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語文知識 > 說課稿

魯迅少年閏土說課稿(精選5篇)

說課稿1.66W

作爲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就有可能用到說課稿,說課稿有助於學生理解並掌握系統的知識。快來參考說課稿是怎麼寫的吧!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魯迅少年閏土說課稿(精選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魯迅少年閏土說課稿(精選5篇)

魯迅少年閏土說課稿1

一、說教材——情景交融畫英雄

人教版小學語文第十一冊第五單元的《少年閏土》節選自魯迅的短篇小說《故鄉》,課文以“我”與少年閏土相識、相知、分別爲序,刻畫了一個活潑可愛、機智勇敢的小英雄形象。本單元教材以“初識魯迅”爲專題編排,《少年閏土》是第一篇,屬精讀課文。

少年閏土是一個樸實、健康、活潑、機靈、勇敢的農村少年的形象,作者以看瓜刺猹、雪地捕鳥、海邊拾貝、看跳魚兒等幾件事來表現閏土的特點,表現了閏土豐富的知識和寬闊的眼界。由於少年閏土生活的年代與學生現實中的環境已相距甚遠,所以學生在學習理解過程中會遇到許多問題,甚至會離題萬里,發生課堂“跑偏”現象。

本課在寫作上有三個特點:

(1)採用倒敘的手法:

(2)文中有許多含義深刻的語句,較好地表達了作者的感情;

(3)透過人物的外貌及言行來反映人物特點。

本單元的訓練重點是:繼續練習用比較快的速度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對課文中優美的、含義深刻的語句多朗讀,多體會,體會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把握寫人敘事類文章的解讀方法,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教學難點是: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總結理解方法,並在此基礎上深入理解作品內涵。

二、說學情——以學定教疑處始

六年級的學生已經具備了一些理解課文的能力,對人物描寫也有了初步的瞭解,又因爲有前一單元閱讀教學作鋪墊,學生有了一定的快速閱讀基礎。所以本課可引導學生運用“讀——思——議——讀”的學習方法。學生透過動腦、動口、合作等方式,讓課堂上有琅琅的書聲、靜靜的思考和熱烈的討論,充分突出語文教學的特點。按照“品讀語言——表達感悟——積累語言”,讓學生實實在在學語文,體現工具性和人文性有機統一。

魯迅先生的文章中有許多陌生的詞語,加之一些語句的表達形式與現在的表達習慣不同,寫文章的年代也與當代距離較遠,因而,學生對文中的一些語句表達的含義理解起來有一定的難度,所以,需要提前安排學生查資料,教師要預設一些問題以備解疑答惑。

本課,學生會提出許多問題,鑑於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答問題的能力還不夠,容易陷入雞毛蒜皮的無聊問題中消耗精力,加之,學生對閏土的生活感到稀奇,卻無法站在魯迅的角度去看待文章想表達的主題思想,故而會產生許多審美障礙。牆,推倒了就是路;障礙,用好了也能助學生過關。畢竟,學從疑處始,只要以學定教,順學而教,教服務於學,還是能夠讓學生處於積極思維的狀態,在爭辯分享中攻破難點。

三、說模式——入境體驗重交流

根據課標提倡人文、自主、合作、探究、創新的精神,並結合本單元的重點,我的教學思路是:快速閱讀課文,理出文章脈絡,總體感知人物的個性特點和事件;接着深入學習有關段落,體味少年閏土的性格特點,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學中主要採用自主、合作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反覆讀、評、議、講,同時,改變以往閱讀教學中面面俱到、串講串問的傳統做法,以學生的研讀爲主體,探究發現爲手段,培養學生自讀、自悟的能力。在重點詞句的研讀中放手讓學生自行探究——自己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遇到獨學、對學不能解決的問題,在小組內探討,帶有共性的問題,全班大展示時重點關注。

語文的基本任務是引導學生品析精彩的文字,在品詞析句中引導學生進入情境,體會情感,悟得方法,再分角色朗讀,以讀見悟。總之,讓學生圍繞着“我眼中的閏土”各抒己見,形成爭鳴,在學生處於憤悱狀態時,教師精講點撥。

四、說設計——讀議評辯談閏土

(一)檢測預習,初識閏土。

(1)名字的來歷。誰能說說閏土這個名字的由來?課件:閏月出生,五行缺土。簡介“五行”,根據五行起名也是一種文化。

【設計意圖】“五行缺土”是學生理解的一個難點,在通俗的講解後,我引入了本班幾個同學的名字,拉近了學生與閏土的距離。

(2)出示從閏土講的四件事中提煉出的四組詞,整體感知。

第一組:深藍的天空,金黃的圓月,海邊的沙地,碧綠的西瓜。(讀出味道)

第二組:沙地、下雪、空地,短棒、竹匾、秕穀,稻雞、角雞、鵓鴣。(用上這9個詞,複述一下雪地捕鳥的情景)

