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語文知識 > 說課稿

人音版第二冊音樂說課稿範文(通用3篇)

說課稿1.65W

作爲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通常需要用到說課稿來輔助教學,藉助說課稿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說課稿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人音版第二冊音樂說課稿範文(通用3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人音版第二冊音樂說課稿範文(通用3篇)

第二冊音樂說課稿1

教材分析:

本單元是人民音樂出版社出版的小學音樂第二冊第六課,名爲《咯咯噠》,本單元的中心內容都是圍繞着動物—雞來寫的,在單元內容裏,有公雞、母雞、小雞三個角色,讓學生們能夠利用最短的時間對雞有所瞭解,同時,也能幫助學生產生、表現自己對雞等動物的喜愛之情。

而在這個單元裏的兩首表演唱裏,講的都是母雞下蛋,在歌裏,講述了母雞下蛋的辛苦,也講述了母雞下蛋後的喜悅心情,不停的在給所有人報喜。

課文內容也很有趣,都是用的兒歌創編的,朗朗上口,學生們都會很喜歡的。

我在這個單元裏選擇了《下蛋羅》這個內容,是因爲我覺得這個曲子顯得很風趣,特別母雞的叫聲完全用節奏表示,說說唱唱很是有趣;而且,音域只有五度,非常適合一年級的學生學習和表演;此外,歌曲形象的表現了大母雞生蛋的得意的樣子。相信,這樣的曲子,也同樣會受到小朋友的歡迎。

一、整個課堂線路:

我在上這節課的線路上,特別設計了農場這個環節,主要是聯繫了本課內容,大多與農場的動物有關,那麼,我在這節課中加入的所謂的練聲和節奏,並不是說要在本節課起到一個什麼樣的作用,因爲,我一直認爲音樂是具有連續性的,而非一節課定終身。

我最大的目的只是想讓學生只到用音樂怎麼來表示動物的叫聲,以及用什麼樣的動作把動物的長相特點準確的表現出來,同時,也想讓學生增強對節奏的敏銳、準確性。這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展示課是應該展示自己所有的內容和安排,而不是隻展示其中一節課的設計的。

二、在學習歌詞前學會節奏部分

在學習歌曲以前,我提前把歌詞裏的節奏部分引出來,並讓學生放在節奏中解決掉,先把學生要學習的節奏和休止放到遊樂中解決掉,這樣,再去學歌詞,學歌詞的時候,我就把動作加進去,這樣,學生學習起來就容易記憶下來了。

三、分角色唱

分角色唱,可以讓學生能多聽一遍歌曲,並加深印象,同時也讓學生集中注意力,免去了後面的糾正和教唱,這樣,學起來就更容易了。

四、加入打擊器樂表現

在歌曲的表現中,我想到了用打擊樂器來表現動物的聲音,爲歌曲伴奏。本學年,一年級的學生還在節奏學習和認識各種打擊樂器的階段,建立在他們對新事物的好奇心上,對打擊樂器的使用格外感興趣,有助於學習節奏,而他們所創作的節奏,我想:只要他們自己認爲好就行了,不需要刻意的判定。等他們有了更多的節奏型積累,就會做得更好。

五、創編歌詞

本來我沒有這個環節的,但既然已經帶出來了,也是件好事情,讓學生學會編創自己喜歡的歌詞。

整節課下來,我唱歌的時間用得有點少,這也說明了我自身對以節課的具體時間概念還不夠強烈,把握不夠好,這也有待於以後的教學裏繼續學習。

本堂課我做了一些準備,很希望自己也能和一年級的學生一樣,在認識、探索中獲得更多的體驗和進步,望大家多加指教。

第二冊音樂說課稿2

1、透過聆聽、表演,表現出對小動物的喜愛之情;

2、認識響板,並透過探索式的學習掌握其演奏方法;

3、能夠參與表演;

4、培養學生音樂表現力,合作精神和探索精神;

5、自由體驗打擊樂伴奏。

重點:

