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語文知識 > 徵文

教師師德師風徵文

徵文6.91K

誠摯的心靈,是學生情感的鑰匙,高尚的師德,是學生心靈的明鏡。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教師師德師風徵文,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教師師德師風徵文

教師師德師風徵文1

時光荏苒,轉眼間已經畢業五年。五年,是一個並不漫長的時間,但它足以讓一顆種子生根發芽,長成一人多高的小樹,經受住風雨的吹打。五年,是一個並不短暫的時間,這需要一千八百多個日夜的堅持,足以讓心中的夢變成畢生的信仰,一生的執念。五年前,我走上了教師之路,這條道路並不是康莊大道,我一路披荊斬棘,走到了現在。五年的時間裏,有過悲傷與快樂,也有歡聲笑語。

那麼作爲教師,如何才能不忘初心,堅守自己的夢想呢?

安於平凡,淡泊名利,育人爲樂。在教師崗位上,沒有令人羨慕的地位和權利,沒有顯赫一時的名聲和財富,也沒有悠閒自在的舒適和安逸。只有不求聞達不慕名利,不慕富貴,甘爲人梯,樂教勤業。 教師要教書育人,盡職盡責的工作態度。教師的本職工作或基本職責就是教書育人。

講究職業良心,勤奮鑽研。教師勞動很平凡,它從來沒有轟轟烈烈、動人心魄的宏大場面,總是在默默無聞地、一點一滴中進行。因此,當教師就要不急功近利,時刻不忘責任,一心想着事業,盡職盡責,出色地完成本職崗位上的教育教學工作。

要嚴於律己。唐代韓愈寫過:“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作爲教師教育學生的第一目的是教育他們做人的道理,第二纔是授予知識技能。“學高爲師,身正爲範”,用自身的榜樣作用和人格魅力,讓學生佩服,從而仿效。“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教師的人格應是正直高尚的,我們面對的都是學生純真的眼睛,我們要在學生的心靈裏播下真善美的種子。相信合格的教師才能塑造出合格的學生。 展現自己的人格魅力。在這個瞬息萬變的世界裏,站在這個神聖的三尺講臺上,我有時也會感慨:現在的孩子太調皮了,要讓課堂對孩子有吸引力也太難了,的確如此。但是我們就束手無策了嗎?其實,任何教師都是有優勢的,這種優勢是任何其他東西都無法去抗衡的,那就是教師的人格魅力。

要有一個好心態。我想,這好心態應該就是陽光心態吧,它溫暖着每一個孩子,平等而寬容。想想自己,在面對課堂沉悶、上課講話、不交作業的學生時,總顯得過於急躁,缺少耐心、細心、冷靜和理智。是啊,我們的知識多過學生,年齡長於學生,閱歷豐於學生,即便這樣,我們也不完美,也有犯錯的時候,那爲什麼要求我們的學生那麼完美呢?每個孩子身上都有閃光點,用陽光的心態來面對他們,我發現孩子們更加可愛,學習不好但是會唱歌、畫畫,善良而誠實,這些優點都被自己給忽略了。現在的我,會被孩子們眼裏對知識的渴望所鼓舞,會因爲孩子們的尊重和家長的認可而高興。用陽光的心態看人生,你會發現世上無處不美,成功無處不在。

學校到踏上三尺講臺,從學生到人師,懷揣着自己的教育夢想,每天勤勤懇懇地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編織着美好的工作生活。教育,是無私奉獻的事業;教育,是愛的事業。我親眼目睹了老教師們愛崗敬業、講求奉獻作爲,親耳聆聽了老教師們不畏艱苦,孜孜不倦、潛心教書育人的感人事蹟,在學校繁忙的工作中,我看到了老師們的奉獻和忠誠。青年詩人汪國真的一首詩道出了無私奉獻者的心曲:我不去想是否能夠成功,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我不去想身後會不會襲來寒風,既然目標是地平線,留給世界的只能是背影。在我們的教師生涯中要有這樣一種信念:因爲熱愛,所以選擇;因爲選擇,所以奉獻。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教育路途雖遠,行則必達。重新成長雖難,做則必成。

在這個日益浮躁的社會,不管周圍環境如何變化,不管時間如何推移,只要在我們的內心保持着那一份堅守,一份對生活、對教育最純真的愛就夠了!歲月的流逝、年輪的沉澱,需要更加堅定的情懷!懷揣夢想,我行走在教育的路上,不管是春花爛漫,還是雨雪風霜,我相信終有一天我將“滿載一船星輝,在星輝斑斕裏放歌”。