第三組:鬼見怕、觀音手。

第四組:潮汛,跳魚兒。

【設計意圖】 這四組詞分別對應四件事:看瓜刺猹、雪後捕鳥、海邊拾貝、看跳魚兒。

(3)出示兩個難讀的長句子,檢測朗讀。

1、 我那時並不知道這所謂猹的是怎樣一件東西——便是現在也沒有知道——只是無端地覺得狀如小狗而很兇猛。

2、 我素不知道天下有這許多新鮮事:海邊有如許五色的貝殼;西瓜有這樣危險的經歷,我先前單知道他在水果店裏出賣罷了。

【設計意圖】 這兩個長句子獨立成段,是朗讀的難點,把其單列出來讀通、讀順、讀明白、讀出點兒魯迅文字的味道。

(二)直面勾勒,細化閏土。

(1)快速默讀全文,理出文章順序:回憶、初識、相處、分別。

(2)初識部分,聚焦外貌,讓學生動手畫一畫。

(3)“雪地捕鳥”部分,讓學生模擬着演一演。

(三)合作探究,聊聊閏土。

(1)概括閏土所講的四件事,紮實訓練概括能力。

(2)( )的閏土,找一些關鍵詞填上,並根據課文內容說明理由。

(3)假如你是閏土,你眼中的作者是什麼樣子,試仿寫一段《少年迅哥》。

(四)疑點爭鳴,精讀點撥。

(1)以“在當時社會,如果讓你選擇,你想做閏土還是文中的‘我’”爲話題,讓學生分正反方來辯論。

(2)對“四角的天空”的理解。

(3)寫人敘事的方法總結。

(五)激發興趣,課後拓展。

利用課內激發出的興趣,建議學生去讀魯迅寫的《故鄉》原文。運用抓住人物語言、動作、神態瞭解人物內心的方法來體會長大後的“我”和閏土的內心活動,然後同學之間交流中年閏土是怎樣一個人。將課內的學習方法用於課外的閱讀實踐當中,達到課內外的有機結合。

魯迅少年閏土說課稿2

一、說教材

(一)說教材特點及編排意圖

評:以上標題似可不必,用了此標題,反而與下面的內容顯得有些不十分統一,因爲下面的內容,除說了教材特點及編排意圖外,還有文章的出處和中心等。

《少年閏土》一文節選自魯迅的小說《故鄉》。課文透過“我”的回憶描述了一個知識豐富而又活潑可愛、聰明。

評:這裏先介紹教材出處,接着述說教材的主要內容、中心、結構和重點。

真誠的友誼,表達了熱愛勞動人民的思想感情。全文以“憶——盼——見——佩——思”爲線索分爲五段,其中第四段是全文的重點段。本課在寫作上有三個特點:

(1)採用倒敘的手法:(2)文中有許多含義深刻的語句,然後分析文章寫作上的特點語句,較好地表達了作者的感情;(3)透過人物的外貌及言行來反映人物特點。本篇課文是落實本單元重點訓練項目:聯繫上下文或已有的知識經驗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再說所授課在教材體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二篇課文。

說教材是說課最基礎的內容,以上李華老師說教材的部分,內容全面系統、理解正確、到位,顯示了說課者理解教材的深刻性和透徹性,也爲下面科學、合理地處理教材奠定了重要基礎。

根據教材的地位、特點及學生的實際情況擬定以下教學目標。

(二)教學目標:

評:這裏的教學目標已無必要重現,完全可以省略。

1、繼續學習聯繫上下文或已有的知識經驗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

2、學習9個生字、2個多音字,理解“無端、稀奇、如許”等部分詞語的意思。

3、瞭解閏土是個機智勇敢、聰明能幹、活潑可愛、見多識廣的農家少年,感受熱愛勞動人民的思想感情。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評:教學目標是教學的出發點和歸宿,也是評價說課者課堂教學效果的標準,此處的教學目標明確、具體、全面,並能聯繫教材的實際和教學的實際。

(三)教學重點

1、學習四件稀奇事,揣摩人物語言、動作,體會人物的特點。

2、繼續進行理解含義深刻句子的訓練。

(四)教學難點

理解課文的第16自然段。

評:教學的重、難點定得準,是教材、教學的客觀反映,說課時如能結合說說確定重、難點的理由和依據,當有更好的效果。

評:從理論上講,說教材不但要說出教材的主要內容、中心、特色和重、難點以外,還應概括說說教材中的哪一部分內容,將作爲教學的中心詳講或再作進一步的發揮,哪一部分內容將簡略處理,以及這樣做的理由,這裏大概也是出於說課時間偏短的限制,略去了。不過從總體上講,以上說教材的這部分還是相當不錯的。

二、說教學設想(學法與教法滲透在每一教學環節中)

