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知識文庫 > 實用文檔

房龍《寬容》教學設計

房龍《寬容》教學設計

房龍《寬容》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在整體感知全文內涵的基礎上,理清文章思路,明確全文主旨。

2、在教師點撥下,學生能對課文思想內容進行適當的闡發、評價、質疑,理解“無知山谷”、“知識的小溪”等事物的象徵意義,理解故事中“先驅者”、“守舊老人”、“無知的人們”三種形象的典型意義。

3、引導學生鑑賞和吸收本文的構思和表現手法上的特點,把蘊含於文中的哲理運用於學生熟悉的歷史上的或身邊的真實例子,培養他們大膽質疑的精神。

 [教學重點與難點]

1、如何引導學生掌握提要(分)——概括(總)——綜合歸納(析)的方法,以期把握文章主旨。

2、培養學生對抽象內容的闡發能力和對含蓄內容的解釋能力。

3、把握並評價故事中蘊含的哲理,並把它用之於學習、生活。

一、匯入課文,明確文章特點及學習要點。

1、導語:唐朝的唐太宗曾經說過一段很有名的話;“以銅爲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爲鏡,可以見興替;以人爲鏡,可以知得失。”今天我們要學習的文章也如一面見興替,知得失的鏡子,它折射出人類思想發展的歷史進程,這就是房龍的《寬容》序言。

2.介紹房龍及其作品《寬容》。

房龍亨德里克·房龍,荷裔美國人,著名學者。他的人生經歷豐富,曾在各種崗位上歷練人生,刻苦學習寫作,多才多藝,能說和寫10種文字,會拉小提琴、畫畫,他著作的插圖均出自於自己之手。且有追求,有堅定的信念。從20世紀20年代以來,用輕巧俏皮的文字,撰寫通俗歷史著作,而爲無數青年讀者所喜愛,其作品大多成爲美國的暢銷書,並被譯成多種文字出版。著名的有:《人類的故事》、《房龍地理》、《發明的故事》、《聖經的故事》、《人類解放的故事》、《聖經的故事》、《太平洋的故事》、《美國的故事》。房龍的書在中國早有譯本,對中國整整一代年輕人有過深刻影響(如歷史學家曹聚仁、作家郁達夫等)。《寬容》一書主要敘述人類思想發展的歷史,提倡思想解放,主張對異見的寬容,爲什麼要對異見進行寬容呢?序言作了含蓄的回答。

3.明確學習目標:本文用寓言故事形式寫成。本文學習要點是理解與評價故事中蘊含的哲理。

二、在預習的基礎上,複述故事情節,理清結構

第一部分(1)寧靜的無知山谷,閉塞落後,愚昧守舊。

第二部分(2—4)漫遊者要把人們引向新的幸福的世界,守舊老人卻根據法律殺死了他。

第三部分(5—9)在死亡的威脅下,人們把守舊老人推到一邊,沿着漫遊者開闢的道路走進新世界,過上了幸福的生活,他們開始懷念先驅者。

第四部分(10)希望這樣的事將來不要發生。

三.細讀課文,思考問題,歸納故事蘊含的哲理。

1.把握文章體裁特點,把握文章形象

思考:

(1)本文的體裁有何特點?

這篇序言同一般的序言不同,它既是序言,是理解《寬容》一書的一把金鑰匙,同時其敘述的筆調又像散文詩,又像哲理散文,敘述的故事又像一個寓言故事,因此本文又具有寓言的特點。

(2)如何把握文中刻畫的形象?

文中的形象不能理解成具體的個體形象,他們都具有象徵意味。

2.問題討論式深入課文,把握形象------無知山谷、守舊老人、村民、漫遊者的形象意義。

(1)說說這個故事發生在什麼時間?故事發生在什麼地方?(故事發生地“無知山谷”有什麼特點?)無知山谷是一個什麼樣的地方?形象意義何在?

故事發生的時間,從序言的最後一小節不難看出“這樣的事情發生在過去,也發生在現在”,這更增強了這則寓言故事的深刻含義,值得品味。封閉、保守、陳舊、破敗,沒有生氣,沒有希望。舊的一切被迷信着,被維繫着。新的一切被排斥着,被殘害着。它象徵一切保守的思想、觀念、意識,一切封閉的制度、秩序、狀態,一切陳舊的傳統、法則、定律。

(2)文中塑造了哪幾類形象?

文中主要塑造了三類形象:一類是守舊老人,另一類就是與守舊老人進行殊死鬥爭的勇敢的先驅者,第三類形象就是生活在無知山谷的無知人們

(3)守舊老人是怎樣的人?其主要性格特徵是什麼?村民們是一個怎樣的羣體?其主要性格特徵是什麼?

是無知山谷裏律法的執行者,是陳舊思想的忠實維護者,是實施所有傳統對一切革新的鎮壓的代表,是無知山谷裏權威與權力的象徵。在無知山谷裏死守者愚昧的人羣。他們迷信過去,死守律法,膽怯麻木,自欺欺人,要求低俗,安於現狀,不思進取,他們甘心受制於守舊老人,對新事物不理解,不支援,而是助紂爲虐,對漫遊者加以迫害。

(4)教師範讀寫漫遊者回到無知山谷至被處死的幾段,學生討論:漫遊者是一個怎樣的人?形象意義何在?

