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語文知識 > 說課稿

【實用】幼兒園說課稿模板彙總十篇

說課稿3.12W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時常會需要準備好說課稿,說課稿有助於提高教師理論素養和駕馭教材的能力。那麼什麼樣的說課稿纔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幼兒園說課稿10篇,歡迎大家分享。

【實用】幼兒園說課稿模板彙總十篇

幼兒園說課稿 篇1

一、說教材

透過一次集體活動,我發現孩子們的自我中心意識都較強,似乎還不懂得從外表體察他人的情緒,也不懂得應當怎樣妥善管理自己的感受,更不用說體諒他人和寬容他人,於是我設計了心情這一活動,旨在讓幼兒能夠學會並懂得理解情緒的特徵,並在活動過程中初步理解情緒轉化的外在形式和培養幼兒助人爲樂的良好品質。就如《綱要》社會領域中所說:在共同的生活和活動中,以多種方式引導幼兒認識、體驗、理解基本的社會行爲規則,學習自律和尊重他人。

二、說目標

活動的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着嚮導的作用,根據幼兒的實際情況,我制訂瞭如下幾個目標:

1、引導幼兒在體察、感知、理解中。懂得人的基本情緒特徵及成因。

2、透過分析討論初步理解情緒轉化的外在形式及培養幼兒助人爲樂的良好品質。

3、發展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

重點:幼兒能夠在活動中,懂得人的基本情緒的特徵及成因。

難點:在活動中,同過討論、分析讓幼兒認識並初步學會怎樣轉化自己的情緒,學會體諒、寬容他人。

三、說準備

活動準備必須與目標,活動主體的能力、興趣、需要等適應,爲此,我做了以下的活動準備:

1、課前準備:請幼兒回家注意觀察家人的心情,並請幼兒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記錄下來

2、多媒體課件、紙、筆。

四、說教法

《綱要》中明確指出:教師應成爲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援者、合作者、引導者。關注幼兒在活動中的表現和反映,敏感的察覺他們的需要,及時以適當的方式應答,形成合作式探究的師幼互動,我採用的教法有:

1、演示法:演示法是指教師透過講解把實物或教具陳示給幼兒觀看,幫助他們獲得一定的理解,由於教具的直觀形象,幼兒獲得知識技能有顯著的效果。本次活動的演示法是讓幼兒觀看多媒體課件,在這一過程中,現代教學手段的輔助手段的運用發揮了傳統教育手段不可代替的功能,使理解和認知更加的透徹。

2、操作法:它是幼兒建構活動的基本方法,所謂操作法是指幼兒動手操作,在與材料的互動作用過程中進行探索學習。本次活動的操作是讓幼兒把自己今天的心情畫出來。

五、說學法

以幼兒爲主體,創造條件讓幼兒參加操作活動,不僅提高了認識,鍛鍊了能力,更昇華了情感。本次活動採用的學法有:

1、多感官參與法:在活動中,透過讓幼兒看、聽、說、操作等多種感官的參與,讓幼兒更深刻的體會到情緒的不同。

2、體驗法:在活動的第3環節中,我讓幼兒自己畫出自己的心情,並表述了自己的心情,在畫畫說說中引導幼兒更深一層的體會理解情緒轉化的外在形式。

3、討論法:在活動的第3環節,我透過引用討論法,讓幼兒在講講議議中,初步理解情緒該怎樣轉化的外在形式。與此同時,我還透過幼兒在討論之間的互補學習,師幼合作共長的方法,表達着各自對心情的不同認識,體現着“以幼兒發展爲本”的理念。

六、說過程

活動流程爲:分享交流活動—體驗理解—內化自我—延伸活動

1、分享交流

活動開始,我就請幼兒將自己昨天在家觀察家人心情的記錄呈現出來,和大家一起交流討論家人的心情,因爲是幼兒日常生活中天天接觸的家人,幼兒又非常地熟悉他們,對他們生氣的特點,開心的表情都非常的瞭解,所以在分享交流的過程中,幼兒都非常積極踊躍的發言,在熱鬧的交流討論中,幼兒在無形中對人的基本情緒的特徵都有了一個初步大概的瞭解,理解到人在生氣的時候,有各種各樣的表現方式,開心的時候也一樣,並引導幼兒在分析的過程中瞭解無論是生氣還是開心都有原因。

2、體驗理解

對情緒有了大概的認識後,就應該讓幼兒初步理解怎樣控制自己的情緒,及情緒轉化的外在形式。我採用的是觀看多媒體課件,首先觀看的是被被因爲心情不好拒絕參加遊戲的短片,觀看完後,提問幼兒,那貝貝心情不好,我們應該如何幫助他呢?請幼兒想辦法幫助貝貝,在幫助貝貝的過程中,幼兒既學會了要體察他人的感受、寬容、體諒他人還培養了他們助人爲樂的良好品質。在討論完貝貝後,接着觀看了佳佳的表現,對於佳佳的表現,幼兒都非常的贊同,在與的鮮明對比後,幼兒更深刻的體會到應該懂得分享快樂。各種的假設,不停的提問,讓幼兒更加的融入了短片中兩位幼兒不同的情緒中,而短片中兩位幼兒鮮明的情緒,也讓小朋友更深刻的感受到了應該學會控制和管理自己的情緒。最後,幼兒還學會像佳佳一樣帶給他人快樂。

3、內化自我

在討論過別人,幫助過別人後,幼兒對情緒的基本特徵及成因以及情緒轉化的外在形式都有了初步的認識,這時候,請幼兒來畫一畫自己今天的心情,然後用語言把自己的心情表達出來,在畫畫說說的過程中,讓幼兒知道我們不僅可以自我調節,還可以幫助別人調節心情,用自己的好心情去感染周圍的人,幼兒透過自身的參與體驗理解,對自我的認識得到了一種昇華。

4、延伸活動

活動結束,關鍵是引導幼兒對心情有進一步的瞭解,所以我引導幼兒到語言角去繼續說出自己的心情,或者是到美工區去給自己的心情配上顏色,就如《綱要》社會領域中所說:社會領域的教育具有潛移默化的特點,幼兒社會態度和社會情感的培養尤應該滲透在多種活動和一日生活的各個環節之中。在延伸活動中,繼續引導幼兒對心情的認識和學習。)