透過對歌曲的理解,自然表現出歌曲的情緒和風格。

難點:

選擇伴奏型爲歌曲伴奏。

一、組織教學:

1、開着火車進教室;(唱《火車開了》進教室)

2、情景設計:

(1)匯入情景:

師:嗨!小朋友們,你們好,歡迎來到新農場。瞧,老師們已經先在這裏等着我們了,讓我們揚起手打個招呼吧——嗨,老師們好!(示意學生一起打招呼,減緩學生課堂壓力)

(2)簡單節奏、音型練習

師:聽,農場裏的小動物們叫得多歡啦,聰明的小朋友們,聽一聽,是哪些小動物的聲音啊?

師:小牛 | 怎樣 | 叫 — ?‖

生:哞— | 哞— | 哞哞 哞哞 哞— ‖

師:小雞 | 怎樣 | 叫 — ?‖

生:嘰嘰 嘰 | 嘰嘰 嘰| 嘰嘰 嘰嘰| 嘰—‖

師:小鴨怎樣叫? 小貓怎樣叫?(依次)

師:喲,小動物可真多,有小牛,有小雞,有小鴨,還有小貓,多熱鬧啊!可這個時候,小貓說話了:瞄—,我平時是這樣叫的,可不象你們唱的那樣快啊!

師:對呀,老師告訴你們啊,歌裏的聲音總是把生活裏的聲音美化了,所以會有一點小小的差別,那讓我們一起來試着學學小貓平時是怎麼叫的。(學貓叫)

(3)學習新課節奏片段

A、引出節奏段落

師:好的,我親愛的小貓們,讓我們一起來唱唱歌吧,也請你們猜一猜,誰和小貓在一起?

學生學貓叫,老師念節奏:咯咯咯咯 噠 ︱ 咯咯咯咯 噠︱ 咯噠 咯噠 ︱ 咯咯 噠 ‖

B、出示節奏型,學習節奏

師:你們猜出來了嗎,誰和小貓在一起?(抽生)

師:恩,原來小貓和大母雞是好朋友,大母雞不停的叫着,象是要告訴小貓什麼事情,那大母雞在說什麼,讓我們來模仿一下:(拍手讀節奏,生模仿師打節奏)

師:真棒!那大母雞還給它加上了歌詞,我們再來學一學。

師:或許小朋友們都聽不懂大母雞在說什麼,但是,我們可以想象得到它很高興,讓我們帶着高興的情緒和表情再學一學。(拍手、帶情緒讀節奏)

二、新課匯入:

1、初聽,瞭解歌曲內容:(播放音樂)

師:真是棒極了,那大母雞到底要告訴我們什麼呢,聰明的小朋友們請你們仔細聽一聽下面的音樂,猜一猜,看誰猜得最準確?

2、揭示課題:

師:大母雞到底要告訴我們什麼? (它生了好多好多的蛋,而且非常的大)

揭示課題:所以,大母雞纔會大聲的`告訴所有的人:《下蛋羅!》(打出課題)

3、展開想象

師:那麼,誰能告訴我們,母雞下蛋的樣子是怎麼樣的?(漲紅臉兒,脖子伸伸,兩翼撲撲,坐草窩)能模仿一下嗎?

師:大母雞下了那麼多大大的雞蛋,它的心情是怎樣的? (高興、快樂、幸福)

師:猜一猜,大母雞下蛋後,它最想把這個消息先告訴誰?

三、感受:

看動畫聽,感受其中趣味:(播放動畫)

師:是啊,做媽媽真不容易啊,讓我們再來看看大母雞下蛋的辛苦,和它下蛋後的快樂吧!

四、學習歌詞

1、教師做示範

師:大母雞下蛋後可開心了,你聽:(教師做動作朗讀歌詞)

2、感嘆號:

師:認識它嗎?(感嘆號)它在這裏是什麼意思?

師:黑板上有兩種顏色的感嘆號,分別代表馬路上的紅綠燈,你知道該怎麼做嗎?