評:什麼是教學設想?教學設想指的即是怎樣教的計劃。在分析完教材,說了教材的內容、特點及重點、難點以後,轉入說怎樣教的計劃,是順理成章的,至於教法和學法滲透在教學過程中自然是可以的,而問題是即使不在教材分析後,不把教法和學法作爲一個單獨的內容,在說完教學過程以後,也還需要再概括地點一點。但這裏的說課,未能這樣,這就使得說課中的說理成分有些被削弱了。

葉老先生說:“大凡讀一篇文章,摸清作者的思路是最要緊的事。按作者的思路去理解,理解才能透徹。”葉老的這個教學思想,揭示了閱讀教學中抓文章思路的重要性。爲此,我在摸清作者思路的基礎上,根據教材的特點、重點和難點,遵循學生認識事物的規律,合理設計自己的教學程序,引導學生由淺入深,由表及裏地探究課文,使教路、學路、文路和諧統一,同步進行,達到“入境始與親,句句悟其神”最佳境界,培養學生多方面的語文能力,發展學生的智力。

評:李老師這一塊內容,顯然是在向聽者介紹自己將如何處理教材,以及爲什麼這樣處理的理論依據和這樣處理的作用。觀點明確,理由充足,有一定的說服力,但因爲沒有說“怎樣處理”的具體內容。如“合理設計教學程序”,那麼,具體的教學程序是什麼?“由淺入深,由表及裏地探究課文”又是一個怎麼樣的“由淺入深”、“由表及裏”法?所以有些空洞了。好一點的做法是談及這部分內容時,舉若干例子,還可以用“至於具體的怎樣由淺入深”、“由表及裏”,“請大家注意我的課堂教學,在此因時間關係,暫不展開”的話作個彌補性的交代。

(一)創設情景,匯入新課。

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上課伊始,我就採用邊看圖,邊配樂介紹的方法把學生帶入神奇而美麗的月下看瓜的情景。導情入境,引出課題,激起學生積極參與學習的慾望。

(二)初讀課文,直奔中心。

初讀課文後,我引導學生從“我”與閏土之間是什麼關係入手,抓住“他們只僅僅相處了短短的一個月的時間,爲什麼三十年了,閏土留給‘我’的印象還是那樣深刻”爲疑點,引發學生捕捉文章的中心句,抓住中心。

評:對照教案,這裏還有“按要求自由讀課文”和“檢查自學情況”兩個教學過程沒有說,這似乎不妥,因爲第一,它使說課與課堂教學變得不統一;第二,如果沒有了這個環節,那麼教學目標中的第二點又如何去落實?切勿以爲只要課堂教學中有,說課時就可說可不說,要清楚嚴格意義上的說課評價是就說課評說課,而不是根據課堂教學來評說課。

(三)緊扣中心,重點探究,讀中悟情。

評:從這裏開始,這份說課稿中的教學過程與教案中的教學過程就有較大差異了。這就牽涉到如何認識教案與說課稿兩者之間的關係問題。對上課前說的課來說,教案是說課的基礎、憑藉和原始材料。其中的教學過程,雖然不要求一一照搬,但原則上應當一致,這是由“說課與課堂教學相統一”和“理論聯繫實際、理論爲實際服務”的說課基本要求決定的。如果不顧及這條要求,就會割裂說課與課堂教學的聯繫,削弱理論對於實踐的指導作用,響說課對於改進課堂教學的實際意義,所以,對說課稿與教案不統一的現象,擬引起重視、(李華老師說課稿中的教學過程與教案中的教學過程,有些僅是敘述方式的不同,所以,還不是大問題。這裏只是爲了藉此展開來說說這個問題,所以多說了幾句。)

“啊!閏土的心裏有無窮無盡的稀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這句話既是文章的內容的樞鈕,又是“我”情感的樞鈕,教學中,我把它作爲突破口,引導學生探幽覽勝,漸入佳境,這部分的教學我是分兩個層面展開的:

1、抓中心句,以讀爲本,學習四件稀奇事,體會人物特點。

找出中心句後,我從“稀奇”一詞入手,讓學生速讀課文,歸納四件稀奇事,再理出哪一件事留給“我”的印象最深,接着圍繞“這件事件你覺得閏土是個怎樣的農村少年?你是從哪些詞句體會出來的?”這兩個問題,引導學生去讀書,去思考,組織學生討論,品析詞句,體會閏土的機智勇敢。|這樣從具體到概括再回到具體,符合學生認知規律,既對學生進行語言文字訓練,又發展了學生的思維。

