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語文知識 > 說課稿

關於幼兒園說課稿大班模板五篇

說課稿3.11W

作爲一位傑出的老師,有必要進行細緻的說課稿準備工作,說課稿是進行說課準備的文稿,有着至關重要的作用。那麼優秀的說課稿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說課稿大班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關於幼兒園說課稿大班模板五篇

幼兒園說課稿大班 篇1

一、教材分析:

自然界中充滿着神奇有趣的科學現象,就拿“風”這一自然現象來說,一年四季天天都和我們會面,是孩子們從能來到戶外的那一刻起就能感受到的現象。現在正值春天,是孩子們探索風的好季節。我們江南春天的天氣,就如娃娃的臉說變就變。白天的氣溫很高,到了晚上卻會突然颳起大風來,氣溫也驟降。在幼兒園,會聽到大班孩子們在議論:我看見迎春花的花瓣被風吹到了地上;大風把垃圾吹得到處都是,清潔工人又要重新打掃了;今天有點冷,媽媽又給我多穿了衣服……從孩子的話中,發現“風”是孩子需要的、感興趣的內容。追隨孩子的經驗和生活,就讓大班孩子圍繞“風”自主生成一系列的探索“風的奧祕”的活動。

二、幼兒情況分析:

大班幼兒對周圍事物、現象感興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慾,而且有些幼兒能初步運用感官動手動腦,探索問題。但孩子有時會對事物現象憑主觀臆斷,缺乏科學性。希望幼兒在主動學習的過程中,大膽探索,培養幼兒對現象能進行客觀描述,以事實爲依據得出推理,懂得科學存在於客觀事實,而不是教師的頭腦之中。

三、說目標:

考慮幼兒對風的已有經驗水平和潛在的發展水平之間的距離,制訂了以下幼兒最近發展區的目標:

1、引導幼兒感受發現風的大小、探究和判斷風的方向,並嘗試製造風。

2、初步瞭解風的利與弊,引導幼兒辨證地看待事物,從小形成科學的思維方式。

3、在活動中能和同伴能協調配合,會在合作中互相學習。

活動準備:

1、知識經驗準備:

(1)幼兒每日記錄天氣預報,並着重關注風的內容;

(2)根據風力的不同,讓幼兒將自己的發現和體驗用圖畫的形式進行記錄;

(3)請家長予以配合,和孩子事先一起收集一些關於“風”的資料和知識,。

2、物質材料的準備:

(1)每組一塊分類板

(2)吹風機、扇子、墊板、打氣筒、紙板、書、氣球、風車、雞毛、棉花、小紙船等。

(3)“笑”與“生氣”的臉譜圖各一張。

3、環境資源的準備:選擇有微風的天氣。

四、設計思路:

教師在幼兒探索活動中的一個重要作用,就是“把孩子引向一個明確的方向”。關於風,幼兒無法真正瞭解它的形成,但是他們可以用自己的所見所聞和親身感受來證明風的存在,透過實驗來證明風的大小、判斷風的方向,甚至可以嘗試着用常見的工具製造風,使孩子真正接觸自然,發現自然界的奇妙。在這個活動中,遵循幼兒自主探索的原則,設定開放性的問題,透過幼兒自主地收集資訊(書、網絡、實驗或詢問家長),讓幼兒在動眼看、動嘴說、動耳聽、動手做、動腦想的過程中不斷豐富、擴展有關“風”的經驗,並自己想辦法來解決一些問題,使幼兒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獲得知識,習得方法。

五、活動過程:

(一)、自然匯入,激發興趣(5分鐘)師:過幾天我們就要去出遊了,我知道大家都和關心天氣情況。那麼,誰來向大家來介紹一下這兩天的天氣情況呢?

師:“偏北風2―3級”,我們從哪兒可以看出?你怎麼知道有風?(帶領幼兒到戶外觀察、感受)我的提問可能會使孩子回憶以往的經驗會說“國旗、樹葉……”這時孩子的討論中對風的感受肯定還不充分,適時地帶孩子到戶外去感受風的存在,讓他們自己去發現風來的時候自然界有着各種奇妙的變化:花瓣迎風飛舞,池中的水會泛起波紋,彩旗會迎風招展。

(二)、感受發現風力(6分鐘)師:你們聽到了什麼?看到了什麼?感覺到了什麼?(讓幼兒用圖畫形式記錄下來,並向大家說說)(出示分類板)請幼兒將自己的圖畫記錄進行歸類,要求幼兒之間互相討論後再分類。幼兒歸類、集體檢查。