七、效果預測

本次活動我充分調動幼兒的積極性,讓他們在暢談中敞開心扉,說出自己的內在感受,並運用討論、模擬體驗等方式交流自己的想法,達到了預期效

幼兒園說課稿 篇2

一、說教材

1、設計意圖:水是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我們每天都離不開它,每個人離不開它,正因爲水與我們生活的密切性,小朋友很早就接觸並認識了它,可以說,幼兒天生就愛玩水,在玩水的過程中,發現了很多有趣的而又新奇的現象。小番茄也是小朋友們早已認識並喜愛的水果。我還採用了鹽用輔助材料,讓幼兒觀察物體在清水和鹽水兩種不同狀態的奇妙現象,《新綱要》中指出,科學教育應密切聯繫幼兒的實際生活進行,利用身邊的事物與現象作爲科學探索的對象。因此,我選擇了小番茄在清水和鹽水的不同的奇特現象,作爲幼兒科學教育內容,在活動中我還爲幼兒提供了簡單而可操作的材料,用小番茄做兩個不同的實驗,爲每個幼兒都能運用仔細觀察運用實驗得真知的方式進行探索提供活動的條件,透過引導幼兒積極參加小組討論、探索等方式,培養了幼兒合作學習的意識和能力,學會了用多種方式表現、交流、分享探索的過程和結果。

2、目標定位:在新《綱要》中指出,五大領域的內容相互滲透,從不同的角度促進幼兒情感、態度、能力、知識、技能等方面的發展,因此,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實際情況,我制定了以下三個方面的目標:

(1)、透過實驗,知道番茄在鹽水中能浮起來。

(2)、學習用猜測、實驗、觀察、比較的方法進行驗證,進一步感知番茄在清水和鹽水中的不同。

(3)、知道要真實地記錄自己看見的東西。

3、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知道小番茄在兩種水裏的沉浮現象。

(2)、教學難點;學習記錄實驗結果。

4、活動準備:

根據《綱要》中指出的“提供豐富的可操作的材料,爲每個幼兒都能運用多種感官、多種方式進行探索提供活動的條件。”我做了如下準備:

透明塑料瓶(紅色、藍色)、番茄、鹽、記錄表

二、說教法:

在新《綱要》中指出,教師應成爲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援者、合作者、引導者,關注幼兒在活動中的表現和反應,敏感地察覺他們的需要,及時以適當的方式應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師生互動。因此,我採用了以下教法:

1、觀察指導法:針對科學探索活動的隨機性,以及幼兒的自主建構過程,採取觀察指導法是比較合適的,教師透過敏銳地觀察,能針對地進行指導,還能在觀察中發現幼兒感興趣的事情以及其中所隱含的教育價值,把握時機,積極引導。

2、演示法:對於此活動中使用的記錄卡,幼兒並未見過,因此,教師的演示是有必要的,透過教師的講解演示,可以讓幼兒直接瞭解記錄卡的使用方法,減少了幼兒盲目探索的可能性。

三、說學法:

《綱要》中指出,要儘量創造條件讓幼兒實際參加探究活動,使他們感受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體驗發現的樂趣。因此,此次活動中,幼兒的具體學法有:

1、操作法:這是此次活動中,幼兒學習活動的主要方法。在新《綱要》中指出,教師要爲幼兒的探究活動創造寬鬆的環境,讓每個幼兒都有機會參與嘗試。因此,我爲幼兒準備了有趣的材料,讓幼兒在操作的過程中,發現小番茄在兩種水裏的祕密。在操作活動中體驗實驗帶來的樂趣!

2、記錄法;讓幼兒將探索結果記錄下來,爲幼兒的討論、交流活動提供依據。

3、體驗交流法:在探索活動結束後,教師組織幼兒進行探討、交流,發展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也體現了師生互動,幼兒與幼兒的互動。

四、活動流程:

1、猜測活動

“今天,我們要來做一個有趣的實驗,我這裏有一個番茄和一瓶水,猜猜看如果把番茄放在水裏,番茄會怎樣?”

(出示實驗的材料,直接揭示課題並質疑,一下子激起了幼兒的興趣,他們衆說紛紜,表達自己的觀點。)

2、記錄活動

介紹表格“小問號表示什麼,小手錶示什麼”

探索記錄方法“我們可以用什麼符號記錄下來”

“請你們先猜一猜,把你猜的結果記錄在藍色瓶子的旁邊。再把動手實驗的結果記錄在小手標記旁邊的藍色瓶子裏。”

3、操作活動

“請你們去做實驗,仔細觀察一下小番茄放在清水裏會怎麼樣”

這個環節的分組操作活動是此次活動的重點,教師爲幼兒提供了有趣、可操作的材料,並引導幼兒進行小組討論實驗結果,既提高了幼兒間的交流,又提升了幼兒在實驗中興趣。在此環節中,教師更多的是採用了間接指導和個別引導的辦法。

“將你們實驗的結果記錄在記錄板上,和你的好朋友說說你的實驗結果。”

引導幼兒用“我發現小番茄在清水裏會沉到水底”

請幼兒說說自己的記錄表,“你猜的是怎樣,結果又是怎樣呢?”

透過比較讓幼兒明白猜想和結果不一定是一致的。

4、猜測活動

“現在再給你們一杯清水,還有一小杯鹽,怎樣讓清水變成鹽水呢?”

(教師示範製作鹽水,這裏沒有直接出示鹽水,而讓幼兒自己來製作鹽水,給幼兒一個運用生活經驗的機會,並且可以觀察到鹽溶解的過程。)

“請你們猜猜看將小番茄放在鹽水將會怎麼樣,將你們猜想的結果記錄下來。”

5、操作活動

幼兒操作,先將清水變成鹽水。

“請你們去做實驗,然後把結果記錄在記錄板上。”

6、交流總結活動

總結實驗的結論:小番茄在清水裏會沉到水底,小番茄在鹽水裏會浮在水面上。

7、總結,遷移

出示兩瓶水:一瓶鹽水,一瓶清水

猜猜看哪瓶是鹽水,那瓶是清水,可以用什麼方法知道?

8、延伸活動

你們還知道有哪些東西放在清水裏沉下去,放在鹽水裏卻會浮起來?請你們回家後試一試,再把你發現的告訴老師和小朋友,好嗎?

