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語文知識 > 說課稿

籃球低手上籃說課稿範文

說課稿2.91W

籃球低手上籃說課稿(一)

籃球低手上籃說課稿範文

尊敬的各位評委大家好!

今天我的說課的題目是《籃球運動行進間低手上籃》。我說課的順序是這樣的:

一、說教材

本課教學內容是籃球運動的上籃技術,行進間低手上籃是籃球運動最常用的技術,是中學籃球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本課着重上籃步伐的練習,爲以後的教學競賽和學生終身體育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說學情分析

本次課的授課班級爲初中學生,由於初中學生具有好動,活潑的特點,但又具有較強的創造力和自學能力,針對這一特點,我採用了啓發、模仿、創新、競賽等教學法,充分挖掘每個學生的潛在能力,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更好地促進學生努力達到教學目標。

三、說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透過運球上籃練習,激發學生對體育的興趣,培養學生積極參加體育活動的態度和行爲。

2、技能目標:使學生基本掌握行進間低手上籃技術,發展學生的靈敏性和協調能力,使學生自主學習和鍛鍊。

3、情感目標: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勇敢、機智、果斷、勝不驕、敗不餒的的優良品質,以及密切配合的集體主義精神、團隊意識。

四、說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本節課的重點就是使學生正確的掌握籃球行進間低手上籃,同時這也是本節課的教學難點。

五、說教法學法

1、本課的教法:

A、提問教學法——透過提問奧運會和籃球知識引起學生的興趣B、講解示範法——透過師生共同做行進間徒手操———原地球操———行進間球操C、討論、歸納法——討論是以如何掌握運球與上籃爲中心,旨在鼓勵學生髮揮學習的主動性,讓學生對學習整堂課後的所學所感進行討論、歸納,。

2、學習方法:

A、自主探究法 B分析歸納法 C思考評價法 D總結反思

六、說教學過程

1、準備部分:

課開始時,我先透過提問奧運會和籃球知識引起學生的興趣,再透過師生共同做行進間徒手操———原地球操———行進間球操。讓學生有展示的平臺。同時在玩的過程體會動作,透過以表演的形式讓學生認識到掌握技術的重要性。

2、基本部分:

A、運球接力比賽:鞏固和提高學生控制球的能力,爲行進間低手上籃的教學服務。

B、主動參與階段:透過先觀看事先準備好的技術圖片,接着講解動作要點,然後練習行進間低手上籃,讓學生先掌握腳步動作,再讓學生練習手持球行進間低手上籃動作,最後再對籃框做行進間低手上籃,教學過程循序漸進、層層深入。

C、分層次教學:接着讓學生開展自主練習,小組合作,小組長髮揮骨幹作用。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可以自由選擇不同內容的三步上籃動作,透過巡視,糾正錯誤動作。

D、成功展示教學:學生互相觀摩學習,讓技術掌握較好的同學展示動作,體驗成功樂趣、達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3、結束部分:

課的結束部分,我安排了放鬆舞讓學生在練習的同時達到身心放鬆,另外爲彌補課中動作技術學習時間的不足,還佈置學生課後進行運球技術的練習。促使學生多一些時間從事體育運動,從而達到提高身體素質,增進身體健康的目的。

七、說效果預設

1、80%以上可以掌握原地運球

2、70%以上可以掌握行進間運球

3、60%以上可以初步掌握三步上籃技術

4、預計整節課練習密度在45%左右,平均心率在125—130次/分左右、最高心率爲160次/分左右。

八、說教學特色

1、教學過程注重加強學生對體育方面的理論知識的滲透。

2、課堂設計在注重構建學生主體地位的同時,注重教師在教學中的主導作用。

3、"在教學中出示圖片,讓學生觀看後,然後自主、合作、探究中學習"4、透過分發評價表,對學生本堂課所掌握技術動作、情感價值進行如實評價。

5、課堂教學充滿活力,課堂氣氛和諧,師生關係融洽,呈現富有活力的局面。

九、說教學反思

1、籃球教材,學生上課的積極性較強,但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喜歡獨自投籃。要求學生完成運球的興趣不強。

2、上課既要尊重學生的個性,也要讓學生學會遵守規則。

3、要重視培養學生必要的課堂習慣,如獨立學習習慣、小組合作性學習習慣的養成。

4、每一個教學活動的目標指向要清楚,過程要落實,要有實在的成效,真正讓孩子學有所得。

我的說課完畢,謝謝!