在對微風進行探索的基礎上,激發了孩子關注風力變化的積極性。這就自然地生成了以後的探索活動,在中級風、大風到來時,讓他們自發地到戶外去感受,然後將自己的體驗與發現用圖畫、表格的形式記錄並分類。

師:風有風級,不同的風級表示風的大小不同,人的感受也不同。

(三)、探索判斷風向(10分鐘)師:天氣預報說今天是北風,這是什麼意思?(北風就是從北邊來)(是風向)“用什麼方法判斷?”用這樣的話題引發孩子的小組討論,然後到戶外活動,引導孩子用他們的方法證明風來的方向。如:觀察旗杆上的國旗飄動;讓孩子將羽毛、塑料球放在操場中間,讓它們隨風滾動……讓孩子透過活動,真正明白“風真的從北邊來”。瞭解風是有方向的這一特徵後,鼓勵孩子想辦法把“風向”記錄下來。就方法讓孩子展開討論:可以標漢字,也可以標箭頭,記錄不求精確,只要初步學習使用科學的記錄方式。

(四)、嘗試製造風的方法(10分鐘)師:(拿出風車)這些風車在活動室能玩嗎?

孩子們肯定會疑惑地說“怎麼玩,沒有風!”我就一句話燃燒孩子製造風的熱情:“沒有風不可以製造點兒風啊?”怎樣製造風呢?帶着這個問題,讓孩子自己尋找材料,如吹風機、電風扇、扇子、氣球打氣筒……孩子們可以用紙板、扇子扇,把氣球吹鼓後撒氣……鼓勵孩子用各種方式嘗試製造風。雖然他們沒有真正看到風的形成過程,但是我想這些生動有趣的探索活動對他們今後的成長將具有深遠意義。

(五)活動延伸:(3分鐘)師:小朋友想了很多辦法制造了風,那你們喜歡風嗎?爲什麼?(幼兒討論)課後透過孩子自己不斷地收集資訊與資料,讓孩子逐步發現風能幫人類做許多事情,利用風可以發電、傳播種子等等,但也會給人類帶來危害。我想,瞭解風的利與弊有助於孩子辨證地看待事物,從小形成科學的思維方式。

幼兒園說課稿大班 篇2

一、說教材

京劇臉譜,是我國最具民族特色的一種特殊的化妝方法,臉譜既是一種舞臺化妝,也是一種裝飾性很強的圖案藝術,具有很高的審美價值,是中國老百姓喜聞樂見的一種藝術形式。《說唱臉譜》是一首京劇與流行音樂相結合的戲歌,借鑑京劇唱腔和旋律,將我國的傳統戲曲元素巧妙地融入到歌曲之中,使整首歌聽起來琅琅上口,亦歌亦戲。在幼兒園指導綱要中,明確提出:“豐富幼兒的情感,培養初步的感受美、表現美的情趣和能力。”爲了讓幼兒瞭解京劇是我國的國粹,體會民間戲劇的藝術價值,並能夠讓他們親眼所見,去更直觀的感受體驗京劇藝術的魅力,所以我選擇了欣賞京劇臉譜這節課,並透過本次活動讓幼兒能更深刻地瞭解了臉譜的種類,各種臉譜的意義,培養幼兒對中國特有的臉譜藝術的濃厚興趣。

二、說目標

京劇並非是幼兒生活中經常遇到和熟悉的事物,根據大班幼兒的學習特點,能在觀察中進行分析、比較,掌握物體形象的基本特徵。能欣賞多種形式的藝術品,並領會其基本內容。所以我制定了以下目標:

1.引導幼兒欣賞各種京劇臉譜,初步瞭解中國這一特有的戲曲形式,瞭解京劇臉譜的象徵意義。

2.透過聽說唱臉譜,能大膽地表現自己的情感和體驗,激發起孩子喜愛京劇、瞭解國學、熱愛祖國的情感。

3.透過用語言描述對臉譜的特徵,培養幼兒觀察力,思維能力。

三、說重點、難點

根據大班幼兒的年齡發展的特點及教學目標,設計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欣賞京劇臉譜鮮豔的色彩和誇張的形象。

難點:學習用語言表達對京劇臉譜的感受以及臉譜色彩的象徵意義等。

四、說活動準備

爲了此次活動的順利進行,我特別準備了臉譜及PPT、錄音磁帶、錄音機等

五、說教法、學法

教法:

1.視聽結合法: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想上好這節課首先要吸引幼兒的眼球引起幼兒的注意,因此,我採用了這個方法,透過現代教育技術讓幼兒得到多方面的發展(視覺、聽覺等)。

2.提問法:教師起主導作用提出問題透過一問一答的形式引導幼兒表到自己的生活經驗例如教師可以問:(小朋友們聽過京劇嗎?你們覺得的京劇是什麼樣的?等)

3.直觀演示法:教師出示臉譜圖片,讓幼兒直觀地感受臉譜誇張、形象的特點,更利於幼兒體會京劇中的各種角色,體會情感。

學前階段的幼兒是透過感官進行各項學習的,教師應協助幼兒有目的的觀察,因此,幼兒可以透過下列方法學習:

1.陳述法:讓幼兒自己觀察、描述臉譜的特徵。

2.討論法:班級裏同學以小組爲單位談談自己對臉譜的感受,相互交流,傾聽······。《綱要》中指出:創造一個自由、寬鬆的語言交往環境,支援鼓勵、吸引幼兒與教師、同伴或其他人交談,體驗語言的樂趣。所以在活動中,我鼓勵幼兒積極主動地去說,儘量遷移他們已有的生活經驗,積累和豐富新經驗。

3.視聽結合法:透過課件,幼兒抓住豐富的畫面,而且操作方便,突出了活動的新穎。

六、說教學活動過程

(一)匯入活動,引起幼兒活動的興趣。

1.幼兒欣賞歌曲說唱臉譜。

(1)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段歌曲,我們一起仔細聽聽這段歌中唱了什麼。

(2)幼兒交流後,教師歸納:京劇是中國特有的戲劇藝術,在世界上很有影響,人們提到京劇就會想到中國。京劇演員臉上都塗着鮮豔漂亮的油彩。

(由京劇片段匯入活動,能夠提高孩子的興趣,同時也能夠引出本節活動的主題:臉譜。)

(二)觀察、瞭解臉譜的對稱性和誇張性特點,感受京劇臉譜的獨特魅力。

1.幼兒觀察臉譜,感受臉譜中色彩、紋樣的誇張性和對稱性。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許多臉譜,你們要仔細看看,你喜歡哪一個?喜歡它的哪裏?

(1)當幼兒說到”我喜歡它的顏色。“

教師提問”它用了哪些顏色?它們搭配在一起怎麼樣?我們再看看其它臉譜,它們又用了哪些顏色?(教師讓幼兒關注黑白色的臉譜和其他色調的臉譜)

小結:臉譜上的顏色看上去都比較誇張,有的很鮮豔,有的色彩的對比很強烈。

(2)教師提問:這麼多的臉譜,你發現了它們有什麼相同的地方?(若幼兒說不出對稱,教師可把一張臉譜沿中間線剪開然後慢慢的合起來,讓幼兒感知臉譜的圖案顏色都是對稱的。)

2.小結:臉譜的色彩誇張,五官的紋樣誇張、特別,很好看。而且臉譜還是左右對稱的。

(這一過程主要是讓孩子們掌握臉譜的對稱性和誇張性特點,分爲三點來分析:顏色、圖案以及對稱,請幼兒自由選擇喜歡的臉譜來說,體現了孩子學習的自主性。在這一過程中,請小朋友說,老師幫忙總結,代替了原本的教師說,幼兒聽的模式,給了更多的孩子發言機會和表達想法的機會。)

(三)幼兒明確要求,並按自己的意願選擇、設計京劇臉譜。

1.幼兒觀察教師演示操作方法。

教師提問:這些臉譜是本來就長在演員的臉上的嗎?怎麼上去的?

(教師出示人臉底板,然後將黑白局部臉譜貼磁逐個已對稱的方法貼在人臉底板上形成完整的已勾勒好地黑白臉譜,最後將與黑白臉譜紋樣相同的彩色臉譜蓋上,讓幼兒完整了解臉譜製作的方法。)

2.明確操作要求:先設計紋樣裝飾對稱臉譜,再爲臉譜塗色。如果想不出紋樣的話,可以選擇老師準備的紋樣,也可以就畫上面的臉譜一樣的紋樣,都可以。(教師出示供幼兒欣賞、選用的紋樣圖案)

3.教師組織幼兒分組畫臉譜,教師巡迴指導,鼓勵幼兒大膽設計。

(教師觀察幼兒的操作情況給予不同的指導,若有的幼兒實在不會畫,就給他提供第二層次或者第三層次的操作紙。)