評:闡明“這樣教”的理論依據和作用,簡潔、概括,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

最後,我讓學生運用學法,舉一反三,學習其它三件稀奇事,體會人物特點。

這樣,以教師爲主導,以學生爲主體,以訓練爲主線的教學體現了葉老提出的“教是爲了不教”的教學思想。

評:這一段述說“怎樣教”的途徑、方法、手段,接着陳述“怎樣教”,最後再說明這樣教的好處和理論根據,說得清楚、明白、具體,符合說課的思路和說課的邏輯性要求。

2、緊扣中心句,讀中悟情,強化重點訓練。

學習了四件稀奇事後,學生對閏土的人物特點有了比較鮮明的印象,但對“我”與閏土之間的感情卻沒有深入的體會。爲此,我引導學生聯繫上下文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落實本單元重點訓練項目,並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分別帶着讚美、欽佩、嚮往的感情反覆讀中心句,讀中悟情,強化重點訓練,營造情感的氛圍,使學生的情感與“我”的情感產生共鳴,達到“課將盡而情真濃”的境界。

評:這一段,注重學情的分析,並從學情出發,組織課堂教學,將說學情與教學實踐結合起來,實現了認識與實踐的結合和理論與實際的結合。

總之,“作者思有路,道路識斯真”這就告訴我們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我們不僅要遵循作者構思之路,還要遵循學生的思維之路,只有這樣,才能取得教學的高效率。

評:李老師的這份說課稿,很有特色,行文結構嚴謹,語言表述簡潔流暢,說課有觀點、有理論,教學實踐也比較具體,要不是說課時間限制(也只有6分鐘),如果能把板書、練習等一些基本內容再補充進去,理論開掘再深一些的話,這份說課稿就會更精彩一些了。

魯迅少年閏土說課稿3

一、說教材

《少年閏土》是人教版小學語文第十一冊第五單元的一篇重新收錄在課本中的。從這次重新收錄中,我們可以看出,經典名篇所散發出來的魅力是叫讀者不可抗拒的。這是一篇精讀課文,採用倒敘的方法,一開始就把所要介紹的人物介紹出來,然後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抓住人物的外貌、動作、語言的特點,逐步回憶,依次敘述,一步一步地刻畫了一個經驗豐富、聰明能幹、機智勇敢、健康可愛的海邊農村少年形象。

二、說學情

六年級的學生經過學習,已經具備了一些理解課文的能力。但由於這篇課文寫作的時間在上個世紀初,學生在理解課文的內容上有一定的困難,再加上學習的內容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距甚遠,這也增加了理解上的難度。老師在講述本課時,往往不敢放手,生怕有理解不到位的地方。而新課標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老師要關心個體差異和個同的學習需求,要保護好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意識。透過對新課標的學習,認識到學生是有個體差異的,我們要求學生異口同聲的回答同一個問題,說同一個標準答案,這顯然沒有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同樣也激發不了他們學習的興趣,學生不僅沒有學到知識,也對學習失去了興趣,這種教學是得不償失的。那麼,自主、合作、探究就成爲我們在課堂上應該新遵照的準則。

三、教學目標

根據單元重點、教材特點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我擬定如下教學目標:

1、學會的生字詞、多音字,有感情的朗讀課文,並背誦課文第一自然段。

2、瞭解閏土是個機智勇敢、聰明能幹、健康可愛、經驗豐富的農家少年,學習作者刻畫人物形象的方法,感受熱愛勞動人民的思想感情。

3、初識魯迅,瞭解魯迅先生的文學成就。

四、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1、學習四件稀奇事,揣摩人物語言、動作,體會人物的特點。

2、進行理解含義深刻句子的訓練。

教學難點:理解課文的第十六段,領悟其中蘊含的含義及情感。

五、說教法和學法

根據課標提倡人文、自主、合作、探究、創新的精神,並結合本單元的重點,確定如下的教學方法:我的教學思路是快速閱讀課文,理出脈絡,總體感知人物的個性特點和事件;接着深入學習有關段落,體味少年閏土的性格特點,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這樣設計,學生對學習的內容一目瞭然,學習目的明確了,學生的主動性就被調動出來了。教學中主要採用自主的學習方式,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運用各種朗讀方式來學習,在理解中朗讀,在朗讀中加深理解,講讀密切結合,學生深深體會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較高。同時,我積極改變以往閱讀教學面面俱到、串講串問的傳統做法,以學生的研讀爲主體;探究發現爲手段,培養學生自讀、自悟的能力。在重點詞句的研讀中放手讓學生自行探究——自己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學生學習積極性高漲,讀思結合,動靜配合,在研究中獲得了成功的快樂,真正把學生當做課堂的主人。

六、說教學過程設計及理論根據

(一)、創設情景,激發學生對閏土的喜愛之情,激發學習興趣。

由於在第一課時學生已認識了生字詞,讀通了課文,瞭解了課文大意,並學了一至五自然段。因此,我一開課的第一個教學環節是創設情景,讓學生在複習與回顧課文內容中匯入新課。我一邊出示一邊聽我的配樂介紹第一自然段的內容。我這樣處理,有情有景,可以很快地把學生引入課文所描述的特定的情境當中,從而激起學生積極參與學習的願望,從而加深了對閏土的印象。

