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哲理作文 > 修養作文

這,是一種修養作文(集合2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許多人都寫過作文吧,作文根據體裁的不同可以分爲記敘文、說明文、應用文、議論文。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這,是一種修養作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這,是一種修養作文(集合2篇)

這,是一種修養作文1

待人以禮,與人以德,這不僅僅是一種禮貌,還是一種修養。

——題記

在當今這個急速發展的社會中,人與人開始變得陌生,面對面的交流也會減少,更多的時間,人們會低着頭,在手機上敲敲打打,把自己放任在虛擬的網絡世界裏。

最近,網上出現了對這些人的一種嘲弄的稱呼——“低頭族”。低頭族無非就是經常低着頭在手機上聊天,交友,看小說的人。時間一長,有的人就沉迷在網絡中無法自拔,這不是最主要的,更重要的是長期低着頭很容易損傷頸椎,另一方面,手機也有輻射,它會損傷人體。所以大部分“低頭族”的身體都不是很健康。

當然現在還是有越來越多的人成爲低頭族,不爲別的,就是因爲手機這些電子商品的方便與快捷。

可是,手機真的能代替現實嗎?

那天我坐公交車回家,在車上,我發現了這樣兩對母女。第一對中的女兒一上車找到一個位置坐下後就掏出手機,塞上耳機,在座位上一邊聽歌一邊玩手機,而母親則是無奈的看了看她,轉過頭去看着窗外的夜景。

過了一會,母親似是要與女兒商量些什麼,她詢問了好幾遍,等待了好久,才換來女兒蹙着眉頭不耐煩的一句,隨便。

母親無奈的轉過了頭,繼續看着窗外的夜景,燈光灑在了她的臉上,給她罩上了憂傷的光芒,與她旁邊那個低頭玩手機的女孩子形成了鮮明的反差。

她們倆雖然坐在一起,可我卻覺得她們之間就像有一條巨大的、直通天際的鴻溝。一邊的女兒距離掉下鴻溝只有一步,而另一邊的母親用盡全力伸出手臂,想要抓住對面的女兒,可是女兒只顧着玩手機,並沒有發現自己的險境。

她和女兒之間的距離的好像是那麼遠。

而第二對母女則截然相反,女兒靠在媽媽的肩膀上,沉沉的睡着,媽媽時不時的回回頭,看看女兒。也許是因爲靠在媽媽身上的安逸,又或者是媽媽身上有那熟悉的味道,她在夢中還帶着恬靜的微笑。同樣是道路兩邊的路燈,同樣是溫暖的橘色光芒,卻給這位母親帶來一種母性的光輝。

是,物質是豐富了,品質是提高了,生活是美好了,可是我們的精神層面真的是提升了嗎?

在當今這個物資豐富,發展迅速的社會裏,越來越多新型的電子商品被生產了出來,人們陶醉在虛擬的網絡中,卻忘記了現實中人與人之間的'交流纔是更重要的。

不要只沉迷在網絡中,當別人與你交流時,請撤回流連在手機屏幕上的目光,擡起頭來,給別人一個鼓勵的眼神,一個親切的微笑,這不僅僅是一種禮貌,更是一種修養。

這,是一種修養作文2

“你這人怎麼這樣?你惡不噁心人?你知不知道這裏不是你吃飯的地方?臭死了,髒死了。”這是一個三十歲上下的女人,兩手搭在髀間,張着兩腳,臉上好似露出了青筋對一個身穿破舊棉襖的三十歲上下的男子說的。我突然腦袋一熱:尊重,是一種修養。

在這個日益發展的中國,很多人生下來就生活在蜜罐子裏,於是便不知道什麼叫尊嚴?什麼叫壓力?

這個三十歲上下的女人在趕這個男子時,深深地刺痛了男子的心。她說:“你們在坐的人沒有覺得這是在降低自己的身份嗎?和這樣的人一起吃飯。他配在這裏吃飯嗎?”就在這個時候,一個青年男子終於聽不下去了,站起來對三十歲上下的女人說:“你走,你嫌棄他在這裏吃飯,你可以換地方啊!”最後,三十歲上下的女人只好離開了。

突然想起了這樣一個故事:這個故事發生在圖書館,同樣是一個穿得破舊的人在看書,同樣是顧客要求老闆讓這個“穿得破舊”的人離開書店,但是書店老闆說:“他離不離開書店,我不管;但是你可以選擇離開。”但是這個顧客只好離開了。

我不知道爲什麼?我更不知道這些人怎麼了?富家子弟又有什麼了不起?有些東西是你父母給你的,未必然是你自己拼來的。你又有什麼權利不尊重別人?流浪漢怎麼了?礙你的眼,你可以選擇不看。

做不了偉人,至少能做一個善良的人。刻薄冷漠的語言和行爲真的會傷害人,不管對方是誰;如果我用你對待我的方式對待你,或許你早就聽不下去了。放下偏見與歧視,任何人不比誰高人一等。一如既往,善良與寬容。

外國人做過一個類似的測試,其中一位老大爺表現的特霸氣,他給流浪漢點了餐,當服務員仍找各種理由讓流浪漢出去時,老大爺立馬報了警。事後老大爺接受採訪,問他爲什麼要這麼做時,若能有個人幫你一把,不是很好嘛?“醜到驚豔便是美。

在我看來,魯迅先生所說的麻木不仁和奴隸性真的很可怕。”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一個饅頭挺過一頓飯都會讓人有轉機,沒經歷過別把話說的太絕對。

在人格方面,每個人都是平等的。每個人都想住在溫暖的房子裏吃一碗熱湯,沒有人願意在陰暗潮溼的角落裏吹着熱風吃嗟來之食;這樣的生活實屬無奈,你可以選擇漠視,但請別歧視。人生來平等,只是你比較幸運。

做一個善良的人,是一種修養;尊重,是一種修養;這,是一種修養。

標籤:修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