在這裏,活動還沒有結束更教師讓幼兒帶着問題繼續探索着使幼兒的興趣持續下去,並尋找更深一步的原因。

幼兒園說課稿 篇3

各位評委老師:

大家好!我是應聘幼兒園教師的01號考生,我今天抽到的說課題目是幼兒園大班健康領域《好玩兒的圈》,下面我將從說教材、說幼兒情況、說活動方法、說活動準備、說活動過程以及說活動延伸,這6個方面來展開我的說課。

一、說教材

《好玩兒的圈》選自幼兒園大班健康領域的內容。圈圈是幼兒日常生活中較爲常見的、熟悉的物品,而且具備了輕便和安全的特性。以此爲活動切入點,可讓幼兒在玩兒中積極動腦,主動探索、體驗圈的多種玩法,學習蹲走的動作技能。符合《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提出“培養幼兒對體育活動的興趣是幼兒園體育的重要目標,要根據幼兒的特點組織生動有趣、形式多樣的體育活動,吸引幼兒主動參與”的要求。

根據以上對於教材地位與作用的分析,在新綱要的`指導下,我制定了以下三維目標:

1、認知目標:知道圈圈可以有不同的玩法,瞭解蹲走的基本動作技能。

2、能力目標:能借助圈圈進行正確的蹲走,並能積極與同伴一起共同參與遊戲。

3、情感目標:對一物多玩活動感興趣,願意參加體育活動。

結合本次活動的主要內容以及我制定的三維教學目標,我設立了如下教學重難點:

本次活動的重點是:探索圈的各種玩法,瞭解並掌握蹲走的動作技能。活動難點是:願意與小夥伴一起進行體育活動的探索,喜歡參加體育活動。

二、說幼兒情況

在幼兒園的教育教學活動中,教師處於主導地位,而幼兒則處於學習的主體地位,因此瞭解兒童的具體情況是因材施教的前提條件。大班幼兒抽象邏輯思維開始萌芽,好學好問傾向明顯,因此,我安排他們對圈圈進行一物多玩的探索,發展他們的創造性思維。另外,大班幼兒的肌肉控制能力明顯增強、合作的意識逐漸增強,針對這一特點,我採用遊戲和競賽的形式組織活動,既能增加體育遊戲的趣味性,又能達到掌握練習動作進而掌握動作技能的目的。

三、說活動準備

古語有云: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在我們幼兒園的教育活動中,活動準備就扮演者“糧草”的角色,因此爲了更好地開展本次活動,我作了如下準備:

1、物質準備:律動操磁帶、擴音帶,幼兒人手一個圈圈,場地佈置。

2、知識經驗準備:幼兒的生活中見過圈圈,或者玩過圈圈。

四、活動過程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培養幼兒對體育活動的興趣是幼兒園體育的重要目標,要根據幼兒的特點組織生動有趣、形式多樣的體育活動,吸引幼兒主動參與。因此,本次活動過程我設計如下:

(一)律動操熱身,激發活動興趣。

準備運動是爲基本部分的學習做好生理、心理上的準備,使幼兒身體各部分迅速進入運動狀態。活動一開始,幼兒手持圈在節奏感較強的音樂聲中做圈圈操,情緒高漲,精神飽滿,很快達到有效的熱身效果。

(二)自由探索,動作練習。

“幼兒只有藉着自由才能產生一種敏感而獨特的能力。”在本環節中,我充分給與幼兒學習的主動權,鼓勵他們透過自由探索、小組合作的形式進行感受。

首先,在幼兒熱身運動完,情緒還很積極時,我便順勢設疑:“圈還可以有哪些有趣的玩法?”請幼兒互相交流自己的玩法,圍繞各自玩法進行集體的反饋交流。這樣的安排不僅能培養幼兒的創造力、合作性,而且在交流的過程中讓幼兒在頭腦中建立清晰地表象,爲後面的活動做好鋪墊。

其次,先開展小雞走的遊戲,我會講解示範模仿小雞蹲走時的動作要領,在枯燥的講解中加入了遊戲情景,如:“小雞蹲走的姿勢真有趣,我們把圈套在腰上,也來學一學吧。”趣味性的遊戲可激發幼兒更好地掌握各種基本動作。再來進行三人協調配合的“小雞對對碰”遊戲。本環節安排了4次練習。第一次,嘗試三隻小雞把圈套在一起。第二次,三隻小雞把圈套在一起,練習走穩。第三次,讓幼兒商量:三隻小雞怎麼樣才能走的又快又穩?第四次,教師以比賽的形式進行動作鞏固。透過小雞走和“小雞對對碰”這兩個難度層次遞進的活動,使幼兒在參與遊戲的過程中不斷嘗試、不斷練習,掌握蹲走的動作技能。

(三)遊戲鞏固,體驗樂趣。

我設計競賽遊戲《小雞捉蟲子》,目的在於改變練習形式,增大活動的密度和強度,讓幼兒有充分練習的機會,並有利於教師觀察、瞭解幼兒的練習水平。大班幼兒已經開始注重結果,組織競賽符合他們的心裏特點,還能培養幼兒良好的心理素質、合作性和集體榮譽感,掀起活動的高潮。活動中,我讓幼兒分成4隊,每隊3人一組圈套圈,協調地一個跟着一個向前蹲走,透過鑽山洞----過小橋----捉蟲子障礙練習,爲幼兒提供一個練習鞏固的機會,有效完成目標要求。

(四)放鬆身體,結束活動

人體在運動的過程中,生理機能能力的變化經歷了上升、平穩、下降三個階段。在本次活動中,幼兒剛剛經歷了比較激烈的身體鍛鍊活動,需要開展相應的放鬆活動,幫助幼兒較好地回覆身體機能能力和消除身體疲勞。因此,我會安排幼兒在音樂聲中做舒緩的動作放鬆身體,使幼兒身心從緊張的遊戲環境中逐漸放鬆,並慢慢恢復平靜。

五、說活動延伸

好的教育活動決不能僅僅停留在活動時間內,而是需要整合幼兒整個生活進行鞏固和拓展。所以圍繞本次活動的主題和內容,在活動延伸部分,我會請幼兒回到家裏和爸爸媽媽一起探索,在家裏可以怎麼藉助圈圈進行有趣的遊戲?以期幼兒園的活動內容能與家庭的教育形成合力,共同促進幼兒的成長。

幼兒園說課稿 篇4

一、設計來源及意圖

《吃“傘”!》出自南京師範大學出版的《幼兒園活動整合課程指導》中班上冊的“傘的世界”單元。在這個活動之前,小朋友已經透過圍繞“傘”來展開的一系列活動,對傘的結構、外形特徵等有了一定的認識和了解。在這個基礎上,進一步深化,讓幼兒認識像傘一樣的植物,其中最有代表性的當然要數“蘑菇”了。小朋友平時在家裏或在幼兒園裏經常都會吃到蘑菇,它的外形特殊,像一把小小的可愛的傘,小朋友看見蘑菇都會忍不住拿來玩一玩,摸一摸,甚至聞一聞。同時,蘑菇的味道鮮美,營養價值極高,可是由於它有一種特殊的味道,許多幼兒都不喜歡吃它,一種極有利於幼兒生長髮育的優秀食物就這樣被幼兒拒之嘴外,真的是很可惜!爲了讓幼兒更好的瞭解這些可愛的“小傘”,並願意與它成爲“好朋友”,從而使幼兒能更加健康的成長,特此設計了《吃“傘”!》這一個綜合活動。

二、說目標

1、 引導幼兒觀察認識不同的像傘一樣的菇類食品,激發幼兒喜愛蘑菇的情感(其中重點認識各種食用菇)