教師師德師風徵文2

教師被人們稱爲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教師要塑造學生的靈魂,首先要塑造自己的靈魂。教師教育學生既要言教,又要身教,而身教重於言教,所以教師必須加強職業道德修養,應具有優良的品德和高尚的情操。

一、熱愛學生,是師德的核心內容。

原蘇聯教育家贊科夫認爲:當教師必不可少的,甚至幾乎是最主要的品質就是熱愛學生。熱愛學生,必須瞭解學生,尊重學生,時刻把學生放在心上,體察學生的內心世界,關注他們在學習、生活等方面的健康發展,同情學生的痛苦與不幸,與學生建立起和諧、友愛的師生關係。

一位師德高尚的老師,不只是愛少數學生,而是愛每一個學生,愛全體學生,尤其要關心、愛護、幫助家庭有困難、學習落後、身患疾病的同學。

於程和王茂宇同學是兩個聽力有嚴重障礙的聾童,他們戴上助聽器後的聽力也不及正常兒童的十分之一。這給他們的學習和交往帶來了很大的障礙,也給老師傳授知識帶來了許多難以想象的困難。面對着聰明可愛,渴求新知的孩子,我的心靈感到了強烈的震憾。做爲一名人民教師有責任讓他們接受正常的教育,讓他享受到其他孩子能夠享受到的一切權利。課堂上,爲了讓他聽懂我說的一句話,我經常口對口地爲他單獨說上五、六遍。下課了,爲了使他讀準一個字母,我幾十遍地和他們一起重複那些單調的發音;爲了和他掃除交流障礙,課下我刻苦學習聾童心理學,仔細揣摩他們的獨特個性;爲了樹立他們的自信心,我更是抓住一切機會鼓勵他們的點滴進步,讓他和其他正常同學一樣參加唱歌、跳舞等集體活動;面對他們的調皮和惡作劇,我一次次苦口婆心地與他們進行談心交流,幫助他養成良好的行爲習慣。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我的不懈努力,孫浩同學在聽、說、讀、寫、算、唱、跳、動手實踐等各個方面都達到了正常兒童的水平。

二、尊重家長,是師德修養的重要體現。

父母是兒童的第一位和永久的教師,他們在人的一生成長中具有舉足輕重、不可替代的作用。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認爲:“學校與家庭是兩個並肩工作的雕塑家,有着相同的理想觀念,並朝着一個方向行動。在創造人的工作上,兩個雕塑家沒有相對對立的立場是極其重要的。”尊重家長,引導家長了解、參與、監督學校的教育工作,才能充分發揮家長的監督教育作用,使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有機地結合起來。家長是一支蘊藏着巨大教育潛力的隊伍,他們中間很多人的素質並不低於教師,教師只有放下架子,經常虛心地聽取家長的批評和建議,才能調動家長參與學校教育教學的積極性,不斷改進自己的工作。

三、樂教勤業,是師德規範的最高境界。

透過師德學習,我深刻認識到全國優秀教師魏書生的關於老師勞動有“三重收穫”的觀念非常正確。他認爲老師的勞動一是收穫各類人才,二是收穫學生真摯的感情,三是收穫科研成果。正是這“三重收穫”的觀念,指引我在教育教學的征途上不斷地調整自己的步伐,潛心鑽研學與教的規律,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細細地體會着教書育人帶給我的樂趣。

爲了培養更多更優秀的人才,今天的我倍加珍惜自己的崗位,備課、上課、批改作業、管理班級對我來說不再是平凡、瑣碎的單調勞動,而是成了我展示個人才能的舞臺。

教師工作的純熟性源於他的`積極進取和勤奮精業精神,只有樂教勤業的老師,才能全面、深刻地認識到教育工作的偉大意義,才能爲教育工作本身所具有的樂趣而深深吸引。我越是勤奮工作,越是能體會到教師工作的無窮魅力。

總而言之,透過師德學習,我認識到加強師德修養對自己教育教學工作的推動作用。我相信自己在今後的教育生涯中一定會不斷提高對教師道德的再認識,規範自己的行爲,隨着時代的前進,不斷地更新自我,以身作則,率先垂範,真正做到寓德於教,爲人師表。

教師師德師風徵文3

當代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曾這樣說過:“要有良好的社會,必先有良好的個人;要有良好的個人,必先有良好的教育。”我想,同樣可推而廣之,那就是要有良好的教育,必先有優秀的教師。

因此,優秀的教師必須懂得教書育人是愛的事業,關愛每一位學生是教師的責任;懂得教師的愛與衆不同,它是嚴與愛的有機體現,是理智與熱情的巧妙結合。

陶行知先生曾對教師說過這樣一句話:“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裏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

