隕()石攜()帶2、解釋詞語劫難追溯_________________天衣無縫緻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的作者阿莫西夫是國著名的科普作家和小說家。

二、激發興趣,匯入新課

6500萬年前,在地球上生活了1.6億年的恐龍突然滅絕了,這成了生物史上最大的謎。不同地域恐龍化石的發現意味着什麼?導致恐龍滅絕的原因是什麼?阿西莫夫的兩篇短文對此分別做了回答。今天我們一起學習《恐龍無處不在》和《被壓扁的沙子》。

三、整體感知

從課文註解得知,這兩篇短文在原書中編排在一起,同在《地球科學新疆域》章節裏,請問這兩篇短文在內容上有什麼聯繫?

四、自主學習

(一)1.“恐龍確實遍佈於世界各地”由何而知?

2.“大陸漂移”使恐龍遍佈世界的說法由何而來?

3.你怎麼看待科學家們的推斷?

(二)4.對於6500萬年前恐龍的滅絕,科學界存在着哪兩種對立的理論?各自的依據是什麼?

5.作者在本文中意在說明恐龍是怎樣滅絕的?

6.在造成恐龍滅絕的原因中,作者爲什麼選擇“撞擊說”而否認“火山說”?

五、合作探究

1、兩篇短文各自要說明的內容是什麼?

2、兩篇短文都談到了恐龍的滅絕,但說明的角度不同。試比較。

3.本文題目《被壓扁的沙子》是否離題太遠?換成《恐龍是怎樣滅絕的》不好嗎?

4、揣摩語言,感受作者獨特的語言風格

1.青蛙和蟾蜍是人人皆知的現代兩棲動物

2.如果看一張地圖,並假定把非洲和南美洲拼合在一起,你就會看到它們拼合得多麼天衣無縫。

3.萬一哪天某個星體要撞擊地球,我們也許會知道如何來避免這種撞擊。

4.即非常純的沙子。

5.你也可以在真空中對金剛石加熱,從而把它恢復到原始碳的狀態,但誰願意這樣做呢?

教師提示:請同學們在文中找出這五句話,你發現了什麼?

教師點撥:這些句子是作者在行文中放在括號裏的補充說明文字。請同學們結合具體語境,說說它們各自的作用。

六、拓展延伸:

科學界研究恐龍滅絕問題,在作者看來有何意義?你怎麼認爲?

七、課堂小結:

科學家能從一個科學領域的發現中產生聯想,經過懷疑、推測、研究、論證之後有新的發現。同學們要從中受到啓發,善於多角度思考問題,以培養自己的創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