2、 培養幼兒的分析和觀察能力

3、 體驗嘗試合作烹飪的樂趣

三、說活動準備

1、 購買各類食用菇。如:香菇、金針菇、平菇、茶樹菇、草菇等

2、 一把美麗的傘,錄音機,錄音帶,有毒蘑菇的圖片,多媒體課件

3、 不少於師幼人數的碗筷,盤子多個

4、 電磁爐,烹飪材料——鹽、油、醬油、糖、蔥花、蒜粒,已炒好的肉絲、雞塊等

四、活動程序

(一) 我和傘來做遊戲

活動開始,老師指着場地中央放着的一把傘,用遊戲的口吻說:“喲!太陽都老高了,傘還在睡懶覺呀,真羞!小朋友,我們去捉弄一下傘,把它叫醒,好不好?”小朋友就會很高興的響應。音樂聲中,幼兒快樂的進行遊戲,或碰或拍或摸傘。

遊戲的時候,老師要有意識的引導幼兒把注意力放在傘的結構上,用動作或語言進行提示,比如讓幼兒摸一摸傘面,拍一拍傘柄,嗝吱一下傘骨等等。如果老師不加予引導的話,小朋友碰摸傘的位置大多數都會集中在傘的一個地方,象傘面或傘柄等,那傘的其它結構就會被小朋友忽略了。因爲這個環節主要的目的是讓幼兒在和傘玩的過程中,進一步鞏固傘的基本結構,爲後來的“認識蘑菇”做好鋪墊。所以老師一定要讓幼兒把傘的基本結構都注意到了。

遊戲的最後,傘就要醒了,老師趕快引着幼兒背對着傘躲起來,配班老師悄悄的把傘藏好,藏傘的時候注意不要給幼兒看到,否則會影響遊戲的效果。

(二) 透過傘來變魔術,讓幼兒找像傘一樣的蘑菇

很快的,幼兒就會發現“傘不見了”,小朋友正在奇怪的時候,傘出現在大屏幕上。

透過課件,讓傘來告訴小朋友,傘躲起來是在玩變魔術,傘變了好多“樣子長的像它的,可以煮來吃的菌”出來。傘要考考小朋友,能不能猜出是什麼?並把它們找出來。小朋友看完了以後,就會很開心的一邊猜一邊找。

可能大多數幼兒都不知道菌是什麼,他們在找的時候,不單把場地周圍事先放置的蘑菇找出來,也會把用來裝飾主題環境的美工小傘或玩具傘也找了出來,教師就可以提示:“它可以煮來吃嗎?”讓找錯的幼兒重新再找。找到蘑菇以後讓幼兒把它們分類放好。這裏不要求幼兒瞭解菌是什麼東西,因爲這個對中班小朋友來說,有點難,只要幼兒知道蘑菇是一種菌就行了。

這個環節透過外形的聯繫,讓傘來變魔術引出蘑菇,幼兒在找的過程中,也提高了他們想認識蘑菇的興趣。

(三) 讓幼兒認識常見食用菇以及它的簡單結構,在這部分解決“讓幼兒觀察和認識各種食用菇,激發幼兒喜愛蘑菇的情感”這一教學重難點

1、 識蘑菇的簡單構造

蘑菇和傘的結構很相似,基本的部分都可以找到相對應的地方

比如:傘面——菌傘 傘柄——菌柄 傘骨——菌

老師可以把傘和蘑菇放在一起讓幼兒對比一下,或讓幼兒在蘑菇上找一找傘的影子,看看哪些地方象傘。小朋友很容易就弄清楚了蘑菇的基本結構。在前面“我和傘來做遊戲”這個環節中所做的鋪墊在這裏就派上了用場。

2、 認識常見食用菇

(1)結合識字,讓幼兒認識各種食用菇的名稱

老師分別向幼兒提問:你喜歡哪一種蘑菇?

你吃過哪一種蘑菇,什麼味道的?

你剛纔找到了哪一種蘑菇?

每次提問後,請發言的幼兒看一看剛纔找到的蘑菇裏有沒有所說的,如果有,就拿起來向其他幼兒介紹一下。有些蘑菇幼兒不一定知道名稱,或者叫法不是很規範,老師就可以把這些蘑菇的正式名稱告訴幼兒。在幼兒認識名稱的同時,選擇有代表性的蘑菇出示相應的識字卡,讓幼兒進行識字

(2)幼兒自由的討論和比較一下,這些蘑菇有什麼不同

蘑菇的外形看起來都像一把傘,但仔細看來各有差異。幼兒的發言可能千奇百怪,毫無條理性和系統性,只要他們能夠仔細觀察並踊躍發言,老師都要給予鼓勵和表揚。

(3)把差異比較大的兩種蘑菇放在一起讓幼兒進行比較,老師要充分的引導幼兒從蘑菇的大小、外形、顏色、味道等方面來進行觀察

觀察能力越強的幼兒發現的東西也就越多,比如:平菇長得像一把油紙傘,開的平平的,草菇長得像一把還沒開啟來的傘;香菇又矮又胖,金針菇又高又瘦……觀察能力弱一點

幼兒的也能區別簡單的顏色、大小等等,老師可根據幼兒的實際情況給予啓發和引導。

(4)讓幼兒自由的選擇兩種自己喜歡的蘑菇和它們做好朋友,看看它們有什麼不同

拿到蘑菇後,小朋友都會摸一摸,聞一聞,玩一玩。這個和磨菇玩的過程也是幼兒進行比較分析和發現問題的過程,老師要鼓勵幼兒把自己的發現告訴大家,很快的,幼兒就會發現不同的選擇居然會出現不同的結果,比如:香菇有時變高了,有時又變矮了;茶樹菇的顏色時深時淺……,這會讓幼兒驚奇得不得了,幼兒探索蘑菇的興趣也就越來越濃,激發了幼兒喜愛蘑菇的這種情感。

幼兒園說課稿 篇5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

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億童幼兒園早期閱讀教育課程第3級第3冊續編故事《貪吃的哈羅德》。《指南》中提出:發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創設一個能使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並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以及要鼓勵幼兒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發展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根據中班幼兒年齡特點及實際情況.爲給幼兒更多創造與表現的空間。充分利用故事的教育價值,促進幼兒語言、思維、想像力和創造力的發展,設計了這次教學活動

一﹑說設計意圖

貪吃的哈羅德是一篇富有想像的故事.如此多的動物被一條叫哈羅德的蛇一口一口吞進肚子裏,這是多麼恐怖的事情.然而在閱讀中我們並沒有感覺到哈羅德的血腥與殘忍.故事的結局更是出人意料.哈羅德打了個響亮的噴嚏把肚子裏的小動物全都噴到了馬戲團.這樣的結局與孩子幼小純真的心靈相結合.哈羅德的肚子又餓了它會去哪兒呢?孩子們願意去想像哈羅德的自由旅行並續編成故事。