籃球低手上籃說課稿(二)

各位評委老師:你們好!我是xx(寫你的考號)考生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籃球運球低手上籃教學》。

一、 教材分析:

本課內容選自《課程標準》初二年級,內容依據"以學生爲主體,教師爲引導,激發學生自主學習,對知識、技能主動探索、主動發現"的觀點。透過情景教學的模式、用遊戲來貫穿整個教學過程,使學生在愉快的氛圍中掌握知識,透過玩中學,玩中練的方式來完成教學目標,充分體現教師的主導作用,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所有的教學內容都是圍繞教學目標設計的。有效的激發和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使學生自主積極地進行體育鍛煉。因此,在體育教學中重視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實現體育與健康課程目標和價值的有效保證。爲此我力求在教學中貫徹"寓教於樂"的教學思想,讓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充分調動起來,從而促進他們的健康成長,培養其終身體育鍛煉的意識。

二、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讓學生能積極參與到籃球活動中來,並且掌握基本的運球低手上籃動作要領,能做出幾種不同方式的上籃動作,並能大膽地向同伴展示,體驗成功。

技能目標:透過籃球練習,促進學生上下肢運動的協調發展,增強體質。

情感目標: 初步具備勇敢頑強的意志品德,並透過遊戲培養學生團體協作的集體主義精神,透過學生自練、自創,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創造能力,促進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

三、教學重點、難點的把握及突破

重點:動作平穩、流暢,單手託球上籃。

難點:單手託球點高度,手指、手腕用力柔和

四、教學方法

針對本課的教學目標和學生的實際情況,遵循從學生的發展出發,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的教學理念。在教學過程中,主要採用以下幾種教學方法:

1、講解法教學:精講多練,抓住重、難點。

2、示範法教學:動作規範、美觀,具有模仿性和靈活性。圖解示範,美觀具體,模仿性強。

3、自由練習教學:給學生自由發揮和想象的空間,使學生自主的學練,發展學生的創新能力。

4、分層次教學:把學生按理解動作的程度進行分組教學,使學生能夠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都得到鍛鍊,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7、競賽法教學:透過小組間的比賽,互相促進提高,加強學生的團隊精神,有助於形成互幫互助共同提高的集體意識。

五 、教學設計: 教學流程的設計

1、籃球運球基本功練習

2、看教學掛圖自己進行運球低手投籃。

3、教師講解低手投籃的要點。並示範動作。

4、學生進行籃球運球低手投籃練習。(教師糾正)

5、迎面運球低手投籃比賽

六、教學安排

本節課是以籃球運球低手投籃技術動作爲主要教學內容的新授課,在教學內容的選擇上,我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首先透過運球基本功練習練習,使學生對運球動作原理標準有所瞭解,並引申到本節課的主要教學內容:運球低手投籃教學。在運球低手投籃的練習中,首先透過圖解示範使學生基本瞭解技術動作概念,再透過學生自由練習,自主學習掌握動作技術,我再透過利用簡易動畫圖解和教師示範,調動學生學習氣氛的同時,提高學生練習的熱情和練習的效果。之後,在學生基本掌握運球低手投籃的動作技術基礎上,設立情景,引導學生進行一攻一防練習,不但增加了練習的'難度,同時也拓展了課堂教學,豐富了教學內容。然後,在各小組長的組織帶領下,進行分組迎面運球低手投籃比賽,使得學生練習的興趣得到再次的提升。透過分層次教學及以小組爲單位的比賽,不但鞏固了本節課主要內容,又活躍了課堂氣氛,把本次課的課堂教學推向了高潮。最後,在激烈的比賽和歡快的氣氛中,結束本次課的課堂教學。

我的說課到此結束,謝謝各位評委老師!

籃球低手上籃說課稿(三)

一、本人簡歷

二、設計理念及指導思想

本課遵循"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以學生髮展爲中心,引導學生用科學的方法鍛鍊身體,學練結合,合理的搭配教材,靈活運用教學方法和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拓展學生思路,使每個學生都能在練習中體驗到成功,更使有技術特長的學生張揚其個性,滿足其展示自我的願望。

三、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使學生對行進間三步上籃有進一步的瞭解,並建立"一跨、二邁、三高跳"動作概念。

2、技能目標:透過教師的指導,學生觀察、模仿、相互交流、練習,使學生領會行進間三步上籃的動作技術,並能提高上下肢的協調配合能力。

3、情感目標:使學生能以積極認真的態度學習,在相互學習和交流中培養學生謙虛好學、團結協作的集體主義精神。

四、教材分析

本課是在我校籃球課程初級階段中進行(16—7),學生爲高二男生,前六課中,學生分別學習了原地及行進間的左右手運球和原地的雙手胸前傳接球動作技術。行進間三步低手上籃在本階段中分三課進行,本課爲第一堂課,教師要使學生對行進間三步低手上籃動作技術有一個正確的概念,並能進一步瞭解和規範這一技術動作,本課重點解決學生三步上籃中的腳下動作,並能透過學習,提高了整個動作的節奏感和協調性,爲"最後出手"動作技術作好必要的鋪墊。教學中,教師分別要採用示範、講解、練習、指導糾正等方式圍繞重難點展開教學,並在學生練習中仔細觀察練習和掌握的情況,及時給予指導與評價。