(根據大班幼兒的能力,教師提供空白臉譜,幼兒根據自己的意願設計創作臉譜,在原本的基礎上增加了難度。整個活動將瞭解京劇文化省去,重點放在京劇臉譜的設計和創作上,主題更明確。在有限的時間內也能相對輕鬆地完成教學目標。在示範時,教師運用一步一步遞進的方式讓幼兒掌握了畫臉譜的步驟,簡單又有趣。原本的瞭解京劇文化可放在區域遊戲中開展,教師可設定讓幼兒觀看京劇片段、模仿京劇演員、欣賞京劇圖片等,讓幼兒對中國京劇有一個初步的瞭解。)

(四)展示作品,相互欣賞,體驗成功的喜悅

1.幼兒展示自己的作品,相互欣賞,感受其中的美。

2.幼兒結合經驗進行點評。

師:請你介紹一下自己設計的臉譜。

(教師引導幼兒從顏色、圖案和對稱性等方面進行講評。)

(五)活動延伸

播放音樂,老師和幼兒一起戴着京劇臉譜共樂。

幼兒園說課稿大班 篇3

我今天說課的題目是大班藝術領域活動之一,打擊樂《木瓜恰恰恰》。爲了讓大家更加熟悉這首樂曲的風格,先請大家來欣賞一下:

大家可以聽出,這是一首充滿印尼風味的作品。它旋律優美、節奏明快,段落清晰,意境優美,很有感染力,非常適合大班幼兒進行演奏和創編活動。由於我們班的節奏樂活動較多,幼兒已具有較豐富的演奏經驗,因而將這節活動設定在我們班舉行。

活動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着導向作用。結合作品的風格特點和我班幼兒現有水平,我從三個方面提出了活動目標:

1)、情感態度方面的目標:初步感受印尼歌曲的風格,在師生合作中體驗打擊樂活動的快樂。

2)、能力方面的目標:幼兒進一步學習保持自己的聲部,並與其他聲部協調一致。

3)、認知經驗方面的目標:學習用打擊樂器演奏《木瓜恰恰恰》,並能達到簡單的分聲部演奏。

根據目標,我們把活動重點定位於:前四句的句末,邊拍“XXX”邊念“恰恰恰”部分。活動的難點是:能夠準確地進行分聲部演奏。

總之,首先要樹立目標的整合觀、科學觀、系統觀,力求形成有序的目標運作程序,使活動呈現趣味性、綜合性、活動性,寓教育於生活情景、遊戲之中。爲此,我做了如下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幼兒已經瞭解有關印尼的風俗民情以及生活習慣。

2)、物質準備:畫有各種水果及果籃的圖譜,磁帶,打擊樂器。

二、說教法。

新《綱要》指出:“教師應成爲學習活動的支援者、合作者、引導者。”活動中我力求達到“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師幼互動。本次活動採用的主要教法有:

1、激趣遊戲法:遊戲是幼兒的基本活動,它具有教育性、娛樂性、創造性。活動的第一環節引導幼兒透過律動活動培養良好情趣。在活動的第四步,讓幼兒邊拍邊念“恰恰恰”時,給遊戲活動注入新的活力,激勵幼兒的藝術表現力與創造力,點燃幼兒的創造之花。

2、電教演示法:在回憶印尼風情時,運用多媒體課件,給幼兒以直觀經驗。在幼兒將音樂與圖譜匹配的過程中,同樣利用多媒體課件,以鮮明的小形象引導幼兒,使幼兒的理解和認識更透徹,爲更好的進行難點部分—分聲部演奏奠定基礎。

3、操作法:它是幼兒建構活動的基本方法。本次活動安排了兩次操作活動,第一次是演奏歌曲基本節奏型時,鼓勵幼兒透過反覆論證得到更合適的演奏方法,主要是讓幼兒體驗樂曲結構。第二次操作是在幼兒熟悉樂曲後的配器演奏活動。

此外,我將適時地採用賞識激勵法、審美薰陶法、運用練習法對活動加以整合,使幼兒獲得對樂曲更深層次的理解,達到科學性、藝術性、愉悅性的和諧統一。

三、說學法。

以幼兒爲主體,創造條件讓幼兒參加探究活動,不僅提高了認識,鍛鍊了能力,更昇華了情感,本次活動幼兒採用的學法是:

