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知識文庫 > 實用文檔

瘸蟬中的教學反思

瘸蟬中的教學反思

瘸蟬中的教學反思

教學完《瘸蟬》一課後,總體感覺較好,圓滿完成了各項教學目標,收到預期效果,對此同教研組教師也予以了肯定,因此本課教學基本可以打85分。

回顧本課教學,我認爲本課成功之處主要在於以下幾個方面:

一、教學思路設計合理

本課教學我沒有采用傳統的從前往後推的教學思路,而是採用抓主線的方式進行。首先佈置學生思考蘇格拉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以這個問題帶動全篇,引導學生透過閱讀,發現人物特點,(蘇格拉底是一個愛觀察的人。)從哪裏看出來的?學生從文章前半部分找出答案,使學生的思維統領全篇,更具跳躍性。在此基礎上,再問:蘇格拉底還有哪些特點?學生透過閱讀回答:善良。從哪裏看出來的?學生抓住第6、7、8、9自然段的描寫,感悟到蟬蛻殼時是極端痛苦的,尤其重點抓住第八自然段的排比句,加強學生的感性認識,進入情境,形成共鳴,並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思考此時蘇格拉底會怎麼想?順利進入第九段,蘇格拉底幫助蟬蛻殼,透過讀、悟、想、讀,從而達到與作者、與主人公的思想感情相融,達到共鳴。此時教師適時的引導學生思考:蘇格拉底善良的舉動,取得了怎樣的結果?透過對比分析,使學生透過語言文字,感悟到做事要順應自然規律的道理。

全科教學以“蘇格拉底是怎樣一個人?”爲主線,一氣呵成,貫穿全篇,絲毫沒有割裂牽強質感。

 二、重視讀的指導,讀中感悟

課文章比較淺顯,生字、詞無須過多的解釋,因此教學時把重點放在讀上,“默讀、朗讀、齊讀、小聲讀、指讀”等手法靈活運用,使學生“邊讀邊悟、邊悟邊讀”,讀中感悟、讀中體驗、讀中昇華。尤其是第八自然段的排比句的指導朗讀與品詞析句同步進行,使學生的認識不斷昇華,形成共鳴,從而有力地推進學生對文字的理解。

三、無痕引導,主題挖掘到位

文章最後引導學生樹立起勇敢的面對挑戰的決心,對此,課前我做了大量的設計,最後還是選用了讓學生設想一下,假如你是一隻即將蛻殼的蟬,面對蘇格拉底幫助的雙手,你會怎樣說?使學生在理解全篇的基礎上,設想自己的就是一隻即將蛻殼的蟬,進入角色狀態,設身處地的想象,並將蟬於自身的生活實際有機的結合起來,不知不覺中,堅定了勇敢地面對挫折和挑戰,戰勝困難的決心。課堂上教師沒有用慷慨激昂的語言,刻意地做大段的說教,而是採用讓學生立足文字,展開想象,進入角色,形成共鳴,()自然而言的達到主題挖掘的深度,無痕引導,水到渠成。

以上是我對本課教學成功之處的簡要總結,毋庸諱言,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本課不同程度地也存在着缺點和不足,如:教師板書設計雖然較有創意,但字跡潦草,繼續改進;第九自然段“勇氣”挖掘的不透;剝皮一詞正音欠佳;以及課堂教學時間把握稍顯不足,結尾略顯倉促等,留待以後的教育教學中不斷加以改進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