二﹑說活動目標

《綱要》在語言領域中提出:發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創設一個能使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並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根據這一目標要求結合中班幼兒年齡特點和語言發展水平我從情感目標﹑能力目標和知識目標提出本次活動目標。

1.情感目標

對哈羅德”貪吃”的本領感興趣,樂意大膽想像哈羅德的自由旅行。

2.能力目標

嘗試用語言描述自己想像的內容,體驗誇張的情節帶來的樂趣。

3.知識目標

用完整連貫的語言講

三﹑說活動準備

爲了使活動的趣味性﹑綜合性﹑活動性協調統一,寓教於生活情境遊戲之中特做以下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

幼兒已經會講述《貪吃的哈羅德》的故事,並熟悉超市、公園、玩具店、水果店等生活環境。

2.物質準備

教師準備水果、動物、玩具、小朋友等各種圖片及哈羅德的圖片若干

3.媒體準備 課件輕音樂

四﹑說教學方法

整個活動我以幼兒爲主體,遵循由淺入深的教學原則幼兒在想想﹑說說﹑聽聽的輕鬆氣氛中掌握教學重難點。本次活動運用的方法有:提問式教學法﹑自主討論法﹑評價激勵法﹑電化教學法﹑合作創作法。

提問式教學法:因爲提問能引導幼兒有目的地觀察,啓發幼兒積極思維。我運用啓發性提問讓幼兒把課件裏看到的圖片用語言描述出來,是解決活動重點的有效方法。

自主討論法:孩子們討論:哈羅德還會去哪裏?幼兒在討論談話中無拘無束地說出自己的理解與看法。

評價激勵法:當孩子們有好的創意時,老師馬上以欣喜的表情肯定孩子。如摸摸孩子的頭﹑給她一個微笑﹑給予小禮物激勵孩子,讓孩子更加積極投入到學習中去。

合作創作法:讓幼兒結伴分組,選擇材料,確定主題,共同創作。培養幼兒的合作意識。

五﹑說活動過程

根據中班幼兒學習語言年齡特點,結合幼兒園教學工作原則和本次活動目標,我設計以下幾個環節:

1.遊戲匯入

首先我和孩子們一起聽音樂玩“蛇行走”的遊戲。

2.共同講述

我和孩子們一起復習講述《貪吃的哈羅德》的故事體會故事異想天開的樂趣,引出活動主題

3.討論交流

哈羅德打了個噴嚏把肚子裏的動物們全都噴到了馬戲團去了,哈羅德的肚子又空蕩蕩的了,你們覺得她接下來會去哪裏呢?會做些什麼讓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幼兒相互交流說出自己的想法如:會去超市公園動物園?

4.觀看課件,大膽猜測

帶幼兒觀看課件“哈羅德的旅行”問幼兒你喜歡哪副圖片爲什麼?因爲課件裏很多像剪影一樣的畫面,很多畫面需要幼兒猜測。我不會急於肯定或否定幼兒的猜測我會用“是這樣嗎?”“你是怎麼發現的”“我覺得你的想法很奇特”等語句迴應幼兒的回答

5.創意粘貼

根據幼兒的猜測我會爲他們準備大量的圖片請幼兒結伴分組選擇材料確定主題合作貼畫,然後把他們的成果進行展示。

6.創造講述

請幼兒把自己粘貼的內容,續編成故事。在這一環節中我巡視幼兒活動,適時參與到小組活動中,參加討論,發表意見,進行一些提示或啓發。幫助幼兒營造開心﹑有趣的氛圍。在幼兒講述的過程中不管幼兒講述的是否合理,我也會引導其他幼兒一起鼓勵講述大膽有特別想像過程的幼兒。

7.創編表演

請每組幼兒推薦一位小組長來講述創編的故事,其餘幼兒做爲評審團對故事進行評價。

幼兒園說課稿 篇6

遊戲目標:初步學習使用簡單的禮貌用語:請進、謝謝、再見等,培養幼兒與媽媽之間的親情,知道自己長大了。

活動重點:培養幼兒對娃娃家遊戲的興趣

活動準備:幼兒做的美工作品、娃娃家的常用玩具

活動難點:初步學習簡單禮貌用語,請進、謝謝等,並能吐字清楚。

活動指導:

本次遊戲是一個情景遊戲,透過爺爺、外婆等親人來做客,幼兒與他們之間的交流構成一個能體現幼兒懂禮貌、尊敬長輩的情景遊戲。

1.媽媽與幼兒在一家裝飾美麗的家。

2.媽媽出去買菜,爺爺、外婆分別來到家裏做客,並送給幼兒們禮物"六一"了,幼兒們有禮貌的招待了客人。

3.媽媽回家後,知道此事表揚了他們。

4.鄰居家(其他活動區的小朋友)的屋子還沒有佈置完,媽媽帶領孩子們一起去幫助鄰居家的好朋友佈置新家(即一起收拾玩具)

5.結束備註:老師既扮演媽媽,又扮演爺爺、外婆。

長大一歲

教學目的:自讀課文,認讀生字,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對照插圖,理解詩意,初步體會長大的意義,激勵學生不斷努力,不斷成長。認識13個生字,學習寫個生字。背誦課文。

教具:多媒體制作。

一、談話激趣,提示課題:

師:同學們,你們知道今天是哪一年的幾月幾日嗎?【本課教學時間大約在十二月中旬,課件出示:日曆(每日一頁)】請同學們跟着老師數一數(20xx年12月24日、20xx年12月25日……20xx年12月31日)下一頁應該怎麼說呢?(讓學生思考片刻,引出新年,大家都長大了一歲)(課件:我長大了一歲)

(點評: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課伊始,就有意識的造成懸念,使學生產生好奇心和求知慾,讓學生在躍躍欲試的狀態下溶入課堂,激發起學生強烈的閱讀興趣。)

二、讀通課文,初步理解課文內容:

1、藉助拼音,同桌生字,會正確拼讀生字找出“老朋友”,學拼“新朋友”,不懂的作記號,請教同桌或老師。

同桌互讀,互評,以自己的方式表揚對方。

(點評:“評價”不再是老師的權利,學生在自評與互評中明白了自己的優缺點,發展了。同時,也提高了學生“評價”的能力。)

2、(課件:根據三幅插圖製作成的動畫片)觀看動畫片,自讀課文,說說:你看到了什麼?想到了什麼?發現了什麼?