(二)、整體感知

教學伊始,我設計了一個填空:( )的少年閏士,開放的填空,給了學生開放的思維空間,激起了學生讀文的興趣和自信。在學生自主學習課文後透過交流,學生能從不同角度,不同層面來感知教學內容,少年閏土的形象就在他們的腦海中凸現出來。我在對重點詞句的研讀教學中放手讓學生自行探究——自己發現特點,尋找最能體現性格特點的地方,學生學習積極性高漲,讀思結合,動靜配合,在研究中獲得了成功的快樂,把學生真正當做了課堂上的主人。

(這一部分結合教案、幻燈片來講 內容爲教案的二三部分)以評價代講,以畫代講,以讀代講,提高課堂效率。

在教學“捕鳥”這一部分時,我用演示,同學評價老師的做得好壞,在評價的過程中,學生必定會看書。從書中尋找好壞的理由,這樣,學生就必須要認真讀書,縝密思考,他才能知道並講得出好壞,這樣不僅避免了單調的講解,學生也學得興趣盎然。

在教學“刺猹這一部分時,我採用了以讀代講的方法,讓學生去給讀書的同學評價,“他哪裏讀得好,你爲什麼讀得好或者“他哪裏讀得不好,爲什麼?你覺得應該怎麼讀。這個評價的過程中,不僅讓學生幫助別人理解了,同時也加深了自己對課文的理解,真正體現了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

在教學“海邊拾貝”時,(出示許多漂亮的貝殼)我採用欣賞、談感受來體會閏土的知識豐富,農村生活的豐富多彩。

在教學“看跳魚兒”讓學生用多媒體展示畫,培養學生豐富的想象力。

(三)研讀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重點撥亮學生思維過程

學習了四件稀奇事後,學生對閏土的人物特點有了比較鮮明的印象,但對“我”與閏土之間的感情卻沒有深入的體會。

在教學突破難點時,對“啊,閏土的心早有無究無盡的稀奇的。高牆上的四角天空這句話的理解,需要點撥,在教學這種難點句子時,我在學生充分地讀的基礎上,引導學生:1、無窮無盡的希奇事指哪些?2、“我往常的朋友指誰?3、高培上的四角的天空“又指什麼?爲此,我引導學生聯繫上下文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落實本單元重點訓練項目,並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分別帶着讚美、欽佩、嚮往的感情反覆讀中心句,讀中悟情,強化重點訓練,營造情感的氛圍,使學生的情感與“我”的情感產生共鳴,達到“課將盡而情真濃”的境界。

(四)爭辯研讀,開放創新

此環節,我以“在當時社會,如果讓你選擇,你想做閏土還是文中的‘我’”爲話題,讓學生分正反方來辯論。這樣把辯論活動引入課堂之中,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參與興趣,而且使學生的參與變得真情投入。他們的情感、興趣、個性、思維、人格等在爭辯、交流中得以反映,充分展示學生的心靈自由,同時爭辯是學生自主的語言實踐活動。課堂是學生的,學生是課堂的主人,我們在課堂教學中理應將課堂還給學生,讓他們真正當家作主站起來。同時,學生在爭辯中,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對當時社會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

(五)課後拓展

我建議孩子們課外好好地去讀一讀魯迅寫的《故鄉》原文。運用抓住人物語言、動作、神態瞭解人物內心的方法來體會長大後的“我”和閏土的內心活動,然後同學之間交流中年閏土是怎樣一個人。將課內的學習方法用於課外的閱讀實踐當中,達到課內外的有機結合。

(六)說板書

簡潔而明瞭的板書,突出教學重點,展現了寫人記事一類的特點,充分的凸現人物形象。

七、總結

總之,我在體現新課標精神和語文學科的人文性等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積極的、努力的嘗試。當然,也還存在着很多不足,比如:如何在開放性課堂學習活動中,真正讓全體學生都能各有所獲,得到語文素養的提高,語文能力的發展;在語文積累,有感情朗讀指導,教學環節過渡等方面也還需要改進。爲了讓學生得到發展,我願努力探索。

魯迅少年閏土說課稿4

【說教材】

《少年閏土》是節選自魯迅自傳體小說《故鄉》中的一段插敘文字,也是我們小學語文教材中唯一收錄的魯迅作品。人教版新教材第十一冊第五單元的主題就是“認識、瞭解魯迅”,四篇文章,第一篇就是《閏土》,後三篇都是紀念魯迅的文章。從親近魯迅的文字入手,去感悟魯迅。雖然魯迅的頭上帶着許多的“家”,但在語文課堂,我認爲他首先應該是文學家。我們語文課就應該引導孩子細細品味魯迅的文字,去親近魯迅。文章用舒緩、深情的語言,採用倒敘的方法,一開始就把所要介紹的人物介紹出來,然後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抓住人物的外貌、動作、語言的特點,逐步回憶,依次敘述,一步一步地刻畫了一個經驗豐富、聰明能幹、機智勇敢、健康可愛的海邊農村少年形象。重點寫了閏土給“我”講捕鳥、撿貝殼、看瓜刺猹和看跳魚兒四件事。本課在寫作上有三個特點:(1)採用倒敘的手法:(2)文中有許多含義深刻的語句,較好地表達了作者的感情;(3)透過人物的外貌及言行來反映人物特點。