同時陶先生用自己的言行爲我們詮釋了“愛”的涵義。有一天,陶先生看到一位男學生欲用磚頭砸同學,就將其制止,並責令其到校長室。等陶先生了解了一下情況回到辦公室,見到那個男生已在等他。陶行知掏出一塊糖遞給他:“這是獎勵你的,因爲你比我按時來了。”接着又掏出一塊糖給男生,“這也是獎勵你的,我不讓你打人,你立刻住手了,說明你很尊重我。”男生將信將疑地接過糖果,陶先生又說:“據我瞭解,你打同學是因爲他欺負女同學,說明你有正義感。”陶先生拿出了第三塊糖。這時男生哭了:“校長,我錯了,同學再不對,我也不應該採取這種方式。”陶先生又掏出第四塊糖說:“你已認錯,再獎你一塊,我的糖分完了,咱們的談話也該結束了。”

透過這個小故事,是不是可以得出這樣一個道理:有些老師從個別差學生身上找不到可讚揚可誇獎的理由,除了不會多角度思考問題,缺少愛心不能說不是一個原因。

所以我認爲:教育的愛,能溫暖人的心靈;教育的愛,能鼓勵人一直朝前邁進。有人說:有愛才有追求,有對愛的追求,纔有對愛的奉獻。世上有很多東西,給予他人時,往往是越分越少,而有一樣東西卻是越分越多。

作爲一名教師,所面臨的是一羣天真無邪,渴求知識,有着五彩斑斕般夢想的孩子們,對他們更應該給予無私的愛。唯有愛的雨露才能催開最美的花朵;唯有愛的交流,才能搭起師生之間心靈的彩橋。我們的事業是愛的事業,我們的教育就應該像春風那樣慢慢吹開學生的心扉,就應該像春雨那樣“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一、愛學生就必須嚴格要求學生

俗話說得好:嚴師出高徒。“教不嚴,師之惰”。嚴是有標準的嚴,是在一定範圍內的嚴,是符合教育規律的嚴,是有利於學生德、智、體、美等方面的全面發展的,不是摧殘學生身心健康的嚴。嚴格要求不等於懲罰學生,應該做到嚴中有慈、嚴中有愛、嚴中有度、嚴中有方,使學生對老師敬而愛之,而不是敬而畏之。教師對學生的嚴格要求是出於真誠的愛。嚴以愛爲基礎,愛以嚴爲前提,嚴愛結合,愛而不縱,嚴而不兇。嚴格之水只有滲透情愛之蜜,才能成爲愛的甘露。

二、愛學生就要尊重學生的人格

愛學生就要尊重學生的人格,建立平等的師生關係。每個學生都是一個獨立的人,擁有獨立的思維,因此,教師必須努力把自己的教育和教學適應學生的思想認識規律,決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強加於學生。尊重學生的人格,就要充分理解學生、信任學生、欣賞學生,呵護學生的創造潛能,切勿傷害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對學生多一些鼓勵,少一些訓斥;多一份肯定,少一份否定;多一點表揚,少一點批評。對學生要真誠,真誠地與學生交往,給學生以真誠的關心和幫助,只有這樣,才能成爲學生心目中真正的良師益友。

三、愛學生要善於發現學生的閃光點

任何一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優點,“問題生”也不例外,相反,對他們要給予更多的愛。我們要善於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千方百計讓學生的閃光點真正閃光,使學生的自信心和上進心得到充分的發揮,從而激起其學習的鬥志。轉化“問題生”除了多觀察外,還應多瞭解多關心、多談心少發火、不體罰、不放棄。實踐證明,從愛出發,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導之以行、持之以恆,“問題生”是可以轉化的。

我在想:一個人最崇高的愛是愛別人,那麼一個教師最崇高的愛就是全心去愛每一個學生。熱愛學生是教師的天職,是教師職業道德的核心,也是對教師職業道德評價的重要標誌。許多教育家都指出,沒有對學生的愛就不會有真正的教育,愛是教育學生的前提。所以教師要真正關心學生,充分尊重、信任學生,嚴格要求學生,教師只有內心充滿對學生的愛和尊重,纔會事事從學生的利益出發,處處爲學生着想,維護他們的自尊心,在他們需要幫助時伸出援助之手,在他們取得點滴成績時投去讚許的眼光,同時教師的愛能拉近師生間的距離,是增強師生關係的潤滑劑。

然而,對學生除了所給予的愛以外,我們還應有一份責任感。如果說一切教育都是源於愛的話,那麼更確切地說是基於一份深深的責任。我們說愛與責任是師德的靈魂,其實責任也是一種愛,正如歌德所說的那樣:“責任就是對自己要求去做的事情有一種愛”。