(點評:新課程理念倡導。教師運用“你想到了什麼?發現了什麼?的導向性提問,誘發了學生探究的動機,使學生進入了主動探究的學習狀態,讓學生的個性得到張揚。)

3、,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重視小組的互評)

三、圖文結合,理解詩意:

(一)讀讀課文,看看插圖,說說自己對課文的理解:

思考討論:讀了丁丁的詩歌,你知道了什麼?

(透過問題的回答,讓學生理解課文內容,明白了丁丁長大了一歲後,有哪些進步?在學生回答的同時,教師相機引導學生理解:“你們”指誰?捉小鳥、欺負小弟小妹爲什麼不對?哪些“大孩子做的事”我都要學會。)

(點評:這一過程,體現了開放的教學思路,發揮了學生自主合作的精神。)

(二)讀一讀,想一想,進一步掌握課文內容:

教師用“因爲……所以”的句子向學生提問,使學生掌握課文內容:因爲我長大了一歲,所以我改正了哪些毛病?

(點評:引導學生進一步理解“長大”的意義)

(三)感情朗讀,深化對課文的理解:

師:長大了一歲,丁丁取得了可喜的進步,心情如何呢?(高興、開心……)你們平時遇到高興、開心的事情時,是怎樣的呢?表現給同學看看。你能不能這樣高興、開心地把課文讀一讀呢?(自由讀、小組讀、個別讀、全班讀)

(點評:俗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現”,充分地朗讀,有感情地朗讀,能幫助學生培養語感、發展思維、進行語言積累。)

(四)指導背誦,內化積累

1、觀看動畫片,自由嘗試背一背自己最喜歡的小節:

2、指名背:

3、加上動作,進行配樂表演。

(點評:“熟讀成誦”是促進學生積累語言,並使之內化的重要途徑。透過背誦不僅可以積累語言材料,增長知識,同時可以全方位地機澱語感經驗。再加上音樂渲染,學生自由想象表演,會使語言文字在學生頭腦中形成的圖像更爲鮮明、豐滿,內心掀起情感的波瀾,入情入境,達到與作者情感的共鳴。)

四、想一想,議一議:你進步了嗎?

師:丁丁在這一年裏取得了可喜的進步,那你自己是不是也進步啦?

1、想一想:自己有那些進步?

2、議一議:班級哪些同學有哪些進步?

3、誇一誇。

(點評:學會評價、欣賞別人也是課程改革的一個新精神。深化學生對“長大”的理解,能爲自己、他人的成長驚喜、高興,激勵學生不斷努力,不斷成長。)

五、自編詩歌,展示自我:

(例如:小花貓,小花貓,看見我不要亂跑。再也不拔你的小鬍鬚了,我長大了一歲。)

(點評:《課文課程標準》指出:要在發展語言能力的同時,發展思維能力,激發想象力和創造潛能。讓學生學着創編詩歌,這樣不僅僅侷限在課堂,而是有機地拓展到了課外,從而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思維。)

六、小組合作,練習寫字:

1、自學“淚”;

2、同一學習小組研究討論:這八個字每個字都有幾筆?這些筆畫是怎樣搭在一起的?筆順是什麼?

3、比較“學、長、要、看、爸、眼”幾個字的撇哪個長哪個短?哪個斜?哪個平?“要”上面的“西”上面的“西”怎麼變形?

4、師範寫、

5、學生練習。

(點評:寫字教學是識字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識字,既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又提高了識字效率。)

幼兒園說課稿 篇7

一、說設計意圖

《紅葉的旅行》是選自於20xx年9月的《早期教育》的一篇散文詩。它是一首充滿兒童情趣的作品,它以生動的童話語言,描繪了紅葉飄落旅行的故事,散文中充分發揮想象力,將紅葉作了巧妙的比喻和契合的聯想,顯得具體而又形象,"紅葉飄到小河裏,螞蟻把它當小船,紅葉飄到大樹下,知了把它當被子,紅葉飄到窗戶上,老鼠把它當窗簾。"這都是和幼兒的生活,幼兒的想象緊緊相扣的。《綱要》指出:要引導幼兒接觸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使之感受語言的豐富和優美,並透過多種活動幫助幼兒對作品的體驗。散文擬人化富有人情味的語言風格給幼兒清楚明瞭的記憶和想象線索,便於幼兒理解和感受,能夠充分發揮幼兒的想象力。活動中是以圖加文的形式展開的,符合中班幼兒的學習特點,可以更好地爲幼兒所接受。

二、說目標和準備

《綱要》在語言領域中提出:發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創設一個能使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並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以及鼓勵幼兒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發展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根據這一目標和要求,結合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語言發展水平,制定以下目標:

1、理解詩歌內容,學習句式:紅葉飄呀飄,飄到***,*把它當**。

2、嘗試根據詩歌的句式結構仿編詩歌並製作圖書。

3、樂意講述,體驗創作的樂趣。

根據目標,我把活動的重點定爲第一個目標:看圖加文學習詩歌。難點嘗試根據詩歌的句式結構仿編詩歌並製作圖書。

爲了展示給幼兒,作品的優美意境,又能使幼兒在活動中得以充分的理解和表達,我作了以下的準備:

1、《紅葉的旅行》課件、圖加文大書。

2、幼兒人手一份的圖加文書、各種動物圖片及蠟筆。

3、音樂:天空之城、寂靜山林。

三、說教法

針對教材內容和分析以及幼兒的認知水平和實際情況我主要運用了:

1、直觀教學法:本活動爲了幫助幼兒熟悉散文內容,加深對作品的理解我採用了直觀教學法。運用課件優美的情境吸引幼兒,讓幼兒透過眼、耳、口等多種感觀欣賞作品,慢慢過度到運用圖加文大書幫助幼兒理解掌握語言。

2、啓發提問法:在幼兒邊欣賞作品時,邊用提問的方式引導幼兒逐句理解並學習語言。如:紅葉飄呀飄,它又會去哪呢?紅葉碰見了誰?它會把紅葉當什麼呢?教師的提問給幼兒啓發,引導,暗示和示範。

3、語言討論法:是指讓幼兒根據自身的生活經驗互相合作,共同探討問題答案的方法。在活動中我將討論法結合在續編環節中:紅葉除了飄到小河裏,大樹下,窗戶上還會飄到哪裏呢?會碰見誰呢?他們會把它當什麼呢?討論法結合了《規程》的要求,爲兒童創設表現能力的機會和條件,以促進其發展,而不是單一的教師講解,避免了兒童因說教、指導過多而產生的膩煩、牴觸心理和行爲。