師:讓我們試着把感嘆號的用意讀出來!(試讀一次)

2、學生跟師做動作、學歌詞

師:真不錯!你看,好多同學都躍躍欲試的想來學一學大母雞生蛋的樣子,請你們起立,跟着老師一起來學一學。(跟讀歌詞,跟做動作,把大母雞的快樂表現出來)

五、學唱歌曲:

1、範唱,跟師做動作

師:真棒,同學們學得真好,那麼現在請你們一邊跟老師做動作,一邊聽老師唱一遍。

2、生對唱

師:真不錯,你看,農場裏所有的小動物都圍過來了,他們也想來學唱這首歌呢。這樣吧,老師來唱歌詞,請同學們跟着老師拍讀節奏部分,看誰最認真、最準確。(教師在節奏部分加上響板)

2、輕聲跟唱(教師彈琴)

師:喲,小動物們已經迫不及待了,好吧,我親愛的小動物們,讓我們輕聲跟琴完整的唱一遍吧,在節奏部分也請你們把手拍起來。

3、完整演唱

師:真好聽,可惜啊,要是再把母雞快樂的樣子表現出來就更好了,讓我們試着表現得快樂一些!

六、認識、使用響板:

1、認識響板

師:老師用了一個打擊樂來模仿大母雞的聲音,你們認識它嗎?(出示響板)

2、使用響板

想一想,如果讓你用它來模仿大母雞的叫聲爲歌曲伴奏,你會用嗎?(抽生)

七、合作創編:

1、伴奏(演示、提煉、訓練、表演)

師:好的,我請同學上來模仿大母雞,請你先從老師黑板上拿到大母雞的頭飾戴到頭上,讓老師和同學們知道你是誰?

那誰來小雞呢?

老師的農場裏還有誰?哪個同學上臺來。

2、處理歌曲:

師:母雞透過自己的努力讓自己感受到了自豪和快樂,老師也越來越喜歡它了,相信大家都會很喜歡它,請坐在座位上的同學們跟着老師一起唱起來。

3、學生分組上臺展示:

分成打擊樂組 表演組 演唱組

八、作業:創編歌詞

師:看,小鴨過來了,小鴨這回可不依了,它也想小朋友們爲他創編一段歌詞,那聰明的小朋友們,就拜託你們啦!下節課請你拿來送給小鴨子吧!

九、小結:

好了,我親愛的小雞們,天色不早了,老師們和我們一起遊覽了一天,也很辛苦了,跟老師們說再見吧,拜拜!(下課)

第二冊音樂說課稿3

說教學目標:

1、透過音樂遊戲《找朋友》,感受有音樂的遊戲和無音樂的遊戲之間的差異。

2、透過音樂遊戲《躲貓貓》,感受音樂可以更好的表現遊戲及遊戲的情緒。

說教學過程

一、音樂遊戲《找朋友》

1、聽《找朋友》走進教室,律動。

2、遊戲《找朋友》。

A、導語,聽到什麼歌曲,會這個遊戲?

B、做遊戲,感受有無音樂遊戲之間的差別。

二、感受《躲貓貓》音樂與遊戲的關係

1、欣賞《捉迷藏》遊戲錄象。

2、欣賞苗族歌曲《躲貓貓》,感受苗族歌曲,瞭解《躲》是苗族小朋友對“捉迷藏”的另一種叫法。

3、師範唱,想象苗族小朋友做遊戲的心情。

4、師生演唱歌曲。

5、學生體驗躲貓貓遊戲。

6、教師小結。

三、用《躲貓貓》音樂創編不同音樂遊戲

1、用《跳繩》的歌詞,創編新的音樂遊戲。

A、聽躲貓貓伴奏,學生填詞。

B、學生演唱新歌。

C、音樂遊戲《跳繩》。

D、師生互評。

2、用躲貓貓的旋律創編其他的音樂遊戲。

A、學生創編歌詞。

B、聽躲貓貓音樂填詞。

C、學生表演創編的音樂遊戲。

D、師生互評。

四、課堂小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