【學情分析】

根據教材的特點和六年級學生的語文素養,特別是考慮到我們的學生平時的課外閱讀量比較少,對這類文章接觸的不是很多,故理解這篇文章的深刻情感時有一定的困難。

【教學目標】

所以因此我把教學目標定位在:

(1)聯繫上下文或已有的知識經驗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

(2)透過閏土的外貌及言行了解閏土是個機智勇敢、聰明能幹、活潑可愛、見多識廣的農家少年,感受熱愛勞動人民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難點】

聯繫上下文或已有的知識經驗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

本課的教學以人爲本,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夥伴,注重課內外延伸,訓練學生對資訊的蒐集與整理。自主探究,自主感悟,合作交流,讓學生學會學習;讀中體會,讀中感悟,讀中積累,讓學生學會讀書;讀議結合,讀寫結合,給學生提供充足的表達機會,讓學生學會表達。

【教學過程】

第一塊、創設情景,匯入新課

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上課伊始,我就採用邊看圖,邊配樂介紹的方法把學生帶入神奇而美麗的月下看瓜的情景。導情入境,引出課題,激起學生積極參與學習的慾望。

第二塊、整體感知,理清結構

葉聖陶老先生說:“大凡讀一篇文章,摸清作者的思路是最要緊的事。按作者的思路去理解,理解才能透徹。”葉老的這個教學思想,揭示了閱讀教學中抓文章思路的重要性,爲此,在初讀課文時,我就讓學生先理清文章的思路“看看課文先寫了什麼,接着寫了什麼,然後寫什麼,最後寫什麼。”

第三塊、緊扣中心,重點探究,讀中悟情

1.首先,教師讓學生找出課文中描寫少年閏土外貌的句子:“他正在廚房裏,紫色的圓臉,頭戴一頂小氈帽,頸上套一個明晃晃的銀項圈。”讀一讀,然後進行討論:“你覺得這段對少年閏土的外貌描寫中,看出少年閏土的外貌有什麼特點?”學生透過理解體會到:從“戴小氈帽”中看出閏土是一個住在江南一帶農村的孩子;從“紫色的圓臉”可看出閏土是一個經常被太陽曬,海風吹的孩子;還可以看出他經常勞動,是一個能幹的人;從這些外貌中可看出少年閏土是一個十分健康、可愛的農村孩子。這時,教師再點撥學生懂得我們對少年閏土的形象身份的認識和概括都是從少年閏土外貌描寫中體會出來。說明外貌描寫能讓讀者準確地認識人物。

2.其次,最感興趣、印象最深的“看瓜刺猹”一事,讓同學們談體會,說看法,並不失時機地結合第一段的學習,抓住了幾種不同色彩的景物特徵,引導同學們透過各種形式的讀,啓發同學們想象當時的情景,把學生帶進了一個詩情畫意般的美妙境界,使其得到美的享受。

由於這一段是用對話的形式寫的,而學生對閏土語言的特點又難以理解,於是我就引導學生先把閏土的語言,“我”的語言以及作者的插說部分在書中用不同的符號劃出來,然後抓住閏土的語言,要求學生閱讀後談自己最感動的一點。這樣學生各抒己見,討論非常熱烈,閏土語言上的特點,都在教師引導下,學生透過自己閱讀體會出來了,發現出來了,教師據此總結,也就水到渠成。

3.有句教學名言是:“讓學生跳起來摘果子。”這裏“跳”即是思維運動的形象比喻。但思”得有動力,這個動力就是“疑”。明代陳獻平說:“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疑者覺悟之機也,一翻覺悟一翻長進。”古人提出的治學過程是:無疑有疑無疑。這種以科學批判爲根據的質疑精神,是科學發展的必要條件。一堂課上得好不好,重要標誌之一就看課堂上產生多少“問號”,以及這些“問號”的質量高不高。例如,教學“雪地捕鳥”時,師問:“‘我於是又很盼望下雪。’爲什麼?”生答:“大雪下了,作者就可以讓閏土帶他去捕鳥。”本來問題已經解決了,但師又追問:“爲什麼要大雪下了纔可以去捕鳥?”從而理解:大雪下了,鳥兒無處覓食。鳥兒餓了幾天,餓急餓慌餓昏了頭,飢不擇食,所以冒險來吃。引導學生的思維向深層次發展,不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