是一個敢爲天下先的人。他敢於懷疑祖先鐵定的律法,敢於對人們深信不疑的“智慧”提出挑戰,敢於探索、追求真理,敢於向死水般的舊世界發出反叛的聲音。他有堅定的信念,有無畏的精神,有堅忍不拔的意志,有從容赴死的氣概。他不畏艱險,敢於冒險。他勇敢無私,爲喚醒麻木沉睡的心靈,宣告真理的存在,傳播美好希望,不惜犧牲生命重返山谷。他的死亡,是一出深沉的悲劇,留給人們永恆的回味。而當真理大白於天下的時候,他最終成了人們永遠愛戴、敬仰、歌頌和感恩的.先驅。這裏,有一個讓人永久回味的結論:探索者、先驅者的名字叫------不朽!

(5)結句:文章結尾說:“這樣的事情發生在過去,也發生在現在,不過將來(我們希望)這樣的事不再發生了。”你有什麼不同的想法?

事實上,這樣的事情,伴隨着人類的存在而存在,新與舊的鬥爭,將永遠繼續。只是我們之中,或許有人將是那敢於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或許我們只是大衆的一員,那麼,在面對新的思想,新的事物的時候,我們是否該有寬容的胸懷?

(6)理解含蓄,抽象的語句。

這篇序言同一般的序言不同,既像一個寓言故事,而敘述的筆調又像散文詩,又像哲理散文,生動形象,含蓄雋永,耐人尋味,但一些比較含蓄,比較抽象的語句又給我們的學習帶來了一定的困難。

2、討論式挖掘故事所蘊含的意義:

結局:真理大白於天下,人們終於醒悟。走出絕望的封閉,人們終於在痛悔之中內疚。在一切舊的秩序、規律、律法、習慣、信仰全都煙消雲散的時候,人們終於崇尚智慧,過上了真正的幸福生活。

意義:勇敢終於戰勝膽怯,進取終於戰勝封閉,智慧終於戰勝愚昧,一切新的進步的事物,最終要登上歷史舞臺,以勝利而告鬥爭的結束!生活就這樣繼續,歷史就這樣推進……從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出,否定、鎮壓異見,會造成什麼災難呢?只能造成先驅者的悲劇,造成無知者自身的困境,造成真理髮展上的曲折。怎樣才能使真理順利發展,先驅者不被迫害呢?這就需要思想自由,寬容異見。反對迫害先驅者,反對扼殺真理。這正是作者透過這一寓言告訴我們的深刻哲理,這也正是《寬容》一書的精髓。

(三)擴展理解:回顧歷史,發其所感。(自由發言)

思想自由,寬容政策是歷史進步,社會發展,真理暢通無阻的必要條件。現實生活中人們往往缺乏寬容:

意大利著名科學家、思想家喬爾丹諾·布魯諾生活在以羅馬教皇爲首的天主教統治的時代,他進一步發展了哥白尼的太陽中心說,並極力堅持科學真理、捍衛真理而被判處刑,燒死在羅馬。達爾文的進化論遭到世人嘲笑;愛因斯坦最初提出光量子論,遭到幾乎所有老一輩物理學家的反對,甚至連最早提出量子概念並第一個支援狹義相對論的普朗克也反對他的理論;馬克思的科學共產主義學說及革命活動遭到各國政府的嫉恨。

缺少寬容將給科學的發展帶來多大地災難啊,值得稱頌的是他們都沒有妥協,反而堅持真理,維護真理,推動了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發展。

科學的發展需要寬容,人與人之間需要不需要寬容?

中央電視臺《實話實說》欄目有一個題爲“對不起,老師”的節目,講的是文 革時期一個學生不明政治,揭發老師致使老師遭受迫害,而自己又一直內疚,終於在他事業成功的時候勇敢地向老師道一聲“對不起”,得到老師寬容的故事。其實寬容是一種胸懷,也是一種精神。

讓我們共同以汪國真的一首詩共勉吧:

寬容與刻薄相比,我選擇寬容。因爲寬容失去的只是過去,刻薄失去的卻是將來。

一個不懂寬容的人,將失去別人的尊重,一個一味地寬容的人,將失去自己的尊嚴。

對待別人的寬容,我們應該知道自慚;我們寬容地對待別人,應該知道自律。

寬容者讓別人愉悅,自己也快樂;刻薄者讓別人痛苦,自己也難受。

如果別人已不寬容,就不要去使勁兒乞求寬容,乞求得來的寬容,從來不是真正的寬容。

如果你還要想寬容別人,就不要等到別人來乞求,記住一句老話:給永遠比要令人愉快。

寬容是一種理解,寬容是一種信任,寬容是一種胸襟,寬容更是一種境界,爲了使我們彼此心靈的距離不再遙遠,讓我們緊緊地握住寬容的雙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