我們都知道壞學生是家庭的溺愛和社會不良環境塑造出來的,所以教師的工作就是一種“以人爲善,以人爲本”的工作,是心靈塑造、價值觀與人生觀塑造的人性工作。就是要以“人性向善”爲價值理念引導學生去營造明麗的內心生活;就是“以人爲本”的理念去引導學生追求人生的意義和價值,引導學生去建立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

總而言之,師愛是一種激勵學生個性和諧發展的無可取代的教育力量。愛是春雨,能滋生萬物;愛是橋樑,能溝通師生的心靈。有了愛,師生之間就能以誠相見,心心相印,沒有愛,就沒有真正的教育。對學生的責任感是每個教師所必備的,熱愛學生又是教師獻身教育事業,搞好教育工作的原動力。對孩子多一份愛吧,因爲在給予的同時會多一份收穫;對孩子多一份責任感吧,因爲只有這樣纔不會愧對教師的這個稱號。

教師師德師風徵文4

好教師是相似的,不好的教師各有不同。師德不像有些事,可以“一俊遮百醜”。好的師德師風具體表現在師生之間保持一種人格上的平等,可以相互學習、相互尊重。在學校經常會有一些學生喜歡接近的老師,學生接近老師的原因有很多,老師的學識、權利、外表等都會促使學生接近。但這都不長久,學識只能滿足學生一時的求知慾望,權利只能維繫短暫的順從,外表只能吸引膚淺的注意。真正能打動學生的是人格和道德的力量,這力量纔是長久的,它將影響學生的一生。我認爲做老師應該是這樣的:

做一個好榜樣

捷克教育家誇美紐斯說“教師的急務是用自己的榜樣來誘導學生”。我認爲教書是教師的本職,而育人才是一名優秀教師應該深究的。

我喜歡這樣一位老師,擁有高學歷,讀過好多書,對他來說學習是永不滿足的,和他聊天可以涉及各個領域而不怕他不懂,聊不到一起;我喜歡這樣一位老師,生活規律,有自己的習慣、愛好,身上滿滿的正能量,在他這裏能感覺到生活是用來享受的。

做一位好老師

孔子把對學生的熱愛,對教育的忠誠看作是教好學生、搞好教學的前提。他認爲“愛之,能勿勞乎?忠焉,能勿悔乎?”孔子學說的繼承者孟子,也把得天下英才而教之當作人生的三大樂事之一。

我喜歡這樣一位老師,對學生高標準、嚴要求,因爲高標準、嚴要求帶來的是學生的最佳狀態和最佳成績,會有成就感。我喜歡這樣一位老師,他不是教室的中心,而是鼓勵學生自己尋求幫助和答案,培養學生的獨立精神,這會讓學生終身受益。我喜歡這樣一位老師,他和學生開玩笑,也接受玩笑;他雖然不是喜劇演員,但卻很愉悅人;他給學生講故事,指出一些蠢事,在大家遇到困難時給大家帶來歡聲笑語,且不擔心自己成爲大家的笑柄。

做一個引路人

《禮記·文王世子》也指出“師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諸德者也。”這明確地指出了教師不只對學生傳授知識和技能,還要曉諭、培養他們優良的道德品質。“教之以事”是手段,“喻諸德者”纔是最終目的和根本出發點。

我喜歡這樣一位老師,能真正成爲學生“師長式”的朋友。跟學生談志向,聊人生,學生欣賞他,崇拜他,有種想親近想依靠的感覺。我喜歡這樣一位老師,學生遇到困難第一個想到的那個人。學習中遇到問題,找他而不會顧忌問題是不是太簡單;失戀或者和同學鬧矛盾時,可以找他而不會考慮是不是會被嘲笑;找工作時,可以去聽聽他的建議;工作中遇到困難,也能與他探討解決問題的方法。

過去的二十多年,我是一個農民,每年有四個月在農村,我熟悉家裏的每一塊地,知道什麼季節該種什麼種子,深知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的道理;過去的二十多年,我是一名學生,每年有八個月在學校,我熟悉校園裏的每一件事,但有好多事,好多問題不知道該怎麼去解決,我清楚我需要一個什麼樣的老師;現在,我是一名教師,我想做我喜歡的那樣一個老師,帶好我的學生。我想用接下來三十年的時間去做一件事——做一名好老師。我將把我的所有激情撒向我所熱愛的這片土地——鄭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以甘爲孺子牛的心態去影響我所遇到的每一位學生,做到心繫中國夢,做好引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