五、學情分析

籃球運動深受男同學喜愛,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比較濃厚,本課是一堂新授課,教師要將行進間三步上籃的種類和用途大致介紹給學生,使學生能從理論上進一步的瞭解它,新知識傳授的同時,也要對已經養成錯誤習慣和多餘動作的部分學生進行技術動作上的改正和規範。如:起跳不充分、和籃圈的距離掌握不好、最後出手時的手臂、手指、手腕位置動作等,教學方法從基本開始,採用循序漸進的方法使學生逐漸的得到提高。充分利用好個別基礎比較好的學生,他們在教學中能起到一定的示範、帶動效果。

六、教學重點、難點

(1)本課教學重點:接球與跨步動作相結合

(2)本課教學難點:腳步動作的節奏感與協調性

七、教法

1、講解法

基本部分中,教師將行進間三步上籃結合比賽中的作用概括的介紹給學生,充分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講解技術動作時,用詞準確、生動形象,要有一定的啓發性,要使學生看、聽、想、練有機的結合起來,達到預計的課堂效果。

2、示範法

本課教師的示範動作要突出三步上籃整個動作的節奏感和協調性,作到熟練、輕鬆、優美。

3、分解練習法:

採用循序漸進的練習方法將行進間低手上籃動作技術逐步提高,從手指手腕撥球動作練習、徒手的腳步動作練習、拋接球動作練習、拋接球結合腳步動作練習,到最後的完整練習。

4、指導、糾正法:

在學生練習過程中,教師要仔細的觀察學生的動作掌握情況,針對錯誤,選擇有效的手段及時糾正錯誤,並檢驗糾正後的效果。

八、學法

本課在教法上主要採用了直觀法、。 循序漸進法、嘗試學習法、互教互評法進行教學。

教師的示範動作給學生建立了正確的動作技術概念,並引導學生採用循序漸進的練習方式嘗試學習行進間三步低手上籃的動作技術環節,在分組練習中,相互學習、相互幫助,共同進步。

九、教學過程

本課採用三段式教學結構

(一) 開始及準備部分

上課常規、明確教學目標、任務、並提出有關要求,學生通慢跑、聽哨聲反方向跑、助跑摸高、徒手操的形式進行熱身(二) 基本部分

1、 半場內運球,相互間進行打、躲避球練習

此練習的目的意義:利用半個籃球場地,加強學生的運球、和保護球的能力,基本動作和自身習慣相結合,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活動熱情,達到練習的目的。

2、複習雙手胸前傳接球

分組進行雙手胸前傳接球練習,要求學生上下肢協調配合,傳球時注意持球動作、手臂跟進動作、球的落點,並在傳球時體會手指手腕的撥球動作,接球時注意對球的緩衝,學生透過複習,動作技術上得以規範與提高。

3、 行進間三步低手上籃

教師先把整個動作完整地示範給學生,(以右手爲例)此時教師示範動作的重點要將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在整個動作的節奏感和協調性上。使學生對動作有初步的概念。其次,強調接球和跨步要結合在一起("接球同時跨步"與"接球后再跨步"是兩個技術概念),在此基礎上,透過分解示範法、講解與口令組織學生進行練習。

學生練習方法如下:

A、學生在教師帶領下進行原地的單手託舉球及撥球練習,讓學生體會單手低手投籃中的手指手腕撥球技術動作。

B、學生徒手在教師的示範和口令下練習三步上籃的腳步動作(一跨、二邁、三高跳)。

C、原地拋接球練習,主要是爲行進間三步上籃的第一步做引導練習,要求學生接球和跨步動作同時進行,重心隨腳步前移,此動作環節是本課重點部分,學生必須熟練掌握。

D、學生將拋接球與上籃動作相結合進行練習,要求學生提高腳步的節奏感和整個動作的協調性,並作好充分的起跳準備。

E、分組後,結合籃圈,半場內45°三分線內,拋接球進行完整動作練習。此部分充分調動學生的自主性,學習積極性,也給學生提供相互學習,評價、共同探討的學習空間。教師進行巡迴觀察與指導。

F、集合學生,每組選出一名動作技術掌握較好的學生進行展示,學生和教師對其掌握情況共同進行討論與評價。

4、遊戲"橄欖球"

遊戲方法:利用籃球場地,學生運用橄欖球抱球跑的方式,進行攻防轉換,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配合意識、並提高了學生傳接球、控制球的能力,並能使學生在遊戲中身體素質得到了有效的鍛鍊。

(三)結束部分

常規的方式進行放鬆。並對學生的練習和掌握情況進行總結,收拾器材、師生再見、結束本課。

七、運動負荷

本節課預計學生的生理負荷最高心率——165次/分;平均心率120——130次/分,練習密度:4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