1、多通道參與法:新《綱要》指出:“幼兒藝術活動是一種手、眼、腦並用的活動,它需要幼兒用多種感官去感知審美對象,用動作和材料的操作去表現自己的思想情感和所見所聞。”因此活動中讓幼兒看一看、學一學、拍一拍、敲一敲等的活動安排豐富,讓幼兒不知不覺的完成學習目標。

2、嘗試法:陶行知先生說過在“做中教,做中學,做中求進步”。在兩次操作活動中,鼓勵幼兒自己嘗試、創編更好的演奏方式,讓幼兒透過商量、比較等,使思維活躍起來,創造出更合適的演奏方法,來攻克本節課的難點。

與此同時,我們還透過個人演奏、集體演奏等方式,複習鞏固節奏練習。

四、說教學程序:

我採用環環相扣組織此次活動,活動流程爲:

激發演奏興趣—自由探索—遊戲體驗—相互交流—樂器演奏1、激發演奏興趣,調動已有經驗。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活動一開始,以節奏明快的音樂調動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以節奏爲主線,從形式、內容上極大調動幼兒參與的積極性。

2、自由探索(幼兒欣賞音樂,創編並學習基本演奏型)初次聽到一首節奏明快的歌曲,幼兒不自覺的就會用不同的聲勢來表現,給孩子一定的時空,讓他們自己探索、創造節奏型。充分體現新《綱要》“以幼兒爲主”的價值觀。

3、遊戲體驗(幼兒看圖譜拍節奏,並在前四句句末邊拍邊念)利用多種形式讓幼兒感知音樂的性質及其變化,結合多媒體課件,教師的教學藝術,讓幼兒在輕鬆、活潑的學習過程中,達到本次活動的認知目標。

4、指導幼兒根據形成的節奏方案設計出配器方案。

在發揮幼兒的主體地位的同時,培養幼兒的音樂理解力和表現力。到此,能力目標就基本完成了。

5、組織幼兒分聲部進行樂器演奏。

基本的配器方案出來後,透過整體演奏、分組演奏、教師指揮、幼兒指揮等形式,讓幼兒體驗節奏活動的快樂,培養幼兒的合作意識。

6、活動延伸:

活動的目標基本完成,然而活動卻並未終止,還要引導幼兒持續不斷的探索更好的配器方案,以達到分聲部演奏的最佳效果。旋律優美的印尼樂曲能夠激發人們本身的形體表演欲,因而在活動的結束部分可以引導幼兒選擇不同的方式表現樂曲,讓幼兒在輕鬆歡快中走出活動室。

幼兒園說課稿大班 篇4

教材分析:

《水仙花圓舞曲》是一首四三拍節奏的樂曲,輕快、俏皮,又不失優雅,具有圓舞曲的典型特點。第一、二次活動時,幼兒學習了樂曲的身體樂譜動作組合,並對樂曲進行了配器和演奏練習。以往的打擊樂活動一般都是重點放在配器和演奏上,幼兒指揮練習很少。我設計的這個活動內容主要是指導幼兒學習指揮。活動重點是指導幼兒學習指揮和看指揮演奏樂曲;難點是讓幼兒在指揮和演奏時都能盡力表現出樂曲的特殊情趣。本次活動爲第三課時,根據幼兒的已有經驗和我對樂曲的理解,我設定了以下兩個活動目標: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嘗試學習樂曲的指揮動作。

2、要求幼兒在進行指揮和演奏時,都能盡力表現樂曲特殊的情趣。

此活動的適合年齡爲大班幼兒。

活動準備:

1、一幅用來幫助幼兒學習指揮用的假想樂隊排列圖。(馬蹄形排列,左側爲三角鐵,中間爲鈴鼓,右側爲響木)

2、幼兒圍坐成雙馬蹄形,每個幼兒椅子下面放一種樂器。(分別爲三角鐵、響木、鈴鼓)

3、錄音機和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

第一個環節,直接入題:上次我們學習了打擊樂《水仙花圓舞曲》,現在請小朋友看圖譜,一起來演奏一遍。這個圖譜是上次活動中幫幼兒學習分聲部演奏的圖譜,由節奏型和相匹配的樂器組成。