4.教學中心句“啊,閏土的心裏有無窮無盡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透過“我”與閏土生活的對比體會“我”對農村豐富多彩的生活的羨慕和嚮往。

第四塊、引發懸念,擴展閱讀

魯迅先生在《讀書雜談》中曾說:“‘職業的讀書’由於‘勉勉強強’而很‘痛苦’,但是‘嗜好的讀書’則‘在每一頁裏,都有着深厚的'趣味’。”

何爲“嗜好的讀書”?他認爲“主動的讀書即爲“嗜好的讀書”。也就是說,只有當孩子心理上產生需要時,才能以極大的熱情投身於讀書中。

我爲了誘發學生讀書的興趣,精心設計了一系列環節。讓他們設想30年以後再見面的情景,然後滿足學生心理需求——讓他們閱讀有關“我”與中年閏土再次見面的片斷。巨大的反差激起了學生心中的疑問:現實中的中年閏土形象爲什麼與自己設想的不一樣呢?從而產生再讀書的願望。

可以想象,下課時,一定是學生再去尋找相關讀物進行新一輪閱讀的開始。

總之,“作者思有路,道路識斯真”這就告訴我們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我們不僅要遵循作者構思之路,還要遵循學生的思維之路,只有這樣,才能取得教學的高效率。

魯迅少年閏土說課稿5

一、說教材

1、教材內容:《少年閏土》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教科書小學語文第十一冊第五組第一篇課文。本組教材以“初識魯迅”爲專題編排,四篇文章中只有《少年閏土》這一篇是魯迅的作品,選自魯迅先生的短篇小說《故鄉》。這是一篇經典名篇,它所散發出來的魅力是叫讀者不可抗拒的。這是一篇精讀課文,它在本單元中訓練學生用比較快的速度閱讀課文,透過對文中優美的、含義深刻的語句多朗讀、多體會,悟出課文所表達的思想情感。

全文以“憶——盼——見——佩——思”爲線索分爲五段。課文先描繪了“我”記憶中看瓜刺猹的閏土,接着寫與閏土相識、相處的過程。重點寫了閏土給“我”講雪地捕鳥、海邊拾貝、看瓜刺猹和潮汛看魚四件事。最後寫兩人的分別和友誼。刻畫了一個見識豐富而又活潑可愛、聰明能幹的農村少年——閏土的形象,也反映“我”與他兒時短暫而又真摯的友誼以及對他的懷念之情,表達了魯迅熱愛勞動人民的思想感情。是閱讀訓練的好教材。

2、教學目標:

鑑於六年級學生的知識技能現狀和本組文“讓魯迅這一人物形象在學生心目中留下深刻的烙印”這一重要的目的要求,我特別對本課設計了以下的教學目標。

知識能力落實點:新課標規定“語文教學要注重語言的積累、感悟和運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訓練,給學生打下紮實的語文基礎。同時要注重開發學生的創造潛能,促進學生持續發展”。本課要求學生透過小組合作的方式學習生字、新詞;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1自然段;感受少年閏土這一人物形象,瞭解閏土是個聰明、能幹、活潑可愛的農村少年,理解作者對閏土的特殊感情;透過聯繫上下文、時代背景、同學相互討論等方式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學習作者抓住人物的言行外貌概括人物特點的寫作方法。

過程方法指引點:新課程倡導積極倡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教師的主要作用是學生學習的合作者、引導者和參與者。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透過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運用對比、想像、朗讀等多種方法,進一步理解文字,真正做到學生與文字對話、學生與作者對話,產生心與心的情感共鳴。

情感態度滲透點:新課標規定,“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審美情趣,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度,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本文是學生初識魯迅,要讓學生了解魯迅先生的文學成就。本文透過“我”與閏土的對比,流露出“我”對生活在“高牆大院”中的不滿足,以及對豐富多彩的農村生活的嚮往。滲透着魯迅先生對勞動人民的熱愛和對封建主義的批判。要讓學生體會這些並能昇華情感與作者產生共鳴。

教學重難點及解決方法:學習四件稀奇事,揣摩人物語言、動作,體會人物的特點和理解含義深刻句子是本課的重點,而理解一些含義深刻的句子更是本課教學的難點。

對於如何教會學生揣摩人物的語言動作可以採用模仿的方法,讓學生親自去演,既能激發學生興趣,又能豐富課堂。使學生全員參加都能積極動腦,大家暢所欲言,答案也就呼之欲出了。

對於如何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可以先讓學生課下收集寫作背景的資料結合其背景加以理解,老師再可以適當的引導,幫助學生體會其中所蘊含的情感。

二、說教法

根據課標提倡人文、自主、合作、探究、創新的精神,我根據;六年級學生的階段水平並結合本單元的重點,確定如下的教學方法:我的教學思路是快速閱讀課文,理出文章脈絡,總體感知人物的個性特點和事件;接着深入學習有關段落,體味少年閏土的性格特點,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這樣設計,學生對學習的內容一目瞭然,學習目的明確了,學生的主動性就被調動出來了。