四、說學法

幼兒學習語言主要是透過傾聽這一途徑。教幼兒注意傾聽,才能正確的感知語音、語彙和語法規則。首先,我在示範朗誦前着意設計提問"用一句好聽的話說一說"讓幼兒有目的、有針對性的認真傾聽。在示範朗誦中藉助於圖加文形式,幫助幼兒理解掌握句式。其次,利用多種教學方法,給幼兒提供自由表達的機會,透過語言的激勵調動幼兒的積極性,從而讓幼兒敢說。

整個活動我遵循由淺入深的教學原則,幼兒在聽聽、、說說、想想、做做的輕鬆氣氛中掌握活動的重、難點。教學中注意引導幼兒注意傾聽,大膽表述。

五、說教學程序

總體分爲四部分:

第一部分:匯入,在優美的音樂中,幼兒跳着漂亮的舞姿進入到活動的場地,再利用直觀課件,讓幼兒眼前一亮,直接看到了紅葉飄落的情境,極好的引發幼兒好奇心,讓幼兒很快的融入到散文優美的意境中。

第二部分:運用提問的方式讓幼兒完整的欣賞散文,配合圖加文,主要讓幼兒學會語言:"紅葉飄呀飄,飄到**去,誰會把它當什麼?"這裏我是遵循由易到難的原則,第一句先讓幼兒看看直觀課件,結合圖加文跟我學習語言,並結合動作,更好的掌握句式。第二句讓幼兒自己看完課件嘗試用句式學說語言,在這裏我是逐步出示大樹、知了、和被子的引起幼兒對圖加文中出現的事物的順序有一定的注意,在欣賞第三句時,不借助課件而是過度到直接看圖加文說語言,並且我在這幅圖中示範圖加文製作的方法,爲幼兒自己創作圖書鋪下鋪墊,最後出示圖加文的大書告訴幼兒散文的名字:紅葉的旅行,並且請幼兒能跟着書完整的朗誦散文。

第三部分:續編部分,我利用書的最後一頁空白的圖加文引出這一環節,利用討論交流法引導幼兒用句式創編,在這個環節裏,我請幼兒來示範製作的過程,糾正錯誤,爲了就是讓幼兒掌握製作的順序。

第四部分:延伸部分,在優美的背景音樂中我爲幼兒提供了許多動物的圖片和《紅葉的旅行》圖加文的書,讓幼兒自由創編,並且把創編的內容和同伴分享交流,加深鞏固對散文的理解以及句式語言的掌握。

我今天展示的就是一節語言活動,在設計活動時,我並沒有刻意追求新穎的教學形式,而是結合我們中班的語言活動的特色:圖加文,重點以發展幼兒的語言能力出發,紮實的開展語言活動。在教學活動中我掌握好教學節奏速度,合理分配好時間。在提問時,注意根據問題的難易程度,有針對性地選擇不同能力和水平的幼兒回答,在製作圖書時我提供的材料也是由易到難,也不強求幼兒把書做完,而是根據幼兒自身的水平讓他們自己發揮。以上是我對這個教學活動的理解、分析與做法。

幼兒園說課稿 篇8

一、選材

《小熊砍樹》是一首融情境和教育意義於一體的詩歌。它的情節性較強,能爲幼兒提供一個較大的想象空間,同時,它又蘊涵着一些愛綠護綠的情感,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在這個活動中,圖譜的出現,又引起了幼兒極大的興趣,激發了幼兒想說、喜歡說、願意說的慾望,從而使他們的語言能力在反覆運用的過程中發展起來。基於以上原因,我選擇並設計了《小熊砍樹》這個教學活動。

二、目標

《小熊砍樹》這個活動的目標主要是根據選材和我班的具體實際相結合而制訂的,共設計了3個目標。

1、學習兒歌,理解兒歌內容,感受兒歌語言的優美。這個目標貫穿於整個教學活動中,同時,它也是本次活動的一個重點。

2、讓幼兒學會體驗小動物着急的心情,萌發幼兒愛綠護綠的情感。這個目標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教育幼兒從小要樹立起環保意識。

3、學習看圖譜,念兒歌,培養幼兒對文字元號的興趣。這是本次活動的一個難點,這也是根據〈綱要〉中所提出的語言教育“要培養幼兒對生活中常見的簡單標記和文字元號的興趣”這一要求而制訂的,同時,它也是本次活動的一個亮點。

三、設計意圖

整個活動分四步走。

第一部分是匯入,即融音樂、動作於一體,向幼兒展示森林之美,綠色之美,從而引出主題。

第二部分是理解兒歌內容。大屏幕中小熊那憨厚可掬的神態一下子就吸住了小朋友的眼球,引起了幼兒濃厚的興趣。同時,讓幼兒以小鳥、松鼠的身份和小熊進行對話,從而爲幼兒

創設了一個自由地、寬鬆的語言環境,人機互動,情境自然,並在不經意間發展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第三部分,主要是讓幼兒學習看圖譜,念兒歌。圖譜的運用,使幼兒可以輕鬆地學會兒歌,並且讓他們既感到好玩有趣,又可以加深對文字元號的印象。這就區別於以往的語言教學活動。

第四部分是兒歌表演,主要是讓幼兒透過角色表演,加深對兒歌內容的理解,讓幼兒再次體驗小動物的着急之情。這樣首尾呼應,使活動顯得更加完整、自然。

四、反思

〈〈綱要〉〉中指出:語言能力是在運用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所以,我在這個活動中設計了許多開放性的問題,如“你們猜猜看,小熊會用什麼材料來蓋房子?”“小熊要砍樹了,如果你是這隻小鳥,你會怎麼說?”“如果你是這隻松鼠,你又會怎麼樣對小熊說?”“小熊它會住在哪裏呀?”。這些問題都可以使幼兒大膽地發揮想象,並能用語言表達出來,從而在不經意間發展了他們的表達能力。

俗話說: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在整個教學活動中,我也意識到存在着一些問題,如當我問到“小熊爲什麼不能砍樹”這個問題時,小朋友的回答都侷限於兒歌內容。如果我能在這時追問 “除了小動物沒有家了,那還會發生什麼情況?”來引導幼兒,啓發幼兒,效果一定會更好。

我希望各位領導、同行能給我提出寶貴的意見與建議,我一定會虛心接受,謝謝大家!

幼兒園說課稿 篇9

一、課前準備:

小朋友們請坐好,請把小手舉起來和我一起做:小手拍起來,一二一,一二三,坐好了。

二、激發興趣

松鼠媽媽和小松鼠們正在草地上玩抓蝴蝶的遊戲呢,老師當松鼠媽媽,誰願意做小松鼠?(老師在班級裏轉一圈),孩子們,我們住的房子會動嗎?你見過會動的房子嗎?都沒見過,可是有一隻小松鼠卻建了一座會動的房子,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想知道嗎?讓我們一起來聽這個有趣的故事吧。聽故事的時候可要認真哦!

