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語文知識 > 說課稿

快樂的兒童節說課稿

說課稿1.57W

作爲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時常要開展說課稿準備工作,說課稿有助於提高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說課稿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快樂的兒童節說課稿,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快樂的兒童節說課稿

快樂的兒童節說課稿篇1

一、說教材

看圖作文是藉助圖畫對小學一年級學生進行作文訓練的一種形式,是提高小學生作文能力的一種手段。《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第一學段的寫話要讓學生對寫話有興趣,寫自己想說的話,寫想像中的事物,寫自己對周圍事物的認識和感想。《快樂的兒童節》這篇看圖寫話,以圖片的形式講述小朋友歡慶六一的情景。另外參考新課標對學低年級說話、寫話的要求,結合本課教學實際,我把本節課的教學目標確定爲:

教學目標:

1、透過看圖說話寫話,激發學生熱愛生活的情趣;

2、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3、培養學生對寫話的興趣;

4、激發學生自主表達的積極性。

教學重難點:

1、學習有序地觀察圖片的方法;

2、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二、說教法與學法

一年級的學生好奇心強、學習興趣深厚,思維活躍,但自我控制能力較弱,另外他們生活經歷不豐富,寫話水平偏低,寫出來的內容空洞,寫話後還不會自己檢查修改。因此教學時我先採取談話法,激發學生對這堂課的興趣。接着,用引導法,幫助學生看圖理解圖意。對於小學一年級下學期的學生來說,看圖已經有了自己的認知能力,但是完全看懂圖意還需要引導。所以我只要引導學生們去看圖,他們就能很快看明白圖意。然後,用合作學習法組織學生們分小組說說圖上的內容,培養他們的口語交際能力,及語言表達能力,並從中感受寫畫的樂趣。最後,要求學生把圖片上的內容寫下來,並加入自己的聯想,訓練他們的寫畫能力。從而體現教師的主導性和學生的主體性,體現語文課的開放性和語文課與生活實際相結合的特點。

三.說教學過程

我的課堂結構是:談話匯入——看圖解圖,練習說話——展開想像,拓展內容——看圖寫話。

(一)故事匯入引起興趣

對於小學一年級的孩子來說六一併不陌生,幼兒園時也過過六一兒童節,因此他們對這節課也比較感興趣.並且讓學生明白六月一日是兒童節的基本常識。

(二)看圖解圖,練習說話

這一環節就是引導學生與老師雙向交流給大家自主表達的機會,充分展示自己的想法。

我會先讓孩子們把這四幅圖先瀏覽一遍,提出一個問題:

現在每位學生差不多都會對圖片上的內容進行簡單地敘述,但是可能有的語言組織能力差一點兒的學生會表達的還不夠完整、準確。現在可以進行下一個環節,分小組說故事。

把同學們四人一組自由分組,給大家五分鐘至八分鐘的時間自由講故事說內容,看誰的說得得更通順、具體。這個環節不僅體現了新課標中的合作學習,也給大家一個提高自己口語表達能力的機會。並從中體味與夥伴們分享內容的輕鬆和快樂,還能給寫話能力差的同學一個學習的機會,聽一下別人是怎樣用自己的優美語言來講這個故事的。

(三)展開想像,拓展內容

(四)寫下自己的認識和感想

寫話是在說的基礎上進行的,說好才能寫好,怎樣說的就怎樣寫。現在可以讓學生們寫話,讓他們把自己看到的',想到加以整理,使它完整、具體、有序地串聯在一起,把事情的時間、地點、人物、起因、經過、結果排列起來,這樣寫話的基本思路就清楚了。要求學生寫完整、通順的句子,正確使用標點符號,不少於200字,還要注意寫完後要自己讀一遍,進行修改,養成良好的寫作習慣。

整個教學過程中,我以師生雙向交流爲主,以引導學生自主表達爲輔,充分鍛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新課程標準》中特別強調:“爲了降低起始階段寫作的難度,重在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和自信心,注重培養思考、表達能力。”因此,這次看圖寫話訓練中我讓同學們先觀察、思考,再幫助他們分析圖意,然後講練習說話,這樣待他們握筆在手時,學有東西可寫了,從而激發學生對寫話的濃厚興趣。

總之,只要我們努力激發每一個孩子的寫作內動力,就能使學生緊皺的眉頭舒展開,使寫話變成一件充滿樂趣的事兒,從而迎來一個收穫的秋天。

我的說課完畢,謝謝大家!