三、說學法

教學中主要採用自主的學習方式,在教學過程中,我會採取多種朗讀方式:自由讀,指名讀,想象畫面讀等方式來學習,在理解中朗讀,在朗讀中領會,在朗讀中昇華感情。以讀代講,適時點撥,使學生走進文字能夠深深的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在濃郁的情境中努力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重點詞句的研讀中我放手讓學生自行探究——自己發現問題、思考問題、最後解決問題;引導學生讀思結合,動靜結合,在研究中獲得成功的體驗,真正讓學生成爲課堂的主人、學習的主載。

四、教學流程

本課共分三個課時來完成。

第一課時:瞭解課文大意;認識生字新詞,讀通課文;理清課文順序,給課文分段並命名。學習課文第1自然段並背誦。

第二課時:理解課文第四段中含義深刻的句子;瞭解閏土是個聰明能幹、機智勇敢、知識豐富的農村少年,感受熱愛勞動人民的思想感情。

第三課時:感受作者和閏土之間的深厚感情,瞭解閏土樸實可愛的特點;學有餘力的同學會模仿課文一處片斷,寫一段一個人外貌的話。

在這裏主要說一下第一課時的流程。

1、創設情境,揭示新課。

出示“月光刺猹圖”(不用說出圖的名稱),教師在配樂中用優美的語言描述圖畫的內容引學生入境。介紹圖中的少年就是閏土,引出課題。(如“這是一個幽靜的夜晚,一輪金黃的圓月高高地掛在深藍色的天空中,圓溜溜的大西瓜靜靜地躺在海邊的沙地上。碧綠的瓜地裏,有一位英俊少年,手捏一柄鋼叉,正向一匹猹用力地刺去,這少年是誰呢?對,這少年便是閏土,今天我們一起學習17課《少年閏土》。)

小學生因爲認知上的限制,感性的情景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所以採用這種方法可以快速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並透過老師對閏土生動的介紹使閏土這個人物在畫面中鮮明地樹立起來,讓學生迫不及待地去鑽研課文。

2、介紹背景,初讀課文。

由學生彙報課下收集的關於魯迅的資料,老師總結歸納:這篇課文是我國現代偉大的文學家魯迅先生寫的,1919年魯迅回到了故鄉——紹興,兩年後,他就以這次回家的經歷爲題材,寫下了小說《故鄉》。今天我們學的這篇課文就是《故鄉》裏面其中的一段。學生快速瀏覽課文。畫出段落。

在這部份中,由於魯迅的語言文白相間,學生在字詞方面可能會出現問題,學生可能會提出不理解“其間、無端、素不知道、如許”等詞語,教師可透過課件練習幫學生理解;如果提出不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可放在深入理解課文時解決。

3、重點講讀,以此推彼。

教師可以透過以下幾個問題,引導學生層層深入的理解課文第一自然段。

①三十年後,魯迅回到故鄉,腦中浮出一幅畫面,是什麼畫面?(學生認真讀第一自然段,爲畫面取名——“月夜刺猹”)

②閏土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小組討論,各抒己見:勇敢、活潑、機智……)

③當魯迅回憶這幕時,懷着怎樣的心情?(小組討論:懷念、不捨、留戀……)

④你讀完這段後有什麼樣的心情?(羨慕……)

四個問題後學生就已經把第一段學的很透了,然後老師再提出要求:像這樣的畫面在課文中還有很多,你能找出來嗎?(小組分工合作找出其他三幅畫面——雪地捕鳥、沙灘拾貝、潮汛看魚)

在這個環節中,教師的四個問題其實就是交給了學生讀課文的方法,即:(板書)

讀懂畫面——命名

讀懂人物——印象

讀懂作者——情感

讀出自己——心情

體現了“教是爲了不教”這一教學理念。

4、拓展延伸,昇華情感

本課重點講了課文的第一段,而第一自然段也是全篇的重點。在這段文字中我們可以看出的閏土是一個勇敢、機智,喜歡刺激的少年,而在《故鄉》中,成年以後的閏土卻是呆板、痛苦,將一切希望都寄予神靈的愚昧農民,前後的對比反差之大令讀者深思。關於這點教師在講課時可以做適當的滲透。而對於“我”與閏土在年少時和成年時的強烈對比,如,年少時“我”非常羨慕閏土,自己生活在“高牆大院”之中 也應該做適當的滲透,使學生能夠更多的瞭解魯迅的思想

5、佈置作業

閱讀魯迅的作品,寫一篇讀後感。

老師可以提供題目,如《我心目中的魯迅》《論閏土形象》《一代文豪——魯迅》《我看舊社會》等,也可以由學生自由命題。