三、組織教學,學習重點

(1)、視聽結合,整體感知

請小朋友們仔細看屏幕,故事就要開始了(播放課件),故事聽完了,聰明的小朋友們,你知道故事裏有哪些小動物嗎?請你說,你聽的真專心,我們一起給他掌聲。

(2)、一問一答,緊扣重點

聰明的小朋友,你知道小松鼠在哪裏造了房子?你知道!請你說,哦,房子建在了烏龜的身上了,這個粗心的小松鼠。房子造好後又發生了哪些事呢?小松鼠到了哪些地方?你最先舉手,請你說,你也說一說,你也知道,請你說一說。你們聽的都很認真,說的都很好,老師獎勵給你們每人一顆智慧星。小松鼠到過的那些地方美嗎?他聽到了哪些動聽的聲音呢?誰能說一說?小松鼠首先聽到了呼呼的風聲,接着有聽到了嘩嘩的浪花聲,還聽到了噠噠噠的馬蹄聲,看誰最聰明能自己說出這些聲音?這麼多小朋友想說啊!你先來,你說的是呼呼的風聲,你呢?說的真好,原來我們來到了海邊,聽懂了嘩嘩嘩的海浪聲,誰願意說說馬兒奔跑聲?小朋友們,他說的怎樣?說的很好,讓我們一起對他笑一笑表示祝賀。

現在第一排的小朋友坐的最好,剛纔我們聽了小松鼠的故事,假如你是小松鼠,發現自己把房子建在了烏龜的背上,你會怎麼想呢?哦你是這樣想的,你想把烏龜請到家裏做客,說聲對不起。你真懂禮貌。你還想說,請你說,小朋友們可要認真聽哦。你覺得小松鼠太粗心了,以後要細心,我們不能學習小松鼠,要做個細心的孩子。你真會動腦筋,老師獎勵你一顆智慧星。

3、再次感知,積累經驗(第三環節)

現在每個小朋友都知道這個故事了,願意把這個故事表演出來嗎?請你來演烏龜,誰願意演粗心的小松鼠?他們表演的怎樣?讓我們一起用掌聲表揚他們。演的真棒!

四、強化感知

看完了這個有趣的表演,你覺得小松鼠是個怎樣的小朋友?粗心?不認真?是的,我們不能像小松鼠那樣粗心,要做個細心的好孩子。回家後,願意把這個有趣的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嗎?

幼兒園說課稿 篇10

說教材:

籃球(複習原地運球,學習曲線運球)和接力跑遊戲,均選自省編中學《體育與保健》教材第一冊內容。球類是學生喜愛的運動項目,它具有良好的綜合健身作用,能夠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積極進取和拼搏精神。接力跑遊戲的重點定爲提高學生的快速跑能力和靈敏素質等。

說目標:

1、認知目標:1)瞭解本課的練習方法,明確籃球原地運球、曲線運球的技術原理及作用,能正確區分原地運球和曲線運球的不同之處。認識籃球運動的目的是全面發展身體素質、增進健康。2)90%以上的學生明確本課目標。

2、技能目標:1)透過本課學習,使85%以上的學生正確掌握原地運球技術,75%以上的學生在一定速度中能正確運用曲線運球技術,提高手對球的控制支配能力。2)發展學生的靈敏、速度素質,提高協調性及快速反應能力。

3、情感目標:1)培養學生積極進取、頑強拼搏、力爭勝利的競爭意識及團結協作、吃苦耐勞的優良品質,強化學生的愛情感,提高想象、交往能力,發展學生個性和心理素質。2)95%以上的學生對情感目標的接受。

說教學過程:

在課的結構上,從“身心協同”的基礎觀點出發,依據初一學生的身心特點,採用“收心熱身、愉悅心身---育心強體、磁智促技---穩定情緒、恢復心身”的三段結構。

1、在收心熱身、愉悅心身階段,用我國男籃健兒在奧運會上的優異表現引入教學主題,透過開口螺旋形跑,活躍氣氛,集中學生的注意力,緊接着成閉口螺旋形跑至站位做球性練習,透過球性練習能使有關肌肉、關節、韌帶得到充分的活動,而且與要學的技術動作有機結合。因學生水平各異,最後一個球性練習爲自由創想展示練習,給學生自我展示的機會,從而調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學習的主動性。這部分用時爲9分鐘。

2、第二階段,首先,運用各種變化的原地運球練習,改進提高原地運球技術動作及控制球的能力,在運球中要求學生養成觀察前方的良好習慣,重點強調正確的身體姿勢和腳部動作,爲主教材教學做鋪墊。在學生情緒已活躍的基礎上學習新教材,進入曲線運球教學,我用啓發性的語言和直觀對比,使學生能較清楚地認識到“球的反彈角度與手按拍有直接關係”等道理,並運用不同信號手段組織學生進行曲線運球練習,然後安排學生進行曲線運球追逐,使教學步驟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分層遞進、對比探索、激發興趣達到初步掌握技術動作的目標。練習中我突出要求學生相互觀察、相互糾錯、共同提高,充分體現和諧互助的精神。在這階段中,我還注重在練習隊形圖形上進行變化,一方面充分利用籃球場原有的線路,另一方面克服重複練習帶來的枯燥感。這部分用時20分鐘。

在接力跑遊戲的按排上我設計了一組以支援北京申辦奧運會的爲主題、益智健體的接力遊戲。在場地的佈置上,我用奧運會五環營造團結友誼、積極進取、奮發向上的氛圍,運用遊戲競賽法,激發學生練習的積極性,並在每一次競賽間隙都設計一些有關奧運會的知識的問題讓負隊學生回答,一方面以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另一方面給負隊一次充分發揮集體的智慧獲取勝利和成功的機會,在教學中充分體現出啓迪心智、發展思維、強身健體、體驗成功的現代體育教學觀念。這部分用時12分鐘。

3、第三階段,圍着五環放鬆,後運用“笑與不笑”遊戲,以達到穩定情緒、恢復心身的目的。最後進行小結,對本課的練習效果進行講評,對學生的成績給於肯定和表揚,提出今後注意事項,從而結束本課教學。

說教學特色:

1、本課以“愉快教學法、成功教學法”作爲指導思想,以發揮學生的認識能力爲核心,以培養學生的基本活動能力爲目的,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始終在師生的共同活動中愉快、輕鬆、活潑地進行教學,力求體現“大容量、高密度”的教學特色,以達到最優化的教學效果。

2、整堂課始終在一個籃球場地中進行,佈置簡單清楚,器材實用,富有喻意,堅持“一場多用、一線多用、一材多用的指導思想。

課程預計:

本課平均心率預計:130--135次/分;最高心率爲:170次/分;出現在約三十八分鐘時,即接力跑教材時;估計練習密度爲40--45%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