第二個環節,重點指導幼兒學習樂曲演奏的指揮動作。首先,激發幼兒學習興趣,如:今天,老師要請小朋友來當小指揮,你們有沒有信心!之後,向幼兒出示由各種樂器組成的樂隊排列圖,與幼兒討論指揮方法。引導幼兒考慮:什麼手勢來表示所有的樂器一起演奏,什麼手勢表示只有左側的三角鐵演奏。請個別幼兒示範後,總結出較好的指揮手勢。如,雙手從頭上方向下向外劃表示樂器齊奏等。接下來,同樣方法討論空拍怎麼指揮,怎麼表示準備,怎麼表示結束等。下面請幼兒和老師一起聽音樂看圖練習指揮動作,爲讓幼兒更清楚的記憶指揮動作,這時老師要背對幼兒,用與幼兒相同的動作方向給幼兒提示和示範。練習幾遍後,請全體幼兒看圖再次練習指揮動作,體驗指揮的樂趣。

第三個環節,請幼兒練習指揮樂隊演奏。首先請出一位自願當小指揮的幼兒到前面,其餘幼兒取出椅子下面的樂器,隨音樂開始演奏。演奏完後和幼兒討論:小指揮怎樣才能讓演奏的人很高興、很投入、很認真的演奏呢?和幼兒一起總結出:小指揮要看着演奏的小朋友的眼睛,用自己的表情、眼睛提示演奏的小朋友,並且演奏的人要認真看指揮,才能演奏的準確、好聽。接下來,老師指揮大家演奏,給幼兒一個良好的示範。然後再請全體幼兒看假想圖進行演奏練習。

最後一個環節,利用舉行音樂會的形式,激發幼兒的演奏興趣。如:大一班小樂隊要開始演出了,哪個小朋友來給我們當小指揮?將幼兒的演奏和指揮熱情推向高潮。邀請2――3個幼兒分別當指揮,其餘幼兒演奏樂器。

整個教學過程中,爲讓幼兒感受並表現出樂曲的輕快俏皮的特點,老師始終用眼神體態等感染幼兒,讓幼兒全身心的投入到活動中,激發他們的活動熱情。透過學習指揮和演奏,幼兒也學習瞭如何與人溝通、與人合作,以及如何在情感上、行爲上與人相協調。此外,活動中還注意發揮了幼兒的主體性,鼓勵幼兒自己去解決問題,如讓幼兒討論各種指揮動作等。

幼兒園說課稿大班 篇5

教學目標:

1、關心樹朋友的變化,學習比較、概括落葉樹與常綠樹的明顯特徵。

2、活動中能積極交流並清楚表達自己的想法。

教學準備:ppt、各種樹葉

教學過程:

一、說說樹朋友的變化

1、最近我們都在觀察瞭解你的樹朋友,那就說說你的樹朋友吧!

(透過已有經驗回憶,引導幼兒進入主題。)

2、詩歌小結(進一步幫助幼兒感受樹朋友的變化及生活中的美景。)

二、議議兩類樹的不同

1、剛纔有的孩子說樹朋友落葉了,那你們的樹朋友是不是都落葉呢?

(瞭解幼兒已有經驗。)

2、聽聽落葉樹和常綠樹的話。

3、你能聽出落葉樹和常綠樹相同的和不同的地方嗎?交替是什麼意思?

(關注孩子們的傾聽理解能力。)

三、找找兩類樹葉的不同特徵

1、這些樹葉你們都認識嗎?這三片落葉樹和三片常綠樹到底有什麼不同呢?

2、觀察要素:

關注幼兒在觀察比較操作中是否指向-----類的概括。

3、交流梳理落葉樹和常綠樹不同特徵。

4、驗證表述各自的想法。

小結:如果看到樹葉比較薄、暗、脆的樹葉可能是落葉樹;比較厚、亮、韌的樹葉可能就是常綠樹。

(由於孩子們是針對具體的樹葉進行比較,挑戰點是對兩類樹種的主要特徵進行歸類概括。我試圖運用實物觀察比較、同伴共同驗證的方法幫助孩子區分落葉樹和常綠樹的明顯的普遍性特徵,在認識周圍的世界的同時慢慢習得一些邏輯思維的方法。)

四、延伸教學

你對樹朋友還有什麼想了解的?你還有什麼問題嗎?

(提出問題,爲以後進一步探索活動做好延伸。)活動點評金曉燕執教的集體活動《落葉樹與常綠樹》則激勵幼兒調動多種感官,從視覺、聽覺、觸覺等多角度深入觀察、細膩體會、專注探索落葉樹和常綠樹樹葉的不同,並充分利用"電子白板"等高科技媒體將靈動的PPT、悠揚的散文詩作爲手段激發幼兒大膽表達、深入感受大自然的美好。"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精彩活動離不開多年的積累和磨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