快樂的兒童節說課稿篇2

一、教學重點的定位

說教學目標:

(一)情感與態度

1.積極自主地開展節日慶祝活動,積極參加各種慶“六一”的活動,體驗節日的快樂,激發熱愛生活的情感。

2.能動腦提出自己的想法,增強學生小主人的意識,感受創作的樂趣和成功的喜悅。

(二)知識與技能

1、開闊視野,提高收集資訊的能力。

2、培養學生策劃、想像、創作、表現的能力以及與同伴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過程與方法

課前,學生透過調查詢問、觀察、上網、閱讀等方式來收集資料,感受六一這個節日,課中嘗試用觀看視頻圖片、討論交流、想象活動、表演活動等方法進行體驗。

說教學重點:

一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知了叫,夏天到》的教學目標是:讓兒童感受童年生活的美好,引導學生自信、自愛、積極向上;樂於參加有意義的活動,養成健康、文明的生活和活動習慣;感受觀察生活、探究生活、創意生活的樂趣,熱愛自然、熱愛科學,學習提出問題、探索問題的方法。《快樂的兒童節》是本單元的第一課,結合單元主題,把本課教學重點定位爲:引導學生感受兒童節的歡樂氣氛和生活的美好,願意參加有意義的活動,積極開動腦筋,能夠提出自己的建議或看法。而此教學重點體現課程內容標準“對自然現象和生活中的問題有探究的興趣”、“能用多種辦法收集資料,並進行簡單的整理運用”等內容。從本課教材來看,本課由我們一起慶祝兒童節、兒童節小知識;來自家庭和社會對兒童的關愛;珍惜幸福的童年,回報家庭和社會,關注有困難的兒童共三部分組成,而這三大主題部分都是圍繞我們這一教學重點採取層層遞進方式設計的。

二、教學重點的分析

“六一“兒童節是孩子們最喜愛、最盼望的節日。這是小學生在上小學後度過的第一個兒童節,小學生過兒童節與幼兒園有什麼不同呢?幼兒園時期的兒童節,儘管老師安排的節目非常豐富,孩子們也玩得很開心,但是卻缺乏主動參與,自主策劃的意識。因此,在上小學後的第一個兒童節,老師就要有意識地藉助這個節日,讓孩子們除了積極參與有意義的活動外,還要積極開動腦筋,爲自己的節日活動出謀劃策,充分發揮孩子們的自主、合作的精神,透過節日體驗發展學生主體意識和創造精神,以及關心他人、社會的品德行爲。

三、教學重點的解決方法與過程

本課以現實生活爲主要源泉,透過討論交流、想象活動、表演活動、觀看圖片視頻、收集資料,音樂和語言的渲染等活動的教學,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學生透過回憶、觀看、交流等方式感受到六一的快樂,感受作爲小主人,積極提出活動建議並被採納的成功感;同時,透過對比,培養學生同情之心並學會關注,學會同情他人,懂得熱愛生活。

根據本課內容,爲了更好地完成教學目標,我以組織學生活動的形式設計了以下幾個活動:

活動一我們想這樣過“六一”

1.說一說,幼兒園時我們怎麼過“六一”。

引導學生回憶自己在幼兒園過“六一”的情境,激發學生的愉快情緒。

2.議一議。

小組交流:成爲小學生,想怎樣過“六一”呢?

3.確定班級慶“六一”活動方案。

活動二我爲大家添快樂

1.收集謎語,進行猜謎語比賽。

2.手工比賽,手工作品展。

3.我爲大家表演。

活動三寬了的盛會

1.“六一”兒童節活動圖片展。

2.說一說:自己參加了什麼活動?自己最喜歡的活動是什麼?

活動四外國小朋友的“六一”節

1.外國小朋友慶祝兒童節的圖片資料展。

2.介紹非洲國家的缺衣少藥的落後狀況。

3.討論是不是所有外國小朋友都能開心過兒童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